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快速背樂譜
快速背樂譜的方法如下
1、動作慣性記憶法。
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對於作品掌握的熟練程度的直接體現。對於演奏而言,即使能將樂譜默寫下來也並不代表能在舞台上准確流暢的演奏。只有通過大量練習,使動作形成連續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狀態也能准確、流暢地演奏才算是達到了登台的基本要求。
慢速段落往往由於技術上的輕松而容易被忽略,練習不足會導致動作熟練程度的欠缺,繼而引發忘譜。因此,適當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練習時間是相當必要的。
2、鍵盤位置記憶法。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調性比較復雜、調號和臨時升降記號繁多、把位變換頻繁的作品。出於樂理與和聲寫作的要求,樂譜中往往會出現較為復雜的音高記錄方式,比如重升G,雖然在理論上絕對不能用還原A來代替,但在鍵盤上確是還原A,因此當我們遇到這樣的音符時無需去記憶它到底是重升G還是還原A,而是直接記憶相應的鍵盤位置就行了,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樂譜的復雜程度。
3、樂譜視覺記憶法。
顧名思義,通過反復看譜在頭腦中形成視覺映像,就像是對於某一圖形的記憶一樣。這樣,當演奏者在背譜演奏的過程中,眼前會浮現出樂譜的內容,演奏者會產生仍然是在照譜彈奏的感覺。
4、無琴無譜記憶法。
在背譜的後期階段可以嘗試完全在頭腦中「默彈」的方式來加深印象,如果能夠清晰地在想像中彈出每一個具體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則背譜的熟練和牢靠程度已達到可以登台的標准了。
5、無琴無譜記憶法。
在背譜的後期階段可以嘗試完全在頭腦中「默彈」的方式來加深印象,如果能夠清晰地在想像中彈出每一個具體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則背譜的熟練和牢靠程度已達到可以登台的標准了。
(1)快速學會簡譜方法擴展閱讀
1、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簡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方濟名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後用來教唱宗教歌曲。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梭再加改進,大力倡導,並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葉,簡譜傳到日本,再傳入中國。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之後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由於簡譜的記法與中國的工尺譜(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相當接近,因此在中國簡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世界范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得最好、最發揚光大的國家。而五線譜,通過以西方為中心的音樂教育體制,已基本通行於各個國家,在學校里已是必修項目之一,它為世界音樂統一於一譜提供了基礎。
2、五線譜,是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的—種方法。五線譜的每根線以及線與線之間的空間,自下而上分別稱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和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線和間如不夠使用,可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增加線和間。加線及加間各分別稱為上加第一線、上加第一間,下加第一線、下加第一間等,各代表一個音級。這些音級的固定高度根據所用的譜號來決定。
譜號有三種:高音譜號,又稱G譜號,低音譜號,又稱F譜號,中音譜號,又稱C譜號。五線譜為適應不同音域的人聲和樂器的需要,並避免過多的加線,有多種譜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種:即高音譜表(用G譜號):低音譜表(用F譜號)、女高音譜表、中音譜表、下中音譜表(後三種用 C』譜號)。女高音譜表現已不常應用,中音譜表僅用於中提琴,次中音譜表常用於大提琴、大管、長號的較高音區。此外還有上低音譜表、女中音譜表等。
參考資料:網路-樂譜
② 如何快速學簡譜
學習簡譜的方法:
(一)首先要搞清音的高低。簡譜上音的高低是用1、2、3、4、5、6、7來表示的。
其中3--4 和7---1(1上加一點表示下一個八度)為半音,其它(1-2 2-3 4-5
5-6 6-7)都是全音。1、2、3、4、5、6、7依次升高,就像我們上樓梯一樣,每次上一個台階。(這中間只有3-4 7到下一個高音1隻能上半個高度的台階)。
1、2、3、4、5、6、7下邊加一點表示比未加點的音低了一個八度,加兩點表示低了兩個八度。同理上邊加一點表示比未加點的音高了一個八度。
0為休止音(不發聲)
(二)音的長短。
「5 - - - 」為全音符(如果說它的時值長度為四秒鍾)
「5 - 」為二分音符(那麼它時值長度則為二秒鍾)兩個二分音符等於一個全音符。
「5」為四分音符(時值長為一秒鍾)兩個四分音符等於一個二分音符。
「5下加一小直線」為八分音符(時值為二分之一秒鍾)兩個八分音符等於一個四分音符。
「5下加平行的兩條直線」為十六分音符(時值長度為四分之一秒)兩個十六分音符等於一個八分音符。
(三)節拍。
4/4(下邊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上邊的4表示每小節[唱或奏]四拍)。
2/4 (下邊的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上邊的2表示每小節有二拍)
3/4 6/8………皆同上理。
拓展資料: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後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18世紀時法國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一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18世紀中葉此後,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拍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寫法: 1 2 3 4 5 6 7 i
讀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參考資料:網路-簡譜
③ 怎樣學會唱簡譜
簡譜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伯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寫法:1234567i
讀法:DoReMiFaSolLaSiDo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3)快速學會簡譜方法擴展閱讀:
簡譜的要素
1、調號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記在譜號的後面的,這些記號叫做調號。調號總是只用同類的變音記號,即升記號或降記號。簡譜的調號一般是用1等於A、B、C、D、E、F、G來表示。
2、音符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3、休止符
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
④ 怎樣才能用簡譜快速學會一首歌
最好是先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音高,如果想快速的用簡譜唱一首陌生的歌,也有一個好辦法,首先必 須要唱准音階12345671然後就可以利用音階去找不會的音高,例如簡譜12125,唱到第二個2時唱不準5,這時就可以利用音階來找5的音高,你可以從2開始唱音階,就是2345,這樣就可以知道5怎麼唱了,這樣一遇到唱不準的音符,就可以利用音階找音法來唱准任何一個音,所以一定先唱准音階
⑤ 怎麼快速學會看簡譜
1234567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具體音高根據低音點或者高音點看 低音點在下面 高音點在上面 點越多音就越高或者樂低 簡譜都是首調記譜 注意看一下調號 節奏什麼的 和五線譜的節奏型都是一樣的 大概也就這么多了吧
⑥ 數字簡譜應該怎麼學才能快速學會
嗯……這個嘛
從簡單點的說起吧
1234567對應」都來秘法搜拉稀」這個只要小學上過幾節音樂課都能知道 簡譜裡面 數字上面帶點的 就是高八度 下面帶點的就是低八度 後面帶點的就是多半拍 下面畫橫線的 就是半拍 每多一條線就再扣除一半 上面帶弧線的 是連音 連音中間不變口型不換氣 就是兩個音符只發一個音
如果是學唱歌用的話 還要知道音名和唱名 說白了就是看到1234567的數字 你要知道這個音從你嘴裡發出來是什麼音 這個就需要簡單的練習了 只要擁有任何一件樂器 用樂器能夠演奏1234567 然後聽著樂器演奏的音對應唱出中文的 都來咪發嗖啦希 時間久了 腦子中形成聲音對數字的條件反射 就能聽音識譜了
如果只是想學習樂器演奏的話 知道我上面說的簡單的符號意義 對應你的樂器去彈奏 就能彈奏出簡單的樂譜了 至於想演奏的特別好 那需要你對你手中的樂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熟練使用手裡的樂器 看到1 就知道是都 知道你的樂器需要怎麼操作才能讓操作出這個音 (以鋼琴為例 就是兩個黑鍵前面的第一個白鍵 如果是號 就什麼也不按直接吹奏 就是1 也就是都 順帶一提 幾乎所有的管弦樂的1 幾乎都是啥也不按直接吹就是 都……然後銅管……就是號類的樂器 直接吹全是1……)
剩下的 就是自己練習了……想看譜唱歌 需要練習音名轉換成唱名 想練樂器的話 就需要對樂器非常熟悉 熟能生巧了
最後希望你能學有所成
⑦ 怎樣學習樂譜
1、了解簡譜的組成
簡譜的組成由調號,拍子,節奏型,小節線,音符,時值、連音線組成,掌握這些理論概念即可快速學會識譜,是音樂識譜的重點一。
2、調號,拍子
調號分為C D E F G A B,調號是歌曲的音域范圍,意思為唱歌有時候這個調高了,低了,這個就是調號的音域。拍子既是唱歌打的節奏,當手拍下去在抬起成為拍子。手拍下去在抬起為一拍。拍子有四二。四四、四三、八三、八六等,定義是以()為一拍每小節有()拍,填上數字即可
3、節奏型,小節線
節奏型有全分,1---,二分1-,四分1,八分1下面加一條橫向,十六分下面加2條橫向,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切分音等,小節線即使樂曲中的豎線,兩條豎線之間的音符算是一個小節。
學會識譜重點三,音符,時值,連音線
音階為1234567.音符有全分音符 時值是四拍,二分音符時值是2拍,八分音符是半拍,十六分音符是四分之一拍。連音線意思是不能斷續,同樣音有連音線只唱一個音。
(7)快速學會簡譜方法擴展閱讀:
簡譜的起源: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後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18世紀時法國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一篇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
18世紀中葉此後,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⑧ 怎樣能快速學簡譜
學習簡譜應重在實踐,多做視唱練耳練習,就是要多聽多唱。把音節唱熟了,唱准了。最好跟著固定音高的樂器一起練(鋼琴、手風琴、電子琴都可以),一定要大聲地唱出來。還要多聽,先從自己熟悉的樂曲(歌)開始,練到聽到音樂的聲音就能唱出譜子來。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要著急,只要認真堅持練就會有成效。
下面簡單介紹一些簡譜知識供你參考。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
簡譜是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記錄音高的一種記譜法。
標記: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圓點,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高兩個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個圓點,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低兩個八度。
要准確地表示音的絕對高度,還要應用調號標記。調號標記是用1=F、1=G……等來表示的。
音的長短是在音符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
全音符 5 — — — 唱四拍
二分音符 5 — 唱二拍
四分音符 5 唱一拍
八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一條短的橫線) 唱半拍
十六分音符5(在音符下加兩條短的橫線)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在音符下加三條短的橫線)唱八分之一拍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號是0。為了表示不同長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數目來表示。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橫線)
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橫線)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
簡譜中的拍號和五線譜一樣,用分數標記,它和調號一起記在樂曲名稱的左下方,先記調號後記拍號。樂曲名稱的右下方是詞曲作者的姓名。
以上所介紹的僅是簡譜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識,是很不全面的。如想深入學習,給你推薦一本書《從零開始學簡譜》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書店裡應該有售。或《新概念樂理教程——五線譜、簡譜—起學》任達敏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