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英語教學應達到怎樣的目標與要求
1、課前預習。堅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課前預習,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准備充分,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教師要精心設計預習方案,難易程度要適當,並保證具有啟發性,切記流於形式。
2、課後復習。培養學生及時進行課後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指導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易錯易混淆的問題等進行整理復習,形成課後復習的反思意識。
3、注重差異,分類指導。認真制定優生和後進生輔導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培優輔差工作。對於優生,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作業訓練,都應適當提高要求;對於後進生,應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耐心輔導,有計劃、有目的進行幫助,對其進步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4、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教師應更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結合學生發展實際,有計劃、有組織、有創造性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地制宜的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短劇,以及英語角、英語演出、英語主題班會以及英語作品展示會等;適當組織學生參與社區英語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跨國學生交流活動。
⑵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與方法有哪些方面
教學過程與方法有哪些方面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⑶ 如何合理規劃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教授語法和單詞,而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使每位剛剛接觸英語的初中生對英語產生必要的興趣。比如說,在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時,應該告訴他們中英文的差別,增強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以後的發展打下比較好的基礎,有比較健全的人格。當學生有了積極的態度,能夠自主的去學習,參與英語活動,這樣就能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至於產生畏懼心理,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學習。當然,通過教學目標,學生應該明確目的,並且對教學中產生的愛好做出抉擇。通過學習基本技能,並且獲得應該具有的英語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供健康的內容,較為高尚的語言材料,並且設計的語言情境應該真實,這樣既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養成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思維方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更要他們形成較好的心理素質,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理解和尊重國外的文化,讓他們養成合作精神,具有社會公德心。
2.增加學生對英語詞彙量的掌握
初中英語教學目標還應該更加具體些,例如如何增加初中生的詞彙量,詞彙量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非常重要,所以教學目標中應該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和計劃教授多少單詞。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應該有一種意識,那就是跨文化交際,還應該有一種態度,那就是對異國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在詞彙量的掌握上,應該能記住單詞800個左右,記住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200條,並且要把這些掌握的內容,運用在口筆頭的交際活動中。除此之外,還要擴大認讀詞彙,最好能達到400-500個。對於附表中的語言,能夠理解其意義和功能。當學生達到這樣的標准,那麼在初中英語的教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更多的詳細標准,進行詳細的制定教學目標。
⑷ 如何制定合理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學習了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和案例分析這節課受益頗深,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目標制定要依據總體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確定,與具體教學情景相關,它體現的是具體的、個別的教學需要。它的制定要以教學目的(由國家或政府制定)和課程目標(由學科專家制定)為依據。只有把握了總體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目標制定要體現課程改革精神 《英語課程標准》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這三個方面體現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一方面,三個維度全面發展,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三個維度內在統一,不能分離。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除了列出各單元的語言知識目標(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詞彙、語法功能以及話題知識)外,還應充分挖掘其文化知識目標(主題所涉及的文化現象)和情感態度目標(主題所蘊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 三、目標制定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知識水平,在了解學生已經會了什麼、學生對所要學的知識的背景知識掌握多少的基礎上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 四、目標制定應留有動態生成的空間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准。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並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但活動的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誰也無法預知在教學活動中會出現什麼不可預設的因素,而且教學的對象是人,再好的預設也無法預知課堂中的全部細節。因此,教學需要預設,但預設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的生命力在於預設下的生成教學。目標制定應留有動態生成的空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拘泥於自己的教學設計,機智地應對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靈活地調整教學預設,思考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的「再設計」,並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過程。最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生成,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得以完善,教學重點得以突出。 總之,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英語教師要注重挖掘每個單元的編寫意圖,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根據新課標中的相關內容以及教材中的單元教學目標制定出科學、具體、明確的多維度教學目標來指導英語課堂,從而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⑸ 英語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目標具體怎麼說
過程
process
方法與目標
method & goal
方法:method
目標:goal
⑹ 過程與方法目標怎麼寫
以「 過程與方法」 為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教學過程設計要注意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源、規律、特點等,這樣有利於學生透過現象,了解本源,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並培養相應的技能。
2、注意讓學生掌握獲取相關知識、培養相關技能的過程與方法,即通過關注學習的過程、方式、手段、途徑等來掌握學習策略,從而達到「 會學」 的目的。
(6)初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與方法目標如何寫擴展閱讀
注重過程與方法:
1、重視學生在探索新知識時的經歷:思考以及獲得新知識時的感悟與體驗,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思 維品質的鍛煉與提升。
2、教學目標設計的要求: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關注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和體驗性, 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 關注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性,注重師生的交往互動。
⑺ 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與描述
1.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度、對老師的態度,學習環境等方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從初一開始,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特別注意,難易一定要適度。材料過分容易,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過難,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和閱讀信心。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為他們選擇難易不同的讀物。而且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開闊了眼界,了解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有區別的。課文一般是一個主題一個篇章。在教學中,老師常會對課文進行很細的分解,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純粹的閱讀,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淺顯易懂的課文,我從不花大量時間去精講,通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排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分組討論後在全班進行講解,有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寫英文的讀後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後的高層次學習打下了基礎。
2.抓好課堂教學,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從初一起,教師就應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採用的措施。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哪種課型,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採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於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於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這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①。在初中階段,從初二下冊及初三的教材才開始出現較長較難的閱讀材料,在處理這些文章時,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現象及其內容,對課文中的詞、短語和語言現象進行有重點的分析和講解,不能過於復雜,必須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閱讀。可以在上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有一定的了解並帶著一些疑問來到課堂。
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不同的活動來培養學生不同的閱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的閱讀要在精確性和速度方面逐漸加強對學生的要求,由於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尚有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想方設法的去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活動來完成閱讀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給課堂帶來活力。
3.閱讀教學要堅持常抓不懈
3.1教師備課要充分,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課堂活動重「熱身(warming-up)」
3.1.1介紹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一些背景知識。
3.1.2簡單介紹部分有礙文章理解的生詞。凡是學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詞一定要讓學生在閱讀時去猜測。
3.1.3要善於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插圖和有關信息來預測文章內容。
3.1.4最好准備一兩個有深度的問題,使學生讀有所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3.2閱讀過程要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goal)」,帶著任務進行閱讀。
3.2.1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指定的內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2.2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圍繞中心思想(main idea),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
3.2.3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要素以及start, process, end總體過程脈絡的信息,幫助他們在寫作方面也有所積累;
3.2.4分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後全班檢查答案。
3.3注重閱讀教學的擴展——「表達(express)」
3.3.1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語言表述他們對文章的見解,而不是復述課文。不要總是糾正學生的語音、語法錯誤,鼓勵學生盡可能流利的用英語說出自己的想法。
3.3.2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檢查學生對生詞的猜測情況。只要能猜到大意就行,對一些高頻率出現的詞彙可以對其用法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並要求學生記憶。
3.3.3做相應的閱讀理解練習。
3.3.4對一些較長的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語篇結構和文體特徵,圍繞文章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仿寫、續寫、改寫等。並要求學生積累文章中的優美詞句,為他們的自由寫作打下基礎。
4.培養學生閱讀方面的「自學(self-studying)」能力
閱讀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在課堂上培養出來的,因此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學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4.1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閱讀興趣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
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滿足學生的所有興趣,而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開展閱讀活動。比如想要拓展知識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選擇網路類的圖書、報紙、網站等;希望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告訴他們去選擇專門的圖書、材料;對於喜歡文學的學生,則應引導他們選擇由淺入深的文學讀物。
初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適當的對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
⑻ 英語初中課改的學習目標怎麼寫模板
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既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著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解決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大班上課,學生課堂上實踐機會太少的問題,尋找一種能提高英語課堂效益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同時,希望通過實驗,能激發那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緩和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嚴重的狀況。
(1)英語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學形式上,強調以班級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活動形式;
(2)在教學目標上,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的認識,情意和技能的均衡;
(3)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
(4)在教學評價上,強調標准參照評價,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參與、人人進步。
⑼ 英語過程與方法目標怎麼寫
知識方面:一是要求掌握的單詞。二是本課的重點句型。
技能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本課學習能夠熟練運用句型進行對話。
情感目標:在思想和情感上要達到的要求
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
⑽ 如何撰寫英語課程教案的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指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介值觀的目標,是同一事物的三個方面。喔 順便提一下,目前我在學的ABC天丅英語中心的助教要我明白,就是要掌握好英語是不難的 堅持需要個適宜的研習環境跟進修口語對象 外教水平很重要,東南亞口音重 一定要找歐美籍,發音純正很重要 堅持每天口語學習 1&1針對性教學就有最.好.的進步幅度;學習後還要重復復習課堂錄音檔,好鞏固知識點..若真的是無口語交談的人的狀況下 那麼就去聽力室或愛思得到課外教材閱讀,多說、多練、多問、多聽、多讀 不知不覺的口語能力就加強起來 學習效果是必定最佳的!新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教學過程,我們老師要善於把情感態度介值觀的目標融進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基本技能的訓練中,並能適時點撥,指點學法,這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就能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學會」轉變為「會學」,從而實現教學的最高境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英語是語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顯示出本學科的特點,在英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重視「雙基」教學,並巧妙地把其他兩個緯度的教學融進「雙基」教學中去。因為要能綜合運用英語語言,就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不是一、二節課就能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長遠的目光,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成長。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是有階段性的。我側重於語音、詞彙、和功能的教學及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語音、詞彙的教學主要是以傳授為主,而學生的學習也是以接受學習為主網,學會單詞、句子體現在聽、說、讀、寫上。「讀」與「寫」是基本技能的重、難點,突出重點,為了突破難點,我不厭其凡地一遍又一遍地帶讀,當然也會安排接受能力強學得快的學生帶讀。為了便於學生記憶單詞,我每節課都用一些的時間,教學發音知識,找出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句型的講解,我創造性地讓學生進行填空游戲,如學習句型What do you do? I am a teacher.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student.我先教學一些表示職業的單詞如:waiter waitress, writer, cook等單詞,接著是學生跟讀句型,為了便於學生理解記憶,板書設計如下:What do ___A___do?I am a ___B___.What does __a____do?He is a ___B_____.英語的學習有別於母語,不應該是先會「聽、說」,才去學「讀」與「寫」,他們只有會讀了,才願意去寫,去學習新的知識,能流利地讀出單詞與句子,特別是要是能讀出一段短文,總是很自豪,幸福之情常常洋溢在他們稚嫩的臉上,他們有了成就感,學習就有動力,就有奮斗的目標,就會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課堂上教師還要適時地用在贊美話語,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不斷進步,再要求他們寫,這就容易許多,讀與寫解決了,聽與說也就不難。我想這也是我們教師能解放自己的有效途徑。老師的鼓勵與關注,是學生的精神支柱,老師精湛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術及強烈的責任心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很抓「三維」目標的落實,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是千秋萬代的偉業,這就是老師的神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