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側柏的養殖方法技巧

側柏的養殖方法技巧

發布時間:2022-08-12 21:06:24

A. 側柏屬於草本還是灌木

側柏屬於常綠喬木。

側柏的種植方法

一、圃地選擇

什麼的土地要根據種植苗木的特性,所以我們依照側柏的生長特性,選地育苗,側柏對環境適應性超過大部分苗木。但種植小苗則需要稍好點的土地,總體要求地勢平坦,澆灌排水都要順暢,土質也沙質土和黃土黑土好,光照充足,土壤疏鬆透氣肥力足。低窪的土地不宜種植,如果種植要深挖排水溝,保證雨水能快速排出。


B. 請問柏樹中的側柏如何育苗

稍後回復您
1、育苗時間
3月底~4月上旬完成裝袋下種工作,確保造林時苗木為百日齡以上優質壯苗。
育苗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既靠近水源,又相對靠近造林地,排水良好的地方作為育苗地,如個戶育苗,可利用房前屋後、閑散空地及房頂和路邊地等。苗圃地選好後將其整成若干小畦,作為苗床,畦面要保持平整。
2、育苗方法
營養土配製
選用哪種原料作營養土是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成敗的關鍵,油松易得立枯病,要嚴格選擇原料。
3、裝袋
在整好的畦內進行,裝袋時需注意2個問題:裝袋必須裝滿,絕對禁止容器底部窩袋。容器排列一定要高低一致,每畦放完後容器頂部成1個平面,這樣覆土厚度才能一致,出苗整齊。苗床之間要留出40cm步道便於育苗作業,放容器處要先整平。放杯的方法有2種:
(1)地上式:床整平,將容器袋並排放好,每床周圍用土或沙圍好即可;
(2)地下式:將苗床挖成深與容器袋相同或略大於容器袋的畦,把畦底整平,在畦內並排放袋即可。容器放好後,馬上播種。
4、播種
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溫水浸泡1d,撈出後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min進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7~8d種子裂嘴,即可下種。下種時需掌握3個技術關鍵:一是要足墒下種;二是播種穴不能過小過深,播種量每袋5~6粒,否則種子互相擠壓,影響出苗,甚至會腐爛;三是覆土不可過厚,如是粘土必須摻河沙,播種後用細土覆蓋,厚度超過容器袋1cm。
5、管理
出土前管理:只浸種不催芽的種子約15~20d出齊,催芽的種子約7~12d出齊,出土前的種子處於萌發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注意噴水調節土壤溫度,防止地表溫度過高,保證種子順利出土。
開始出苗時,陸續撤除覆蓋物,出苗前噴1次1%~3%硫酸亞鐵液,幼苗出土後,為促其發育健壯,噴水次數要適當減少,每3~5d噴水1次。鳥獸危害嚴重時,要設專人日夜看護,可投放葯劑或下鐵錨於苗圃周圍,進入雨季苗木即可出圃造林。
供你參考一下謝謝

C. 側柏盆栽怎麼種 側柏盆栽養殖方法

苗期管理: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一般播種後10天左右開始發芽出土,20天左右為出苗盛期,場圃發芽率可達70%—80%。為利於種子發芽出土,經常保持種子層土壤濕潤,播種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過分乾燥,最好不澆蒙頭水以免降低地溫和造成表層土壤板結,不利於出苗。

幼苗出土後,要設專人看雀。幼苗出齊後,立即噴灑0。5%—1%波爾多液,以後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灑3—4次可預防立枯病發生。

幼苗生長期要適當控制灌水,以促進根系生長發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後恰處於雨季之前的高溫乾旱時期,氣溫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時灌溉,適當增加灌水次數,灌溉量也逐漸增多,根據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次灌透為原則,採用噴灌或側方灌水為宜。進入雨季後減少灌溉,並應注意排水防澇,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侵入。

苗木速生期結合灌溉進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銨2—3次,每次畝施硫酸銨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間隔半個月後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糞尿追施。每次追肥後必須及時澆水沖洗凈,以防燒傷苗木。

側柏幼苗時期能耐一定庇蔭,適當密留,在苗木過密影響生長的情況下,及時間去細弱苗、病蟲害苗和雙株苗,一般當幼苗高3~5厘米時進行兩次間苗,定苗後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則每畝產苗量可達15萬株。

苗木生長期要及時除草鬆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目前,多採用化學葯劑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葯2毫升,加水稀釋後噴灑。第1次噴葯在播種後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後再噴灑第2次,連續2~3次,可基本消滅雜草。每畝用葯量每次0.8千克。當表土板結影響幼苗生長時,要及時疏鬆表土,鬆土深度約1~2厘米,宜在降雨或澆水後進行,注意不要碰傷苗木根系。

側柏苗木越冬要進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寒冷多風的地區,一般於土壤封凍前灌封凍水,然後採取埋土防寒或夾設防風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產實踐表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簡便省工,又有利於苗木安全越冬。但應注意,埋土防寒時間不宜過早,一般在土壤封凍前的立冬前後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過遲,多在土壤化凍後的清明前後分兩次撤除;撤土後要及時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風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黃。
側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時為了培育綠化大苗,尚需經過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發達、生育健壯、冠形優美的大苗後再出圃栽植。根據各地經驗,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較高,一般可達95%以上。

移植密度要根據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後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經過多次移植,這樣,既有利於促進苗木根系的生長發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據苗木的大小而採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縫移植、開溝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

移植後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時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適宜時及時採取中耕鬆土、除草、追肥等撫育措施。除根據園林綠化的要求進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與一般針葉樹種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D. 側柏怎樣栽培

側柏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主要以播種為主。

1.條播

根據密度,確定播種寬度和行距。通常,播種溝的寬度為10厘米,深度為3厘米,行距為25厘米至30厘米。種子均勻地散布在溝渠中,覆蓋1cm至2 cm的土壤後澆水,然後用塑料膜或草簾覆蓋。


E. 側柏有哪些繁殖方法

側柏的繁殖方法:1.采種:9~10月果熟,當小球果變成黃褐色,鱗片尚未開裂時及時採收。晾乾或風干,用棍棒敲打,種子脫出後用水選或風選後收藏。袋裝干藏,發芽率可保持2年。

2.育苗:早春播種,3~4月先將種子用0.5%福爾馬林液消毒15~30分鍾,再用50~70℃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裝筐簍或木箱中,用濕布蓋好置溫暖處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常翻動,3~4天萌芽,有30%~40%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苗床播種,條播行距10~20厘米,覆土厚度l厘米左右。播後注意保持種子層土壤的濕潤和防止鳥的為害。苗出齊後,灌1次透水,並把雜草消滅在幼小階段。苗木速生期間,結合灌水追施1~2次化肥。苗高5厘米時間苗,土壤封凍前灌足凍水,冬季寒冷多風地區,應覆土防寒。播種1~2年後,苗高20~33厘米可移栽。

F. 側柏的栽培管理方法有哪些

幼苗成長後,要分栽培育其良好樹形,無需精細管理,因側柏多生側枝,只要略加修整即可。春季移植時要帶土球,若裸根移栽須注意保護根系不受風干日曬。主要蟲害有松毛蟲,可嚴重為害幼苗的嫩枝;其他如大蓑蛾、茶蓑蛾、紅蜘蛛等,需注意及時防治。

G. 柏樹種植技術方法是什麼

1、土壤

柏樹是柏科側柏屬常綠喬木植物,又被稱為側柏和扁柏。柏樹的適應能力很強,耐貧瘠,能夠在微酸性土壤或微鹼性土壤中生長。養殖柏樹,可使用疏鬆、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營養豐富,透氣性強,有利於柏樹根系的生長。

2、光照

柏樹喜光照,在其生長期間,可將柏樹盆栽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的位置養護。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柏樹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積累營養物質,有利於枝葉的生長。柏樹的幼苗不耐強光,在夏季期間,需要做好遮陰工作,避免幼樹被烈日灼傷。

3、水分

柏樹的耐旱性較強,在生長期間,需要適量的澆水,避免水分過多,盆底積水,導致柏樹的根系腐爛。空氣過於乾燥時,需要增加澆水量,可以適當的給植株噴水,進行降溫保濕。在冬季期間,植株進行休眠狀態後,需要控制澆水量。

4、肥料

柏樹對肥料的要求比較高,在生長期間,一般10~15天可給植株施1次薄肥,肥料多以復合肥為主,能夠促進枝葉的生長,注意不可使用生肥或是濃肥。在夜間給柏樹施肥,在第二天早上適量的澆點水,可以稀釋肥力,有利於根系的生長。

(7)側柏的養殖方法技巧擴展閱讀:

柏樹的病蟲害防治:

在育苗期間,要注意土壤中不能帶病,插桿的苗木不能生病,因此,在種植前要做好親本根系與土壤的殺菌工作,才能保證長出來的苗木的健康,即保持環境的無菌,才能保證苗木的健康。

柏樹的病蟲害少見,只見有少量的毒蛾病,一年2代,毒蟲可以越冬。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兩種辦法來防病。一種是在早春的時候,用搖樹的辦法,將樹葉中的毒蛾幼蟲振盪下來,然後清除。

另一種是化學的辦法,即在發現毒娥的時候,用敵百蟲等化學農葯噴灑在柏樹葉子的表面,蟲子會少很多。

H. 側柏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側柏的繁殖方式: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作嫁接龍柏、刺柏、杜松的砧木。播種繁殖:每千克種子約4.5萬粒,發芽率70%~85%,能保存2年。3~4月播種。播前用水選,撈出空粒,然後溫水浸種,待種子膨脹後再播種。也可把水浸後的種子置於筐籃內,放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經常翻動,待有一半種子裂嘴時播種。播前圃地灌足底水,條播,行距20厘米,播幅5~10厘米,覆土厚0.5~1.0厘米。也可用壟播法,在壟面成雙行或單行條播,這種方法便於機、畜耕作和管理。排水良好,有利於苗木生長。每667米播種量10千克左右,在土壤黏重的地方,播後要覆草,待種子大部發芽後,再揭去覆草。乾旱地區播種後可在播種溝上培成屋脊形土壟,待種子萌發出土時,再輕輕耙去土壟。。

I. 側柏怎樣種法

側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時為了培育綠化大苗,尚需經過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發達、生育健壯、冠形優美的大苗後再出圃栽植。根據各地經驗,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較高,一般可達95%以上。

移植密度要根據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後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經過多次移植,這樣,既有利於促進苗木根系的生長發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據苗木的大小而採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縫移植、開溝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

移植後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時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適宜時及時採取中耕鬆土、除草、追肥等撫育措施。除根據園林綠化的要求進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與一般針葉樹種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閱讀全文

與側柏的養殖方法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兒童記數字簡單方法圖 瀏覽:544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
服務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897
蹲坑改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瀏覽:811
簡單的瘦腿方法有幾種 瀏覽:807
疥瘡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471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5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