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學好草書
江南公子教你學草書
如何寫好草書 這是人們經常會問到的問題 在此 本大師詳細的解答這個問題 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草書書法( Y& {2 R2 F$ N4 ?4 G/ R2 L/ _
首先 要摒棄錯誤的書法理論 長久以來 一些對草書一知半解的人 往往會給人灌輸錯誤的草書學習方法 比如 認為楷書是草書的基礎 學習草書之前 必須要寫好楷書 其實 各種書體間觸類旁通互相影響 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強調楷書是學習草書的先決條件 這就是胡說八道了 我們要知道 在楷書產生之前 草書早就廣泛的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 從確切的物證和歷史記載來講 至少在漢代 草書就相當盛行而此時楷書還沒有產生 因此 說楷書是草書基礎 這是罔顧事實 以訛傳訛的結果5 |( s9 B, r5 Z" H
其次 從草書的用筆 章法 意境等特點來講 和楷書涇渭分明胡越殊風 孫過庭講 草以使轉為形質 草乖使轉 不能成字 就非常准確的表達和概括了草書特點 也就是說 草書要化方為圓 如果不能飛動 園轉 准確地表達草書的線條和形態將談不上草書書法 而楷書是以點畫為形質的 楷書字體線條分明 點畫明確 是端莊公正的方塊字 由此可見 草書與楷書在本質上天壤之別 如果強行將楷書作為草書基礎 豈不是生搬硬套 強詞奪理耶7 j. M2 e: h. c" s( i% n& u
因此 要想學好草書 首先就要避免出現楷化思維 也就是說 在寫草書時 不要出現楷書那種字字獨立 行行整齊 大小統一 字形見方 筆筆工整的特點 草書是動態平衡 章法上要交相輝映 以局部的沖突來形成整體的和諧 在變與不變中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越規矩的境界 顛張醉素草書中 那種時而一行數字大如斗 時而千纏萬繞細如絲的精彩風貌 豈是楷書能作為基礎的嗎?
; N! {- W- c. l M) t 明白了這個道理 本大師就繼續講如何循序漸進的學習草書 正式學習前 先用一二天時間將毛筆以90度的角度在紙上畫連續的8字 直到能熟練自然的劃出線條均勻的8字為止 這是鍛煉草書中鋒用筆和流暢書寫的不二法門 + |. ]1 U# A& d1 H) q- n( t
接下來 學智永的草書千字文(千萬不要學什麼草訣百韻歌 草書口訣等這些烏七八糟的字帖)學習目的是認識和掌握基本草字 待掌握基本字形和草法後 轉而學習王羲之17帖或孫過庭書譜 臨習以上兩帖時 首先要不分青紅皂白的通臨一至二遍 然後再選擇其中段落仔細臨摹 直到基本形似再臨習下一段落 如果此兩帖已經臨習完畢 就基本掌握了草書的變化和草法
- m* \6 y7 @) J! ?) b" B6 I$ u 此時 就要以自己的愛好和取向選擇歷代草書大家中的一位來專門學習(並且這種選擇是終生的不可半途而廢) 這些草書大家的作品可以是二王尺牘 可以是張芝碑帖 可以是張旭墨寶 可以是懷素手跡 甚至黃庭堅 祝枝山等的優秀作品 但絕不可以取法三流書家 否則品味庸俗 習氣陳厚 積重難返5 q3 u+ F$ ?) W# l) ]/ j+ J8 T
如果自己已經對專門學習的書家有了掌握後 又要廣泛閱讀和借鑒各家各派草書 並深入學習書法歷史和理論 並在此基礎上學習說文解字和古漢語 同時研習章草 特別是要仔細學習急就章月儀帖和優秀草書漢簡。。。。。。本講到此為止 後面更精彩 欲知後話 請付酒錢
-------------------江南公子
② 怎樣寫草書好看,拿筆的姿勢要詳細點
針對當今草書的現狀,來談談學習草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草法的嚴格性
草書的草法是很嚴格的,所以寫草書猶如「戴著鐐銬跳舞」。草法,是千年書法歷史約定俗成的,最早追溯到章草,以及《十七帖》。學習草書比學習其他書體要多一道功課:字的特定性,要求結構准確,不能任筆為體。初學者可以多看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以及《書譜》《十七帖》等,這些長篇的草書經典,有助於掌握草法。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比草書慢,又因為比草書相對容易辨認,相對於楷書又較靈活,所以實用價值較高。
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帖》都是行書,未見有草字夾在其中,而張旭、懷素遺存的經典草書樣本,則無一不是純粹的草書體。
所以我們還應從歷史的角度去正本清源,以學術理論為依據,切實提高對書法的認識度,只有明確目標,才能在專業道路上越走越遠。
結語
在近年的各類全國書法大展中,草書的投稿是最多的,說明草書在當代有著眾多的愛好者,已不是曲高和寡的書體了。而且,草書的影響甚至越過書法,跨越至其他藝術門類甚至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
我曾經在一部故事片中任美術設計師,外國導演在一個武打動作的鏡頭中,就要求我在背景上以草書來展現:在一個牆面的草書映襯下,兩位演員在打鬥,動與動的結合,從立體到平面完全展現了動態的藝術升華,通過轉動的鏡頭也將草書藝術更為廣泛地傳播出去。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
草書作為特定的符號,也廣泛運用於書籍裝幀中;也有設計師選取草書印在T恤上,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有的將草書刻於木板上,製作成彰顯品位的裝飾畫;有的讓草書「爬」到牆紙上,成了家裝的一抹亮色……
從稿書到藝術書體,草書完成了歷史性的身份轉變,而如今,我們也將就草書的藝術性反復揣摩,放下浮躁的人心,不斷地探索、研究,以達到物我相忘的書法最高境界。
③ 學習書法,如何掌握行草書筆法技巧
鏈接:https://pan..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④ 如何快速掌握行草書的方法
一、從基本功入手
三個結合:臨貼與創作結合、大字小字結合、楷書與行書結合。
三看:1、平時多看名帖、2、看書法展、3、看名家揮毫。從好作品中汲取養分。
二、推薦範本
「多景樓」、「虹縣詩」、「研山銘」、「李太白憶舊游詩」、「花氣詩」等。
三、三大創作原則
★線條堅而渾——激情原自線條的熟練。線是力和勢的組合,行筆要沉著痛快,做到穩健、輕便,重筆勢(即趨向),根據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線條斜勢,整體縱向走勢。
★結體奇而穩——注意重心。欹側、擒縱、疏密、高低。
★章法變而貫——竹節式(幾個字一節)節數間有空隙;貫珠式(中心線);蛇行式(左右擺動);疏影式(疏疏朗朗)。
四、七大整體布局要點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書眼放中央,可大些,字與周邊氣貫。
3、整體上展出適合墨跡濃重的作品。掛家中適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不過於冷僻。
5、作品整體布局上面重下面輕。
6、評作品好壞主要看總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還續,氣脈一貫,此布局之妙也。
五、十個書寫關鍵詞
1、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濕中有干,干中有濕,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柔相濟。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雲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豁然開朗。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製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側並用。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慮。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復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氣呵成。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錯落有致。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筆情墨趣。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沖擊力。用好拙筆,用筆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重視貫氣。書法的氣,是指點劃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六、十二條用筆細節
1、草書不見橫畫。行草書有橫線條的盡量短些,要有縱向感。可用虛、細線替代。
2、忌由快產生的平拖、干筆、粗細一樣的現象,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3、墨淡無神。重新起筆用濃墨,濃墨字的筆畫要交代清楚。
4、忌單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間一行是作品重點。一作品中,要有幾個突出、精彩、有個性的字。這也叫「書眼」。
6、長線條字很重要,收筆時要謹慎,一般筆勢結束時用干筆。
7、筆墨重的字不能面積相等,字的重輕要有過渡,忌團狀。
8、細筆要有韌性,粗筆要結實。要有鐵劃銀溝的粗筆,又要有行雲流水的細筆。
9、墨干時速度稍慢,濕時略快,粗時略慢,細時略快。行草有楷意,楷書要行寫。
10、交筆時,起訖分明,每筆要交代清楚。
11、講究提按:齊而不齊,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著筆向下按」。
12、中側並用,八面出鋒,細處用中,厚處用側。
中國的書法藝術最講究的就是用筆。元代趙子昂說的「用筆千古不易」, 是指在用筆的法則上千古不易,是對筆法重要性的高度強調。
我們理解,這法則是:要用毛筆書寫出高質量的,具審美有表現力的點畫。這是書法藝術無可爭議的一條法則。
⑤ 怎樣練好草書
1、識字,草書的寫法來源於秦漢時期,是當時隸、篆書的草寫體,並沒有約定俗成,後來出了個草聖張旭,後人多學此人,逐漸草書的寫法皆以張旭為範本。買張旭的帖,先識字認字。
2、書寫,在行書的基礎上學習張旭的字,注意筆法的變化,注意字形的變化,注意上下的聯系。
3、范學,就是廣泛的學習其他書法名家的草書,體會其精神,把不同的人都字相互印照來體會。
草書的結構原則是以刪繁就簡、連綿不斷、筆斷意連、書寫便捷而為目的。盡管歷史上各家草書的結構不盡相同,但草法的規律卻基本一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因此,它的結構規律是嚴格的:
刪繁就簡,點畫相代在諸種書體中,楷書是最規范、最標準的書體,行書則比楷書自由,增加了筆畫之間相連的游絲,但都省減了楷書中繁復和點畫,而草書更為省減、簡練,它的一畫可以代替四個點,一筆可以成一個字,可見其省略的程度,而且,草書可以用一點代替一畫,也可以用一畫代替幾點。
圓轉連綿,一氣呵成書的主要筆法是使轉,因此在書寫時點畫隨筆法的曲轉而運動。它的線條多為圓弧形,加上游絲牽引其間,所以寫出來圓圈較多,加上行筆流暢舒展,一筆甚至可以寫好幾個字,有時寫下來就圈圈相套,一氣呵成。
氣勢貫通,挪騰變化由於草書的氣勢體現在一整篇上,對每個字的位置和重心都不一定要對直和平穩,只要氣勢到了,上下有所呼應,整個看起來渾然一體也就可以了。因此,有時字的挪騰很厲害,並不是上下對齊,而且字的形態也是千姿百態,變化多端。有些字單獨看是傾斜的,重心似乎不穩,但從整篇看則是均衡、穩定的。因此,草書從欣賞到創作,尤其是大草,都要從整篇出發,照顧全局。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草書代表作品:
1、張旭唐 《古詩四帖》
2、懷素唐 《自敘帖》
3、孫過庭唐 《書譜》
4、黃庭堅宋 《李白憶舊游詩卷》
5、米芾宋 《論草書帖》
6、趙佶 宋 《草書千字文》
7、鮮於樞 元 《石鼓歌》
8、祝允明 明 《前後赤壁賦》
9、文徵明 明 《草書詩卷》
10、徐渭 明 《白燕詩卷》
11、王鐸 清 《草書詩卷》
12、林散之 草書《中日友誼詩》
13、李志敏 《草論-三春堂狂草》
⑥ 怎樣才能練好草字
練好草書的方法有三種(個人認為):
循序漸進法:先練習比較簡單大氣的楷書 比如:顏體,趙體等。在逐漸轉入行書,漸入草書的練習。好處:根基穩,更規范,易形成自己風格。缺點:速度慢,考驗耐心,須持之以恆。
速成法:直接找一本帶翻譯的名人字帖臨摹,寫之前先把要寫的字翻譯一遍。好處:成速快,較規范。缺點:內行可能發現根基不穩,寫字飄飄然。要求:要有標準的姿勢(如站樁等)。
耳濡目染法:每天堅持看帖,並研習其運筆方法,將側重點放在筆法練習,在熟悉其運筆過程後研究字形結構。好處:下筆有神,筆法精湛。缺點:結構不夠准確,需後期努力。要求:對筆觸即運筆過程領悟能力較高。
總結:在練習過程中少不了一個詞:堅持,切記不可半途而廢,隨意落筆,要讓大家看得眼花繚亂,卻不能胡亂塗鴉。
⑦ 怎樣才能寫好草體字
萬事以書法宗旨為綱,你先學楷書,學到書法精髓(基本的書法筆畫寫法和毛筆的技巧運用,如邊鋒、轉筆的技法)再用到草書當中皆可,當然也要有靈性,草書不能臨摹的太深,草書是以抒發書者的心靈為要旨的,要以自己的心去寫,用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去寫。
⑧ 怎樣寫草書好看,拿筆的姿勢要詳細點
怎樣寫草書好看,拿筆的姿勢要詳細點
首先要掌握執筆的方法
正確的執筆方法,應採用三指執筆法。即「捏」、「托」、「墊」、「靠」, 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如空心拳,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
捏: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分別從二個方向捏住筆桿下端,大拇指在筆桿的左側,比食指稍靠後(離筆尖稍遠)。食指在筆桿的右側,在大拇指前(離筆尖稍近)。
托:用中指第一關節外側(中指指甲蓋的根部)托住筆桿。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後,前端形成的垂直面在中指前面,中指在食指下部。
墊:無名指和小指在中指後自然疊起彎向掌心(形如空心拳)。
靠:筆桿向右後方傾斜和紙面呈45度,緊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與虎口之間。
其次是掌握運筆的方法
以小指下方手掌側端根部的豌豆骨為支點,腕關節運筆為主,手指關節運筆為輔。
書寫左右筆向筆畫運腕,上下筆畫主要用指,斜向筆畫腕指並用。
⑨ 草書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書寫時有何技巧
草體包括章草、今草、狂草和行草這四種不同的草法。草書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草書是指同正書甲骨、金文、小篆、分書和楷書相對應的草法書體。其中,甲骨、金文由於年代久遠,它的草體已不得而知。其他正書的草體分別是:小篆的草體是草篆,分書的草體是隸書和章草,楷書的草體是行書、行草、今草和狂草。狹義的草書一般指以下三種,根據草體的潦草程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當然草書的字與字的連貫和作品的空間布局有不可分割的聯系,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書法實踐中不斷學習領悟古人的筆法、章法和用墨方法。有一些喜愛草書的書法愛好者,在入門的時候,老是喜歡臨摹一些古人的字帖,因為這是基礎的基本功。基礎不牢,那麼勢必會地動山搖。在學習草書的入門階段,我們當然有必要臨摹古人字帖,在練好扎實基本功的基礎之上,繼續學習更為優秀的草書知識。所以說臨習古人字帖絕不是可以繞過去的一段路程,而是有志於書法學習者的必由之路。
⑩ 怎樣學寫草書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前者由隸書演變而來,陸機《平復帖》為代表作。後者以楷書、行書演變而來,自二王名家輩出。顯然今草更加實用。我們今天的簡化字也有很多自形是從草書中演變而來,比如「書」、「車」等等。因此,想學好草書,必須有足夠的楷書和行書基礎。
如果題主現在的字還不錯,那麼推薦於右任先生《標准草書》作為範本練習草書。《標准草書》是於先生為改革漢字、順應世界各國「印刷以楷,手寫以草」的潮流,提升漢字書寫效率而編纂的。他根據歷代草書規范,編寫了所有常用字形化楷為草的對應規則,比較實用。
在練習《標准草書》的同時,為了提高藝術性,可以臨習古帖,這樣就解決了實用和藝術統一的問題。
另外:章法與繁簡。
1.先說章法。章法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單個字的間架結構和與周圍字形的呼應(這一點在草書中尤為重要);第二,整篇的整體結構、藝術風格、呼應、對比。歸結到一點,就是「氣」的貫通。這一點需要把研究古帖和「悟」結合起來,搞清楚古人的氣是如何行進的。
2.繁簡轉換。剛才說到簡化字形中很對來源於草書。這就意味著學習草書,並不需要太多地在意繁簡問題。並且復雜的字往往比簡單的字寫好看更加容易。並且這一點《標准草書》中的字形基本與現行簡化字相似,畢竟以實用為目的,自己看得懂、看得舒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