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三的學生如果想進行有效的復習,首先就要找到好的復習方法。如果高三的學生沒有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也沒有辦法取得好的成績。家長要幫孩子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困難,要和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高三學生該如何進行高效復習,有什麼好的辦法?
㈡ 高三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教育高三孩子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一、不要過度焦慮
以往很多的家長從孩子一進入高三就如臨大敵,自己先就有了變化:有的變得比平時更嚴厲,有的變得比平時更親切,有的茶飯不思,有的夜不能寐。家長們怕孩子的成績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沒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費時間,怕孩子情緒不好影響復習,怕孩子在這段日子裡談戀愛,怕孩子到高三了還不上心、不著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反正是整日地憂心忡忡,擔驚受怕,焦慮不安。
二、不要過度關心
盡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輕手輕腳走進他房間,一會送牛奶,一會送水果,借關心之名,行監督之實。家長心裡真是糾結,孩子不學習吧,生氣;孩子學習吧,一點燈熬油,自己就心疼。其實對孩子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照都要適度,無關原則的約束少一點,多餘的關心少一點。你望子成龍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無論你的心裡多麼迫切,你必須要裝出一副無關緊要、若無其事的樣子來。最好是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不要主動去過問,當孩子自己談到相關話題時要認真地「察言觀色」,巧妙應對。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要過多,反差不要太大,要營造寬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圍。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樣就行,可以讓孩子在星期天適當地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逛逛街。有些家長朋友不明白,讓孩子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到學習上其實沒有好處。學習不僅僅是看書,休息也不僅僅就是睡覺。讓孩子在學習之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比如掃地、洗碗、洗衣服,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適當的緩解放鬆,而且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好處。我們要把焦慮的心情轉化成有效的行動,幫助孩子切實地提高成績,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若即若離。需要你時很快就能出現在他身邊,不需要時,幾乎感覺不到你的存在。這就是「投其所好」,就是「順水推舟」。這是一種學問和技巧,需要大家在實踐中逐漸去摸索。
三、不要期望值過高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現實的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成為狀元、進名牌高校,為家長長臉,為家族爭光。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使孩子覺得考不上名校就是無能,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四、不要盲目攀比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的成績不夠優秀,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就經常把親友同事家的名列前茅的孩子拿來刺激自己的孩子,以為這樣會有好效果。但是結果卻相反。所以不要總對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如何好、如何勤奮、如何有出息的話,這樣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成壓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從內心對學習、對高考產生恐懼、厭惡,更加不利於復習和考試。要多進行縱向的孩子自己跟自己的比較,努力發現孩子每時每刻的進步,同時幫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長處和缺陷,以達到揚長避短、鼓舞士氣的效果。
㈢ 高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有效復習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復習期間,注意孩子飲食得當,生活規律。讓孩子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有張有弛,讓大腦得到適當的休息,這樣有助於保持思維活躍。
在復習期間,跟上老師的節奏,不要掉隊,課堂用心聽課,盡量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進行復習,課下作業的完成。
㈣ 家長必讀:高三家長究竟該怎樣幫助孩子學習
一、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
有人說,高三就是選擇與放棄的一年。這不僅意味著是否要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填報志願時報考哪幾所學校。最關乎孩子們現階段利益的就是,自己曾經的那些興趣愛好都要圍繞高考的指揮棒不得不作出取捨,這是很多孩子都極不情願的事情。但為了高考的成功,那些喜歡籃球、喜歡聽歌、喜歡上網、離不開手機簡訊的孩子們也就不得不「忍痛割愛」了。
那麼當家長們遇到「欲罷不能」的孩子時,要怎樣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呢?
首先,要告訴孩子想成功必須學習。每個孩子都有不服輸的心理,每個孩子也都想追求高考的成功。高考本就不該是家長教師威逼利誘,孩子才像要喝辣椒水、坐老虎凳一樣強迫似的學習。而應讓孩子將高考當作生活中一場真正的戰役,挺過去就是美好的生活,挺不過去就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其次,讓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報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階段,都會告訴自己「不用急,還有一年時間呢」,於是得過且過地不斷安慰自己中度過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時候,時間所剩無幾已經讓自己失去了奮力一搏的勇氣。付出什麼,就會收獲什麼。這樣簡單一句話,卻被很多高三生讀不明白。所謂付出,不僅僅是耗費在學習上的時間,更是既定時間的學習效率最大化的問題。
第三,讓孩子不要為了考試而學習。即便我們眼前最重要的動因是高考。學習卻是一輩子的事情。高三階段,接觸到的很多知識點以及學習方法也都能夠讓人受益終身。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那些為了應對考試而不得不記憶和學習的東西,考過之後馬上就會忘記,學習效果也不好。而一些真正發自心底想要學習的知識,就會記憶牢固,還能舉一反三。
解決以上的問題的同時,家長們還需認清雖然孩子身在高三,卻也不要讓他們做「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獃子。這不僅因為長期沉浸書本不利於成長,還在於孩子們的社會經驗非常重要。如今的高考試題涉及到社會生活層面越來越多,如果孩子對社會認知面狹窄,對社會民生的最新動態信息匱乏,這些都將對高考結果產生不利影響。當然這樣的了解也只限於新聞類的,同時要注意時間上的限制。
二、幫助孩子制定縝密的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和學習總結是每個高三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然而對於如何科學合理地制定復習計劃,很多同學卻知之甚少。因此家長們要及時地跟孩子溝通交流,觀察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引導孩子合理地安排學習。對於復習計劃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分階段進行安排。針對高三的一輪復習、二輪復習、最後沖刺和最後調整四個階段進行高三復習的全盤規劃,並在一模之後,對制定的復習計劃和學習進度做進一步的調整。將如何補足弱科融入到計劃當中,並杜絕以強補弱的思想。
其次,安排好每日復習進度。考生每天的復習時間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校與老師同學一起復習,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復習。在考生自己的時間安排上,有一些是屬於最佳復習時間。這段時間學習效率高,卻並不僅局限於學習一科,復習科目可以與在學校復習搭配起來,以保證這一天每個科目都能涉及到。同時,也並不是一味地延長最佳學習時間就好。學習效果是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結合的產物,只看學習時間,不管學習效率,學習效果肯定不理想。
第三,糾正孩子復習中的兩個誤區。誤區一:零碎時間沒有意義。相對於零碎時間,很多考生更願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塊的時間上。其實,如果我們認真算一筆賬:7個課間+3個飯前飯後+上學、放學路上+……或許這就等於一個晚自習的時間。而很多同學也正是合理利用了這些零碎的時間去記憶一些公式、定理、單詞,才使整塊時間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誤區二:復習計劃越具體越好。學習中的偶然因素很多,因此,在制定復習計劃的時候不能過於具體,要留出充足的時間來防止意外的發生,這樣做起來才會游刃有餘。
三、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復習資料
到了高三,很多考生都將關注的目光放在了購買參考書上,似乎只有將那一本本寶典、題集全部做完,高考才會有更大的勝算。不經意間卻忽略了最寶貴的高考復習資料。那麼什麼才是最寶貴的高考復習資料?家長們又該如何指導考生正確使用這些復習資料呢?
最寶貴的復習資料一:《考試說明》。《考試說明》其貌不揚,往往會被很多考生忽視,卻是很多優秀學生的高考必備「殺手鐧」。《考試說明》是由高考各學科命題組的專家編制的。每年的高考命題都會以《考試說明》為基準。《考試說明》明確地告訴考生考什麼、怎麼考、考多難。並特別指出難題、中檔題和容易題的比例在2:6:2到2:5:3之間。即高考試卷中容易題和中檔題佔到了80%,意味著復習時我們應放眼中低檔試題,不要死扣高難題。
家長要提醒考生:將《考試說明》上出現的每個知識點在都在課本上落實到位,同時對《考試說明》上的參考樣題也不能輕易放過。認真揣摩命題人的出題意圖、考查要點以及參考答案。
最寶貴的復習資料二:課本教材。很多考生自進入高三備考階段就把課本丟到九霄雲外了。有不少考生會認為課本上的內容較淺,高考不太可能從課本上出原題,所以其參考價值不大。這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誤區。如果說《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那麼課本就是高考命題的依託。因此復習時一個都不能少。
家長要叮囑考生:首先要認真研究目錄,通過目錄把各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其次要研讀課本上的每一個章節,具體章節上的內容要一字不落;再次要不斷瀏覽書上做好標記的知識點,加深印象;最後要重新回歸目錄,形成知識體系整體感。在研讀課本時還要進行簡單批註,增加新鮮感,避免跳躍式閱讀。
最寶貴的復習資料三:高考真題。在眾多復習試卷中,歷年高考真題以其出題范圍准確統一、難易題目分配合理、參考答案標准規范,成為了最值得研究的試卷。
家長要引導考生:高考真題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訓練。一種是規定做題時間,模擬高考場景來進行訓練,以提高考生的解題速度和應試狀態。另一種就是將歷年高考真題分類集中起來,對某一試題類型進行專項訓練,以達到該種題型的有效突破。
最寶貴的復習資料四:高考筆記。高考筆記的種類基本分為:學科資料本(即上課時的隨堂筆記),好題、錯題本,計劃總結本。
家長要提醒考生:課堂筆記並不是要將老師板書的內容全部記錄下來。全部記錄的做法雖然看上去全面、仔細,然而記錄上一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已經開始講解下一個知識點了,這樣往往會影響上課聽講的質量。考生可以在課堂上記錄關鍵信息點,利用下課時間回憶整理。另外,好題、錯題本的意義並不在於整理試題,而在於是否真正領會。計劃總結本則在於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既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並確保不遺漏老師布置的任務。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類復習資料,考生還可以適當地選擇幾本參考書。在購買的時候要針對復習的強度和進度進行數量和內容上的篩選,也可徵求任課老師的意見進行選擇。於此同時,家長還要提醒考生不要陷入題海戰術無法自拔。較為明智的做法是,對於高三大量的習題,做一道題,吸收一道題。不做偏題、難題、怪題。不因為題海戰術影響作息。
四、引導孩子正確使用記憶規律
記憶最大的敵人是遺忘。明明復習過的知識,沒過多長時間就記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樣內容的時候卻依然不知所措。對於高三考生來說,這的確不是一個值得慶幸的事情。
㈤ 陪伴孩子備戰高考,高三家長怎麼樣才能提供助力,要怎麼樣幫助孩子學習呢
上了高三,就是接連不斷的階段測驗、月考、期中考……有的學生說高三的日子就是一個考試接著另一個考試,如果哪周沒有考試,反而覺得有點不正常。所有這一切都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時間久了,高三孩子感覺疲勞、焦慮,難免產生厭煩情緒,厭煩書本,厭煩考試,甚至厭煩老師、父母。陪伴孩子備戰高考,高三家長要想提供助力,要給孩子自主空間。
高三一年中,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高三備考都是至關重要的,高考是家庭集體合作的綜合工程,孩子高考的成功絕對有家長一半的功勞!當好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長就是為孩子的高考加分。
㈥ 高三的孩子還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該怎麼引導孩子
面對很多的高中孩子不懂的學習,家長們可以試著從這幾個方面去引導:
第一,要注意溝通方式的平等。高中時期的學生在心理上已經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大人了。他們不希望家長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首先要注意和孩子的平等的地位。
㈦ 高三家長需要怎麼樣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呢
升入高三,備戰高考是一個家庭老老小小的頭等大事!但是有一部分家長會感到現在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既深且廣,對孩子的學習只能在學習方法上給點意見。解題思路和知識類的問題,就會束手無策了。高三家長需要提升對孩子學習的認識,學會應該怎麼樣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一、指導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高三家長應該對孩子所學的教材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知道每一門學科都要學習和掌握哪些知識。對待高三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孩子在學習上才可以開展初步的交流。高三家長還需要多與老師溝通,了解課程的內容和進程,詢問老師需要在哪些方面督促孩子。高三家長的無論工作有多忙、時間有多緊,都需要抽出一點寶貴的時間來主動聯系老師。高三年級開展的家長會也是需要按時參加的!掌握孩子的情緒和學習的變化,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
高三學生家長,可以根據各個的家庭具體情況,爭取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與孩子共度高三的寶貴時間,取得滿意的成績!
㈧ 孩子馬上就要高考,高三父母需要怎麼樣幫助孩子規劃好學習和生活呢
高考前,有些高三考生情緒波動大,那麼高三家長就要做好孩子心靈上的朋友,多和孩子溝通,了解清楚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幫助孩子釋放壓力,多多鼓勵孩子。
面對高考,高三家長需要讓孩子注意勞逸結合,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把每天要做的事情作出統籌安排,每天晚上睡覺前,回想一下當天的得與失,可以不斷進步就是成功!
㈨ 高三孩子數學差,有哪些快速提高的方法
引言:現如今高考選擇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教育變成了社會上普遍討論的問題,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受家長重視。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生涯中數學一直是一個熱烈討論的話題,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薄弱項。
家長應告訴孩子學習一定要端正態度,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尤其是數學這種需要多加練習的困難學科。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每天提前預習課後復習勤加練習,有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去問。不要因為害羞而不敢向老師詢問,這樣問題會堆積起來越來越多對孩子的學習是很不利的。學數學一定要多加練習,在學會數學的基礎之後,一定要勤加練習,俗話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只要多加練習一定可以成功。
㈩ 孩子非常貪玩,不聽話,不過非常聰明,孩子馬上高三,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1.家長調整好心態,控制情緒
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製造一個一切為了學生的高考緊張沉悶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於高考;家長之間要和諧,減少矛盾;「高考無戰爭」,「看透不說透」——一種心照不宣的溝通和提醒,不過度關愛。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復習方式、尊重學生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
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2.家長要降低期望值,接受現實
家長要降低期望值,寧願低些也不要太高,壓力寧願小些也不要過大。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
特別提醒家長,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學生現實表現和現有能力,合理施教:變怒其不爭為激勵促進;變責怪埋怨為冷靜勸導;變高分要求為適當指標;變學習施壓為放鬆調節。
3.
鼓勵孩子的士氣,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經常聽到周圍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時常會說「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腦子不好用」等等,沒有比這更傷孩子的心了,特別是這種話是從他的親人口中說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這樣他們就會失去在學習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叛逆和對環境的仇視情緒。
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但是來自親人的暗示,常常會有誇大和期望的成分,所以,不要輕易地給孩子下定義。當孩子確實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夠出色或遭遇挫折時,家長不妨說:「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試,都需要考生有一個必勝的信心,高三年級的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有進步的孩子,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偶有失誤的孩子,鼓勵他們找到失誤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誤的方法,要給孩子一個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標,不要總拿高考狀元作比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親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較。
4.
全力做好孩子的後勤工作,但要適度
高考備考是一場持久戰,身體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後勤工作,保證學生早上來校之前吃上豐盛的早餐。有條件的話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讓學生午休一個小時,這對孩子很重要,不管您的工作有多忙,這一年,孩子的事是最主要的。
學生迎接考試,家長做好後勤保證,這是每位家長都必須具有的服務意識。從學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長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來好心相問:「復習得怎樣了?」學生剛進入連續思考狀態,媽媽端來一杯熱湯:「先喝了再復習」,此時,學生不得不切斷思路。學生坐在書桌旁專心學習,家長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長,臨到考試時就怕學生吃不好,影響了考試,於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結果大魚大肉,使學生生理失調,學習精力不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更有一些家長,從廣告上東查西找,給學生買營養品、補腦液一類,希望創造以吃促學的奇跡。從曾經這樣「吃」的同學反映的實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錢,不頂事。因此,家長的心理關心要細致,物質關心要科學。平時住校的學生,考試期間仍應住校。家長平時不常到學校看學生,考前和考試期間也沒有必要伴在學生身邊。
5.常與孩子溝通,切忌嘮叨,和老師保持溝通
每一位家長都要找時間和孩子溝通,但不要嘮叨,特別是住校生,家長更要和學生多溝通,最好晚自習結束後利用電話聊幾句,要讓孩子感覺到並不孤單,這樣的交流能給學生在艱苦的高三帶來無比的溫暖和強大的動力。
師生、家校的配合非常重要,家校配合、師生團結能夠迸發出無盡的力量,是獲得好成績的重要保證。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情況,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正常的溝通,確保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