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酶固定方法如何聯合使用

酶固定方法如何聯合使用

發布時間:2022-07-29 20:38:24

Ⅰ 固定化酶的方法

固定化酶是藉助於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吧酶束縛在一定的空間內並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制劑。
制備方法有:1、吸附法 是酶分子吸附於水不溶性的載體上,有物理吸附法及離子交換劑吸附法。
2、共價結合法 將酶通過花些反應以共價結合與載體的固定化方法。
3、交聯法 用多功能試劑與酶蛋白分子進行交聯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酶分子中有力的氨基、酚基及咪唑基均可與多功能試劑之間形成共價鍵,得到三相的交聯網狀結構。
4、包埋法 是將酶物理包埋在高聚物內的方法。

Ⅱ 酶的固定化技術有哪些

包埋法、化學結合法(將酶分子相互結合,或者將其結合到載體上)、物理吸附法。一般來說,更適合後二者方法,因為酶分子比較小,容易從包埋的材料中漏出來。

什麼是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酶工程》教材上不是有原話嗎,我抄上來給你。 酶的固定化是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手段,將酶束縛於水不溶的載體上,或將酶束縛在一定的空間內,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動,但能使酶充分發揮催化作用的一種技術。 遵循原則:根據酶的應用目的和特性來選擇其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共價鍵結合法;交聯法;包埋法。

Ⅳ 固定化酶的各種方法(如:包埋法和交聯法等)的具體操作流程~~~ 謝謝!!!『『『『『

包埋法、交聯法對細胞、酶的固定化操作及其比較

一. 實驗目的
通過用聚丙烯醯胺包埋法和明膠——戊二醛交聯法兩種方法固定枯草桿菌菌體和細胞色素C,掌握細胞和酶的一些固定方法,並對它們進行固定效果的比較,了解這些固定方法的特點。

二.實驗原理
酶的固定化技術是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水溶性的酶與固態的水不溶性載體結合,使之成為一種不溶於水的仍具有酶活性的物質。固定化酶的優點在於:1)可以反復使用;2)易與產物分離,便於產物的純化處理,提高產物的產量和質量;3)多數情況下,比水溶性的酶穩定;4)適於裝柱使用,有利於生產的連續化。細胞的固定是將產酶的微生物細胞直接固定在固態的水不溶性載體上,省去了細胞破碎以及酶提取等復雜的步驟。但要求所固定的微生物能讓底物和產物易透過細胞膜並且細胞內不存在產物的分解系統。所以,要固定的細胞應該是有選擇性的。本實驗主要是學習固定的方法,並通過比較了解這些方法的特點。丙烯醯胺在一定條件下經催化可形成凝膠,把酶或細胞包埋在凝膠的網路空隙中,形成不溶性的酶的載體。明膠是一種惰性蛋白,當與細胞或酶蛋白混合後,就把酶或細胞包埋在明膠聯成的網架之中。由於菌體細胞或酶蛋白的表面都有蛋白質游離氨基,當加入雙功能團試劑戊二醛以後,戊二醛即和蛋白質游離氨基形成Schiff鹼,因此,在明膠表面與菌體或酶蛋白表面之間發生錯綜復雜的交聯,從而使酶或細胞固定化。

三.主要儀器與試劑
儀器:滅菌鍋,搖床,冰箱,離心機,水浴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
試劑:蛋白腖,牛肉膏,明膠,戊二醛,丙烯醯胺(Acr),過硫酸銨(AP),甲叉雙丙烯醯胺(Bis),四甲基乙二胺(TEMED),過氧化氫,鄰苯二胺,細胞色素C等。

四.操作步驟
1.枯草桿菌細胞的培養
在超凈台上將已滅菌的培養液(見實驗二十七)5ml移置已滅菌的試管中,接種純的枯草芽孢桿菌。在37℃搖床快速振盪培養8-10小時(培養液較混濁為止)。離心收集菌體,加3ml蒸餾水輕攪使菌細胞懸浮。
2. 丙烯醯胺凝膠固定細胞色素C和菌細胞
取50ml燒杯三隻,各加入3ml 29%Acr-1%Bis混合液,2ml水。輕攪勻後,於1號燒杯中加入1ml菌細胞懸浮液、2號燒杯中加入1ml 0.13%細胞色素C液和在3號燒杯中加入水1ml作為對照,然後都加入10%過硫酸銨液70μl和TEMED8μl,輕攪勻後待凝。將凝固後的凝膠用水浸泡5分鍾,其中換水3次。把凝膠放置濾紙上,用濾紙輕吸干,觀察凝膠顏色。(可能的話,將包含菌細胞的凝膠切成較薄的薄片與對照一起在顯微鏡下觀察)。將這幾種凝膠切成小顆粒,分別取約0.5克放置於有濾紙的漏斗中,用水淋洗數次後移置試管中,各加入20mmol/L鄰苯二胺4ml浸泡2分鍾後加入10%過氧化氫0.04ml,混勻反應30秒,倒出上清液,以水為空白測定428nm處的吸光值,分析測定結果並解釋。
3. 明膠包埋—戊二醛交聯法制備固定化細胞色素C和固定化菌細胞
取50ml燒杯二隻,各加入明膠1克,水4ml,於80℃水浴熔化,冷卻至60℃左右分別加入2ml菌細胞懸浮液或0.13%的細胞色素C液,在攪動下迅速加入25%的戊二醛0.5ml,置於—20℃,三天後取出融化,觀察比較。

Ⅳ 將酶固定在載體表面 化學結合法

A、將酶包埋在細微網格中即酶固定方式中的包埋法,故A正確;
B、將酶相互連接起來即酶固定方式中的化學結合法,故B正確;
C、將酶吸附在載體表面即酶固定方式中的物理吸附法,故C正確;
D、將酶加上糖衣只不過是為了防止胃液里的胃蛋白酶消化酶制劑的方法,並不是酶固定的方法,故D錯誤.
故選D.

Ⅵ 為什麼要進行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優缺點

因為在有些反應相中,如果酶和產物混合在一起以後不好分離,會影響後續操作,此外,溶解相的酶有時候效率會比較低。
方法:
1、載體結合,將酶和一些高分子材料結合在一起。優點:製作簡單,反應效率較高,比較適合大型工業化生產;缺點:適用的酶范圍比較小。
2、交聯,利用連接分子將酶相互連在一起形成高分子。優點:類似第一條;缺點:會產生酶的浪費,教練反應比較激烈會可能導致酶活性的降低。
3、包埋,將酶包裹在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網格中,包埋材料允許反應物通過,但不允許酶通過。優點:方法較統一,適合實驗室操作,對酶和反應相限制較少;缺點:持久性差,包埋反應可能會減損酶活性。

Ⅶ 固定化酶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酶本身還是溶於水的,只是是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使酶與水不溶性大分子載體結合或把酶包埋在其中,使得酶在水中溶性凝膠或半透膜的微囊體從而導致流動性降低.酶固定化後一般穩定性增加,易從反應系統中分離,且易於控制,能反復多次使用.便於運輸和貯存,有利於自動化生產,但是活性降低,使用范圍減小,技術還有發展空間.固定化酶是近十餘年發展起來的酶應用技術,在工業生產、化學分析和醫葯等方面有誘人的應用前景.
具體方法
吸附法
利用各種吸附劑將酶或含酶菌體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的方法.通常有物理吸附法和離子吸附法.
常用吸附劑有活性炭、氧化鋁、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等.
採用吸附法固定酶,其操作簡便、條件溫和,不會引起酶變性或失活,且載體廉價易得,可反復使用.
載體結合法
最常用的是共價結合法,即酶蛋白的非必需基團通過共價鍵和載體形成不可逆的連接.在溫和的條件下能偶聯的蛋白質基團包括: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巰基、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絲氨酸和蘇氨酸的羥基.參加和載體共價結合的基團,不能是酶表現活力所必需的基團.以中國首先採用的雙功能團試劑「對位-β-硫酸酯乙碸基苯胺」偶聯載體和酶為例,載體結合的步驟如下頁反應式.
此法曾先後用於3′-核糖核酸酶、5′-磷酸二酯酶和葡萄糖澱粉酶等的固定化.此外酶通過物理吸附或離子吸附於載體制備固定化酶也是常用的方法.
交聯法
依靠雙功能團試劑使酶分子之間發生交聯凝集成網狀結構,使之不溶於水從而形成固定化酶.常採用的雙功能團試劑有戊二醛、順丁烯二酸酐等.酶蛋白的游離氨基、酚基、咪唑基及巰基均可參與交聯反應.
包埋法
酶被裹在凝膠的細格子中或被半透性的聚合物膜包圍而成為格子型和微膠囊型兩種.包埋法制備固定化酶除包埋水溶性酶外還常包埋細胞,製成固定化細胞,例如可用明膠及戊二醛包埋具有青黴素醯化酶活力的菌體,可連續水解帤基青黴素,工業生產6-氨基青黴烷酸.
酶經過固定化後,比較能耐受溫度及pH的變化,最適pH往往稍有移位,對底物專一性沒有任何改變,實際使用效率提高幾十倍(如5′-磷酸二酯酶的工業應用)甚至幾百倍(如青黴素醯化酶的工業應用).

Ⅷ 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包埋法 定義:將酶、細胞或原生質體包埋在各種多孔載體中,使其固定化的方法。 分類:根據載體的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為凝膠包埋法(網格型包埋法)、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型包埋法)。 1、凝膠包埋法:應用最廣泛的固定化方法。

閱讀全文

與酶固定方法如何聯合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8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4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5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0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5
球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580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05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0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48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2
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59
香葯炮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32
數據沖突的四種解決方法 瀏覽:554
帕金森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