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書法交流方法和技巧

書法交流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8-02 09:02:49

1. 書法技巧的書寫要領和技法

書法的基本要領就是承上啟下,墨跡濃重合適,整體布局合理,視覺效果比較好。書法的技法包括筆畫、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整體的技法相結合,中間的起承轉合都要注意。

書法的種類不同技法也是各不相同,隸書在寫的時候要橫平豎直,左折右波;蠶頭雁尾,蠶無二設,雁不雙飛,書寫的技法就是要寫平畫,注意起筆回鋒下垂形成蠶頭之勢,寫的時候順勢右行,盡量鋪毫,極力波發,提空回收,讓字體形成"雁尾"之勢。

直畫在寫的時候和篆書寫法基本相同。出鋒的時候起筆回鋒成反扭之勢,筆畫順勢而下,盡力鋪毫左行而推筆,將鋒拎中,反扭上挑出鋒,然後提空收筆。回鋒在寫的時候將空收筆改為回鋒。

楷書在寫的時候注意正書的點、橫、撇、捺、豎、鉤、挑、折等點畫的八種寫法就完成了,比較有代表性的正書有《宣示表》和《薦季直表》。

行書在寫的時候注意不急不緩,行書的連筆較多,行書比草書要規整,比楷書要流動,是介乎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代表作品《蘭亭敘》。

2. 講解書法的基本知識

書法入門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書法的理論知識、書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等。初學書法,一般從臨摹碑帖開始,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一、書法的基礎理論

1、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則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的歷代書法名人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門的捷徑,譬如:孫過庭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項穆的「書法三戒,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戒狂怪與俗」;王羲之的「分間布白,自然平穩,分均點畫,疏密相附,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顏真卿的「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等等。

二、書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筆:書法使用的為毛筆,一般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硬毫筆筆毛堅硬、彈性適中;軟毫筆筆毛柔軟,吸墨性和儲墨性較大,用筆多以掃和擺為主;兼毫筆筆毛軟硬適中。現在用的「白雲」筆,就是兼毫筆,適合初學書法的人使用。

2、墨:以質地細潔,色澤光潤,膠水不重,上硯無聲者為佳。墨通常有「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最宜於寫字;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雖可寫字,但落紙不能姿媚。

3、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的布紙,湖南來陽的棉紙等。

4、硯:磨墨用的。用時著水,不用時須洗滌晾乾。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鎮紙、裁刀等。

三、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

1、寫書法的正確姿勢用八個字概括為:頭正、身開、臂開、足安。在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的前提下,用腕力帶動指力的活動來執筆。

2、執筆法是手執毛筆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陸希聲所傳「按、壓、鉤、格、抵」五字執筆法最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緊貼筆管,力量的方向由內向外。「壓」指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著筆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內,與大拇指的力量相對。「鉤」指中指鉤住筆管,加強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緊貼無名指,輔助無名指。五指齊力,共同配合,就能緊緊地執著筆管。

3、執筆的高低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寫中、大楷字執筆則要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寫行、草書筆要再高一些。

4、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來說,筆鋒著紙後,准備運筆之時為起筆,也叫「落筆」;筆鋒落紙後,在紙上行走就叫行筆,也叫「走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末端取回鋒作收就是收筆。

四、初學書法的技巧

1、臨摹碑帖是書法學習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初學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在臨摹前要認真讀帖。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

2、勤奮與刻苦習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3、隨著學習的深入,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

3. 書法的要領是什麼

1、描摹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3、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4、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5、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

6、米字格

「米」字格的用法歷來在書法學習者和愛好者中有分歧和爭議。啟功先生主編的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書法概論》中第48頁對「米」字格的說明就有誤差。

7、雙鉤

雙鉤書法之「五指法」(雙苞) 雙鉤,也叫「雙苞」,是執筆的一種方法。

4. 書法的技巧

運筆手法

執筆時手需注意四個要點:

手指實:意思是手指皆需確實的壓在筆管上,穩固的持者。

手心虛:意思是手掌心不須綳的太緊,適度並足以靈活運筆即可。

手背圓:是形容執筆時,手掌背圓弧且上豎的樣子。(不須硬將手臂托圓,適度足以讓手指靈活即可)

手掌豎:意思是將手掌豎起直立,能使手把筆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實則筋力平均,掌虛則運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細節就有賴讀者自行體會。

運筆腕法

枕腕:即將手腕枕於桌上寫字,只靠手掌運筆,范圍較小,不宜書寫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於桌上寫字,范圍變大,宜寫中字。

懸腕:將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勢固定,由手掌及肩膀運筆,活動范圍大,宜寫大字,為三法中最難者。

另外執筆時需穩固,支撐點出力,協助運筆,慣力於活動處,保持姿勢優美,挺背正視,切記!
執筆松緊:

執筆的松緊自古即有多種論解,求緊者是因為執筆時緊才能拿穩,不使字無力,求松者是因為若拿筆太緊,會使字枯骨盡露,毫無邊勁,其實他們意思都相近,只是重點論分不同罷了。

拿筆太松,運筆時易脫筆,手上無勁,當然拿不穩;拿筆太緊,則有礙運轉,一樣不好。適度的松緊才是正確之道。

運筆方式

運筆是書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領,則再怎麼寫也沒用。所以書法以此為重。運筆的方法有三種:一是指運法,二是腕運法,三是肘運法.書法家張廷相曾說:「運筆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指運法:

指運法是運筆的其中一個持法,做法是將左手墊於右手之下。通稱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於右手腕之下代替,而這樣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動,因此只能書寫細短的筆畫,適合用於小字。但若書寫草書的小字時,也不適合使用枕腕式。因為此法較不靈活,寫時會缺乏一股流動之氣,無法表現其氣概。總之,指運法書寫時最穩且牢固,可作為練習運筆的第一步驟,由此而進步至提腕或懸腕,就較容易許多。因此,初學者當多加練習。

腕運法:

腕運法就是固定肘部,將腕部提起,一般通稱提腕式。而此法將腕部提起,活動范圍就較枕腕式大,可以書寫較大的中字。但也不適合書寫於大字,因為肘部仍著地,活動范圍仍受限制。

肘運法:

肘運法是連肘部一起懸空,以肘部來運筆,一般通稱懸腕式。而此法以肩膀為中心,腕肘均不放於案上,所以最為靈活,活動范圍最大,揮灑自如,易於表現筆力。適用於大楷、行草等書體。總之,懸腕式是運筆的極致用法,如欲盡善盡美,此法非熟練不可,不然大字無法逞其雄勢,行草不得其縱逸,各不得要領是也。

運筆要領

運筆的方式前面已經談過了,接下來就是要發揮它的要領,落筆時如何做各種筆畫,表現各異書風,其間變化多端,還有像落筆與起筆之方式,行筆之輕重緩急,筆畫或字之間的連與斷,以及轉折之方式,筆鋒之運用等,皆需注意。但多雖多,還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尋,以下大約分成七點,略概分類敘述:

起筆與收筆:

關於起筆,求其方圓分明,完美潔凈,包世臣稱:「起筆處:順入者無缺峰,逆入者無漲墨。」無缺峰則形狀完美,無漲墨則筆畫潔凈,起筆時順入成方,逆入成圓。收筆時則需頓或折筆鋒而成方,回鋒而成圓。上述諸點,乃起步之大道理,應多加練習.

提筆與頓筆:

當你在寫作時,一個字完成的過程是由提筆與頓筆交互而形成的,「頓」是將筆下壓,屈筆鋒而將力道使於紙上。「提」,則是將筆提起或半提起以繼續行筆。大體上,頓筆後需提筆才能行筆,而提筆後又需頓筆,使筆畫成形,或接連著下一筆的筆畫。終使字成形。所以才說書法寫作是提與頓的交替過程。其中又包括更細的變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頓也有輕重之巧。這就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了。

轉筆與折筆:

除了上述之提與頓外,轉筆與頓筆也需要重視。「轉」是圓潤筆畫的方法,「折」則是畫方的方法。張廷相曾道:「真書以點畫成形,以轉折見性」。其中,細分古書所見,折亦可稱為翻轉,表現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於上」,意思是行筆中停筆不動,變換筆鋒之方向略成ㄟ狀轉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筆意。至於轉法亦稱絞轉,行筆中「動而轉於下」,意近同於上,只是轉鋒時不停,順勢回轉向下,形亦同於ㄟ,但畫外角成圓,轉動幅度較為大。蔣夢麟曾以圖形說明,並附詩雲:「翻轉突折成直角,絞轉毫滾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見。

方筆與圓筆:

這部份較為復雜,講求整體的效果。依前面所提過的起、收,提、頓、轉、折,在書寫時,放慢些許速度,使運筆較更穩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轉彎處,筆畫中等,將之突顯曲度,使整體架構看起來圓潤,且蕭散超逸。而方筆則是在上述各要點中,突顯筆畫的骨氣,讓整體架構明了,直方而不失輕巧,凝整沈著,蒼勁挺拔。張隆延道:「方筆平直而精嚴,圓筆委曲而奇詭。」極為稱道。

藏鋒與露鋒:

談到筆鋒,可延伸出偏鋒、正鋒、搭鋒、折鋒、回鋒諸法,對於筆鋒的用法,重要可知。若書法筆中鋒無變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鋒與露鋒最重要。藏鋒即是將筆鋒藏於筆畫中,不露痕跡;露鋒就是筆鋒自然露外。徐浩雲:「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此句話甚是明白。筆鋒不藏,則缺乏含蓄之深韻,也不可偏重一方,則不得中道即為病。兩者得相配合,藏鋒包其氣概,露鋒縱其精神,使字氣勢挺拔,氣韻天成,即得其道。

書寫姿勢

坐姿:

1、座位:

座位適當,姿勢自然易於正確,大致是以身體各部安置舒適,且易於書寫為准。其要點如下:

座椅需正對桌面,不宜偏斜。

座椅高度,約與膝同,作時能兩腳及地踏穩,不至於懸腳虛浮。桌面高度,隨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

桌椅之距離,以能挺直體干為度,所謂桌椅零距離即桌椅之距離為零,乃最理想者。

2、姿勢要領:

座位妥穩適當,身體各部位易得要領,運筆便能得心應手。詳盡如下:

臀部平坐椅面。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著地踏穩,上半身略為前傾。

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彎曲。

胸部挺起,距桌緣約五公分,若倚靠桌緣,便無活動之餘地。

腹部微縮。

左手按紙,穩定軀體。

右手執筆,或枕腕、提腕、懸腕,各依執筆要領行之。

頭部正而略為前俯,兩眼正視,不宜偏斜。

此外,需放輕松、自然,全神貫注,然後完全發揮書寫最大功能。

立姿:

部份較大之書法字乃需站立書寫。姿勢與坐姿相近,要領如下:

站立書寫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為標准,約在腰上下,過高過低均不宜。

桌與身體之距離與坐姿近似,不可倚靠桌緣,至無活動之餘地。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不可平立,右腳需踏前一步站穩。

右手執筆,左手按紙並穩定軀體。

上半身略為前俯,不可彎曲,藉右腳左手,使其平穩。

頭部亦隨上半身自然微俯,兩眼正視,不可偏斜。

心情輕松自然,精神尤須貫注。

5. 如何學習書法,學習書法的幾個技巧

鏈接:

提取碼: u1h4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6. 練字的方法和技巧

自學書法當然要靠練,但要有好的方法。
1、你最好先到書店買一本大學用的實用書法教程,認真讀完,對書法首先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這對你在書法方面的發展,堅持正確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

2、選一本名家的並且是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真臨摹。一般說來,應該按楷行草的順序學習。達到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程度時,(如果你天天堅持練習,這段時間估計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習作去拜師了,這時拜師求教才能領會老師的指導,因為你有實際體會,效果就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你拜師的原因。這是對成年人自學而言的,幼兒另當別論。

3、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想搞好,必須刻苦練習,持之以恆,堅持一生。除了有決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隨著水平的不斷增長,不斷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修養,這對學好書法都是有作用的。至於該學點什麼,你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吧,現在也不必一下說得太多。

4、如何練字?有人以為,每天寫得越多越好,其實,寫得多並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或《聖教序》。你應該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反復看,反復想,開始不要貪多,每天一兩個字,把這一兩個字寫得覺得可以了,再逐漸增多,每天三五個字, 七八個字,十幾個字,總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麼,想什麼?一看筆畫形狀,點橫豎撇捺是什麼形狀的。二看字型,字是什麼形狀的,就是組成字的那些筆畫是怎麼安排組合在一起的,哪筆長,哪筆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間怎麼過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間怎麼聯系的。四看行與行之間是怎麼聯系的。看清楚了還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麼寫出來的,筆是怎麼動的,就是寫字的筆路,筆順。只有看清楚了,並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練,才能把字寫好。你有寫好字的願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恆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見初效,一個月會有大變化,三個月會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練出來了

7. 書法技巧有哪些

1.筆斷意連
2.勻稱
「勻稱」,是指按照字形筆畫,對每字、每筆作適當安排,而不是「均勻「的意思。因為字形有長短、大小的不同,筆畫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穩地寫成同樣大小,每筆都寫得一樣長短,均勻是均勻了,可是看上去不順眼。總的說,筆畫多的,宜寫得瘦些;筆畫少的,宜寫得肥些;每個字里,點畫的安排要長短合宜。
3.平正
「平正」,就是我們常說的「橫平豎直」,這是點畫結構的一個基本原則。但要注意,「橫平豎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帶斜勢的平。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橫畫真正畫得平了,由於眼睛的錯覺,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橫畫必須稍帶斜勢,但又不可斜得過分。
4.章法
章法,廣義上講,是包括款式,狹義上講,是指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
5.書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書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題款和印章三個方面的內容。
正文是要寫的主要內容,是作品的主體。文章詩詞,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為書法作品的內容。
題款是正文之外的說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題目,出外,書寫的時間、地點,書寫者的姓名、字型大小、齋號,所贈對象的稱呼、姓名等等。這些內容並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寫上。題款內容的多少要視作品的具體需要而定。題款的內容有的寫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寫在正文後面,叫下款。象所贈對象的姓名,稱呼這樣的內容應該寫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書法作品中所蓋的印章,從內容來分,有名號章和閑章。從所蓋的位置來看,有迎首章和押腳章。蓋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蓋在正文和下款之後的叫押腳章。印章在書法作品中主要起點綴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過多,一般是一至三方為宜。
正文、題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機構成部分。在創作時,必須統籌安排,使三者構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

6. 「用筆」方法談
「用筆千古不易」,一句名言,道出了書法「用筆」的真諦。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得從這個「易」字開始。「

穿插:
凡上下疊合而成的字,其上下段 之間,應相互挪讓穿插,避免點劃不當相接重疊。
下筆前,先構思點劃安排之位置,預留空間,使點劃均能有最適當的地方。
並重:
上下重疊的字,通常是上小下大,下段比較粗狀,承載有力。
左右相並的字,左邊須窄小一些,以讓右。
筆法的變化:
個字,若有兩個以上的筆畫相同,或兩個部分的形體相似都應力求變化。
減捺:
一字里,若為兩個以上的捺,只能保留一個,其餘的捺 用點來表示。
有時只有一捺,但為美觀,也會把捺寫成點。
減鉤:
一個字,為求變化有兩個以上的鉤時,保留一個鉤,其餘省略。
筆畫間的映帶:即「筆斷意連」。
字由一些點劃組合而成,而這些點劃必須依照其運筆路線, 自然地產生映帶的效果,才會顯得有生氣。
左右的照應:
字里,若有左右對稱的筆畫,需注意彼此的映帶關系。

8. 練好書法需要哪些技巧



三、章法。

學會了筆法與結構,朋友還要解決整幅書法作品的章法問題,即繪畫上所稱的「經營位置」。一幅作品書寫的字數有多有少,所反映的情緒和格調也不盡相同。如何通過篇幅中字的大小、疏密、斂放等的處理,使其既能更好地反映出書者的思想感情,又具有高度變化統一的形式美感,兩者和諧結合,這是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提倡寫作品以「少字數」書法為主,解決章法問題就靈活得多了。「少字數」書法的字數以四個字左右為宜,首先在心理上就比大篇幅內容要輕松得多,減少了思想壓力與體力負擔。大篇幅的詩詞,你必須字字斟酌,哪個字寫大,哪個字寫小,哪裡寫疏,哪裡寫密,就算字字都斟酌好了,可往往筆不達意,不是這里未寫好,就是那裡出錯,很難保證字字滿意,更別說理想效果了。再說內容多了,字必然要小,老年朋友長時間全神貫注於一個個小字,既不利於身心健康,也不利於時間的綜合調配。而「少字數」書法,內容簡單,字數少,有興趣就揮寫幾幅,無興趣就擱置一邊。所寫作品既隨意、又自然,寫壞了重來,一不勞心,二不勞力,純粹是當消遣,尋求一種「執筆將軍」的感覺。

9. 硬筆書法的技巧和方法

現代社會,大家都以電腦替代紙筆,能夠寫好一手好字,是可以為人生迎來機會的!大家經常說見字如見人,寫的雋秀的好字,也會讓人看上去提升氣質。下面總結了硬筆書法練字的9個小技巧,家長快來帶著小孩一起來學吧。

1、寫字應該盡量把字寫成圓形,打破了老師教我們要寫方塊字的規矩,其實方塊字寫出來並不適用所有人,中國人追求圓潤的東西,所以字寫的圓潤會顯得好看。

2、遵循一定的寫字秘訣,比如:左收右放重心穩,上嚴下寬中收緊。意思就是說左右結構的字要左邊緊湊右邊舒展,而上下結構的字要上面緊湊下面舒展。

3、注重關鍵筆畫與主筆的書寫(有時兩者是同一種筆畫),那麼,整個字就會變得錦上添花,添色不少!比如像「鵝」「曳」的斜勾便是關鍵筆畫及主筆。

4、寫字的時候,要具備一定的洞察力!並且在千篇一律的字體之上,做出一些改變來,讓字與字之間,呈現一些不同的東西,形成自己的寫字風格。

5、要注意漢字的整體比例、間架結構,我們練字時,經常專注練基礎筆畫,而忽略了搭配。這些筆畫單寫都很好看,但是組合成一個字仍然欠缺神韻。所以,筆畫寫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擺放的位置。

6、寫字時,不要總是進行描摹,要學會以臨摹為主。描摹相當於根據別人的書寫軌跡在走,在透明紙上寫的再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風格與軌跡!但是臨摹就是按照自己的書寫習慣以及軌跡在創造,這樣對日後寫字風格上的整體把控大有裨益!

7、練字最好鋼筆,因為鋼筆在回筆時的自然感強,寫出來的字如同毛筆一般清爽,有利於水平的提升。

8、硬筆書法的練字第一注重質,但是沒有量也不行,所以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每天至少三篇練字紙,並且能夠堅持一個月,便會有很大的改觀。

9、在寫連筆字時,應該做到放鬆自然,不必刻意的去寫行書,否則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任何字體在臨摹之前,都要遵循字體的比例。

怎麼樣,這9個小訣竅是不是超簡單的!還等什麼,快拿起身邊的筆去練習吧!

10. 書法技巧

你說的這兩種筆法各個時期的叫法不同,但結果卻是一個:橫向的筆畫要細而韌,縱向的筆畫要粗而實。橫向的筆畫一般在字中起平衡作用,因此需要細,但是細就有「單薄」之弊,因此需用「she」行筆,這個技巧很難口述,所以講求師承,一律「耳提面命」。 縱向的筆畫要粗而實。因為縱向的筆畫在字當中是一字的「支架」,所以需要粗而實來表現力量。具體為向下行筆時要「帶勁兒」而走筆,這樣才能使筆畫如「枯藤老樹」、勁鞘挺拔。同時可使筆畫有「毛瑟」之感,正是古人所謂「光滑俗、毛瑟雅」者。
今人多不受「技法」所累,任意揮灑,孰不之此「技法」是入書法殿堂的鑰匙,是「會」與「不會」的分水嶺。所以今之「大家」離古人永遠「只差一步」。嗚呼——

閱讀全文

與書法交流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7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6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0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48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6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3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4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2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4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4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0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6
我沒有方法能鑒別羽絨服 瀏覽:289
六字環的安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391
怎麼減掉大肚子的方法 瀏覽:196
事假扣薪計算方法 瀏覽:641
塑料蒸箱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44
suv踏板安裝方法 瀏覽:858
電動保溫閥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392
格力空調異地安裝方法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