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

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4 22:15:55

A. 色彩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是什麼

簡單的說,色彩管理流程就是一種文檔中用什麼數值定義什麼顏色的感覺,以及怎麼定義的技術和方法,從技術實施的角度講,色彩管理流程則是利用設備的特性文件完成文檔中各個顏色對象子各個設備間進行顏色數值轉換和傳遞的方式方法。

B. 色彩管理3c是什麼

3C是指色彩管理的3要素,是指用軟、硬體結合的方法,在生產系統中自動統一地管理和調整顏色,以保證在整個過程中顏色的一致性。

它的目標是:實現不同輸入設備間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種掃描儀、數字照相機、Photo CD等;實現不同輸出設備間的色彩匹配。

而進行色彩管理,需要經過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稱為3C,即Conversion(轉換)、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Calibration(標准)

具體內容其實挺復雜的,下面所列的不過是個操作內容和實現手段的大致總綱,感興趣就看看,不是太難理解也不是很容易吸收。

1C 轉換:
在對系統中的設備進行校準的基礎上,實現各設備色空間之間的正確轉換。由於輸出設備的色域要比原稿、掃描儀、顯示器的色域窄,因此在色彩轉換時需要對色域進行壓縮,ICC協議中提出了4種方法:
a. 相對色度法
b. 絕對色度法
c. 感覺性
d. 突出飽和度法

2C 特性化:
當所有的設備都校正後,就需要將各設備的特性記錄下來,這就是特性化過程。由於每種設備都有自身的顏色特性,為了實現准確的色空間轉換和匹配,必須對輸入和輸出設備進行特性化。
特性化後產生輸入設備色彩描述文件及輸出設備色彩描述文件,這些描述文件是從設備色空間向標准設備無關色空間進行轉換的橋梁。

3C 標准:
為了保證色彩信息傳遞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要求對輸入設備、顯示設備、輸出設備進行標准化。
(1)輸出校正
輸出校正是校正過程的最後一步,包括對列印機和照排機進行校正,以及對印刷機和打樣機進行校正。
(2)顯示器校正
顯示器校正使得顯示器的顯示特性符合其自身設備描述文件中設置的理想參數值,使顯示卡依據圖像數據的色彩資料,在顯示屏上准確顯示色彩。
(3)輸入校正
輸入校正的目的是對輸入設備的亮度、對比度、黑白場(RGB三原色的平衡)進行校正。以對掃描儀的校正為例,當對掃描儀進行初始化歸零後,對於同一份原稿,不論什麼時候掃描,都應當獲得相同的圖像數據。

C. 如何設置讓列印機來管理列印顏色

讓列印機來管理列印顏色時,應用程序不做顏色轉換,而是向輸出設備發送必要的轉換信息。在用噴墨照片列印機列印時此方法尤其簡便。多數新型噴墨照片列印機都附帶相當精確的內建於驅動程序的配置文件,這樣列印機就可以選擇正確的配置文件,從而節省時間、減少錯誤。如果不熟悉色彩管理,那麼同樣建議使用此方法。讓列印機來管理列印顏色的設置方法如下:STEP1:執行「文件\列印預覽」命令,打開「列印預覽」對話框。 STEP2:單擊「更多選項」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色彩管理」命令。STEP3:在「選項」欄中的「顏色處理」方式中選擇「讓列印機確定顏色」選項即可。

D. 顏色如何搭配

顏色如何搭配 曾經費盡心思想替網站設計一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色彩組合嗎?或者你一直不解為何銀行、公司行號或金融機構的網站總是使用藍色系?那麼你來對地方了。雖然大部分的網站開發人員都很清楚網路所使用的色盤和計算色彩的 16 進位系統,但對色彩學和有效色彩組合背後所隱含的原理依然懵懵懂懂。 幾世紀以來,顏色本身就是一個難解的謎題。舉例子來說,蘇格拉底就曾經假設說「火」之源起,乃是因眼睛結合了對象本身的「白」(whiteness)所產生的顏色。之後,牛頓更探索光與色彩之間的關系;其後歷經許多科學研究,終於在20世紀確認了光波與色彩感應之間的絕對關系。 如今,色彩調和與色彩調性方面的研究信息,直接影響了藝術家、設計師和廣告AE人員。本篇關於色彩理論的指南,旨在探索如何於網站上有效使用色彩,同時也提供了許多色彩調和技巧,讓您善用色彩來駕馭網站設計。 色彩學 我們能看到顏色是靠三個元素相互作用而成:光源、物體的反射特性、以及人體視網膜和腦部視覺皮質區對光波的處理方式。不管我們使用哪種媒材來作業 -- 繪畫、印刷或網路 -- 我們都得依賴上述過程才能有效使用顏色。 色彩的排列 -- 彩虹 十七世紀末期,牛頓證明了色彩並非存在於物體本身,而是光作用的結果,且只要將可視光譜上的長短光波結合起來即可形成白光。這些可視光的波長可對應到七個不同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 牛頓在實驗中所分離出來的可視光譜其實才佔了所有電磁光譜的一小部分,整個光譜范圍從分為「短頻、長波區」(例如收音機調頻)到「高頻、短波區」(例如 X 光)。可視光譜的區域是介於紅外線與紫外線之間,波長約為 400nm (紫色) 到 700nm (紅色) 之間。雖然牛頓證明這些光波結合在一起即形成白光,但其實只需要紅、綠、藍三光波就可以產生白光。 光的吸收與反射 當光波投射在物體身上後,該物質會傳送、吸收或反射不同部分的光波。根據不同物體的特性以及它本身的原子構造,它可能反射了綠光但吸收了其它的波長。這時候人們的視網膜和腦部視覺皮質區會處理此一反射光,然後形成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藝術家和設計師將顏色復制到畫布或紙張上的時候,他們便是模擬此一過程,利用顏料吸收了某個部分的光波、反射出其它光波。例如要產生綠色,我們可使用會吸收紅、藍光波的顏料即可。此一過程是所有繪畫與印刷媒體的色彩模式基礎。 一切靠眼睛 當然,不論是反射自物體或是發射自光源本身,我們處理光波的能力都是靠視網膜和腦部的視覺皮質區。視網膜內有三個接收器(或者說是錐細胞)可響應某些光波的頻率。紅色錐細胞能感應低頻率的波長,綠色錐細胞反應的是中頻率的波長,藍色錐細胞反應的是高頻率的波長。這些錐細胞的運作並非二元性的,而是類似頻道一樣,可將刺激分別傳達至腦部的視覺皮質區,經過處理後才產生出我們所看到的顏色。 為了產出特定顏色,藝術家/設計師們必須靠著增減光波的方式,讓人體內的視覺接收器只反應到某些光波。至於應該用加法或減法原理,則要看你使用何種材質來表現你的作品了。色彩模式與色彩管理 設計師處理顏色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加色法,混合不同顏色的光波以形成白光;二、減色法,使用顏料來減少光波。傳統的藝術家所使用的色盤和 CMYK 系統都是減色法模式。在網站上,我們所面對的是光的投射,而不是從物體上反射回來的光,所以使用的是加色法模式,我們稱它為RGB。 加色法 在大自然中,我們所看到的光波是經過物體反射進入我們的視網膜,但產生色彩的方式不僅只這一種。例如,舞台燈光是利用白光穿過有色濾鏡來產生不同的色光。計算機屏幕也是使用投射光波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藉由讓電子光槍發光投射到含磷的屏幕來產生色光。這些電子光槍可以發出三種顏色:紅、綠、藍。藉由這三種色光,計算機屏幕可製作出完整的光譜。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RGB 色系。 在RGB 系統中,設計師也可以透過混合三原色的方式做出一個光譜。混合任兩個原色,就會產生三個次原色:青、洋紅、黃。如前面所說的,將光的三原色加在一起就可以做出白光。所以,如果一個 RGB 的值為 255,255,255 則表示為白色。如果完全拿掉這三原色的光 (RGB: 0,0,0) 則產生黑色。 減色法 RGB 模式的相反模式就是 CMYK 模式,也就是使用減少光波的方式來產生顏色。由於物體顏色來自於反射的光波,此一系統乃使用三原色來吸收物體的紅、綠或藍光。例如,如果你減少了紅光,那麼多餘的綠色波和藍色波就會產生青色。用來除去紅光、反射綠、藍光的顏料就會顯示青色。相同的,平面印刷設計師會使用洋紅來吸收掉一部份的綠光,以及使用黃光來吸收掉一部份的藍光。 這樣一來,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知道 CYMK 模式中所使用的三原色就是 RGB 模式中的次顏色,反之亦同。再者,如果將紅、綠、藍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白光,那麼就表示將青、洋紅、黃三色的顏料混合在一起就會產生黑色,因為三原色的光波都將被顏料所吸收了。然而受限於顏料和印刷系統的因素,混合青、洋紅、黃並無法完全吸收掉所有的光波。因此實際上還必須加上一個黑色才能完成,所以就產生了 CMYK 裡面的 K 元素了。 色彩管理 由於有這兩套不同的復制顏色方式,設計師若必須同時創作數字與印刷影像可就傷腦筋了。除了對應加色法和減色法之間的困難外,RGB 和 CMYK可使用的色彩范圍差異也相當大。因此對跨媒體設計師而言,擁有一套可根據輸出設備做色系轉換的色彩管理系統可減輕不少頭痛問題。色彩管理系統可包含在操作系統,某些應用軟體之中。 色彩調和 視覺設計最大的挑戰之一便是找出有效的調和色彩,讓色系既不過於單調,也不過於誇大。想了解色彩平衡之間的關系,可從了解色環開始著手。色環呈現出某一色彩模式中所有可能的色相 每個色彩模式都包含了一組三原色,然後經由這一組三原色的相互混合而產生不同的顏色。在傳統色彩學中,三原色指的是藍、紅、黃;而在 RGB 色彩模式中,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紅、綠、藍。任何兩個色光的組合會產生一組次顏色。三次色則是混合了原色與次色,或者是混合兩種次原色所產生。我們用色環來呈現顏色的邏輯性。你可以從下面的圖中看出, RGB 的色環和傳統藝術家們所使用的色環是很不一樣的。 同色調和:單一顏色,只是深淺、色調和明暗度不同。 近似色調和:使用鄰近的顏色或在色環上很接近的顏色做調和。 互補色調和:使用色環上兩個相對的顏色做調和。這樣的顏色組合通常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對比感覺,但若過份使用使會流於誇大。 對比色調和:使用一種顏色,再加上其互補色旁邊的兩個顏色做調和。對比色調和能提供比互補色調和較柔和的對比。 三角調和:使用色環上三個等距離顏色。 雙互補調和:使用兩組 (共四色) 互補顏色。 在探索色彩調和的時候,通常最好從純色下手,然後再嘗試不同程度的渲染、色調和明暗度。接著你可使用網站模擬圖先行測試某顏色組合的視覺特效。記得,對比的重要性不只是在於為了吸引人而設計;它也可能幫助或妨礙網站的閱讀性。 色彩所傳達的意義 當我們在檢視色彩的科學本質和色彩調和的美學考量時,我們發現感官在色彩運用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感官反應與辨識調和色彩外,人類內在對色彩的反應還有更深層的一面。色彩能引發強烈的生理/心理共鳴,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當你在選定顏色組合時,請確定你所選擇的顏色能引起適當的回響。 色彩的生理反應 雖然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色彩能引發特定反應,但是研究顯示,某些顏色確實能夠引起一些生理上的反應。例如,紅色就是一種非常刺激的顏色,往往會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所以,紅色非常適合用在需要引起注意和強調的時候,但若用在背景顏色的時候可能顯得過於強烈。相同地,黃色也能引起注意,但因為其反射性太強,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和不舒服。另外一方面,藍色對神經系統具有放鬆的效果,且根據一些研究顯示,以藍色當背景還能增加生產力。但是,如果你的產品與食物有關,千萬不要用藍色作為背景顏色,因為藍色可是會抑制人們的胃口喔。 色彩的象徵 色彩所象徵的意義有時候跟大自然中的事物有關。例如,天空與太陽的顏色所產生的聯想舉世接然。然而,大部分的色彩意義都跟民族文化有關,例如,政治、宗教、神話或社會結構等 -- 這些因素可能會隨著時間與地域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若你設計的網站是針對國外地區,那你可千萬得小心,同一顏色在不同文化可能會有南轅北轍的效果。另外,大部分的顏色都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的聯想。你可以運用色彩的質量和飽和度的不同,或者是用混合兩個顏色的方式來強調某個特別的涵義。 一般在西方的文化中,色彩所傳達的涵義為: 紅色:熱情、浪漫、火焰、暴力、侵略。紅色在很多文化中代表的是停止的訊號,用於警告或禁止一些動作。 紫色:創造、謎、忠誠、神秘、稀有。紫色在某些文化中與死亡有關。 藍色:忠誠、安全、保守、寧靜、冷漠、悲傷。 綠色:自然、穩定、成長、忌妒。在北美文化中,綠色代表的是「行」,與環保意識有關,也經常被連結到有關財政方面的事物。 黃色:明亮、光輝、疾病、懦弱。 黑色:能力、精緻、現代感、死亡、病態、邪惡。 白色:純潔、天真、潔凈、真理、和平、冷淡、貧乏。白色在中華文化中也代表著死亡的顏色。 選擇最恰當的色彩組合 替網站選對顏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公司還特別聘請專業咨詢人員,使其色彩組合能搭配、強化整體的品牌形象。但是,如果你自己就已經具有色彩調和感,並且了解某些顏色可能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你只需照著你的方法進行,開發出有效的色彩組合。在你開始找尋對應的顏色之前,你必須先很清楚你網站所要傳達的訊息和目標。一但你了解要傳達的訊息後,就可開始進行調色工作了。在過程中,你免不了要不斷地試驗混合顏色,這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過程。別害怕使用大膽的顏色組合,但在將你的產品公諸於世之前,記得要經過充分的測試喔! 色彩的使用技巧與指針 1. 了解你的網站所要傳達的訊息和品牌。選擇可以加強這些訊息的顏色。例如,如果在設計一個強調穩健的金融機構,那麼就要選擇冷色系、柔和的顏色,像是藍、灰或綠。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使用暖色系或活潑的顏色,可能會破壞了該網站品牌。 2. 了解你的讀者群。文化差異可能會使色彩產生非預期的反應。同時,不同地區與不同年齡層對顏色的反應亦會有所不同。年輕族群一般比較喜歡飽和色,但這樣的顏色卻引不起高年齡層的興趣。 3. 不要使用過多的顏色。除了黑色和白色以外,約選擇四到五個顏色就夠了。太多的顏色會導致混淆,也會拉走讀者的注意力。 4. 在閱讀的部分使用對比色。顏色太接近無法產生足夠的對比效果,也會妨礙觀眾閱讀。白底黑字的閱讀效果最好。 5. 用灰階來測試對比。當你在處理黑色、白色和灰色以外的顏色的時候,有時候會很難決定每個顏色的相對值。為了要確認你的色盤能提供足夠的對比,你可以建立一個模擬網站,並將它轉換成灰階即可。 6. 選擇顏色要注意時效性。同一個色彩很容易就充斥著整個市場,且消費者很快的就對流行色彩感到麻木。但就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你可以使用幾十年前的流行色彩,引起人們的懷舊之情。 7. 選擇色盤時請考慮功能性的顏色。別忘了將關鍵信息部分建立功能性的顏色,例如標題和超級鏈接等。 8. 注意網站色差問題。每一個網站開發人員都知道,即使是網路通用顏色在跨平台顯示的時候都會有些不同。記得要校正你的 gamma 值,並在不同的作業平台上測試你的色盤。

E. ps配置文件丟失的原因和色彩管理解決方法

講解ps配置文件丟失丟失的原因,通過PS”編輯”菜單下的”顏色設置”來解決.
第一,ps配置文件丟失的原因
ps配置文件丟失出現的原因通常是:PS文件應該不是自己電腦中的PS所做的,其實這個問題一般都是在PS打開不同版本做的PS文件碰到,這個是因為PS之間的顏色配置設定標准不同,這個改動會出現顏色的微弱變化,不過這個問題基本不會影響文件顏色大問題,甚至肉眼分辨不出來。除非是頂級的專業印刷需要調配。一般級別的印刷都無需理會。
第二,ps配置文件丟失的解決方法
每次打開PS文件,出現顏色配置文件丟失對話框,勢必會很煩。如何取消下次不再提示,又怎麼設置呢?
Photoshop默認的是:sRGB
IEC61966-2.1顏色配置。
執行“編輯——顏色設置”,打開“顏色設置”對話框,將下面的"色彩管理方案"中把"打開時詢問"、"粘貼時詢問"、
"打開時詢問"
前面的鉤去掉,確定。這樣,我們下次打開文件,就不會出現ps配置文件丟失的提示。
PS配置文件相關的命令,在編輯菜單下還有【指定配置文件】和【轉換為配置文件】兩個命令。因為windows系統、顯示器、photoshop等對顏色的管理文件不同,所以會造成顏色在各種情況下出現差異,例如在PS中你看到本來很好看的顏色,可是在瀏覽器上看就變色了,再如同一個色你在甲電腦上看感覺很好,有時在乙電腦上看就發現不太鮮艷了等等,這都是設備或軟體之間的色彩管理文件,即配置文件不同而引起的。指定配置文件就是讓我們自己去指定想用的顏色管理文件,轉換配置文件就是讓我們可以將PS中RGB色彩管理轉換為指定的的色彩空間。

F. 色彩管理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所謂色彩管理,是指運用軟、硬體結合的方法,在生產系統中自動統一地管理和調整顏色,以保證在整個過程中顏色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實現不同輸入設備間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種掃描儀、數字照相機、Photo CD等;實現不同輸出設備間的色彩匹配.包括彩色列印機、數字打樣機、數字印刷機、常規印刷機等;實現不同顯示器顯示顏色的一致性,並使顯示器能夠准確預示輸出的成品顏色;最終實現從掃描到輸出的高質量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要實現所見即所得.
色彩管理的過程.進行色彩管理,基本需要順序地經過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稱為"3C",即"Calibration"(設備校正)",Characterisation"(設備特徵化)及"Conversion"(轉換色彩空間).
色彩管理的方法:1.輸入設備的校正與特徵化.2.顯示器的校正與特徵化.3.印刷打樣設備的校正與特徵化.4.色彩轉換.
色彩管理系統是以CIE色度空間為參考色彩空間,特徵文件記錄設備輸入或輸出的色彩特徵,並利用應用軟體及第三方色彩管理軟體作為使用者的色彩控制工具,其核心是用於標識彩色設備色彩特徵的設備特徵文件,而設備特徵文件必須在一定的標准基礎上建立,才能達到色彩管理的目的.ICC國際色彩聰明為了通過色彩特性文件進行色彩管理,以實現色彩傳遞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種跨計算機平台的設備顏色特性文件格式,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種包括與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設備顏色特性文件的標准格式(ICC Profile)和色彩管理模塊 CMM( Color Management Modle)的系統級色彩管理框架,稱為ICC標准格式,其目標是建立在一個可以以一種標准化的方式交流和處理圖像的色彩管理模塊,並允許色彩管理過程跨平台和操作系統進行.

一、色彩管理系統(CMS)的含義
色彩管理系統(CMS)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所有設備的管理、補償和控制這些設備間的差別,以得到精確的可預測的色彩,一個色彩管理系統應該包括以下幾部分:
1. 一個色彩匹配處理程序,即色彩管理模塊(CMM);
2. 一個與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通常叫做參考色彩空間或特性文件連接空間,在轉換過程中起著連接的作用;
3. 設備特性文件。設備特性化是用以界定輸入設備可辨識的色域范圍與輸出設備可復制的色域范圍的工作,並將不同設備之間RGB或CMYK的色彩與CIE所制定的設備色彩建立設備色彩與設備獨立色彩間的色彩轉換對應文件,該文件被稱為設備特性文件。
在圖像鏈的各個環節中,校準所有的輸入/輸出設備,以便達到這樣的目標——在與所用設備無關的情況下,總能得到期望獲得的色彩再現。
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
�8�5 掃描結果與原稿始終有很大差別
�8�5 屏幕顯示的顏色和數字打樣機列印出來的結果不同
�8�5 數字打樣機列印與印刷結果不一致
�8�5 RGB圖擋轉成CMYK輸出後顏色不一致
�8�5 不同的計算機顯示同一文件時顏色不一致
二、色彩管理作用
實際上,色彩管理在現代化數字印前製版系統和數字印刷領域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目前,很多現代化印刷生產企業在使用色彩管理以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出錯率也相應減小。到底我們引入色彩管理的作用是什麼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8�5 校正、製作特性文件之後,所有的設備都會達到相當一致的顏色
�8�5 顯示器的顏色和原稿一樣
�8�5 屏幕軟打樣(模擬印刷顏色)z ouiaoin
�8�5 數碼打樣
�8�5 輸出後的顏色會和原稿非常相近
三、色彩管理的實施
要實現色彩管理技術,必須經過三個步驟:設備的校正、製作設備特性化文件、顏色空間轉換。
在整個彩色圖文信息復制系統中,從輸入到輸出,涉及設備很多,如掃描儀、數碼相機、顯示器、數碼打樣機、印刷機等。根據本章內容的需要,下面著重介紹數碼打樣設備的色彩管理實施過程。
1. 在關閉色彩管理模式下列印標准測試表(如右圖)。
2. 用 Eye-One或SpectroScan測量印刷好的測試表。
3. 獲得測量數據,並在軟體中與標准值比較。
4. 設置必要的底色去除量和最大黑量等分色設置。
5. 生成ICC Profile特性文件。此文件可用於圖文列印時顏色的轉換。

�8�9 ICC色彩管理:在印刷工作流程中,涉及到許多圖像設備,比如數碼相機、掃描儀、列印機、數碼打樣機、印刷機和顯示器等,但是對於其中的每一種設備,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現能力。例如,在一個數值為R=128, G=128, B=128 的像素點,應該產生一個完全的中性灰色調,但是在一些設備上,這個灰看起來偏暖,也就是發紅,或者在另外一些設備上,這個灰看起來偏冷,也就是發藍。設備的這些固有特性使一幅圖像從一個設備傳到到另一個設備上的時候,圖像色彩的一致性,准確性和可預見性都很難保證。
國際色彩聯盟(ICC)的成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 1993 年由蘋果電腦和其它7家公司創立了ICC,現在ICC有超過70家設備製造商和軟體開發商成員,包括 SONY,HP,Creo,Adobe 和 Quark 等。其作用就是創建色彩管理的標准和核心文件的標准格式。所努力開發的核心就是 ICC Profile(ICC 色彩特性文件)和色彩管理模塊(CMM)。這兩者保證了色彩在不同應用程序,不同電腦平台,不同圖像設備之間傳遞的一致性。
�8�9 ICC Profile:色彩管理的基礎就是 ICC Profile,它是一種跨平台的文件格式,它定義了色彩在不同設備或不同色彩空間上進行匹配所需要的色彩數據。每一個 ICC Profile 文件至少包含一對核心數據:
設備相關的色彩數據(例如,該設備獨有的RGB色彩顯示數據);
根據設備相關的數據而得到的與設備無關的色彩數據。
與設備無關的色彩數據,也被稱為 Profile 聯接空間(PCS)。
一些設備的 Profile 文件,如掃描儀的 Profile,只有一個設備到 PCS 的色彩數據轉換表,因為對於掃描儀來說,只是通過它產生顏色並輸出到其它設備中。而對於另外一些設備,比如印刷機的 Profile,就需要包括一個設備到 PCS 的色彩數據轉換表和 PCS 到印刷機的色彩數據轉換表。
�8�9 色彩與設備無關:色彩與設備無關是實現圖像信息交換標準的重要一環,其含義為某一種圖像處理設備所處理獲得的圖像色彩數據結果,在另一種處理設備上應該能夠得到相應的還原。要實現色彩與設備無關,首先必須能夠客觀地評價圖像的顏色和密度與處理設備之間的變換特性。
�8�9 用來創建顏色的設備包括掃描儀、顯示器、桌面列印機、打樣設備和印刷機,每種設備都可再現一個有限的顏色范圍。我們把一個設備能再現的顏色稱為色表,很多設備的色表被記錄在一個稱為「Profile」的文件中,色彩管理系統就是從這個文件中獲取該設備的色表。色彩管理系統將把某個設備的色表轉換為一個與設備無關的顏色模式CIE Lab顏色模式,然後進行設備間的顏色映射處理,將轉換後的與設備無關的顏色信息嵌入到另一個設備的色表中,從而使設備的色表能對應起來。有兩種協調不同設備的色譜的方法:一種方法是通過將所有的顏色變換到設備的色譜中,從而保留顏色間的關系;另一種方法是映射色譜之外的顏色到設備能產生的顏色中,而不保留顏色間的關系。
�8�9 一個理想的色彩管理過程如下所述:
1) 確定顯示器的顏色性能特點:有些色彩管理系統將各個廠家提供的顯示器顏色描述文件(Profile)預置在一起,構成一個全面的內部預置文件概況庫,在確定顯示器的顏色特性時調用即可。
2) 校準顯示器。將顯示器的白點及其它顯示特性調整到符合你的輸出要求。例如,如果輸出到印刷介質的話,那麼可以考慮將顯示器的白點校準到印刷紙的色溫。
3) 確定掃描儀或其它輸入設備的特性。如果色彩管理系統提供一個IT8樣本,就可對它進行掃描或拍攝。然後將所得顏色數值與標准顏色數值進行比較,將所有差異信息作為掃描儀的Profile文件記錄下來,以備掃描時使用。
4) 顏色管理系統將掃描結果轉換為顯示器的顏色空間。
5) 確定顏色列印及輸出設備的特性。即為色彩管理系統所支持的彩色列印機,印刷條件及其它輸出設備選擇一個顏色特徵描述文件。
6) 顏色管理系統利用顯示器和印刷機的概況文件去變換顏色,有些系統允許在屏幕上進行「軟打樣」(即在屏幕上表示CMYK顏色)。
�8�9 顯示器雖然是一個計算機輸出設備,但對設計人員來說,它卻是調節顏色、進行顏色搭配、觀察圖像深淺、進行層次調節的一個重要參考窗口。雖然我們都知道顯示器上的顏色和印刷出來的顏色有差距,但對圖像的層次、深淺,清晰度等方面的判斷都是依據顯示器的顯示而來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對每一個像素的顏色數據都去判讀。其次,顯示器是設計時的視覺中心,不管圖像的色彩模式是什麼,都要反映到顯示器上來。RGB色彩模式的數字圖像要顯示器表現,CMYK色彩模式的數字圖像也要經轉換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同一文件的這兩種色彩模式的圖像可能在顯示器上的顏色會有差別。
�8�9 通過高效的,可預知的,成熟的色彩管理,可增強專業設計的能力,更好的實現「所見即所得」。將會為客戶帶來以下好處:
1) 與預期顏色准確匹配;
2) 使用不同設備在不同時間,不同介質上實現色彩的一致性;
3) 實現與客戶更好的合作;
4) 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返工率;
5)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6) 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產品的質量;
7) 可以使在顯示器或數碼打樣機列印的數碼稿上看到的顏色與最終印刷品的顏色達到完全一致。

G. 列印機顏色深淺設置

以惠普1020為例,其中的具體步驟如下:

1、直接在電腦的左下角處,點擊開始菜單對應的圖標進入。

H. 印前色彩管理過程中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色彩管理的過程有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簡稱為"3C",即"Calibration"-校準、"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及"Conversion"-轉換。
為了保證色彩信息傳遞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要求對輸入設備、顯示設備、輸出設備進行校準,以保證它們處於標准工作狀態。
1輸入校正
輸入校正的目的是對輸入設備的亮度、對比度、黑白場(RGB三原色的平衡)進行校正,以對掃描儀校正為例,當對掃描儀進行初始化歸零後,對於同一份原稿,不論什麼時候掃描,都應當能獲得相同的圖像數據。
2顯示器校正
顯示器校正使得顯示器的顯示特性符合顯示器自身的設備描述文件中設置的理想參數值,使顯示卡依據圖像數據的色彩資料,以正在顯示屏上准確顯示色彩。
3輸出校正
輸出校正是校正過程的最後一步,包括對列印機和照排機進行校正,以及對印刷機和打樣機進行校正,依據設備製造商所提供的設備描述文件,對輸出設備的特性進行校正,使該設備按照出廠時的標准特性輸出。在印刷與打樣校正時,必須使該設備所用紙張、油墨等印刷材料符合標准。
廈門好印像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為您提供改變傳統工藝的新型色彩管理設備及印前數碼打樣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標中檢測菌落總數的檢測方法 瀏覽:940
ktm檢測方法 瀏覽:151
十合一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79
兩個薄膜水泵連接方法 瀏覽:54
郵件發送圖片方法 瀏覽:332
西瓜醬怎麼調制方法 瀏覽:706
蒸汽煙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143
肝鬱結最好的鍛煉方法 瀏覽:692
線雕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349
嘴唇燙傷用什麼方法好的最快 瀏覽:650
電信卡手機充值方法 瀏覽:51
視頻賣貨方法 瀏覽:578
治療黃褐斑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359
手機鈴音效卡頓的維修方法 瀏覽:790
研究動植物的辨認方法 瀏覽:901
用煮方法的菜的圖片 瀏覽:566
家電給手機充電方法 瀏覽:532
用什麼方法消滅皮膚蟎蟲 瀏覽:292
小攝像頭安裝方法 瀏覽:360
密封件硫化產能測量方法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