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初中歷史背誦記憶方法技巧

初中歷史背誦記憶方法技巧

發布時間:2022-07-28 15:00:22

① 初中政治歷史怎樣背才能記得又牢又快呢

初中歷史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歷史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人教、萬門)合集。適合各階段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② 初中歷史應該怎樣背

我自己曾學歷史專業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適合你否。歷史嘛,多背是應該的,但要有技巧,平時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因為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二是記不準,易混淆,張冠李戴,錯記漏記,把觀念或原理弄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三是記不牢,容易忘,費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沒有多長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歷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③ 初中歷史學習的技巧有那些

初中歷史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歷史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人教、萬門)合集。適合各階段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怎麼背歷史

你要是有耐性就看完它
保證對你有用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後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繫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前後內容。如講到《馬關條約》中日本割佔中國領土台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台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清設台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侵佔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台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佔中國台灣達50年之久。這樣將有關台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後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對有並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後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後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內容。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並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1)記人名。記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徵來加強記憶。如兩漢帝王都姓劉,兩宋的姓趙,兩晉的姓司馬。
記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諧音法,用這兩種方法記外國人名字尤為適用。諧音法就是將外國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漢字去理解,使原來無意義的音節成為有意義的名詞或片語,便於記憶。有些人名不妨給它取個雅號,使用諧音法(雅號)記人名盡量要能順口、生動,防止低級和粗俗。對歷史人物不僅要記住讀音,還要書寫正確,若寫錯別字,則前功盡棄。如把齊桓公的「桓」寫成「恆」,把「贏政」寫成「嬴政」等等。
(2)記地名。歷史學習中常常要記許多地名,尤其是古今異名和外國地名,更使初學者感到頭痛,成為學習的攔路虎。如何記住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學習有關歷史地名時,一定要藉助地圖冊來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確的空間表象。如學習《中國古代對外經濟交流》一章,要記的地名較多,一定要對著書本或圖冊,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記住;學《隋朝大運河》,只有看著地圖冊,才能記住一個中心(洛陽)、兩個點(東北到涿郡,東南到餘杭)、四個段(自北而南),否則就會把方向搞錯。對於中外史上有關軍事的地名更應藉助於圖冊和其中的各種標記,才能記住。
其次,要記住地名還要仔細看課本中歷史地圖下列的古今地名對照表,才不會將古今名稱相同其實並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錯。如南宋趙構在「應天」稱帝,課本註明「應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明朝,定都在「應天」,這里的「應天」則是在江蘇南京。兩個「應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課本注釋或圖冊,就誤認為是一個地方了。
(3)記年代。時間概念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學科的特點之一。中外歷史綿延幾千年(若從原始人群算起則有兩三百萬年),其中需要重點掌握的年代也有一兩百個,牢記這些重要年代既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最使初學者感到困難的一個方面。
那麼如何才能既多又快地牢記歷史年代呢?
第一,分清公元前後,掌握年代與世紀換演算法。在學習中國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許多同學往往只記住年代的數字,卻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還是公元後如何分清呢?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國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這件事,凡發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漢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後的都是公元後;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羅馬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後的都是公元後。如斯巴達克起義發生在公元前73年,而漢代班超出使西域則在公元73年。
一個世紀是100年,有些同學以為年代與世紀的換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實是不對的。如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世紀,1994年不是19世紀,而是20世紀;同樣,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1世紀,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為公元1年是1世紀,101年則是2世紀,1001年是11世紀,2001年是21世紀,依次類推。所以,若將世紀換成年代,就應該將世紀數減去1再乘100,同樣,把年代數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紀數。
第二,聯想記憶法。歷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經歷時間相同,如隋統一全國(581—589年),安史之亂(755—763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都經歷8年時間,所以只要記住其開始(或結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結束(或開頭)年代,這樣只要記住一頭就行了。
第三,對比記憶法。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紀)有時會發生幾件大事,我們如把它們安排在一起就便於記憶了;如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雅典梭倫改革;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巴黎和會召開,第三國際成立等等。
第四,利用數字特徵來記憶。有些年代的數字很特殊,若將它編排在一起,就容易記住。
A自然數排列:1234年蒙古滅金,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B.兩位數字相同的: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818年馬克思誕生,1919年五四運動。
C.首尾數字相同的:313年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戰,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
D.間隔時間相同的:在中國史和世界史中都有相隔時間2年、10年、100年、200年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我們可藉助它來推算年代或事件,便於記憶。
相隔2年的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相隔10年的有: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蘇丹反英大起義;1884年中法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1934年紅軍長征;1901年《辛丑條約》,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變,1941年「皖南事變」。
相隔100年的如: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1592年朝鮮抗日;1127年金滅北宋,1227年蒙古滅西夏。
相隔200年的是: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歷史發展猶如一條長河,任何歷史事件都是發生在特定的時間里,時間是構成歷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牢固而准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歷史年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悠悠歷史長河,年代既多又雜,單單一個五千年文化的中國就足以讓大多數學生頭疼了,若再加上世界上其他國家,豈不讓學生更是談「史」色變。即使靠死記硬背記下來,但時間一長,也往往會弄得張冠李戴、笑話百出。
那麼,面對如此多的國家,如此紛繁復雜的歷史年代,應當如何記、如何背才能更有收效呢?根據幾年來的教學經驗,現就這個問題,簡單地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順口溜記憶法
即藉助於某些通俗押韻的/頃口溜,將歷史事件記住。以中國古代史朝代的更替為例,可將朝代順序編成順口溜:「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短短的二十八字,就把中國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概括進去了。又如清朝皇帝的順序:「努皇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十二個字記錄了清朝十二個皇帝,這方法既記得牢,又不會顛倒順序。
二、特徵記憶法
即在熟悉歷史事件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找出具有特徵數字的重要年代來加以記憶。它可分為兩類:
(一)一肩雙挑數字:即中間一個或兩個相同的數字,它的前後兩個數字相同組成的年代。如: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滅亡埃及。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
383年,淝水之戰。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
1881年,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二)重復數字:即兩組年代數字相同重復出現。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818年,馬克思誕生,德國十一革命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
三、順序記憶法
這種記憶是最普通的記憶方法:即根據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利用自然數順序排列記憶。如: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滅遼。
1127年,金滅北寧。
1234年,蒙古滅金。
1392年,高麗建立李朝,改國號為鮮朝。
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
1592年,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萊剋星頓槍聲,第一次大陸會議召開。
1776年,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獨立宣言》發布,美利堅合眾國成立。
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四、間隔(跳躍)記憶法
即根據中外數千年的歷史事件,通過掌握重要歷史年代間隔若干年的特點來幫助記憶。如間隔兩年的:
1911年,辛亥革命。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7年,張勛復辟,護法運動。
1919年,「五四運動」。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孫中山逝世,「五卅」運動,省港工人大罷工。
1927年,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1929年,古田會議召開等。
又如間隔五年的:
1487年,迪亞士航行到好望角。
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
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
又如間隔十年的:
1901年,《辛丑條約》。
1911年,辛亥革命。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41年,皖南事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以上這些年代數字的排列,雖然是硬性編排在一起,缺乏意義。但是由於經過排列組合,也有巧合之處,可以掌握年代的間隔特徵,易於記憶。
五、對稱記憶法
即指將公元前相對稱的歷史年代聯系起來,便於記憶。如公元前476年,春秋結東戰國開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王滅亡,西歐奴隸制崩潰封建制度開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221年,後蜀(漢)建立。
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起義。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六、對照記憶法
即將發生在同一年的中外歷史事件,系起來記憶,這樣可以引起聯想記憶。如
公元前594年,(中)魯國實行初稅畝倫改革。(外)雅典梭倫改革
1689年,(中)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外)英國通過《權力法案》。
1861年,(中)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外)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4年,(中)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外)第一國際成立。
1937年,(中)「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外)德日意軸心國形成。
1941年,(中)皖南事變。(外)德國突襲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七、上掛下聯記憶法
即把握住一個歷史年代加以上掛下聯,印象深刻容易記憶。如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上掛一百年1689年,是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下掛一百年是1889年,是第二國際的成立。
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上掛五百年是1351年至1364年,元末紅巾軍起義。
八、歸類記憶法
即把性質相同的歷史事件,加以歸類記憶。如中國共產國黨領導的三次統一戰線:
1924年,國共兩黨合作,革命統一戰線建立。
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1949年,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建立。
又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三次武裝起義。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1792年8月,巴黎人民攻佔王宮。
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推翻吉倫特派統
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三次突然襲擊。
1939年9月1日,德國襲擊波蘭。
1941年6月22日,德國襲擊蘇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九、顛倒式記憶法
即把歷史年代的數字顛倒次序記另一個年代。如:184年,黃巾大起義,顛倒年代數字481年,法蘭克王國建立。
1271年,元朝建立,顛倒過來為1721年,彼得建立俄羅斯帝國。
十、推算年代起迄記憶法
即將一般歷史事件劃分成歷史階級,只要記住一個年代,即可推算出另一個年代。如我國奴隸制社會夏、商、西周大約經歷五百年,記住夏朝建立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向下推算五百年即是商朝建立於十六世紀,再向下推五百年,即是西周建立的年代。又如太平天國運動長達十四年之久,只要記住1856年金田起義,即可推算出)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除此以外,記憶的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要求多記多練,才能牢固地掌握住這些重要的歷史,也才能不混淆歷史年代

⑤ 初中歷史怎樣背才能記的又快又牢

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記憶力好的人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掌握了記憶的一些基本規律,所以他們記得又快又牢。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你總是花很長時間進行記憶背誦,且記住沒多久又忘了,那你有必要看看下面提高記憶效率的5個關鍵。

1、藉助老知識來記憶新知識,以舊帶新

新知識的記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且容易忘記。但如果嘗試將新知識和已經知道的知識建立聯系,以舊帶新,記起來就會容易很多,且不容易忘記。

在學習和記憶一個新知識的時候,要努力回想舊知識,用「這和......類似……」的思路去思考;或者告訴自己「這是......知識的延伸......」。這樣的學習思路,可以讓我們更快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讓大腦記住更多信息的同時還減小了記憶的負擔。因為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只需要了解這個新知識和已經知道知識的差異就可以了。

2、把零碎的知識連接成塊,進行塊狀記憶

大量零散、單個的知識是很難進行記憶的。但如果把知識按照一定的關系或邏輯,進行整理和關聯,形成一個個知識塊、知識晶體,記起來就會輕松很多。同時,組塊的知識還可以讓我們理解得更透徹。

這乍一看好像有難度,其實不然。比如用我們熟悉的思維導圖梳理一本書,用知識框架圖的形式梳理一個知識點。或者簡單的以條列的形式把一個個知識點梳理成一個系列(比如:關於時間管理的5個方法、關於發奮讀書的10個案例......),都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3、把記憶的內容趣味化

越是有趣的東西,越容易被我們記住。在記憶的時候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想像力,讓要記得內容生動起來。比如簡單的「219816」這一串數字,我們可以很快記住,但記得快忘得也快,很快就會忘記。如果對數字進行編碼,讓數字活起來「鱷魚在酒吧喝石榴汁」,不僅可以快速記住,且不容易忘記。

具體的學習和訓練也比較多,比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中記憶部分的「數字編碼」記憶,以及「人體編碼和家居定位」這種位置記憶法,都是比較簡單實用的記憶策略。

4、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記憶

我們在學一個知識的時候,通常是用眼睛去看或者用耳朵聽,但如果只是把學習停留在這個階段,那基本是很難掌握知識的。

所以,在聽完或看完之後,我們還要調動大腦去思考、整理,然後用手把它寫出來,用嘴巴把它講出來。眼、耳、腦、手、嘴等多種感官都要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學起來效率才會更高。

5、定期復習鞏固

學習之後,不是所有知識都能被我們馬上用到,一旦不用它,時間長了,印象也就淡了。如果想要記得時間更久,就要時不時地去復習鞏固一下。

⑥ 背初中歷史的方法和技巧

把握整體結構
學習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可以主要朝代為線索去學習。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
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幹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學會歸納整理
歷史是從古到今發展演變而來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系。例如,在學習中國歷史「香港回歸」時,我們應聯系前面所學知識,回顧香港是如何被英國佔領的相關知識。在學習世界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們應聯想到中國歷史「五四運動」的發生。經常注意前後聯系,我們就能弄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便於理解掌握知識。
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例如,我們可以就「港澳、台灣問題」、「三次科技革命」等專題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這樣也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列表圖示法背歷史
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
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⑦ 初中歷史知識常見的幾種記憶方法

1,需要做到構建系統,化繁為簡。只有從邏輯上分清楚關系,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網路。建議每個章節自己做出相應的思維導圖,而且一定是自己親手繪制出來的,如此才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剛開始的時候很痛苦,很糾結,但是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經歷過知識的迷惘,才能看清後邊的結構。另外需要做到的是化繁為簡,化整為零。不要被眼前的大山嚇唬到了,愚公尚且能夠移山,何況我們眼前的只是山丘。把整體化為部分,各個擊破。
2,確定目標,做好規劃。不要帶著盲目去記憶知識點。一定要目標明確,即今天需要記憶多少知識點,記憶達到什麼程度等。說一個曾經教學中的實例,班級中的學員基本都是知識接觸較少,但是7天之後就走上考場。時間緊迫,當時採取的方式就是在課堂上進行記憶:知識講解一個大的版塊,如教育學講解結束,立馬隨堂記憶,且伴隨著考察。最後收到很好的成效,150分平均考到120分,基本都被錄取。這次教學實踐給我一個啟示:帶著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去進行記憶是可以很好的迅速提高記憶的知識量的。
3,說說說記憶之中可以採取的有效地技巧。很多學員感覺單純的記憶很枯燥,這個時候可以採取記憶和習題的練習相匹配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舒緩記憶的疲勞,而且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另外,可以採用相應的口訣來減少記憶的負擔。如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教學思想的記憶可以採用1,2,3,4來進行記憶。1個原則:教育性教學的原則;2個理論:倫理學和心理學;3個中心:教師,教材,課堂;4個階段:明了(清楚),聯想,系統,方法。這樣的方式的採用可以減少記憶的時間,而且更加准確。
4,知識的記憶好比爬山,達到一定的層次,便可融會貫通,高瞻遠矚。

⑧ 初中歷史巧記方法

一、諧音記憶:

1.李淵建立唐朝時間618年。

可以記憶為:李淵見糖(建立唐朝)留一把(618)。

2.新中國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可以記憶為:豬(珠海)頭(汕頭)下(廈門)深(深圳)海。

二、歌訣記憶法:

1.經典的歷史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2.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孔孟儒,行「仁政」;

道「無為」,老莊興;

子墨子,講「非攻」;

韓非子,「法治」行。

三、歷史線索對比記憶

1.中國近代化: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經歷的順序是:經濟——制度——思想文化。

2.西方近代化:文藝復興、思想啟蒙——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殖民掠奪,經歷的順序是:思想文化——制度——經濟。

⑨ 怎樣記憶初中歷史知識的方法

01

古代中國的政治

1、時空定位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背誦記憶方法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榻榻米和床連接方法 瀏覽:192
雜土渣土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瀏覽:633
中國移動寬頻電視網線連接方法 瀏覽:816
簡單有效的去扁平疣方法 瀏覽:526
鳥簡便方法怎麼畫 瀏覽:831
選擇高層管理者最常用甄選方法 瀏覽:220
機械硬碟放在光碟機位置安裝方法 瀏覽:805
外部存儲的計算方法 瀏覽:740
金剛石液壓塊安裝方法 瀏覽:113
資金貨物比例計算方法 瀏覽:270
快速削水果皮的方法 瀏覽:827
路燈電壓過低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500
掛車改短方法圖片 瀏覽:443
嘴上起皮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440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2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20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