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保養脾最簡單的方法

如何保養脾最簡單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6 02:52:29

如何保養脾胃

養脾胃心神安泰了,還要不斷地補充一些營養。人體各種能量都來源於日常的飲食,脾胃的功能就在於把食物中的「精華」 ,吸收到人體中,再運送到身體各部位。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這是指吃到嘴裡的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納。再經胃分解混勻成食糜,通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這就是中醫所指的「脾運」功能。「水谷精微」中的營養物質,依賴「脾氣主升」的作用,經氣、血、津液的運行而輸布到全身。這個過程,則可以理解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見,所謂「脾主運化」,「運」指消化,「化」指消化和代謝過程。 《黃帝內經》上說「安谷者昌,絕谷者亡」 。也就是說人在生病時,只要還能吃飯,表明胃氣尚存,氣血化源未絕,謂之「安谷者昌」 ,則病勢可望由重轉輕,預後良好。若病到已不能進食,標志胃氣已絕,氣血生化無源,便是「絕谷者亡」 ,病勢將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這是用來觀察病勢輕重進退的辨別方法,也說明了在未病時保養脾胃的重要性。比如,三國時的諸葛亮,他平日政事煩多,操心費力,又長期進食甚少,活了54歲就死了,這里邊就有思慮傷脾、營養不足、胃氣衰敗的緣故。 因此,中醫里又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而「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 。脾胃功能健全,則體豐膚澤,面色紅潤,四肢強勁,精力充沛;脾胃虛弱則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無力,神疲力乏。所以保養脾胃是人人都需要的,若無健全的脾胃,縱然有滿桌的美味佳 餚,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憂思困脾等。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 胃為陽腑,不喜溫熱,熱能傷津,能使胃氣浮越,治胃宜涼、降、宜潤、宜通,養胃也要根據這一原則。脾胃對寒熱是很敏感的,在冷熱的突然刺激下很容易出問題。比如有人喜歡吃燒烤,同時又喝冰啤酒,這種冷熱交替的刺激,最傷脾胃。 思傷脾。正常地思考問題,對機體的生理活動並無不良的影響,但在思慮過度,所思不遂等情況下,就能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思慮過度,導致氣滯和氣結。氣結於中,脾不升清,則水谷不能運化,氣血生化無源。脾的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果、脘脹等。 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 。因此說「脾為後天之本」 ,補養好脾胃,也是健康的根本。 立秋後晨起喝粥調養脾胃防秋燥 夏秋交替之季,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特別是體虛者。河北醫大二院營養科主任王景順介紹,粥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飲食,立秋後早晨喝碗粥,既可瀉秋涼,又能防秋燥。 秋季最適宜的粥是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 具體做法是:將玉米面100克,先用涼水調成糊狀,待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並放入,輕輕攪動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 另外,王景順還推薦了幾款粥,大家不妨試著做來嘗嘗: 山芋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早白等。 蓮米粥:將蓮米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此粥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紅棗糯米粥:山葯、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及貧血、營養不良、食慾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㈡ 如何保護脾臟

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淋巴器官,脾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所以保養脾臟、調理脾臟很重要,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保養脾臟中醫方法—刮痧。
1、刮後背脾腧穴
首先找到脾腧穴,塗抹一些活血劑,從上向下來回刮拭,女性可雙手握持刮痧器,不要太用力。刮痧時,可根據背部顏色判斷病情,如背部呈紫紅色,說明脾虛。如果脾虛症狀較重,為使刮痧效果更好,還可配以走罐,就是在脾腧穴直上直下來回走罐,走罐後,在脾腧穴留罐5~10分鍾即可。一般刮痧後2小時再洗熱水澡,不可洗冷水澡。刮痧時,不要讓風扇直著吹刮痧處,刮痧後3天背部的紅斑就消退了,3~6天後方可再做刮痧。
2、刮前胸章門穴
章門穴在人體側腹部,把一隻手向上,手心貼在臉上,下邊肘尖對應的位置就是章門穴。
首先在章門穴上塗一些活血劑,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側腹部比較軟,被刮痧的人要將腹部稍微隆起,從里向外刮痧,刮痧的力度相對於背部的脾腧穴要輕一些,病人有酸脹感即可,刮痧後,可以留罐5~10分鍾,加強治療效果。
3、刮腿部的血海、陰陵泉和三陰交
刮血海穴有助於調理女性的氣血,可使女性面色紅潤,有光澤,老年人皮膚瘙癢也可通過血海穴刮痧改善症狀;陰陵泉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脾虛時,體內水代謝不暢,「養生一點通瘦瘦美女養護術」指出:尤其是虛胖的人,可刮陰陵泉穴,有助於體內水代謝;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三陰交穴是脾、肝、腎3條陰經的交匯處,刮三陰交穴有助於健脾美容,點按三陰交還有助於促進睡眠。
在上述穴位刮痧,能有效的預防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在刮痧時,要選擇專業的場所、專業人士,方能達到保養脾臟的功效。

㈢ 如何養出好脾胃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二、改變飲食習慣

按時就餐,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熏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

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3)如何保養脾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脾胃的重要性

中醫講的脾胃其實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並不只是脾和胃兩個器官。

打個比方來說,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脾與胃在生理上息息相關,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臨床上患者往往同時出現食慾不振、飯後腹部飽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脾胃之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本」,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賴於脾胃輸送的營養物質,是生命健康的軸心力量。脾胃有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

相反,脾胃健運,能讓身體氣血充足,保證各個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在壓力大、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冰冷食物、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動、焦慮緊張……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負。

㈣ 脾臟不太好,平日如何保養應注意什麼

巳時喝水護脾臟(9:00-11:00),喝水保護脾臟,這個時候人體的狀況:脾經是最旺的時候,脾是消化、吸收的總管,又是人體血液循環的統領,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循環的質量就高,嘴唇才會紅潤,否則就會口唇蒼白後唇暗,唇紫,皮膚也會失去光澤。
養生之道:這個時辰就要多喝水,至少要六杯水,不要大口喝,要慢慢的小口嘬飲,慢慢飲,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如此身體才會開始整個白天的「水循環」,進入良性的新陳代謝。

脾的重點保健,就是要避免思慮過多,要勞逸結合,工作時認真工作,工作之外就要放鬆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問題,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因該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強求,不能做到的事業不要強求,以免傷身。
中醫認為「脾與長夏相應」長夏就是農歷六月,雨水較多,濕氣重,而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所以長夏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預防濕邪入侵,不要淋雨涉水,更不要吃較油膩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吃火鍋,對脾胃的傷害很大。

脾胃的飲食調養:一是飲食沒有節制,包括飢飽失常和飲食規律失常。二是包括偏食過寒或過熱,過於肥膩的和味大的食物,嗜酒。飲食因該清淡,不吸煙喝酒,講究個人衛生。

摩腹護脾
每當飽食之後,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養生家們的一種養護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後摩腹法是:吃飯以後,將手搓熱,放於上腹部,按順時針方向環轉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連續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有利於腹腔血液循環,還能治療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恆,對脾的運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孫思邈提出:「飯後即自以熱手摩腹」之後,後世養生家多有所沿用,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飲食療法:
山葯薏苡仁粥
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等,尤其適用於中老年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
做法:山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煮粥食用。

蓮子芡實粥
能健脾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酸軟。
做法:蓮子15克,芡實15克,粳米100克,補骨脂5克,煮粥食用。

參棗粥
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做法:黨參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蓮子豬肚湯
能溫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做法:蓮子30克,豬肚一個,胡椒少許,煮成湯實用。

山楂麥芽粥
適用於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做法: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

薏苡小豆粥
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滿,尿少浮腫。
做法: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八寶粥
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
做法: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葯、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㈤ 日常生活中如何調養脾胃

《內經》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述。中醫認為,生命就是生物形體的氣化運動,氣化運動的本質就是化氣與成形。而化氣與成形是由於飲食水谷通過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得到營養。因此,食養的關鍵是保護脾胃。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過「後天」食養補之。如果脾胃虛弱,功能異常,供給減少或過多,人體的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就將受到影響。

■飲食調理的方法

一:要飲食有節,做到一日三餐巧安排,俗語說「早飯飽、午飯好、晚飯少」,「晚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因為人的基礎代謝白天比晚上旺盛,對食物的需要量和消化功能也比較強,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低。同時,飲食宜清淡,尤其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膩、油煎、過鹹的食物,一定要限制動物脂肪,可多吃一些豆類食品和新鮮水果、蔬菜。

二: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僅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不進不潔食物,而且飲食宜溫、熟、軟,勿食或少食生冷,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宜,尤應忌食黏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吃飯時要有好心情,吃飯要專心致志,細嚼慢咽,飯後不宜馬上洗澡或做劇烈運動。

三: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個人的體質要求,按照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和東西南北中氣候與水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的食物。

四:在食補或食療時要注意食物的辛、酸、甘、苦、咸五味所禁或忌口,因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對不同人的體質或疾病,必須避免不同的味氣所傷,以免助邪而攻正。

㈥ 脾為後天之本,我們該怎麼保養呢

在中醫理論中,人稟受來自於父母的先天之精而生,在出生之後則需要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這些營養物質則有賴於脾的運化作用所產生的水谷精微,所以常常將脾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對我們人體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對脾的固護保養有助於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脾的生理特性和病理變化。

如何養脾

與脾最相關的便是飲食問題。首先從飲食上注意,如果本身脾胃較為虛弱,應當注意少食生冷甜膩之物,飲食有節制,切忌過飲過食。另外在食材的選擇上盡量豐富,盡量不要偏食,在此基礎上選擇山葯、茯苓、薏米、赤小豆等健脾利濕、葯食同源的食物。夏季人們為了解暑常常貪涼,如果脾胃虛弱的話,便要注意少食寒涼之物,因為寒性凝滯,會加重由於脾虛導致的濕氣泛溢。此外,可以按壓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通過穴位刺激來補益脾胃。

㈦ 如何養脾臟

經常吃點棗,棗是養脾的食物,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吃太多容易上火。然後少吃梨,梨是潤肺傷脾的食物
5招養成好「脾」氣中醫養五臟六腑總結起來只有12個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做運動」,其實就是吃、住、行(運動)。養脾,這個12字方法也適合。這個12個字看似簡單,你不一定做得到,不信就看看吧。

1、食補養脾,不吃貴的只吃對的假如你的脾罷工了,你該怎麼安撫它呢?用飲食「賄賂」吧!給它能夠產生能量的食物吧!用飲食把它養起來,能達到健脾開胃的目的!你可不能餓著它,可以給它吃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鯽魚、鱸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麵筋、花菜、大白菜、胡蘿卜、薺萊……你要使出「十八般武藝」,把這些做得色香味俱全,饕餮之後,脾絕對不會再跟你發脾氣了。

2、左三圈右三圈,運動健脾最健康!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運動是萬能的方法!依靠適當的運動來幫助我們的「脾氣」活動起來,這樣就可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像我們這樣的辦公室忙人們可用仰卧起坐的方法,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仰卧起坐。也可以用「摩腹功」按摩,即仰卧於床,以臍為中心,順時針用手掌旋轉按摩約20次。這小小的運動,對調動「脾氣」可是有很強大的作用呢!

3、刺激脾經,兩種手法任你挑從中醫角度來看,一般脾胃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鍛煉腳趾。站立或坐姿,雙腳放平,緊緊地貼著地面,腳趾練習抓地和放鬆,相互交替,這樣能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

按摩小腿也是一個很好的養脾方法。小腿集中了脾胃經的不少穴位,比如足三里、陰陵泉。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力度以能夠承受為宜,按後覺得舒服就行了,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努力堅持每天睡前按摩三次!

4、食鹽溫脾,時尚又健康這是一種時髦而健康的溫脾方法,在中醫上,鹽分可調體內元氣,並且有驅寒的作用。在厚厚的紗布袋內裝上炒熱的食鹽100克,置於臍上三橫指處。或者你也可以用肉桂粉3克、蓽拔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裝入袋內,夜間放在臍上。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養脾的作用。

5、讓「脾氣」隨音樂舞動!

「脾在志為思」,思慮少了,脾才會舒服,脾舒服了,人也就輕鬆了。工作累了,生活乏了,你是否覺得了無生趣?放點自己喜歡的舒緩的音樂,窩在沙發里、躺在床上,隨意聽著,這個時候疲勞是不是消失了?心情是不是舒暢了?音樂養身古已有之,或振奮,或安靜,或細水長流,或熱情似火,它能夠放鬆身體細胞,促進脾胃功能。早餐前,你可以聽一首激昂的曲子;中餐時,你可聽舒緩、讓人心胸開闊的音樂;晚餐,你就來一首輕松的輕音樂吧。當然,自主權在你的手裡哦,只要讓你的「脾氣」隨著音樂舞動就行了。

Tips:養脾最忌諱的4件事兒一忌養脾無常。即養脾不單單只是秋冬的事情,而是應該像吃飯喝水一樣每天都去做。

二忌冷。要養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飲料,特別是冰飲料,不管是涼的飲料還是瓜果,都不能吃,過涼傷脾。

三忌甜。我們提倡甜健脾,但過甜則傷脾,甜要有個度。

四忌多。吃太撐了容易傷脾胃,所以吃任何東西都應該七八分飽

㈧ 最簡單的補脾方法

最簡單的補脾方法是食補。

如食用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鯽魚、鱸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麵筋、花菜、大白菜、胡蘿卜、薺萊。

按摩小腿也是一個很好的養脾方法。小腿集中了脾胃經的不少穴位,比如足三里、陰陵泉。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力度以能夠承受為宜,按後覺得舒服就行了,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努力堅持每天睡前按摩三次!


(8)如何保養脾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養脾過程中有禁忌:

一、禁忌養脾無常。養脾不單單只是秋冬的事情,而是應該像吃飯喝水一樣每天都去做。

二、禁忌生、冷。要養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飲料,特別是冰飲料。

三、禁忌甜。許多人都喜歡吃甜食。其實,過甜易傷脾。因此,要想補脾養脾,甜要有個度。

四、禁忌吃太多。吃太撐了,除了易長胖外,還容易傷到脾胃。飯要七八分飽,細嚼慢咽。

㈨ 怎樣保護脾

保護脾方法:

1、細嚼慢咽

吃飯太快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容易導致胃受傷。因此對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盡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2、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煙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調,引發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復胃的健康,對煙酒必須要有節制。

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過酸、油炸、燒烤、煙熏等食物;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強烈的飲料。

3、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湯最好飯前喝。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以清、軟、松為主;進餐要科學,以坐著吃飯不宜站立或蹲著吃;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宜少吃多餐;

飯只吃七分飽,避免過飢或過飽或暴飲暴食,改掉「廢寢忘食」、飢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5、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過燙、過冷、過硬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脾的作用:

脾為後天之本,與消化器官、腸胃功能密切相關,也是代謝系統中重要的臟器。經常感覺食慾不振、沒有力氣,甚至皮膚看起來不緊致、下半身有水腫、虛胖等問題,都可能是脾胃功能不足或是虛弱所導致。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養脾最簡單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0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0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0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4
接發方法及步驟 瀏覽:749
上海雜質硅膠解決方法 瀏覽:98
快速讓傷口癒合的方法 瀏覽:34
華為照片導入到iphone最簡單方法 瀏覽:554
醫院洗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622
怎麼糾正自卑的方法 瀏覽:276
如何快速剝濕蒜的方法 瀏覽:234
韓國紅參的食用方法 瀏覽:349
鉗形表溫度測量方法 瀏覽:531
創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瀏覽:884
美縫紙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872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瀏覽:468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6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4
正確梳頭方法視頻 瀏覽:23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