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pt怎麼做米字格
基於目前PPT強大的繪圖功能,製作一個米字格是相當簡單的。下面說一下做法:
1、按住Shift鍵,使用矩形工具繪制一個正方形:
如果需要像上面這樣寫字,另外新建文本框,輸入文字,設置合適的字體字型大小,移動重疊到米字格上就OK了。
以上。
原創回答不易,採納、點贊、關注一波三連可好?
⑵ 米字格標點符號如何占格需分清標號和點號
1、標點符號包括標號和點號。
2、標號包括破折號、括弧、省略號、書名號、引號、連接號、間隔號、著重號、專名號等。
3、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等。
4、點號的占格:凡是點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都應該在稿紙上佔一方格,寫在方格的左上方,不應出現在一行之首。其中句號、逗號、頓號約佔四分之一方格,居左偏下;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約佔二分之一方格。
5、標號的占格:一般占兩格。引號、括弧和書名號都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分別標在文字的前後,並各佔一格,同時其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6、省略號的六個圓點、破折號的一直橫都占兩個方格,上下位置居中,中間不能斷開。
⑶ 請教各位怎樣用word做出來米字格
WORD中所謂的「米字格」,是通過插入「直線」來實現的。
方法:
1、打開WORD文檔,點擊「插入」表格,在文檔中插入兩行兩列表格。
⑷ execl表格中怎樣做米字格
你試試這個方法:
選中設置區域-格式-單元格-邊框-線條(橫豎線選擇實線,斜線選擇虛線)-外邊框-內部-斜線-確定。
⑸ 如何使用Word製作米字格的方法,步驟詳解
方法/步驟
1
首先打開word,在上方的菜單欄中選擇插入,之後點擊文本框,
在文本框中插入一個4行2列的表格,設置好後,點擊確定,
選中表格之後,點擊表格屬性。
在行和列處都選擇1厘米之後,點擊確定。
如果覺得表格過小,在右下角用滑鼠點擊向下拉一下即可。
選中整個表格,點擊一下,在出來的下拉菜單中,選擇邊框和底紋。
在左側選擇網格,四邊框選擇1.5磅,選擇確定。
接下來,左側選擇自定義,現在設置表格裡面的實線,將實線設置成虛線,選擇0.5磅,然後點擊兩下圓圈所圈部分,變成虛線即可。之後,點擊確定。
現在看一下效果。
之後再選擇自定義,0.5磅,然後選擇兩條斜線之後,點擊確定。
這就是兩個米字格的效果,可以復制到別的地方,做成毛筆字本。
⑹ ppt米字格怎麼做
修飾文字時,通過給關鍵詞添加米字格,可以潤色頁面。
如下圖所示,這是網路知道APP一張過渡頁,上方的文字添加了米字格,對主題關鍵詞起到強調的作用,
另外,在介紹字體的時候,偶爾也會使用類似的處理,如阿里巴巴普惠體的官網推廣圖(圖不太清晰)。
上面說到的格子,除了用米字格,其實還可以用田字格,或者直接用一個方框,進行修飾。
田字格和方框,在PPT中都很好繪制,操作如下:
① 方框
1. 開始→繪圖→矩形
2. 按住 Shift 鍵,左鍵點擊空白處繪制一個正方形
3.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填充→無填充,取消顏色填充,得到方框
4. 選擇方框→形狀格式→形狀輪廓,修改輪廓填充色及粗細
② 田字格
1. 根據上方 ① 的步驟繪制一個方框
2. 開始→繪圖→直線
3. 滑鼠左鍵點擊方框左側邊線上的連接點,保持按住滑鼠並拖動至方框右側邊線上的連接點的位置,獲取水平線
4. 滑鼠左鍵點擊方框上側邊線上的連接點,保持按住滑鼠並拖動至方框下側邊線上的連接點的位置,獲取垂直線
5. 按住 Ctrl 鍵點擊兩條直線→形狀格式→形狀輪廓,修改填充色、粗細和虛線選項
好了,方框和田字格繪制出來了。
但注意的話,會發現,米字格繪制起來並不方便。
為什麼呢?
因為方框只有四條邊上的中點有連接點,對角上沒有連接點,這樣繪制對角線時就不好對齊了。
由於後面會繼續談到連接點,這里先作簡要介紹。
連接點是什麼?
連接點有兩種,一是連接線上的,二是其他形狀上的。
數量及位置:
連接線上的兩個端點就是連接點,可以用於連接到其他形狀上的連接點;
其他形狀上的連接點可能有多個,拖動連接線端點靠近形狀時,圓點連接點會出現。
作用:
跟隨移動。連接線上的連接點接上其他形狀的連接點後,連接線的該點就會附著到形狀上;當形狀位置移動,連接線的該端點依然會在形狀上,跟隨著移動。
吸附連接。另一個好處就是,連接線可以准確地接到形狀上的連接點,拖動連接線的端點靠近形狀上的連接點時會自動吸附,利用這一點可以准確地控制連接線連接的位置(當然,按住Alt鍵繪制連接符時,就不會發生自動吸附)。
如在繪制流程圖時,往往會藉助連接點進行連接。
既然方框對角上沒有連接點,那麼添加對角線時就無法自動進行吸附了。
這樣的話,如何去製作米字格呢?可以參考如下三種做法。
1. 頂點數量翻倍
2. 矩形與菱形結合
3. 設置直線寬高度
1. 頂點數量翻倍
第一個方法,藉助 PPT 插件英豪工具箱來完成。
(需要插件的,可到官網 yhtools.cc 下載)
在介紹操作前,先來看看
連接點與頂點的關系
① 基本形狀中,每個形狀有特定的連接點,
如矩形上下左右邊線中心分別有 1 個連接點,共 4 個;
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和三條邊線中點共 6 個連接點;
橢圓則有上下左右以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 8 個連接點。
(繼續用上面的圖)
② 每個形狀有其頂點,右鍵點擊形狀→編輯頂點,黑色方心點即為頂點,
如矩形的頂點為四個頂角上的點;
三角形上的頂點即為三個頂角上的點;
圓形的頂點即為上下左右四個位置所在的點。
可見連接點與頂點的數量及位置並非完全一致。
連接點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經測試,發現,如果對形狀進行編輯頂點操作,連接點就會發生變化;
此時,連接點與形狀頂點就會變得一致,形狀中頂點的位置同時也是連接點的位置。
編輯頂點的操作可以是,增刪頂點、改變頂點類型(平滑頂點、直線點、角部頂點)、開放路徑或改變線段形狀(抻直弓形、曲線段)。
對於矩形而言,如果希望通過編輯頂點來改變連接點的位置,考慮到不改變原形狀輪廓,可以先給矩形增加一個頂點,再刪除掉;
或者選擇一條邊線,先改成曲線段,再抻直弓形,恢復直線段。
增刪頂點
抻直曲線段
回到米字格的製作,在這里,我藉助英豪工具箱的一個功能——頂點數量翻倍,對矩形進行處理;
這樣,通過處理,矩形就變成有8 個頂點(分別是四個頂角的點,以及四條邊線上的中點)的形狀;
表面上看矩形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這 8 個頂點均成為了連接點。
這 8 個連接點,剛好便於米字格的繪制。
操作如下:
① 添加一個正方形
開始→繪圖→矩形,單擊幻燈片空白處;
或者按住 Shift 鍵單擊滑鼠左鍵並進行拖動,繪制正方形。
② 頂點數量翻倍
點擊正方形→LvyhTools→頂點相關→頂點數量翻倍,即可獲得有 8 個頂點的正方形。
③ 添加直線
開始→繪圖→右鍵點擊直線→鎖定繪圖模式;
接下來藉助正方形上的連接點連續繪制四條直線(水平線、垂直線、兩條對角線,每次繪制不需要重新選擇直線);
繪制完成後按 Esc 鍵可退出鎖定模式。
④ 修改格式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填充→無填充,獲得方框;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輪廓,選擇合適的顏色及粗細;
按住 Ctrl 鍵,分別點擊四條直線,形狀格式→形狀輪廓,設置為虛線、修改粗細及恰當的顏色。
好了,這樣就通過頂點數量翻倍來完成米字格的繪制。
2. 矩形與菱形結合
第二個方法,不需要插件,用軟體自帶的合並形狀功能就可以完成。
方法一談到,通過編輯頂點操作,連接點會發生變化;
其實,合並形狀操作後,連接點同樣會發生變化:
a. 頂點所在位置會成為新形狀的連接點,
b. 而且,還可能會發生頂點的疊加
(具體會發生怎樣的疊加,這里就不細究了)
經測試,通過把等寬高的矩形和菱形結合,剛好可以獲取有8個頂點的矩形(也就是跟方法一一樣的矩形),同時連接點也在這 8 個頂點的位置上(即一方面改變了連接點與頂點的關系,另一方面頂點發生了疊加)。
操作如下:
① 添加矩形和菱形
開始→繪圖→矩形,單擊空白處繪制一個默認尺寸的矩形,也可以按住 Shift 鍵繪制所需尺寸的矩形;
同樣,繪制一個菱形。
開始→繪圖→菱形,單擊空白處繪制一個默認尺寸的菱形,也可以按住 Shift 鍵繪制與矩形相同尺寸的菱形。
② 矩形與菱形結合
按住 Ctrl 鍵點擊矩形和菱形,形狀格式→對齊→水平居中及垂直居中,對齊兩個形狀;
同樣同時選擇兩個形狀,通過形狀格式→合並形狀→結合,獲取新的矩形(也就是有8個頂點的矩形),接下來可以添加直線了。
接下來的步驟與第一個方法一致,動圖可參考上面相應的動圖。
③ 添加直線
開始→繪圖→右鍵點擊直線→鎖定繪圖模式;
接下來藉助正方形上的連接點連續繪制四條直線(水平線、垂直線、兩條對角線,每次繪制不需要重新選擇直線);
繪制完成後按 Esc 鍵可退出鎖定模式。
④ 修改格式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填充→無填充,獲得方框;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輪廓,選擇合適的顏色及粗細;
按住 Ctrl 鍵,分別點擊四條直線,形狀格式→形狀輪廓,設置為虛線、修改粗細及恰當的顏色。
好了,藉助矩形和菱形的結合,也完成了米字格的繪制了。
3. 設置直線寬高度
最後介紹的方法,不藉助連接點進行連接,通過對直線寬高度參數的設置,也可以製作出米字格;
這種操作,在低版本的PowerPoint中也可以實現(合並形狀(舊稱布爾運算)功能需要在稍高版本中才有)。
米字格連接對角的直線,寬度和高度顯然是相同的,通過手動設置相應的數值,直線也能調整成合適製作米字格的長度和角度。
操作如下:
① 添加一個正方形
同樣,先添加正方形(矩形)。
開始→繪圖→矩形,單擊幻燈片空白處,或者按住 Shift 鍵單擊滑鼠進行拖動,繪制正方形。
② 繪制水平線和垂直線
開始→繪圖→直線,通過矩形邊線上的四個連接點繪制水平線和垂直線。
③ 繪制對角線
通過點擊正方形→形狀格式,可以看到相應的寬度和高度。
傾斜地繪制一條直線,形狀格式中,把寬度和高度修改成和正方形一致的,這樣,一條對角線准備好了;
(如果繪制直線時,把直線傾斜向另一側,那麼設置參數後可獲得朝向另一側的對角線)
按住 Ctrl 鍵拖動直線,復制出相同的一條直線,保持選擇新的直線→形狀格式→旋轉→向右旋轉 90°,這樣另一條對角線也准備好了。
(或者,重新繪制一條往另一側傾斜的直線,同樣修改寬高度,也可以獲取另一條對角線)
接下來,按住 Ctrl 鍵分別點擊正方形及兩條對角線,形狀格式→對齊→水平居中及垂直居中,完成對齊的操作。
這樣,米字格的外形也完成了。
④ 修改格式
最後格式的修改,與上面兩個方法操作一致。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填充→無填充,獲得方框;
選擇正方形,形狀格式→形狀輪廓,選擇合適的顏色及粗細;
按住 Ctrl 鍵,分別點擊四條直線,形狀格式→形狀輪廓,設置為虛線、修改粗細及恰當的顏色。
好了,通過直線參數的設置,同樣完成了米字格的製作。
這里提一下,通過設置直線參數的操作繪制的米字格,最後可以選擇同時選擇米字格中所有對象,右鍵點擊→組合→組合,組合後就方便了後續米字格的移動及大小的調整。
最後,總結一下。
1. PPT中製作米字格,文中介紹了三種方法,
2. 前兩種方法通過改變連接點,使繪制變得便利,也就是利用插件的 ①頂點數量翻倍功能,或者軟體自帶的合並形狀功能對 ②矩形和菱形進行結合操作,來實現;
3. 最後一種方法,不藉助連接點,而是通過 ③直線寬高度參數的設置來控制直線的長度和角度,從而實現製作效果。
⑺ 硬筆書法怎麼用米字格寫
偏旁可通過米字格內的線來定位;米字格可同步練習點畫位置和結構重心;字位通過輔助線和八個三角形確定。
1、一開始練習可以從兩個角度發掘米字格的輔助價值,那就是筆法和結構。筆法比如寫橫畫,其高低、位置、長短、傾斜度等方面可以用米字格里的橫線作為參照。
寫豎畫、撇畫、捺畫甚至像橫折、豎彎鉤等組合筆畫都可以從橫畫里舉一反三,自我啟迪……至於結構方面,比如左右結構的字,你認為會安排在哪條豎線的兩邊,成為」對稱」的搭配。
2、米字格似乎是「為漢字而生」,可同步練習點畫位置和結構重心,從筆畫到結構,都非常符合漢字書寫方式。我們繼續了解米字格的奧秘。米字格正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正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從左上角向右下角的斜線叫右斜線,另外一條叫左斜線。
3、豎中線,寫豎筆時的參照線,更重要的是檢查楷字的重心是否平穩。橫中線,可用來作為寫橫畫時的參照,以及字的上下部分安排是否合適。右斜線,主要用來作捺畫、提的走向的參照。
左斜線,主要用來作為撇畫走向的參照。從整個米字格來看,一個方格被劃分為八個三角形,更容易看出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便於練習寫字。
(7)米字格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米子格正確的使用方法: 上下相等的字,要寫得有參差變化;上矮下高的字,上面要蓋住下面;上窄下寬的字,下面要承載住上面; 相等比例的字,要寫有高矮、向背的變化,以求生動;比例不等的字,要隨字之宜,要相互呼應,盡量形成疏密對比。
米字格材質的選擇:一般來說常見的練習紙分為毛邊紙和宣紙兩種類型,毛邊紙一般是黃色或者褐色的,宣紙是白色的。在選購練習紙的時候,無論毛邊紙還是宣紙,都要選偏熟一些的紙,也就是「洇」的程度低的紙。
鑒別方法就是:書畫用品店裡都有毛筆,用他們的毛筆蘸上清水在紙上點一下試試,如果水很快洇成一灘,那說明紙比較生,就不能購買。反之就可以購買。
⑻ 怎樣把一個漢字放在製作的米字格中
方法一:用ps合成
方法二:用word畫出2*2方格,加兩條斜線,點斜線(2條)——點右鍵——組合——疊放在底層,在田字格上輸入漢字,調整大小,刷黑漢字——點右鍵——單元格對齊方式——選正中間的就行了。做好田字格當模板,以後隨便輸入任何字都可以。不知你是否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