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搖跳繩技巧教學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紮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跳繩可能源於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後稱作「跳繩」。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魏晉以後,歷代都有跳繩活動的記載。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境異》:「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為戲。」可見,唐代不僅有跳躍穿過繩索的游戲,還將這種游戲命名為「透索」,使跳繩活動開始有了專門的名稱。
南宋以後,跳繩活動發展為雜技百戲,還有了「跳索」的名稱。宋吳自牧《夢粱錄·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內上壽賜宴》記載:「百戲呈拽,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斗之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斗雞。」從唐代的「透索」,到南宋的「跳索」,跳繩的名稱更為形象而具體了。
1、握繩的方法:握在手柄中後端。
2、跳繩的長度:單腳踩跳繩,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
3、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
4、腿部技術要點: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剛能過繩子最好,落地時膝蓋微屈做緩沖。
5、熟練跳繩:為了不失誤速度不宜過快,當熟練掌握後加快速度。
6、減少失誤的方法:以4下為一個單位,1234。
7、分段練習:以15秒為單位,要求不失誤,逐步加強,爭取達到50次。
8、分段練習2:15秒、20秒、25秒、30秒、35秒、40秒、50秒、60秒。
9、如何訓練臂力:搖繩訓練保證一分鍾能搖250下左右。
10、如何保養繩子:懸掛繩子。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跳繩方法:跳繩主要是手腕用力。這樣能節省體力,跳得再多也不會累。
有些人跳多了小臂會酸痛,那是因為小臂也隨著繩子甩動。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更能發力。比如乒乓運動中的扣殺。還有一點相當重要,就是兩大臂自然下垂,不可向兩側張開,兩手在身體前側(向後跳時兩手略往後靠),不離開身體。這樣能把手臂的力量全都集中於手腕爆發出去。初學者無法覺察到此二點的重要性,因為單搖和雙搖的技術含量不高,練到難度較高的三搖或四搖時便能體現出來。手臂張開容易泄力,手心向上沒法發力,便無法完成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但國內九成以上的跳繩者都張開大臂,動作大,不科學,很難提高水平。因此跳繩要從基本動作開始。剛練跳繩時要有意識的把動作改回來,將雙臂往裡收,但不可太緊張,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兩眼直視前方。養成了習慣才有可能突破高難度的動作。
❷ 跳繩的技巧。
一、落地時不要全腳
我們在一個動作中,起跳和落地都要用前腳掌。這樣能夠緩解沖擊力,從而減少對踝骨的損傷和減少對軟組織的震動與傷害。注意一定不能讓腳跟或是全腳掌著地,這樣還很容易使我們的腦部也受到震盪。
二、選擇軟和的平地練習
因為跳繩也屬於劇烈性比較強的運動,因此盡量不要在類似水泥地的這種硬地面直接進行。我們可以選擇比如軟硬合適的木質地板、草坪以及泥土場地等進行練習。也可以在水泥地面上鋪軟的塑料或毛毯。這樣是為了運動時,能夠減少沖擊對我們大腦和關節的沖擊力損傷。
三、體重高者雙腳起落
但如果我們的體重過高,屬於肥胖人群。那麼,跳繩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了,這種體質的人群就不再適合單腳跳了,因為全身重量單壓到一隻腳上時,踝關節與膝蓋很容易受到損傷。所以盡量採用雙腳同時落地又或者是跑步跳的方式進行。再者就是運動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要休息兩到三分鍾左右再進行下一組。
四、正確的時間
如果說想讓減肥的效果達到最好,那麼你每一組進行的時間是不得低於半小時的,假如時間沒有達到半小時,那麼最終脂肪消耗的效果也不會明顯。相反進行的時間也不要過長,一旦持續超過兩小時以上,我們的疲勞感會加重。建議大家一周跳繩的次數不能夠低於四次,也不能高於六次。一天我們選擇性地跳上四十分鍾,這是我總結出來的減肥效果最理想的方式。
五、次數慢慢增多
若想更顯瘦,建議先每天能跳六十到一百個,然後分三次完成,中間間隔約一分鍾休息。之後逐漸增大每天的次數,只要控制到增加幅度不會讓自己感到過度疲勞即可。
結語:雖然這是一項深受健身愛好者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但是肥胖指數過於龐大的人群是不適合跳繩這項運動的,因為在跳躍的時候,他們自身的體重很容易就會對下半身腿部的相關關節造成壓力過大,最終導致不好的結果——運動損傷。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來進行合理的選擇方案。
❸ 正確跳繩方法步驟圖
操作方法
01
跳繩主要是手腕用力。這樣能節省體力,跳得多也不容易累。有些人跳多了小臂會酸痛,那是因為小臂也隨著繩子甩動。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便於手腕發力。比如乒乓運動中的扣殺。
02
還有一點相當重要,就是兩手臂自然下垂至兩胯處,大臂不可向兩側張開,兩手在前側(向後跳時兩手略往後靠)不離開身體。這樣能把手臂的力量全都集中於手腕爆發出去。
03
初學者無法覺察到此二點的重要性,因為單搖和雙搖的技術含量不高,練到難度較高的三搖或四搖時便能體現出來。手臂張開容易泄力,手心向上手腕沒法發力,便無法完成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剛練跳繩時要有意識的把動作改回來,將雙臂往裡收,但不可太緊張,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兩眼直視前方5米處。養成了習慣才有可能突破高難度的動作。
04
然後就是腳的動作了。起跳和落地都用前腳掌,切記不能用腳後跟著地,否則長時間跳躍會損傷大腦、腳踝和脊柱等。膝蓋微曲,這樣可以緩和膝蓋和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沖撞,防止受傷,最重要的是避免跳起後兩腳往前伸,否則跳高難度的動作後無法連跳,甚至出現危險。跳繩時以能讓繩子通過為宜。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05
光會動作並不能很連貫地連跳。上面我們說到高難度的動作連不起來可能是因為手臂張開了,但正確的跳法也有可能無法連跳,那就是協調的問題了。初學者學會雙搖時往往不能掌握節奏,一口氣跳十多個後便亂了步伐,其實雙搖是很簡單的動作,跳完一個雙搖需要有停頓的時間,之後再快速甩動繩子,起跳後繩過腳兩次,間歇停頓,再起跳。
06
想連起三搖以上的動作也需要很強的節奏,掌握了節奏才能跳一些套路,比如雙直飛—扯花—直飛—快花—直飛—鳳花—直飛—龍花等等。掌握好節奏跳繩就會比較輕松,利用間隙還可以有節奏地呼吸,跳多了也不會有累的感覺。協調性的練習其實很簡單,不拿繩子空跳,但手要有跳繩的動作,雙搖就空甩兩圈,三搖甩三圈。可以不同的動作有節奏得穿插練習,比如單搖—雙直飛—三直飛—雙直飛—單飛—雙直飛。
1、跳繩正確的姿勢
跳繩要維持平穩,有節奏的呼吸。身體上部保持平衡,不要左右擺動。人體要放鬆,動作要協調。開始雙腳同時跳,然後過渡到雙腳交替跳。
跳繩不要跳得太高,繩子能通過即可。要盡量選擇雙腳同時落地或跑步跳的模式;跳繩時需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調,跳繩時要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要用全腳掌或腳跟落地,以減少腦部的震盪,甚至可能造成踝骨骨折等。
❺ 正確的跳繩方法
跳繩動作要領:
1、自然站立,屈雙臂於身體兩側,雙手握住跳繩
2、跳躍時前腳掌點地,循環完成
3、保持腹部收緊,腰背挺直,自然呼吸
4、跳時呼吸要有節奏
5、要循序漸進的練習,跳繩的速度和時間長度應根據個人情況來定
6、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止下來,應繼續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循環恢復正常後,才可以停止下來。之後要記住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後稱作「跳繩」。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
❻ 跳繩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跳繩的正確方法:
1、跳繩的正確方法是,身體自然站立,兩腳踝稍錯開,面朝前,目視前方。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2、上臂貼近身體,肘稍外屈,掌心相對或向下手腕發力搖繩,在體側做勻速、有節奏的畫圓動作。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
3、腳尖點地,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兩肩放鬆,腰腹部收緊。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過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小腿不要綳直。同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跳繩時候要注意閉嘴,防止牙齒磕到舌頭。
4、設置跳繩長度時,保持身體直立,用一隻腳踩住繩體的中間點,同時將兩只跳繩手柄向上拉直,初學者剛開始訓練時,繩體末端與手柄交界的位置大約到胸口的位置,隨著自身跳繩水平的提高,繩子的長度可適當地調短。
跳繩的技巧
1、選擇合適長度的跳繩。跳繩前一定要選擇一根長度合適的繩子,繩子太長甩起來就沒有力道,就不能跳得快起來,繩子太短則會束手束腳,妨礙身體伸展。
2、注意手腳協調。跳繩是一項講究手腳協調的運動,一般手上開始甩動繩索,腳就要跟著跳起來,而且跳的時機很講究,跳晚了繩子肯定碰腳了,跳早了可能人已經落地又碰腳。搖繩的主要部位是手腕
3、控制跳起的高度。初學者跳繩有時候擔心跳得低繩子就會碰腳,總是跳得很高,但這樣的壞處就是人很容易覺得累,而且跳得不快。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在3-5CM之間,落地時稍有屈膝緩沖動作。跳起的雙腳膝蓋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顯屈膝。
4、學會用手腕。跳繩的過程一般不需要手臂使勁,要學會靠手腕的轉動來帶動繩子的甩動,這樣既省力而且跳得更快。
5、注意呼吸。跳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情況,盡量保持氣息的平穩,不然氣息亂了就影響自己跳繩子動作的協調。
6、控制跳繩的節奏。跳繩子盡量保持穩定的跳繩節奏,不要跳得太快,太快身體負荷比較大,而且容易出錯,但也不要跳得太慢,太慢就不容易協調手腳。呼吸要有節奏,全身要放鬆。
❼ 跳繩 技巧
跳繩的技巧如下:
1 選擇合適的繩:
首先我們要找一根合適的跳繩,跳繩的長度應該是腳踩跳繩後,兩端拉至肚臍到胸口的位置。
2 正確握繩姿勢:
雙手握繩的正確方式應是拳眼朝繩,拳尾朝著繩子的兩端,跳繩是手和腳的配合所以跳繩最重要的技術動作就是手臂的搖繩和兩腳的跳躍。
由於低年級的小學生的手腕沒有力量,所以我們在教低年級小學生跳繩時,要發揮其手臂的力量,即大臂夾緊,小臂畫圓,同時小腿發力兩腳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起跳高度不用太高剛好可以過繩即可,落地膝蓋微屈做緩沖,整個動作過程中,上體挺直,目視前方。
3 動作要領:兩腳站立與肩同寬,挺胸抬頭,雙手握礦泉水瓶放在身體兩側,大臂夾緊不動,肩關節放鬆,以肘為軸,大臂不發力,只有小臂發力,使前臂旋轉畫圓;練習數量:每組20次,3組,組間歇50s。
❽ 跳繩正確姿勢
1、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過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2、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通常情況下以一腳踩住繩子中間,兩臂屈肘將小臂抬平,繩子被拉直即為適合的長度。
3、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
(8)跳繩的技巧和方法動圖擴展閱讀
跳繩注意事項
1、跳繩時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以避免腳踝受傷。
2、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3、跳繩時需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調,以防止扭傷。
4、宜雙腳同時起落。
5、上躍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❾ 跳繩的動作要領與技巧
學習跳繩方法及技巧
1、練跳繩前先把跳繩擺放好。要把跳繩放在兩個膝蓋彎里,或者自然的垂到腳後跟處。
2、選擇合適的跳繩長度。跳繩太長太多都不好,不利於順暢的練跳繩。可以根據身高選擇適合的跳繩長度。跳繩之前可以把跳繩兩端拽到最長,跳繩卡在膝蓋彎里,胳膊正好伸直了,說明跳繩的長度適合。
3、跳繩時用手腕帶動跳繩,而不是手臂。跳繩時手臂盡量避免大幅度晃動,而是手腕在靈活的轉動跳繩,這樣跳的時間長,也不容易累。
4、把握好跳繩下落的時機再起跳。這時練跳繩最重要的,跳繩要在雙腳跳起時從下而過,這要求手、眼、腳、腦子協調一致。當跳繩即將到達膝蓋部位時,雙腳就要跳起了,過快或過慢都容易讓跳繩絆到腳。跳的不要太高,要不然時間長了體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動了。
5、掌握好跳繩甩起來的高度。如果把跳繩甩的過高,跳繩基本上不接觸地面;甩的過低,跳繩很長一段砸到地面上,都會增加失誤。比較理想的是跳繩只有20裡面左右的長度接觸地面。
6、練兩手交叉等花式跳繩要掌握好節奏。當跳繩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想嘗試交叉或從後往前跳等花式跳繩時,一定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甩的太快,兩手交叉要深一些,以保證跳繩的「8」字形擺的大一些,這樣跳的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