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防治羊快疫
(1)病因
為腐敗梭菌(又稱惡性水腫桿菌)侵害所致。這種病原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及塵土中,經傷口感染時引起各種家畜的惡性水腫;經消化道感染時,則引起快疫,多為散發。
(2)症狀
發病急,死亡快。夜間發病的較多,往往是傍晚飼喂時還很正常,次日晨發現已死於圈內,並且多發生於膘情好的羊只。若為白天發病,飼喂時可見突然停止採食,精神不好,很快出現各種神經症狀。病羊喜卧,一般體溫不高,臨死前不久發生瘤胃臌脹。死後屍體腐敗迅速,腹部膨大,天然孔流出血樣液體,血液凝固不良。
(3)預防
若處常發地區,每年春、秋各注射「羊四防」(快疫、猝狙、腸毒血症、羔痢四聯苗)一次。
(4)治療
一般來不及治療。對病程稍長者可用青黴素及磺胺類葯物治療。
② 羊快疫怎麼預防
常發地區定期注射羊三聯四防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症、羔羊痢疾)或羊快疫單苗,皮下或肌內注射5毫升,每年春秋2次注射。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嚴寒襲擊,嚴禁吃霜凍飼料。羊舍建在地勢高燥之處。
③ 如何防治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症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細菌性疾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為特徵。病羊常無明顯臨診症狀而突然發病死亡。羊猝狙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感染所引起,以潰瘍性腸炎和腹膜炎為特徵。病羊常無症狀而突然死亡。羊腸毒血症是由D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急性毒血症疾病,其臨診特徵為急性死亡,羊腎臟軟化如泥狀,腸道和肺臟的出血、水腫嚴重。
梭菌病病程較短,往往來不及治療,應以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和預防措施為主。
(1)加強飼養管理
夏季避免羊過食青綠多汁飼料,秋季避免採食過量結子牧草,注意精、粗、青料的搭配,避免突然更換飼料或改變飼養方式,搞好圈舍衛生,提供良好環境條件,多運動。
(2)免疫接種
每年定期接種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症三聯苗。初次免疫後,需間隔2~3周再加強1次。
(3)病死羊處理隔離病死羊並及時焚燒或深埋,防止病原擴散,環境徹底消毒。
④ 羊快疫預防方案
防治措施編輯
治療
大多數病羊來不及治療即死亡。對那些病程稍長的病羊,可用青黴素肌肉注射,每隻羊每次160~320萬單位,每天2次,或內服磺胺嘧啶0.1~0.2g/kg體重,每天2次。輔助療法是:強心、補液解除代謝性酸中毒。可用含糖鹽水500~1000ml,5%碳酸氫鈉100~150ml,10%安鈉咖10~15ml,混合後靜脈注射,或內服20%石灰乳,每次50~100ml,每天1~2次。對可疑病羊全群進行預防性投葯,如飲水中加入蒽諾沙星,或環丙沙星。
血清治療
首先病羊要隔離,同時對發病的羊應用英國凱諾推薦的血清葯物進行治療,推薦方案:羊速清+頭孢+干擾素,連用2-3天,治癒率在90%以上。
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羊受寒冷刺激,嚴禁吃霜凍飼料。
在易發地區每年春、秋兩季注射羊7聯血清—羊速清(羊小反芻獸疫,羊痘,羊口瘡病,羊腸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羔羊痢疾)
每年秋冬、初春季節不在潮濕地區放牧
在易發季節,適當補飼精料,增加營養,提高抗病能力,不讓羊採食冰凍草,防寒,防止感冒
發現可疑病羊,立即上報有關部門,採取隔離消毒,防止疫情擴散
對病程稍長的病例,在防疫措施保護下,給予每隻羊160萬--240萬單位青黴素1次肌肉注射,1天2詞
7專家提示編輯
生前診斷比較困難,藉助死後剖檢,真胃有出血性炎症,結合臨床診斷可初步確診,但確診還必須進行細菌學檢查
對稍緩慢可疑病例的治療,必須在嚴密隔離、消毒、防止疫情擴散的情況下進行
⑤ 如何防治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症_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細菌性疾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為特徵。病羊常表現突然發病死亡,常無明顯臨診症狀。_ 羊猝狙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感染所引起,以潰瘍性腸炎和腹膜炎為特徵。病羊常無症狀突然死亡。有時病羊掉群,衰弱、痙攣、眼球突出,在數小時內死亡。_ 羊腸毒血症是由D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急性毒血症疾病。死亡的羊腎組織易於軟化,又稱「軟腎病」。本病多突然發病,通常在出現症狀後很快死亡。_ 梭菌病病和較短,往往來不及治療,應以加強平時的飼養管理和防疫措施為主。梭菌為土壤常在菌,羊只採食了被病原菌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抵抗力減弱時就容易發病。因此,放牧時盡量選擇在高燥地區,避免羊群採食受污染的青草,定期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⑥ 羊快疫如何防治
羊快疫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突然,死亡快,故稱「羊快疫」。
(1)病原
為腐敗梭菌,又稱惡性水腫桿菌。此菌為細長桿菌,無莢膜,能運動,可形成芽孢。
本病多為突發,經消化道感染,常見於秋冬和初春。發病的常為營養較好的羊只。剪毛後患感冒,採食冰凍草料等均易誘發本病。
(2)症狀
多數呈急性經過,突然發病死亡,夜間發病較多。常見羊突然停止採食,離群卧地,精神不好,很快出現神經症狀,不安、磨牙、興奮及跳躍等。腹部膨脹、有腹痛感,下痢,糞便稀薄有黏液和血絲。一般體溫不高,個別達到40~41℃。病程亦有延長至1~2天死亡。
(3)剖檢
屍體腐敗較快,腹部膨大,天然孔流出血樣液體,血液凝固不良。真胃及十二指腸有明顯的充血、出血,黏膜下水腫,在胃底部及幽門附近常有大小不等的紫紅斑和潰瘍,小腸黏膜充血、出血,腸壁增厚。肝腫大,質脆,呈土黃色。肺充血,氣管內充滿泡沫液體。心肌呈煮熟狀,心內膜有出血斑點。全身淋巴結多發生水腫。多數病例有胸水和腹水,並帶血。
(4)治療
可用青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安苄青黴素或磺胺類葯物等。
(5)預防
常發病地區,每年在發病季節前接種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聯菌苗。或在發病季節內,將羊群轉移到乾燥地區飼養。避免採食冰凍飼料及冰水,並防止受涼感冒,以及妥善處理屍體,嚴格消毒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