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注塑模具設計的步驟
產品結構評審
確定模具分型面
確定大致模具尺寸用於備料
完善成型部位結構
設計頂出、水路
模具結構評審
Ⅱ 注塑模具設計流程
一.澆注系統的組成
普通的流道系統(Runner System),也稱作澆道系統,或是澆注系統,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機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經通道。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Primary 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澆口(Gate)等。
1.主流道
也稱作主澆道、注道(Sprue)或豎澆道,是指自射出機射嘴與模具主流道襯套接觸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進入模具後最先流經的部分。
2.分流道
也稱作分澆道或次澆道。隨模具設計,可再區分為第一分流道(First 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 Runner)。分流道是主流道至澆口間的過渡區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獲得平緩轉換;對於多模穴模具,同時具有均勻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3.澆口
也稱為進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間的狹小通口,也是最為短小肉薄的部分。其作用在於利用緊縮流動面而使塑料達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動性良好(由於塑料的切變致稀特性);黏滯加熱的升溫效果也有提升料溫、降低黏度的作用。
在成型完畢後,澆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迴流,以及避免模穴壓力下降過快,使成型品產生收縮凹陷的功能。成型後,則方便剪除,以分離流道系統及塑件。
4.冷料井
也稱作冷料穴。目的在於儲存補集充填初始階段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進入模穴,影響充填品質或堵塞澆口。冷料井通常設置在主流道末端,當分流道長度較長時,在末端也應開設冷料井。
二.澆注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1.模穴布置(Cavity Layout)的考慮
1)盡量採用平衡式布置(Balances Layout);
2)模穴布置與澆口開設力求對稱,以防止模具受力不均產生偏載,而發生撐模溢料的問題;
3)模穴布置盡可能緊湊,以縮小模具尺寸。
2.流動導引的考慮
1)能順利地引導熔融塑料填滿模穴,不產生渦流,且能順利排氣;
2)盡量避免塑料熔膠正面沖擊直徑較小的型芯和金屬嵌件,以防止型芯位移(Core Shift)或變形。
3.熱量散失及壓力降的考慮
1)熱量損耗及壓力降越小越好;
2)流程要短;
3)流道截面積要夠大;
4)盡量避免流道彎折及突然改變流向(以圓弧角改變方向);
5)流道加工時表面粗糙度要低(也不能過於光滑);
6)多點進澆可以降低壓力降及所需射壓,但會有縫合線問題。
4.流動平衡的考慮
1)一模多穴(Multi-Cavity)充填時,流道要平衡,盡量使塑料同時填滿每一個模穴,以保證各模穴成型品的品質一致性;
2)分流道盡量採用自然平衡式的布置方式(Naturally-Balanced Layout);
3)無法自然平衡時,採用人工平衡法平衡流道。
5.廢料的考慮
在可順利充填同時不影響流動及壓力損耗的前提下,減小流道體積(長度或截面積大小),以減少流道廢料產生及回收費用。
6.冷料的考慮
在流道系統上設計適當的冷料井(Cold Slug Well)、溢料槽,以補集充填初始階段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進入模穴,影響充填品質。
7.排氣的考慮
應順利導引塑料填滿模穴,並使模穴內空氣得以順利逃逸,以避免包封燒焦的問題。
8.成形品品質的考慮
1)避免發生短射、毛邊、包封、縫合線、流痕、噴流、殘余應力、翹曲變形、模仁偏移等問題;
2)流道系統流程較長或是多點進澆(Multiple Gating)時,由於流動不平衡、保壓不足或是不均勻收縮所導致的成品翹曲變形問題應加以防止;
3)產品外觀性質良好,去除修整澆口方便,澆口痕(Gate Mark)無損於塑件外觀以及應用。
9.生產效率的考慮
盡可能減少所需的後加工,使成形周期縮短,提高生產效率。
10.頂出點的考慮
需考慮適當的頂出位置,以避免成形品脫模變形。
11.使用塑料的考慮
黏度較高或L/t比較短的塑料,避免使用過長或過小尺寸的流道。
Ⅲ 注塑模具設計幾個基本要點
注塑模具設計幾個基本要點
第一點模具澆口一點要設計合適得位置,分析是熱流道還是冷流道
第二點頂出方式選擇頂針還是脫料板
第三點西諾模具採用鑲入試還是整體式
第四點模具鋼料得選擇
Ⅳ 大型注塑模具設計要點
設計上基本沒什麽區別,很隨便的!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做的方法,加固的地方加強點,定位做好就是!
大模主要是加工比較難!主要大模一般都喜歡行位全部拉油缸,頂針用氣動!結構盡量精簡些!
Ⅳ 注塑模具設計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產品壁厚
1 、各種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圍,一般0.5~4mm,當壁厚超過4mm時,將引起冷卻時間過長,產生縮印等問題,應考慮改變產品結構。
2 、壁厚不均會引起表面縮水。
3 、壁厚不均會引起氣孔和熔接痕。
加強筋
1、 加強筋的合理應用,可增加產品剛性,減少變形。
2、 加強筋的厚度必須≤ (0.5~0.7)T產品壁厚,否則引起表面縮水。
3、 加強筋的單面斜度應大於1.5°,以避免頂傷。
圓角
1、 圓角太小可能引起產品應力集中,導致產品開裂。
2、圓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應力集中,導致型腔開裂。
3、 設置合理的圓角,還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藝,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銑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電加工。
4 、不同的圓角可能會引起分型線的移動,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圓角或清角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
開模方向和分型線
每個注塑產品在開始設計時首先(上海模具設計培訓學校)要確定其開模方向和分型線,以保證盡可能減少抽芯滑塊機構和消除分型線對外觀的影響。
1、 開模方向確定後,產品的加強筋、卡扣、凸起等結構盡可能設計成與開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減少拼縫線,延長模具壽命。
2、 開模方向確定後,可選擇適當的分型線,避免開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觀及性能。上海模具設計培訓
脫模斜度
1 、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脫模斜度應≥0.5度,細皮紋(砂面)表面大於1度,粗皮紋表面大於1.5度。
2 、適當的脫模斜度可避免產品頂傷,如頂白、頂變形、頂破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求。
3、 深腔結構產品設計時外表面斜度盡量要求大於內表面斜度,以保證注塑時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勻的產品壁厚,並保證產品開口部位的材料強度。
孔
1 、孔的形狀應盡量簡單,一般取圓形。
2 、孔的軸向和開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
3 、當孔的長徑比大於2時,應設置脫模斜度。此時孔的直徑應按小徑尺寸(最大實體尺寸)計算。
4 、盲孔的長徑比一般不超過4。防孔針沖彎
5 、孔與產品邊緣的距離一般大於孔徑尺寸。
注塑件精度
由於注塑時收縮率的不均勻性和不確定性,注塑件精度明顯低於金屬件,不能簡單地套用機械零件的尺寸公差應按標准選擇適當的公差要求.我國也於1993年發布了GB/T14486-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設計者可根據所用的塑料原料和製件使用要求,根據標准中的規定確定製件的尺寸公差。
同時要根據工廠綜合實力,同行的產品的設計精度來確定適合的設計公差精度。
注塑件的變形
提高注塑產品結構的剛性,減少變形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模具設計盡量避免平板結構,合理設置翻邊,凹凸結構。設置合理的加強筋。
扣位
1、將扣位裝置設計成多個扣位同時共用,使整體的裝置不會因為個別扣位的損壞而不能運作,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再是多考濾加圓角,增加強度。
2、是扣位相關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嚴謹,倒扣位置過多容易形成扣位損壞;相反,倒扣位置過少則裝配位置難於控制或組合部份出現過松的現象。解決辦法是要預留改模容易加膠的方式來實現。
Ⅵ 欲自學注塑模具設計;求設計流程。 誠謝、、、
你在做模具加工應很清楚模具結構,設計流程是從型腔開始,確定一模幾腔,流道設計,頂出設計,冷卻系統設計,當然是先估算及草圖確定方案,選擇注射機,選擇模架,在正式按上述步驟設計。
Ⅶ 求注塑模具設計的教程
本人有PDF文件:《塑料模具設計師指南[24.8MB].》如獎分50,並給QQ號直接從QQ發給你!
Ⅷ 怎樣學好注塑模具設計方面的
沒有師傅親手帶休想學好,在設計的過程中單一個復雜的破面就搞暈你更別提2D和分模以及結構設計了,在設計方面會碰到你狠多意想不到的難點,看書?呵呵,那非常恭喜你可以順利過關,但是現在是21世紀了,書上的垃圾模技術會把你帶到解放前的水平去! 到網路上去搜索下 南昌精準模具培訓,這家培訓學校可以免費試聽兩個月,學到扎實技術再交學費的、
Ⅸ 注塑模具設計
樓主有機械基礎沒有 沒有就從《機械制圖》開始 我給你列一些教程名字 希望樓主到網上找找 也可以下載PPT 進行學習 要學習塑料模具的設計 第一步 《機械制圖》《塑料原料》 《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機床數控技術》 第二步《模具製造技術》《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設備》《工程材料》《工程力學》第三《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塑料模具圖冊》《塑料模具案例》這些書要認真的學習 到達熟練的地步 其中的大部分書都屬於模具設計的理論基礎知識 只有理論扎實 才開始學習軟體 軟體的目的就是輔助設計 沒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軟體的用沒法用或 不能夠達到知一反三的效果
樓至請注意 其中《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是模具製造與設計的紐帶 不懂互換性 就無從設計 無從入門 其他的樓主 多多看看網上的模具圖 多多看看別人的設計方案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沒有捷徑可以走的 軟體始終是輔助設計的作用 要是樓主腦袋裡面沒有一個良好構思的話 軟體就是死的
希望對樓主有些指導意義
Ⅹ 自學注塑模具設計途徑或方法。
你完全可以自學,但有好的老師會使你進步更快。
分析如下:
(一)你有機械專業背景,而模具是機械機構的延伸,不存在跨行業問題。
(二)你有軟體基礎,並有實質的應用,不存在軟體操作的障礙。
(三)你沒有模具行業及模具三大機構的直觀認識,所以使你比較困惑。
(四)你不要認為模具深不可測,首先在心理上征服它。
(五)軟體會不斷更新版本,你的腳步永遠跟不上它的變化,所以在軟體方面只學到滿足工作需要就可以了。
(六)模具設計的精華不在於軟體操作,注意區分模具設計與軟體操作這兩個概念。
(七)如果你認為自己還比較菜,有條件就找師傅實操一下制模過程,這樣你會對模具有理性認識。
成功來源於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