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手工製作香皂
需要准備的材料有:皂基、乳木果油 、精油、基礎油、燒杯、攪拌器、溫度器、磨具、干凈的小刀。
注意事項:帶手套,注意溫度。
『貳』 肥皂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過程
肥皂的製作過程有精煉、皂化、鹽析、洗滌、鹼析。最後生產成肥皂。
一、精煉
除去油脂中的雜質。常用精煉過程包括脫皎、鹼煉(脫酸)脫色。脫膠是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等膠質,有用水將磷脂等膠質水化,然後沉澱析出的水化法;和用濃硫酸使磷脂和類似的雜質碳化、沉澱的酸煉法。
二、皂化
油脂精煉後與鹼進行皂化反應。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皂鍋呈圓柱形或方形。
除配有油脂、鹼液、水、鹽水等的輸送管道外,還裝有直接蒸汽或蒸汽盤管,以通入蒸汽並攪勻皂料。
三、鹽析
在閉合的皂料中,加食鹽或飽和食鹽水,使肥皂與稀甘油水分離。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濃度稱為鹽析極限濃度。閉合的皂膠經鹽析後,上層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層帶鹽的甘油水從皂鍋底部排出,以回收甘油。
四、洗滌
分出廢液後,加水及蒸汽煮沸皂粒,使之由析開狀態成為均勻皂膠,洗出殘留的甘油、色素及雜質。
五、鹼析
為使皂粒內殘留的油脂完全皂化,經鹼析進一步洗出皂粒內的甘油、食鹽、色素及雜質。鹼析水完全析出的最低的鹼的濃度稱為鹼析水極限濃度。
上層為純凈的皂基,下層為皂腳。皂腳色澤深,雜質多,一般在下一鍋鹼析時回用。
(2)肥皂如何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肥皂在生活中的功能有:
1、香氛袋
肥皂切碎後再裝進透氣性佳的袋子里,即成了香氛袋,放進衣櫃或鞋櫃里,有去異味防蟲增香作用。使用一陣子後,如果發現香味變淡,可以取出當清潔劑使用。
2、防磨腳
在新鞋子或磨腳的鞋子內部塗上薄薄的一層肥皂,即可有效減少皮膚和鞋子之間的摩擦。
3、鏡子防霧
在干凈的鏡子表面塗一層肥皂,再用紙巾或干布用力擦拭乾凈,即可減弱水氣在鏡子表面形成小點,有防霧作用。
4、清潔浴室
肥皂切碎後和蘇打粉按4:1的比例混合,用來清潔浴室的角落,如水龍頭等,去污效果更強。
5、驅蟑螂
肥皂的香味有驅蟑螂的作用。只要把肥皂放進水裡搓洗後,用肥皂水來噴蟑螂,即可堵住蟑螂身上的毛孔,蟑螂就窒息身亡了,比使用各種滅蟲劑或用鞋底打蟑螂安全簡單多了。
6、清洗換氣扇
肥皂有能清洗頑固油膩污漬的特性,特別適合拿來清洗平時較少清洗的換氣扇和瓦斯爐,能將油膩與灰塵清洗干凈。
將固體肥皂加入充分的熱水,溶化成肥皂水,將取出的換氣扇放入水桶中,浸泡肥皂水約20至30分鍾,再使用牙刷和海綿刷洗,就能輕松刷除頑固的污漬與灰塵,最後再將肥皂水沖洗干凈即可。
『叄』 實驗室制肥皂方法
實驗原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在鹼性條件下水解生成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級脂肪酸的鈉鹽。這種反應類型稱之為皂化。如果往裡面加點葯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它就變成葯皂了。
實驗儀器:燒杯、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圈、鐵架台、 火柴,坩堝鉗。
實驗葯品:植物油或動物油、乙醇、30%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飽和溶液、蒸餾水。
以下是製取實驗肥皂的步驟:
一、准備植物油、無水乙醇、30%的氫氧化鈉溶液各一瓶。
『肆』 求最原始的肥皂製作方法,用草木灰那種。
材料:草木灰150g、200目銅網1個、水350g、不銹鋼容器1個、模具1個、固體油脂100g、鹽5g
1、使用200目銅網將草木灰過濾,濾掉大塊的黑炭,以及石頭鐵釘等雜物。
(4)肥皂如何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肥皂中通常還含有大量的水。在成品中加入香料、染料及其他填充劑後,即得各種肥皂。普通使用的黃色洗衣皂,一般摻有松香,松香是以鈉鹽的形式而加入的,其目的是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多起泡沫,並且作為填充劑也比較便宜。
白色洗衣皂則加入碳酸鈉和水玻璃(有含量可達12%),一般洗衣皂的成分中約含30%的水分。如果,把白色洗衣皂乾燥後切成薄片,即得皂片,用以洗高級織物。
在肥皂中加入適量的苯酚和甲酚的混合物(防腐,殺菌)或硼酸即得葯皂。香皂需要比較高級的原料,例如,用牛油或棕櫚油與椰子油混用,製得的肥皂,弄碎,乾燥至含水量約為10~15%,再加入香料、染料後,壓製成型即得。
『伍』 肥皂的製作方法及配方肥皂如何製作
1、配方:椰子油25g、金盞花浸泡油175g、鱷梨油100g、乳木果油200g,氫氧化鈉67g、純凈水201ml。
2、方法:先將氫氧化鈉與純凈水製成鹼液,加熱其他配料至50℃。攪拌10分鍾,靜置5分鍾,重復此過程直到發生油水分離現象。再打皂10分鍾,隔水皂化後加入其他配料即可入模完成,切皂半月後可用。
3、效果:此方不添加任何精油與萃取液,性質非常溫和,有效改善粗糙與脫皮現象。
『陸』 自製手工皂的方法和配方
手工皂的製作方法
一、融化再製法(Melt&Pour簡稱MP)
在手工皂里最簡單的就是「融化再製法」,它是利用我們在市面上買的現成皂基經加熱溶化後注入喜歡的模子,經一段時間冷卻干硬後即可脫模,一塊隨心所欲獨一無二的香皂即可完成。完成後為避免與空氣接觸建議立刻用保鮮膜或皂用PE膜仔細包裹。
因為不需使用氫氧化鈉,操作過程就像上烹飪課一樣有趣,所以連小朋友都可在大人的監督下輕松完成。
皂基皂基本特點就是顏色鮮艷,帶透明效果,造型可愛,主要添加各種香精和色素。
二、熱製法(HotProcess簡稱HP)
熱製法就是利用加熱讓它加快皂化,優點是不用3~4星期的熟成期,其缺點是成皂不如冷製法細致,經高溫製作容易把油脂的精華成分流失。
三、再生制皂法,又稱研磨皂(Rebatching)
如果使用冷製法後對成品不滿意或想再製成想要的形狀,這時可以把香皂切成小塊狀或刨絲再加入適量水再次加熱,從新入模。
四、冷製法(ColdProcess簡稱CP)
利用油脂中三酸甘油脂成份與鹼液進行皂化,就是一般所稱冷制皂。冷制皂為最古老的製造方法,自己製作冷制皂可以完全掌控製造原料,也可為自己的需求訂做一塊手工皂,但因剛製做成的皂屬強鹼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3~4星期的熟成期才可使用。
從油脂配方到一塊香皂在手裡搓揉出柔細的泡沫,那種欣喜若狂的成就感是沒做過手工皂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一般冷制皂含油酸豐富的情況下都會具有拉絲效果。
五、液體皂法
液體皂主要是使用氫氧化鉀為皂化原料,與冷制皂不同的是冷制皂經由鈉的結晶化而形成較硬的固體皂,而鉀比鈉更容易溶解,也較不易形成結晶,因此成皂所形成的液體看起來是清澈透明的。
手工皂五種常見配方
配方一
白油150g、橄欖油150g、椰子油100g、棕櫚油100g、氫氧化鈉73g、水175g。
成品皂堅硬、厚實,質地細膩、泡沫多且穩定,使用中不易軟塌。
皂化時間:20~30分鍾。
成熟期:3~4周。
適合膚質:一般性膚質。
配方二
白油160g、芥花油140g、椰子油140g、橄欖油30g、蜜臘30g、氫氧化鈉70g、水170g。
芥花油、橄欖油泡沫細膩,成品滋潤清潔度強、質地堅硬。
皂化時間:20~35分鍾。
成熟期:4周。
適合膚質:所有膚質。
配方三
葵花油100g、芥花油150g、椰子油150g、棕櫚油100g、氫氧化鈉74g、水180g。
成本低效果不錯。葵花油保濕,芥花油溫和,泡沫及硬度均適中。
皂化時間:30分鍾。
成熟期:3~4周。
適合膚質:一般性肌膚。
配方四
蓖麻油150g、椰子油120g、棕櫚油200g、蜜臘30g、氫氧化鈉72g、水170g。
蓖麻油做出的成品皂呈透明效果,泡沫多,但比較軟,不好脫模。搭配硬油如棕櫚油可平衡硬度,蜜臘有助於脫模。使用時注意保持皂的乾燥,避免軟化。
皂化時間:30分鍾。
成熟期:6~8周。
適合膚質:中、油性膚質。
配方五
橄欖油300g、可可脂100g、椰子油100g、蜜臘30g、氫氧化鈉75g、水180g。
可可脂可柔軟肌膚,是做皂及保養品的好素材。製作前應將固態的可可脂與蜜臘融化,注意不能直火加熱。
皂化時間:35~40分鍾。
成熟期:4~5周。
適合膚質:中、乾性膚質。
『柒』 自製肥皂的做法和配方
第一,自製肥皂的作法和秘方有什麼?專用工具和原材料:皂磨具,電子秤,水,做皂的原材料,表,筆,器皿數個。固體的氫氧化鈉溶液。取下事先提前准備的小鋼鍋,依照秘方中水的重量量采水。製做手工皂的水最好純凈水,若沒有純凈水可以用家中水過濾器過慮後的清理自來水取代,干萬不能用飲用水、純凈水,由於在其中帶有過多的殘渣或礦物,會影響皂化反應的結果。水要涼水或涼水皆可,干萬不能用溫開水或開水。做法:將小鋼鍋放到電子稱上。將電子稱數據歸零。將水倒進小鋼鍋中直至做到要量取的凈重。將量取水的重量紀錄於秘方表空白,便捷未來做為反省、改善的根據。將電子稱數據歸零,以防加下一個流程的凈重一起添加,就錯過了電子稱歸零的作用。
第二,將固體氫氧化鈉溶液添加所量取的水裡:依照秘方中的凈重量取固體氫氧化鈉溶液,固體氫氧化鈉溶液務必恰當計量檢定,由於假如稍有出入,進行後的香皂應用起來會出現彼此之間的區別。調配氫氧化鈉溶液水溶液盡管能夠無須那麼焦慮不安,但氫氧化鈉溶液最好是盡早解決。由於假如消化吸收空氣中的體內濕氣而剛開始變粘,便會粘在湯勺或紙上,解決起來艱難。特別是在氣侯濕冷的生活,一開始量時便會立刻消化吸收體內濕氣,若是事先能夠運用中央空調的去濕作用來減少房間內的環境濕度,那樣工作起來就輕輕鬆鬆很多。做法:1)查驗電子稱是不是歸零。2)用不銹鋼板湯勺將氫氧化鈉溶液倒進秤山泉水的小鋼鍋中直至需量取的凈重。3)將小鋼鍋移離電子稱,並且用不銹鋼板湯勺快速拌和小鋼鍋內的氫氧化鈉溶液,使之與水徹底混和,立刻將小鋼鍋的外蓋蓋上,置放於一旁。4)將量取氫氧化鈉溶液的凈重紀錄於秘方表空白,便捷未來作反省、改善的根據。5)將電子稱數據歸零。
『捌』 如何製造肥皂
材料:肥皂模具,甘油皂鹼,核桃仁,阿甘油適量
操作步驟:
1、核桃仁用工具壓成碎末。
註:核桃也可以不加,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添加的物質;如果想做成香皂,在關火冷卻的時候加入精油即可。
『玖』 古代肥皂的製作方法及配方是什麼
古代肥皂是以甘油脂為配方製作的,製作方法如下:
一、准備材料
手工店有出售固體狀的可溶化甘油皂基。如果有雄心壯志,可選擇自製甘油,但購買透明、白色或其它顏色的甘油皂基比較容易。透明甘油皂基無論是什麼顏色,都會看起來有些透明。
古代肥皂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於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人們便將1份油和5份鹼性植物灰混合製成清潔劑,在歐洲關於肥皂起源的傳說很多,一說古羅馬的高盧人,每遇節日便將羊油和山毛櫸樹灰溶液攪成稠狀,塗在頭發上,梳成各種發型。
一次,節日突遇大雨,發型淋壞了,人們卻意外發現頭發變干凈了。又傳說,羅馬人在祭神時,燒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油脂球」。婦女們洗衣時發現,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凈。這都說明了人們用動物脂肪與草木灰(鹼)皂已有千年歷史。
考古學家在義大利的龐貝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制肥皂的作坊。說明羅馬人早在公元2世紀已經開始了原始的肥皂生產。中國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鹼洗滌衣服,人們還把豬胰腺、豬油與天然戌混合,製成塊,稱「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國化學家盧布蘭用電解食鹽方法廉價製取火鹼成功,從此結束了從草木灰中製取鹼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國化學家契弗爾發現脂肪酸的結構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種。19世紀末,制皂工業由手工作坊最終轉化為工業化生產。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分子的一端有親水性,另一端則有親油脂性,在水與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讓油脂溶於肥皂水中;在水與空氣的界面上,肥皂圍住空氣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
原先不溶於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無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於肥皂泡沫中,最後被整個清洗掉。在此之前,肥皂的製造,靠的是有經驗的工匠。利用油脂與鹼汁的比例來調制,由於沒有資料可參閱、經常因為無法凝固而重新再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肥皂
『拾』 製作肥皂的方法及配方 肥皂怎麼做
1、材料:150及300毫升燒杯各一個,玻棒、酒精燈、石棉網,三腳架,豬油(或其他動植物脂或油),NaOH,95%酒精,飽和食鹽水。
2、製作步驟
(1)在150ml燒杯里,盛6克豬油和5ml 95%的酒精,然後加10ml40%的NaOH溶液。用玻棒攪拌,使其溶解(必要時可用微火加熱)。
(2)把燒杯放在石棉網上(或水浴中),用小火加熱,並不斷用玻璃捧攪拌。在加熱過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發而減少應隨時補充,以保持原有體積。為此可預先配製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以備添加。
(3)棒取出幾滴試樣放入試管,在試管中加入蒸餾水5~6ml,加熱振盪。靜置時,有油脂分出,說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鹼液繼續皂化。
(4)將20ml熱的蒸餾水慢慢加到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攪拌使它們互溶。然後將該粘稠液慢慢倒入盛入150ml熱的飽和食鹽溶液中,邊加邊攪拌。靜置後,肥皂便鹽析上浮,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後可用玻棒取出,肥皂即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