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開始極簡生活
話不多說先上圖
家是什麼?就是我們在這個空間里,可以很放鬆,可以不用那麼好。我們年輕人太懂得逞能了,在父母面前逞能,在老闆面前逞能,在同事面前逞能。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應該卸下這些東西,我的家就是可以讓你一秒鍾切換那個鍵。在很空的一個環境裡面,會讓你更容易找到自己,內心投射到這個家,它也會很快給到你一個反饋。
我們家也是有煙火氣的,兩個人在家會做飯,吃適應四季的菜,喝清淡的湯,這都是我在這個家養成的習慣。這個有鏡子的房間,我會在裡面跳跳舞,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點上香薰,我一進去就感覺都是對的。
我真的很慶幸我能有這樣一個空間,它讓我隨時可以思考。我會想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么容易被種草?為什麼大家好像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拆快遞,但那種快感很短暫,一拆完就沒有了。
我是建議大家合理消費,我現在的消費習慣是小錢可以攢下來,攢兩三千去支持一個設計師作品,或者用心淘一個東西,那些真正契合你的。不是完全不買,而是去買可以很長久的陪伴你的物品,讓我們的物質少和精,留下來的都很優而有質感。
關於這個斷舍離,我覺得要理性對待,不要盲目地為了丟而丟。因為我們的生活還是需要很多物質去支撐,如果你常常要用一個東西的時候,發現已經把它丟了,這個其實就是不合理的。如果要斷舍離,我建議是十天或者是一個周末這樣循環,你可能兩個月堅持下來,就會養成這個習慣。
很多東西是重復的,留下最順手的一件。不要強調丟的數量,你可以買一件,丟一件或者兩件,這樣維持一個平衡,物慾得到滿足,也能適應自己內心的需求,長此以往你也不會覺得斷舍離這個東西很痛苦,很難。
在這個家,我先學會了舍棄。舍棄之後,因為有了新的空間,我又學會了整理。甚至讓我知道我想要的朋友和伴侶是什麼樣子的,這些都是我在這個空間,經過獨立思考之後,留下我覺得對我今後的人生都有長久幫助的一個收獲。
學會觀察自己的內心,時常跟自己對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這是最重要的。
Q&A
Q:我也很想保持斷舍離的狀態,但我覺得好睏難。因為我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多,可能我原來擁有的,和新買的我都非常喜歡,也確實用得到,這種情況你有什麼建議?
A:你這個顧慮也是我經歷過的,你可以把一些物品送給你喜歡的朋友。我當時舍棄了一個9999塊的沙發,其實沒有用太久,因為覺得那個沙發顏色有點深,和我家不是很搭,就送給我朋友了。我記得當時搬家公司上門,以很快的速度就拆走了,我呆在那裡,整個人就感覺像掉了一塊肉。當然會有點不舍,但是日後再去到我朋友家,發現那個沙發放在他家真的更適合,會有更大的喜悅感。
Q:asan,我是你的粉絲已經很久了。在好好住上看到你斷舍離的分享,我們家現在也變好了很多,今天是特別來感謝你的。
A:我記得有個關注我的人,她把家做得幾乎跟我家一模一樣。我們同城,也會一起去吃飯散步。她問過我一個問題,說asan我所有東西都做成跟你一樣,你介意嗎?我當時修養不夠,我說介意,怎麼我買個桌子、椅子、毯子都要跟我買一樣的?我覺得介意,但是我裝的很大氣。
但後來我想明白了,家可以是一樣的,房子裝修都可以一樣,可你是你,我是我,我們的磁場是不一樣的。有一次我去她家,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她也懂得思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不是一味在模仿。所以,不是你喜歡一個人他的東西就都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更好。
Q:我想問一個比較基礎的問題,房子可能很難是一個人居住,大部分情況是和伴侶一塊兒。我想問關於斷舍離,如果他喜歡的東西很醜,我又沒有辦法扔掉怎麼辦?還有跟自己家長一起住,我相信這種情況很多,應該怎麼處理呢?
A:這個問題非常我覺得有價值,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可能你一個人要實現斷舍離並不難,難的是你的小夥伴,你的家人。這個時候我們不從舍棄開始,從收納開始。可以把影響美觀的東西先收起來,尊重你的家人。溝通是有技巧的,你不要抨擊它,會激化矛盾。
東西都給他收好,過去半年一年,他自己沒用過也想不起來,這時候你再嘗試丟掉。一方面你做到了你想要的,至少視覺上比較規整,也會讓他感覺你很尊重他體諒他。慢慢讓他感覺到家裡一點點變化之後,他可能也會從你的豬隊友,變成神幫手。你帶著他一點點改變,不急,因為家就是一個讓你不急的地方。
Ⅱ 如何做到極簡
位於德國東柏林的赫爾曼雙子塔大廈裡面,有一間普通的卧室。陽光從寬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進來,房間里所有的擺設只有一張白色床鋪和一盞黃色的落地燈。除此之外,再無他物。這就是德國女建築師伊娃•瑪利亞•斯特德爾在東柏林的家。她在裡面生活和工作,卻不像其他設計師那樣擁有琳琅滿目的成堆物品。先不要驚訝,伊娃既不是某些東方宗教的信徒,也不是節儉的苦行僧。她只是一個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師,並將這種極簡主義的審美觀變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沒有多餘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伊娃說,「這種極度削減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房間里那些為數不多的物件上。這種環境令人心緒平靜,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銳。」這便是極簡主義者的基本信仰。同樣信奉極簡主義的還有我們偉大的喬布斯先生。據說,喬布斯生前擁有的物品非常少,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就只有一套昂貴的音響設備。喬布斯同樣也是個禪宗信徒,物品的削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心靈的干凈。沒有雜物,沒有雜念,於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蘋果簡約時尚的產品風格和企業文化,和喬布斯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可以這么說,正因為喬布斯的簡約,才能有蘋果的風靡世界。
我們生活在一個垃圾泛濫的年代。每當你眨一下眼睛的時候,全世界就有數千部手機、數千台電腦、以及成千上萬的衣物用品被運往垃圾站。這些物品並不是因為喪失了使用功能被丟棄,而是因為企業發布了更新的版本來替代它。這些新的版本,不過是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編造的一些故事,並用各種現代傳播方式哄著消費者為它買單。而這些所謂更新更好的東西,用不了多久,也會變成垃圾車上的昨日黃花。那麼,消費者獲得的是什麼呢?生活品質的真正提升?還是時尚體面的炫耀資本?是內心愉悅的溫和享受?還是無窮無盡的購買慾望?是品位?是質地?是需要?是自我個性的表達?還是泡沫?是快餐?是追風?是人雲亦雲的不甘落後?
物質的泛濫涉及的不僅是環保問題,還有我們的心靈問題。廣告奴役與催化著我們的購買欲,購入我們並不需要的東西。為此,我們拚命工作。用100個小時的加班換來一隻驢牌包包,然後再用更多的時間去換取鑽石項鏈、豪華小車,也許只是為了廣告里的一句宣傳詞。曾經的曾經,當鑽石還沒有進入消費領域的時候,人們生活得也很好。後來,經過某家鑽石公司的洗腦,說鑽石是愛情的代言,於是我們的生活目標中多了一項:鑽石。後來的後來,當越來越多的行業給人們洗腦,我們的生活目標開始變得無比龐大,包括服裝、手機、香水、數碼、小車、美容按摩、星級酒店、到此一游。唯獨少了:理想。在物質的層面上我們知道自己要這個要那個,什麼都要。而一旦回歸到本質的層面,卻一片茫然。我們對於自己的生命觀念和時間觀念一無所知,我們對周遭的感知力日益減弱,有時候甚至還不如一隻小貓。這一切全賴於物質的異化。我們用生命和時間換取著並無意義的工業化復製品,而這些復製品全變成了負擔,因為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收拾、使用、打理這些復製品。當我們抱怨被生活的瑣事埋沒的時候,也許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沒了。這便是物對人的異化。
因此對極簡主義者而言,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更能分辨出自己不需要什麼。他寧可花100000元去買一幅心儀藝術家的畫作,卻不會花4000元去買一台自己並不需要的平板電腦。因為物品必須是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務,而不是為了物品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理想。台灣作家舒國治,至今租房,家裡甚至沒有冷氣和電視機。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在是頗為寒酸,但卻是舒國治幸福生活的基礎。他白天在高檔酒店裡和朋友喝著昂貴的葡萄酒,晚上在干凈的房間里美美地入睡。沒有多餘的東西打擾。走路、吃飯、喝茶,實在是愜意。把自己從外物中解放出來,於是培養了豐碩的內心。他的這種生活理念,卻成了台灣文藝青年爭相效仿的時尚。
除了在物質領域,我們需要將自己從無窮無盡的物品中解放出來;在生活中,我們還需要精簡自己的生活,從無窮無盡的慾望中解放出來。現代人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如果上網看電視購物聚會吃飯都能算興趣愛好的話我就無語了),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的時間除了用在加班賺錢和逛街花錢之外,全都耗在了開心微博肥皂劇上面。關了電腦,閉上眼睛,頓覺人生虛無。只有在偏遠的鄉村,還能見到各種民間藝術帶給生活的樂趣,那是一種可以細細品味的樂趣,那是一種可以與生命共長、與時間共舞的樂趣。而在都市,書法詩歌舞蹈美術,全都變成了少數人的專利,或是曾經擁有的過往。不僅是藝術,我們的理想,曾經的追求,全都敗給了現代性。現代性催生了慾望,擠壓了寧靜自在的內心。我們染上了各種隱,上網成癮、游戲成癮、購物成癮、看電視成癮。如果有人,沒有以上種種的癮,他該多麼自在啊,能夠專注於做自認為重要的事情,比如種花養魚、比如研究攝影、比如專心創業,他的每一分鍾都活得其所,不會感到人生蹉跎。
然而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如此境界,因而生活雜亂無章。一會兒跳跳舞,一會兒學學小提琴,一會兒去教堂聽彌撒,一會兒又跟人家燒香拜佛去了。慾望無窮無盡,什麼都想做,最後什麼都沒有時間做。回想起來,覺得自己若有所失。因此,不妨放下所有的事情,讓生活回歸空白,在沒有任何事情干擾的情況下,我們的內心會顯現出來,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以及這一生要如何度過。如此,才能遵從我們的內心,隨心所欲地生活。
綜上所示,極簡主義不是禁慾主義,它並不禁止我們的慾望,而是把我們從各種壓迫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生活。極簡主義也不是苦行僧主義,它並不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為生活本身服務。它關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異化。
我不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我本人也正因為生活的繁雜無章而時時充滿著困擾。雖然一直想要扔掉房間里並不必要的東西,我的房間仍然是日益擁擠;雖然禪宗師傅教導我們要萬緣放下,我仍然是諸念四起。但我相信極簡主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和禪宗一樣,是一種引向至美境界的信仰。
Ⅲ 那些所謂的極簡生活是如何做到的
根據計劃安排工作內容。一次只做一件事。盡快回復郵件和完成工作,不要留尾巴。學會得體而堅決地拒絕別人。從容不迫地接聽電話。偶爾改變一下做事的常規。把辦公桌上積壓的文件一掃而空,只留下需立即處理的文件。
吃:清淡,簡單, 七分飽,若非必須參加的活動,否則絕不吃夜宵。
穿:夠換,簡單,經典;頭發:干凈,清爽。
住:一張床,一間房,清除雜物,眼下寬敞,如無必要,不增實物
出行:晚11早7點,走路,公交,如無必要不打車(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運動讀書:不憶過往,不思未來,活在當下,拒絕拖延症。
對人:不八卦,不詆毀,不猜忌,不埋怨,不訓斥。友好禮貌,不做老好人,真心,誠心,守信
對事:不思前顧後,付諸於行動
極簡購物原則:最必需、最喜歡、最優質、最精緻。
Ⅳ 極簡主義生活的極簡生活的具體方法
1、約簡。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一種遵循「減法」、去除繁蕪的生活方式,例如去除一些無聊的應酬、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和多餘的工作等等。只有去除繁蕪,才能突出一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任務,才能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去除繁蕪的一個前提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應該有一個或幾個明確的中心目標,並能夠簡化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圍繞它們行動。擁有中心目標而不善於約束自己的人,也容易被各種暫時的興趣所牽引,迷失在追逐興趣的汪洋大海里,最終一事無成。例如,有人上網本來是為了查詢某個特定的信息,但不停地被網頁上其他的內容所吸引,從一點遊走到另一點,結果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卻依然沒有完成原來的任務。
2、重復。在這里,它並不是一個使生活復雜的貶義詞。所謂「重復」,是指相同的部分在不同時段或空間內反復出現。在極簡主義音樂之中,就存在單一曲調的重復。相同的音節或音素的反復出現,使曲調大大簡化,形成了清淡、平靜和從容的音樂風格。在生活中,同樣存在以重復的方法實現簡單。因為重復有多種功能,它可以減少對感官的刺激、減輕記憶負擔等。我們的手機號碼如果是三連號(三個號碼連續重復),那麼記憶的負擔就會減輕很多。這種「簡化」,就是通過降低新事物、新情境對人的刺激而實現的。當新情境出現的時候,我們被迫耗費更多的精力去適應,並時刻要提防意外的發生,因而保持了高度的警覺。而當生活「重復」時,一切都駕輕就熟。
3、秩序。正如所有的極簡主義建築都重視「理性」、「規則」和「秩序」,極簡主義生活也強調維持生活的秩序。只有「秩序」,才能帶來真正的簡單。在不應該簡化的地方偷工減料、省時省錢,往往會把事情搞得更加復雜。例如,我們應該保持辦公室的秩序,即使每天需要多花幾分鍾的時間,也要把書籍、紙筆和文件及時放回原處,把辦公桌收拾得井井有條,並且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表面上這看來確實浪費了時間,但它會使你的辦公環境整潔優雅,使你的心情自然舒暢。更重要的是,它有利於物品的管理,大大減少了你因為尋找某些物品所浪費時間;同時免除了你為了尋找某個急需的文件而導致的焦頭爛額。有秩序的生活,才是真正簡單和高效的生活。
4、高效。極簡主義生活不等於什麼都不幹,而是要提高時間的利用率,無論這些時間是用於休閑還是工作。精力集中地做工作,或完全放鬆地享受閑暇時間,都能使我們精力充沛、風采飛揚,並相對地擁有更多的時間。正如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所說:「如果集中精力地行事,任何活動都使人更清醒(盡管自然而有益的疲勞會隨之而來),而任何精力不集中的活動都使人昏昏欲睡,到夜晚卻難以入眠。精力集中,意味著完全地生活在現在,生活在此時此地,當我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並不考慮下一件要做的事。」 時間的漫無邊際往往使我們工作時變得懶惰和喜歡拖延;而時間的有限性則迫使我們集中精力。把既定的工作放在有限的、已經安排好的時間內,不允許自己拖延和怠慢,並計劃好在工作之後即進行適當的休息和娛樂,往往能使我們更加專注而有效地工作。
以上介紹了幾種「簡化」生活的具體方法,集中表現了「極簡主義」崇尚理性、規則、秩序、高效的現代主義風格。它希望能「化繁為簡」,減輕人們的壓力和負擔。這是從微觀角度和具體操作方法來談的。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極簡主義」更多地指向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
Ⅳ 如何過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就是要通過砍掉生活中一些東西,以此來減少弊大於利的事情,從而改善生活。
2.
物質極簡。例如把多年不用的東西處理掉。當你保留的東西越來越少時,你會明白到底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3.
精神極簡。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妨放下你手中的電子產品,多看看書,以夯實自己的精神基礎。非智能手機。 不出去浪,多看看書…… 還有就是不要太刻意,隨性
自己做點飯,吃了就睡,不要多想,看看電視,玩玩手機
極簡主義者的信仰
位於德國東柏林的赫爾曼雙子塔大廈裡面,有一間普通的卧室。陽光從寬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進來,房間里所有的擺設只有一張白色床鋪和一盞黃色的落地燈。除此之外,再無他物。這就是德國女建築師伊娃•瑪利亞•斯特德爾在東柏林的家。她在裡面生活和工作,卻不像其他設計師那樣擁有琳琅滿目的成堆物品。先不要驚訝,伊娃既不是某些東方宗教的信徒,也不是節儉的苦行僧。她只是一個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師,並將這種極簡主義的審美觀變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Ⅵ 極簡才是高效率,職場中如何做到極簡
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碎片化的信息如潮水般涌來,我們在工作上需要很多時間來處理各種人物,因此我們的工作效率也很低,自然會產生各種焦慮和壓力。事情這么簡單,效率會提高很多事實上,極端的生活不僅可以用於生活,還可以用於工作。
主持人除了指導會議主題外,還防止離題。計時工作也是必要的。出席發言時間應控制在90秒以內,防止超時。根據與會議主題相關的問題討論,不討論其他議題。如果還有什麼要討論的,可以在參加會議之前,將草案交給主持人,決定是否在會議上提出討論。各次會議要做好會議記錄。每次會議記錄都要做好會議總結,作為下次會議的參考。條件具備後可以錄制整個會議過程,以後進行必要的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