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養孩子自律的八個方法是什麼
1、學會遵守規則。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家長要讓孩子了解各種規則,行人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等,還有要禮貌待人、做事不影響別人等等,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規則給予孩子監督指導。
2、對時間的管理。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家長就要逐漸培養孩子在時間上的自律意識。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別喜歡的事情,比如看電視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3、延遲慾望滿足。
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適當延遲滿足孩子慾望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注意培養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孩子拿成績來換,有成績才有獎勵。
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孩子必須學會好好說話。
4、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自律的人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在面對誘惑時能更好地審時度勢,懂得拒絕,成就更好的人生。興趣,會讓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
5、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並執行。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買幾個玩具,就不能再多要其他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動畫片……然後,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6、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律性越強,相反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如果真正愛孩子,真的為孩子考慮,不為孩子包辦一切、不當眾批評孩子、不拿別的孩子比較、不打罵孩子、不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意見。
7、爸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麼就不要言傳。如果想要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那麼,自己就要成為自律的家長。
8、給予正反饋
正反饋是指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行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勵的,從而去激發他更多地做這種行為。為了讓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著日常要設置的正向鼓勵的事情都是有關孩子能夠做到自律的方面。
(1)在家裡如何自律方法擴展閱讀:
自律的好處:
1、自律可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熬夜和賴床,但是自律的人擁有很有的生活飲食習慣,早睡早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生活,都能保持有條不紊。
2、自律可以讓人更健康,這個健康指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精神。自律的人三餐穩定,目標明確,從來不拖泥帶水,處事干凈利落。
3、自律可以治療拖延症。拖延症是當代人群幾乎人人都有的病症,但是自律可以讓更快的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凡事都井井有條起來。
4、自律可以開闊眼界,贏得別人的尊敬。自律的人生是不允許被浪費的,所以才會事事追求完美,絕不肯將就。
㈡ 寒假在家怎麼自律
1.正確認識自製力
自製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製的反面是任性,提高自製力就是提高我們處理事情的理性。
人一天控制行為和情緒的次數少於2次,所以,如果缺乏好法子,單靠自製力努力,你常常會被自己的「3分鍾」熱度弄得焦頭爛額。
所以,正確認識自製力第一條:「別給自己找虐」,面對失控小事件,先放輕松才能找到辦法解決。
2.明確學習目標
如果你學習是為了「漲姿勢」、去心怡的大學、感受嚮往的都市,那你就應當加以明確,以此來牽引自己;如果你在學校呆著僅僅是「養膘」,那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別「無病呻吟」——不作死就不會死啦。
3.堅持學習計劃
完成計劃是提高自製力最好的方法。計劃只要定了就要做,做一段時間(建議一周)看看效果和得失,進行調整。重要的是遵從自己的心。
4.從小事做起
水滴石穿,任何你所渴望的堅強品質都來源於腳踏實地的努力。生活中千千萬萬件小事鍛造著你的意志力,對做任何小事,只要注意訓練意志力,它們就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5.隔絕干擾
網線拔掉、手機上繳、小說漫畫放火燒……你自己看著辦,這個有點絕,反正最後你得的好處最多!
6.整理
北大學長只向高中的學弟學妹推薦了兩個休閑方法:運動+整理!整理是以外在的井井有條影響大腦結構,有利於大腦的有序運作,既而在無形中提升自製力!
如果你想要在學習中游刃有餘,如果你考上好大學的目標依然清晰,如果你對自己的要求還沒有放的太低,那就努力走出自律的誤區,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㈢ 如何讓自己自律的方法
1嚴格把控時間:一個自律的人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時間觀念一定是很強的,跟人約會還是上班從不會遲到,最好還要養成早到的習慣,所以想做到自律,就是要先學會掌握時間,知道自己每個時間段該干什麼。2拒絕拖延:有些人不自律的明顯表現就是拖延症,做什麼事都拖到最後,這也說明你的思想思維裡面也是拖延的,所以要想自律,就一定不能拖延,當你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著立刻就去做,慢慢的你習慣了自律也就養成了。3堅持:自律的關鍵點還是在於你的堅持,打心底里的堅持,改變自己心底的壞習慣,比如說堅持讀書、堅持運動、堅持畫畫等等,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困難,堅持7天之後你就會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做,任何事都需要堅持,自律也不例外。4對自己狠一點:人們常說不必自己一下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所以有時候當你過得很安逸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挑戰一下新鮮事物,說今天去運動,就給自己定個鬧鍾,多定幾個,時刻提醒自己,這樣你會越來越自律。5生活作息:一般自律的人生活作息都是很規律的,所以他的氣色、身體健康程度,看上去會比別人好很多,晚上10點睡,早上6點起是最佳作息時間,你的作息好了,你的工作和生活精力會更充沛,狀態會更好,自律能力才會更好的提升。
㈣ 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自律起來
一、學會早起。
早起,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律,也是人改變的開始。當新的一天你選擇了早起,你就在這一天的開始先戰勝了自己,這會給你極高的滿足感。
早起健身是一天的開始
當你一天消耗多餘睡眠時間早起時,這並不會消耗你的精力,還會讓你有一個更加充沛的精神狀態,去應對一天的繁瑣,而賴床則會讓一個人的精神不振,注意力集中不起來。
二、清楚你的目標,做計劃,作計劃,做計劃!!!
明天明天明天,明天到底是哪天?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要多少錢才能實現你想過的生活。旅行、 美食、房子、車子,你想要的要多貴,直接寫出來,算算你一個月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支撐起你的野心。有句話說的很好: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去做,去行動。
㈤ 在家裡怎麼保持學習、自律
制定學習計劃是保持學習自律的好辦法,如果你需要完成一個學習目標,要多少時間完成,每天要求自己必須做到,堅持24天一個習慣就能夠養成。
㈥ 如何自律的方法
1、驅動力
驅動力是自律開始的基礎。很多人都說是從內在想要變強的渴望獲得驅動力,不可否認,這樣的內在驅動力可取,但最大的毛病是難以持久,堅持一段時間後人就會疲憊。能以利益導向為驅動力,然後漸漸形成習慣,那將會更容易堅持下去。
2、定目標
所謂自律,就是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一定要給自己定個清晰、可行的目標。並且,把目標寫在紙上。每一條,每一欄都要認真詳細地寫上。你寫得越仔細,做成的可能性就越高。千萬不要囫圇吞棗式的定目標,這樣定了等於沒定。
3、早起
自律從早起開始。千萬不要小看早起,如果你能每天堅持早起,那你一定能比很多同齡人都多出來很多時間。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會無形中多出來很多,日積月累下的改變非常可觀。
4、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
一開始,早起後做每天必須要做的最簡單的事情。比如就是早起刷刷劇,或者是早起出去散步,為家人做早餐都可以,一定要從簡單的開始做起。從易到難,你會更快樂的堅持下去。
切記不要貪多,不要一開始就想著4點起床,然後去跑5公里。第一天你可能會做到,但第二天就很難了。完成目標太難,會給自己造成畏難情緒。
5、克服誘惑
自律有點反人性,意味著你必須去做以前你想做做不了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的與自己的小心思斗爭,克服自己好逸惡勞的惰性思維。比如,想吃美食,但為了減肥,你要一次又一次的管住嘴。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一定要慎之又慎,一不注意就會破功。
6、幻想目標實現的場景
幻想其實是在默默的做自我鼓勵。在你還沒有看到美麗的結果時,不妨大膽地幻想自己實現目標時的場景。細細體會內心的那份渴望,用渴望來再次激勵自己堅持。以目標為導向的堅持,會讓你時時警示自己。
㈦ 怎樣讓自己變得自律
怎樣讓自己變的自律
1、堅持運動
運動讓我們更自律,更能掌控我們自己的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運動能夠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刺激人的交感神經系統,從而提高人的注意力。大多自律的人,都有運動的習慣。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運動要從循序漸進開始,量力而行,剛開始可以從快走開始,然後慢跑,等適應一段時間後,再改成快跑,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直到養成習慣。不要做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有壓力,需要堅持的事情。
2、養成早起
自律從早起開始,而那些能控制清晨的人,大多生活得不會太差。籃球運動員科比曾說,「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鍾是什麼樣子嗎?」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四點的街道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已經練成了強健的體魄,有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3、設定目標
試著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要做什麼是事情,達到什麼目標,只因有目標,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做事情才能更專注和有耐心,當完成制定的一個個目標時,內心會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4、跳出舒適
真正的自律,不過是主動脫離舒適區,然後挑戰自己,規范自己。逼著自己跳出原來舒適區,尋找另一個自己。只有自律,才能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自律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基本工具。沒有自律,我們什麼都解決不了。自律,是你要主動脫離舒適區,勇敢地去挑戰自己、約束自己、規范自己。
5、遠離誘惑
自律應該遠離誘惑,而不是抵制誘惑,比如一個人想減肥,可以通過控制飲食量,控制飲食的熱量來達到減肥的目的,而不是要抵制美食,當我們在專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手機遠離我們,讓一切干擾工作的外界因素遠離我們。
6、適當獎勵自己
我們完成一項工作,適當獎勵自己,比如聽歌,散步、喝杯咖啡,當完成一件比較大的任務,可以獎勵自己吃一頓大餐....只有這樣,我們做下一個任務的時候,才會更有期待,更多動力。
7、自我激勵
不斷激勵自己,告訴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通過不斷自我回答,自我激勵,當你遇到困難想放棄的時候,想像自己成功後的樣子,是不是頓時有了很大的動力。
自律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它並不是一蹴而就,它要我們長期地堅持與堅守。慢慢地,當自律變成習慣時,您感受到的不再是約束,而是自己變得強大。如果您不甘心生活平淡,不想一生碌碌無為,那就從今天自律開始吧,您有多自律,就有多成功……
㈧ 如何自律最有效的方法
1、設立目標,循序漸進。
2、養成良好的習慣。
3、為自己創造一個自律的環境。
4、制定獎懲計劃。
1、設立目標,循序漸進。當你確切地知道自律的原因時,就需要設定相應的目標。但由於自律需要極強的毅力,一次性設立過高或者過多的目標就會很容易讓人覺得未來很艱難,導致情緒崩潰。
具體建議:設定1個或者2個目標,每個目標在可以自己能夠接受並達到的范圍之內。例如:長跑,如果很長時間沒有進行鍛煉,那麼就不要強迫自己第一次就必須跑完5千米,可以先跑一千米然後慢慢增加,每次增加500米或者1000米的距離,待能夠跑完全程後,再緩慢提高自己的速度。
2、 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在生活中, 培養一個人自律最佳的方式是讓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尤其是在那些需要長期的自律才能有進展的項目方面,習慣是自律的一部分。
具體做法:根據想要培養的能力,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制定相應的習慣養成計劃,每天按照計劃行事,堅持一段時間就能看到相應的成效。
3、創造自律的環境。在生活中,如果容易受電腦游戲的誘惑,那麼就狠下心將所有的游戲從你的硬碟上刪除;如果特別喜歡吃零食,就不要買零食來放在你身邊。只要除去那些會讓你無法專心的事物,就可以讓自己花更多精力去專注於那些需要你自律的地方。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入一些促進自身自律的元素,比如每天堅持去圖書館自習兩個小時,在家中規定一個特定的空間作為自己的小辦公室等等,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
4、制定相關的獎勵和休整時間。階段性地給予自己一些獎勵有利於維持自律,形成良性循環。
具體建議:比如可以提前設定,連續一個星期或者五天維持長跑的獎勵是去給自己買一支渴望已久的口紅,連續三個月就給自己獎勵一頓大餐等等。與此同時,也需要在一定呢階段給自己安排一個調整的時間。例如:一星期內,連續晨跑六天,星期日休息一天。有緊有松的安排計劃有利於形成自身持久性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