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雕刻技巧和方法圖解

雕刻技巧和方法圖解

發布時間:2022-08-01 06:46:10

『壹』 雕刻怎麼

雕刻
雕刻技法淺析
所謂技法,就是木雕創作中作者對於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手法主要體現在削減意義上的雕與刻。確切地說,就是由外向內,一步步通過減去廢料,循序漸進的將形體挖掘顯現出來。在一次次的減法造型中,我們不僅體會到作品在「脫殼而出」的快慰,而且還能感受到各種刀法產生的特殊韻昧,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產生新的意韻。因此,在木雕藝術創作中,最有意義的探索是運用各種刀法,恰到好處的體現我們的創作意圖。
刀法好比書法、繪畫中的筆觸,它能起到加強、豐富作品藝術效果的作用。優美的筆觸之所以形成是技術達到了純熟的表現。時常有人在臨摹一張好畫時,感到最難的莫過於筆觸,因為筆觸是作者的心靈與技巧相結合的產物,是任何模仿都難以體現的東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刀法。那種木紋與雕痕、光滑與粗糙、凹面與凸面、用圓刀排列,平刀切削……它們所表現的藝術語言,其魅力是其它材質的雕塑無法達到的。
總之,刀法就是雕刻家用來體現自己創作構思的技術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藝術內容的手段。運刀的轉折、頓挫、凹凸、起伏,都是為了使作品更加生動自然以充分體現木雕的材質美,體現豐富的雕琢美。不明木雕藝術真意的人,在用刀時不是以刀代筆,而是描畫做作,再加膽子小怕刻壞,結果刀法死板匠氣,刻不出木雕的趣味來。因此要多刻多練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
一般來講,搞木雕的人,除執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長的刀法,初學者只要熟悉平刀、圓刀二種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強調一下執刀姿勢的重要性,其正確與否不僅影響雕刻操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引起安全方面的問題。那麼,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階段,我們主要是用敲錘配合刀具進行工作,執刀姿勢呈握拳狀,當雕刻向外推進或深挖時,可作拳心向下狀;當雕刻向內推進時可作拳心向上狀,當雕刻輪廓欲切斷木紋絲縷時又可作拳心向內或向外狀,三種方法靈活掌握。如刀具刻入過深,切勿搖動刀柄急以抽出,否則會引起鋒口開裂或剝落,應使用另一刀具並輕微削去該刀具周圍的木料,直至其可搖動為止。在雕刻進行到細坯和修光階段,我們主要運用刀具從事刻削工作,一種是雙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緊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桿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進。另一種是右手執刀呈握筆狀,但要將無名指和小指緊抵在雕刻物上向前運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圓雕時,握住作品的左手應放在右手的後下方,作品一端可頂靠在工作台上;做浮雕時,為了按住木板,左手應遠離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後方。溫州那邊的黃楊木雕,因木質堅硬,人們時常要用肩胛來抵住刀柄向前運刀。對付木質細軟的,可用右手掌心輕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塊面法:主要是在鑿坯時用平刀大塊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輪廓和結構部分,使其產生粗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運刀必須穩、准、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氣不膩,要使每一刀都說明問題並達到作品的最後效果。平刀塊面法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也是用簡單抽象的幾何形體概括各種復雜形體的造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每一個形體、每一塊骨路,肌肉減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體的能力。平刀塊面法可以結合一些圓刀貫穿於雕刻的全部過程以形成最後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只運用在雕刻的初級階段作大形處理,然後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圓的更豐富細膩的刻畫。
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於圓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作為浮雕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表現手法。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並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倘若與平刀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光滑細膩,如人的皮膚;一方面是粗糙毛澀,如人的發鬢、衣飾等,那麼兩者會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使作品產生豐富有趣的表現力。圓刀排列法與雕琢法的意義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識的排列刀法,使其產生一定的裝飾性和肌理效果。
木雕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玉器雕琢的構思和設計:
玉雕要追求藝術美,就要了解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的正確含義。這里講的山川之精英,是指雕琢玉器玉料的顏色要美麗,質地要溫潤,雕琢玉器是採用的軟玉還是硬玉或是綠松石、瑪瑙、蛇紋石、水晶等玉樹,要選好的玉料,還要設計適合各種玉料的雕琢題材;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觀和雕琢要精湛,以及影響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藝、社會渚因素。由於歷代玉村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個時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題風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態,競相爭艷。現代玉雕也要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這是玉雕人員必須注意的。多少年來許多中國玉雕作品超凡脫俗給人們帶來意境之美讓人無限遇想和感嘆不已。中國玉雕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產品是世界雕塑苑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宗教觀念、美學思想等豐富的內容。粗雕是玉雕製作的實質性階段,即通過測、塹、底扣、劃、沖、軋、鑽等技術手段使玉料逐步變成一座或一件立體雕琢品、但還不能稱為完整的玉器;粗雕是玉雕製作的實質性階段,即通過測、塹、底扣、劃、沖、軋、鑽等技術手段使玉料逐步變成一座或一件立體雕琢品、但還不能稱為完整的玉器。
細雕在玉雕工藝中就是對粗雕的玉器進行精細修飾是使玉雕作品進一步完美和增添神採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玉器的許多細部進行雕琢,例如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睛、服飾花紋;獸鳥的眼睛、毛發、爪尖、嘴時;花草的莖、葉等最能顯現神韻的部位進行逼真的刻劃。
玉器雕琢追求逼真傳神和適度誇張,然而要使玉雕作品傳神、有意境,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可以說每一塊玉料都有其本身之意,本身之境,只有天才的藝術家才能發現其中奧妙,寸能根據自己長期的藝術實踐,將自己內在的意與境和玉石本身的意與境相結合,從而用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藝術技巧在脫琢的玉器中表現出來,使之成為具體的可以供人們欣賞的藝術珍品。一件玉雕作品的好壞,主要看其是否有意境,雕琢是否精湛,顏色是否用得悄,題
材是否恰當造型是否完美;要從玉雕作品的玉質、色彩、題材、造型等方面來判斷其藝術價值。
總之,一件玉雕就是一件藝術品,它的美,或在於形態,或在於色彩,或在於意境,也可能兩者兼而有之,而意境是對玉器整體評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雕琢玉器設計和構思在先,要以噗玉為基準,「量科取村」、」因材施藝」是玉雕的基本要求。玉雕審玉是關鍵。器創作要有意境,玉器形態要逼真寫實才能出玉器精品。

『貳』 水果怎麼雕花

雕刻藝術總是讓人著迷,在水果上雕刻也成為了派對上必不可少的一項。而果雕不再是飯店大廚的專利,只要一把雕刻刀,准備好蔬果,就能自己動手進行雕刻。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幾種簡易水果的雕刻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簡易水果雕花教程

蕃茄花雕花步驟:

1、將蕃茄從頂部開始,用刀劃出6等份。

2、刀劃下去切到2/3的底部,不要切斷。

3、將皮帶點肉帶點厚度,一片片切開。4、再把皮用手一片片剝開,呈花朵狀即可。

柳丁雕雕花步驟:

1、將柳丁的頭部和底部2邊各切去1/4。

2、用刀把柳丁果肉和皮相連處劃一圈,但不要切斷

3、切掉皮的果肉,再將皮兩邊一道道切出紋路。

4、將皮反著繞一圈,最後再用牙簽固定即可。

青蘋果貓雕花步驟:

1、將蘋果背面切下一塊帶肉的皮。

2、把這塊皮對半切,再各切成2隻圓椎狀的耳朵。

3、用刀把蘋果頂部切道橫溝。

4、將刻好的耳朵剛剛好插進去。

5、再切出一個蝴蝶結,用牙簽固定在耳旁。

6、插入牙簽當鬍子,挖小洞塞入豆子當眼睛鼻子即可。

西瓜碗雕花步驟:

1、選擇一個厚皮的、表面平整的瓜。西瓜是最常用的。

2、用鋒利的刀切去西瓜一端的底蓋(少量即可),這樣就能把西瓜豎放在桌上,長西瓜可可以橫著放作長碗。

3、畫圖案。用馬克筆在瓜皮上畫出圖案,比如天鵝的頭和翅膀。你可以徒手畫,也可去手工店或網上購買印有圖案的紙模。

4、沿圖案輪廓雕刻。根據瓜皮厚度和刀的鋒利度採用合適的力度和刀法。你可以切,或者來回鋸。一定要透過表皮切進果肉處。

5、雕出圖案後,去除四周多餘的綠皮。切掉西瓜頂蓋,使西瓜呈碗形。去除綠皮時要小心,輕輕地扭或拉扯,別用力過猛。

6、挖出瓜瓤。用挖球器去除果肉,可留下貼近瓜皮的薄薄一層果肉,保留一點鮮艷的顏色。

7、填充西瓜碗。通常用來裝水果沙拉,也可裝千層蛋糕。立即食用或放入冰箱。西瓜碗一般只用來裝食物,畢竟瓜皮放久了會腐爛。

初學水果雕刻如何選刀?

首先對於初學木雕者來說,在選擇刀具之前,先要了解各類刀具的用途以及使用范圍,如果不懂可以先查閱一些專業知識類的書籍,待了解各類刀具之後再到產地去購買或者定製,畢竟一把好的刀具真的很重要。

水果雕刻常用刀具有哪些

1、圓刀:顧名思義,它的刀口是圓弧形的,適用於雕刻花卉,如花葉、花瓣、枝乾等

2、平刀:顧名思義,它的刀口是平滑的,適用於繪畫中刻字等,雕刻出來的東西輪廓鮮明,有塊狀感。

3、斜刀:顧名思義,它的刀口是呈45度的斜角的,適用於關節角落和鏤空狹縫處,如果一個任務眼睛部分需要修飾,用斜刀可以雕刻的更生動鮮明。

4、玉婉刀:它刀口呈圓弧形,是介於平刀和圓刀之間的。它適用於平刀和圓刀所不能的部分,很平緩,更適合雕刻凹凸不平的飾物。

5、中鋼刀:就是刀口兩面都是有斜度的,適用於給雕刻物體打胚形用的。

6、小工具:鑷子和剪刀。鑷子主要用於安裝和夾起一些裝飾物品

『叄』 如何雕刻

LZ你好
像你買的這種木刻刀分為幾種形狀的刃口:平口 斜口 U型口 V型口 一般情況下 在一些小型的梳子 桃木件上雕刻一些文字只要1把小型的V型刀和斜口刀就足矣了 想刻字首先要在材料上打草稿 就好像你圖里的木刻雕刀4個篆字 草稿打好用V型刀根據文字的筆畫戳出線條 初學就先淺淺的戳出一條條槽溝 感覺和草稿的線條相符了可以加力確定出字體筆畫的寬度 力量一定要掌握好 線條都戳出來後用斜口刀的刀尖休整每筆結尾那些毛糙的地方 再用細砂紙打磨成型 書店有售一種五筆字體的小型工具書 可以當做參考

『肆』 本人想自學手工雕刻,該如何入門

建議從簡入難,具體如下:

1、首先拿蘿卜練習雕刻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葫蘆,大家可以找一個葫蘆仔細觀察,然後按照葫蘆的輪廓用小刀把蘿卜刻成葫蘆的樣子!不要怕失敗,一定要多練習。

(4)雕刻技巧和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雕刻,在雕塑中,是指把木材、石頭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預期的形狀皆可稱之為雕刻。服務於這一目的的工具有刀、鑿子、圓鑿、圓錐、扁斧和錘子。在最常見的雕刻方法中,一隻手拿著鑿子,另一隻手拿木槌,然後用木槌將鑿子敲入木頭或石頭中。

盡管一些金屬加工技術例如焊接和裝配,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逐漸變得重要,但是雕刻和制模仍是兩種主要的雕塑技法。一個雕刻完成的作品可以被稱為雕刻,但雕塑一詞通常被用來指具有嚴肅藝術意涵或美學意涵的作品。

『伍』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項..要速成的..

木雕的創作方法有三種:一種是面對一塊比較普通,沒有什麼特殊形狀的圓木、方木或是有規格的板材時(即經過人為的去綹去臟,將木料加工成有規則的料形,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我們可以比較自由的去選擇雕刻的內容與主題,然後再用大量的切削雕鑿去實現最終的藝術效果。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約束,由於木材的結構是由纖維組成,它的易斷易裂要求我們在創作構圖上強調整體性、牢固性。一般來講,藝術木雕不講究拼接,否則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徵。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張牙舞爪的動勢,就要舍棄支離破碎的細節。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現美麗的木紋,造型體積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塊大面狀,追求渾然一體的效果(圖1)。
第二種方法是隨形就像,既「順其自然」地依據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狀或紋理方向,憑感覺和想像賦予這塊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鑿後便使其形象釋放出來。所謂七分天成,三分雕刻。這種方法也叫「巧雕」,其 構思過程比實際雕刻的時間應更多,而其中的樂趣亦無窮。「巧雕」是一種適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適應某種條件,這種條件是一種限制或是約束,似乎也給作者造成麻煩,然而往往受局限的東西反倒會成為形成其藝術特點的決定因素,這種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寶貴,就是體現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藝的方法,創造了絕妙佳品(圖2)。
自然給我們以許多啟示,有的材料擁有一個不尋常的特徵明顯的外形,對你的想像或靈感有直接啟發;有的則不太明顯,需要深思熟慮,苦思冥想;而變化多端的木紋又常常是影響作品藝術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殘片碎塊」不規則形狀也能引發我們聯想起某種形象的存在。因而許多雕刻家經常把一些「奇形怪狀」的木頭搜集起來長久地擺放在周圍,時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慮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罷不能。當然作品的成功與否常常取決於一念之差,「真所謂,千刀萬鑿雕出來,一處不順付東流。」
這與作音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技巧密切相關。
木雕創作的第三種方法是完全擺脫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用人工或機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塊木片按設計意圖拼製成大致的形狀與厚度,然後再進行雕鑿(圖3)。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它能隨意增加木頭的體積,大大減少切削木料的功夫,節省大塊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顏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來,呈木頭形狀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經過雕制,會顯現出清晰美妙的裝飾性木紋,使作品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有些雕刻家還經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們用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擴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狀。還有一些雕刻家在運用木材創作時更加獨出心裁,別具一格,他們把種在花園里的樹木原地不動的雕刻成作品,有的還為它們加枝添葉,因勢度形,創造出與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藝術品。
木頭原本是有生命的物體,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好處,而人類所能給予的回報應是將它們那種特別的溫和與美麗,以及純朴的品質盡量地體現保存下來,並賦予新的生命。

『陸』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

『柒』 怎麼學習雕刻

  1.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2.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3.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4.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5.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6.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7.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8.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9.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捌』 木雕技法需要的工具和技巧有哪些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在一些古代園林、古建築或現代的一些建築中會經常看到一些用木頭雕刻的工藝品。小編了解到,木雕是雕塑種類中的一種,是我國的民間工藝,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木雕技法也因此得以流傳至今。那麼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木雕技法和它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技巧都有哪些。



木雕技法的介紹

我們所看到的木雕技法,就是在創作木雕的過程中創作者對形象和空間的處理手法。主要表現在消減木頭,消減木頭,就是所謂的雕和刻。雕和刻可以解釋為從外向內的減去木頭,慢慢將想要表達的形體表現出來。在這個做減法的造型中,體會的是作品在脫胎換骨的快感。醇正的木雕技法需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刀木合一的境界。只有掌握技巧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達到理想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木雕技法。木雕技法的製作過程,其魅力是其他材質的雕塑製作無法達到擁有的。



木雕技法需要的工具

木雕中需要的刀具種類繁多,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做「坯刀」,主要用於掘細,就是把一塊木頭一步一步削減的刀具;另一類刀具叫做「修光刀」,主要用於造型完成後的光澤度修改。初學木雕技法的人在選擇刀具時,首先都是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的。再將這兩類刀具講的細些,刀具中還有圓刀,這種刀具在雕刻傳統的花卉上有很大用處,比如花葉、花瓣及花枝乾的圓面都需用圓刀來處理。而平刀則在多用在瑞典和蘇聯的木雕人物中,有強烈的趣味性。斜刀主要用在木雕的關節角落和鏤空狹處剔除多餘和修光。刻人物眼角時,也多用到斜刀。而料刀刻出的毛發效果非常生動自然。無論是掘細刀類還是修光刀類,在木雕技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木雕技法中的技巧

掌握了木雕技法中需要的工具,下一步小編就帶大家熟悉下木雕技法中有哪些適用的技巧。

通常拿到的木頭是木雕的粗坯,即所謂的雛形。鑿粗坯時要注意留有餘地,要適當的放寬。而鑿粗修過的木雕時,要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列和各種布局,然後將具體形態逐步落實並成形,此時主要是要為修光留有餘地。修光時刀跡應該清楚細密,從細節處著手會方便一些。打磨時要根據作品需要,將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的纖維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著色上光時要用到硬毛刷、小硬毛筆和一隻調色缸。著色的顏料要用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其特點是有較強的滲透性。上色後不要立刻擦乾,要等完全乾透再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的木雕技法和其所需要的工具以及相關技巧了解木雕技法的相關信息後,不妨用木頭來嘗試一番,也許你手中平凡的木頭也能變成一件獨一無二的木雕工藝品。

『玖』 木質材料的雕刻可以使用那些雕刻方法

不同材質需要不同類型的雕刻機進行處理,決不可以一視同仁。如果強行使用輕則不能達成雕刻精度,重則損壞雕刻機。下面主要講解木質材料的雕刻可以使用的雕刻機型及方法。
首先注意木質材料不可以使用的雕刻方法:鑽石雕刻法和數字化熱氣印刷法。
然後,可以使用的方法:機械機雕刻,激光雕刻(激光圖像雕刻),噴沙清洗打磨(沙磨),印章,絲網印刷,墊料印刷),熱印法。
機械機雕刻:
激光雕刻是木質材料雕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機械機雕刻也可以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果。這種雕刻方法適用於加工好的木質材料以及半加工好的木質材料。這種雕刻方法操作起來並不復雜,以下是幾種雕刻技巧。
1)木質材料略有些粗糙,為了減少刻刀的損耗,可以使用炭化刻刀。
2)大多數木質材料雕刻時,可以使用雕刻塑料製品的刻刀。
3)如果製作淺的、平底文字,效果類似所料版雕刻的字母,可以使用60度半球或1/4球形的刻刀。也可以使用尖端多槽的磨刀,這種多變的磨刀切割速度更快、更有效,而且比較干凈。
4)如果要在雕刻好的字母上填色,雕刻的深度保持在.010-.015,這樣的深度填色與清理都比較容易。
5)為了取得光滑的雕刻效果,第一次雕刻時,需要把切割深度往潛里調千分之幾,第二次時,再調到要求的深度。這種兩次雕刻成形的方法可以避免切割過程中碰到的木屑問題,特別是在軟質木材料上切割產生的問題。
6)如果雕刻加工好的木質材料,一定要提前檢查一下深度調節器的鼻子,看它是某會在下降時碰到木板。如果碰上了,哪怕是最微小的缺口都會影響最終效果。
7) 還有一條基本原則,雕刻時,應該使用慢的吃進速率和一個快的主軸頻率。木材是一種能滲透的材料,多孔,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8)3D雕刻應用在木材上會有出色的效果。如果雕刻機上配有三維雕刻系統,也可以使用。刻刀可選用優質90度刻角的刻刀。
激光雕刻:
激光雕刻是木材雕刻的主要手段。光束的強度大小可導致雕刻字母顏色深淺。激光機雕刻使用的木材為:胡桃木、櫻桃木、橡木、槭木、白樺木、楊木。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雕刻效果。一些木材,如胡桃木,是易刻、且光滑的,而有一些木材則難刻,且不易上色。
激光雕刻更是用於淺色木材的雕刻,這樣,雕刻區與未雕刻取得顏色對比會強烈些。下面是激光機雕刻中對木材的一些要求:
1)一般而言,雕刻深度越大,顏色越深。
2)用低頻率,如250dpi 或300dpi,又是可以製造更好的效果,這個強度可以雕刻出好的效果,特別是針對軟質木材。
掌握上述兩種方法就可以在木質材料雕刻技術盡情發揮你的才能和藝術細胞!

閱讀全文

與雕刻技巧和方法圖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排肉怎麼腌制的方法 瀏覽:880
油性指甲油凝固解決方法 瀏覽:263
杜仲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816
壓小胯訓練方法 瀏覽:546
蘋果手機相機有水印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
空氣開關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瀏覽:172
騎自行車是鍛煉身體的好方法英文 瀏覽:946
防彈玻璃成分測量方法 瀏覽:942
專家教你兩種去斑方法如何去祛斑 瀏覽:672
如新spa機使用方法5檔 瀏覽:686
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方法如何 瀏覽:309
女孩斜疝治療方法 瀏覽:381
早醒型失眠治療方法手術價格 瀏覽:674
魅藍3手機設置呼叫轉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6
蘋果xe卡頓掉幀解決方法 瀏覽:746
快速清除很多微信聯系人的方法 瀏覽:91
如何引出論點的方法 瀏覽:640
常用手術器材辨認及使用方法 瀏覽:961
青毛豆怎麼腌制方法 瀏覽:814
w7開機運行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