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點評講課
一、評教學目標。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目標的確定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重要尺度。看教學目標設置是否准確、具體、可操作、可達成、可檢測;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地體現在教學環節中;
看問題設置、教學方法、雙邊活動等是否緊密圍繞教學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從學生答問、練習、小結等方面評價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二、評教學思路。教學思路設計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教學思路設計是否簡潔明了有獨創性;教學思路層次、脈洛是否清晰;看教師在課堂上運作是否流暢自如。
三、評課堂結構。課堂教學中是否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精講多練;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有無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觀象,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學習、思考、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四、評教學手段。看教學方法、手段是緊扣教學目標,為教學目標達成服務;看教學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學生學習興趣、能力的培養;看教學方法、手段是否注重學生「學」的效率和學習效果。
五、評教師基本功。看板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條理性強、富有藝術性;看教師教態是否明朗莊重,富有感染力;看授課語言是否准確清楚,精當簡練,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看教師操作教具熟練程度。
六、評教學效果。看教學效率是否較高,學生思維是否活躍,課堂氣氛是否和諧;看不同程度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進步;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看學生是否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是否解決。
❷ 如何評課和議課
一、不要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位教師不管教學能力怎麼強,課堂總會有缺憾的地方,所以聽課評課對教師存在的明顯問題,必須提出改進要求和建議,但不宜過多地求全責備。
二、兼顧整體,不要以偏概全。
評價一個教師的課好與壞,既要看當前所聽的課,還要看平時的課;既要看上課,還要看教學成績;要避免看兩節課就給教師教學水平下結論的片面做法;要做到全面分析,整體評價。
三、實事求是,坦率誠懇。
客觀公正,不夾感情因素,不分厚薄親疏,通用一把尺子,一個衡量標准。
四、講究差異,區別對待。
1、對已經初步形成自己教學特點的「尖子」教師要求要高一些,可側重於對他們教學中的擅長之處及獨到見解,做一些比較鮮明的、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鼓勵他們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2、對那些能夠勝任的教師,應側重在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改革教法上多做評議。
3、對一般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基本功要求全面評議,力求讓她們逐步達到這些要求,並針對他們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薄弱之處,有側重地加以點撥、指導。
4、對任教有困難的教師,評課時的側重點則應放在教學目的是否明確、集中、記住哦學重點、難點是否把握,講解是否清楚、正確、有條理,講練是否結合一些課堂教學的主要方面加以指導。
5、對新教師,應著重指導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逐步達到上課的基本要求。
另:對教改觀摩課的評議應突出一個「研」字,倡導一個「爭」字;
對選優課的評議應突出一個「嚴」字,倡導一個「學」字;
對檢查了解課的評議,應突出一個「實」字,倡導一個「促」字。
五、給教師說課要注意的問題:
1、評課要避免肯定或否定一切,要一分為二。可以用「3加2(三優二缺)」的評課要求;
2、避免就事論事,要藉助理論;
3、避免空談理論,要以事論理;
4、避免強求統一,允許保留意見;
5、評課要注意場合。
❸ 評價一堂好課的標准包括哪些方面
1.學生學習狀態評價。這是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
(1)學生的參與狀態。
(2)學生的思維狀態。
(3)學生的達成狀態。
2.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新課程評價並不完全否定原有課堂教學評價,它在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的同時,從更全面的角度關注教師的教,是對原有教學評價的發展與超越。
(1)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正確,手段是否充分體現新課程要求的三個維度的目標內容。
(2)教師的權威活動時間是否盡可能壓縮,力求講解精要、恰當,鼓勵學生質疑問題,不迴避問題,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時調整教學?
(3)教師是否能夠正確地處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審視和探究的目光對待教材,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認同或者標新立異?
(4)教師能否提出高質量的思考題?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層次性?是否正確、及時地評價學生的回答?
(5)教師能否及時調控課堂,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間應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對話,教師要多用商量式的語氣向學生提出建議和要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師能否對所有學生表現出尊重和贊賞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態、語言來激發學生內潛的情緒,使學生的學習情感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穩定持久的「樂學」狀態?
由此從評價的機制和評價的方式上,促進教師形成學生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發展的觀點,激發引導教師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❹ 評一節課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一、教學目的(體現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
2、重點和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能以簡駕繁,所教知識准確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二、教學程序(體現主體意識)
1、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
2、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傳授知識的量和訓練能力的度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4、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5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三、教學方法(體現訓練意識)
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
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四、情感教育(體現情感意識)
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創造新能
力
2、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
五、教學基本功(體現技能意識)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
2、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
4、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
六、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
1、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2、學生會學,學習生動,課堂氣氛活躍
3、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七、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
1、教學有個性特點
2、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❺ 一堂優秀的語文課的評價標准
一、從學科性質上看。「語文姓語」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話,但它簡練明確地表達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徵。語文是工具,需要學習訓練,需要運用積累;語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審美、有文化積淀。《語文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講,在語言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實踐的能力。這就是要用語文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語文的無窮內涵。學生的多讀、多寫、多思、多問,是最重要的語文實踐,是實現語文積累,提高語文學習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徑。要克服目前課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語文手段的現象,還語文教學的本來面目。
二、從課堂形態上看。「課標」指出:要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是學生充分施展和表現才能、取得學習成果的時空。在課堂上不管老師表現了多麼高超的語文才華,如果學生沒有充分活躍起來,沒有思維、想像、情感的迸發,就不能算一節好課。因此,學生自主地、生動活潑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學習,應該是一節好課的主要標志。
三、從學生發展上看。教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種發展應該表現在每一節具體的課上。好的課堂,應能反映出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由不喜歡到喜歡的發展過程。另外,學生的發展又應該是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學而又藝術化的方法過程,實現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發展的課堂,才是好課。
四、從學習氛圍上看。教師是學生的朋友,在好的課堂上,老師應該與學生是平等的,與學生應該是心與心的交流(而不僅僅是過去所說的「教態」如何)。有了好的學習心理氛圍,課堂就一定會是民主的、和諧的,學生的學習就會是愉悅的。
五、從教學個性上看。語文教學不但應該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個性化的發展,而且特別注重教師教學的個性化。語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選文。不同的課文,就應該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每篇課文都應該選擇最適合教材的個性化的方法——因為內容決定形式。當然,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也應該有不同的教學設計。有些老師模仿別人的教案去上課,試一試可以,一以貫之,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❻ 如何評價一節課
一堂課上得好與不好,聽過課後就能有所體會,可是要真正的評價一堂課,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評價一堂課,要全面的看。不能只看到優點而不說缺點,這樣不利於老師的成長,也不能只看到缺點而不談及優點,這樣容易打擊老師的積極性。
2、評價一堂課對上課的老師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要持有和善友好的語調說話。不要太過強硬或是咄咄逼人。
3、課堂是教與學的聯合,所以應該要評價老師的教法,比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教室對課堂的組織能力對活動的設計,教室主導作用等。
4、課堂的主角是學生,如果一堂課相當順利,可是學生收獲甚少,也是不能說很成功,學生學到了知識,訓練了技能也是一個評價的標准。
5、每一堂課都不可能很完美,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共同探究突破的方法,一個最重要的標准還有就是,要看重難點的確立和突破,這是一堂課的最終目的,是需要權衡的。
❼ 如何評價一堂課的優劣
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既要看結果,又要看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與對話。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其次,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第三,要看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對學生是不是進行了有效的了解
2.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從感覺上來說,可用「累」與
「不累」來區別
如若聽課者始終被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所吸引,
精神專注、積極投入,沒有絲毫「累」的感覺,那麼,無疑,這是一堂好課。反之,聽者焦慮不安,惋惜不已,時而抬腕看錶,時而交頭接耳,等待著下課鍾聲響起,那麼,這樣的課是不能列入好課之列的。(《語文教學通
訊》2004年第10期,賈志敏《讓課堂充滿活力》)
3.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學生面部表情是一張「晴雨表」
如果學生喜形於色,不能自己地投入學習,眼睛裡閃爍著成功的喜悅、生命的滿足、收獲的充盈,這就算得上好課。(《語文建設》2003年第2期,李贈華《一切寫在臉上》)
4.一堂課是不是好課,應看它是否體現了「實」與「活」的統一
一節好的語文課,應是「實」與「活」的統一。「實」指
扎實、朴實、真實,教師要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科學地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活」不單是氣氛
活躍,語文教學的「活」,首先應體現在活用教材,適當引進,利用相當的課程資源,拓展渠道,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資料,鋪墊教學,補充內容。其次,要活化教學形式,加強語文實踐活動。
❽ 如何評課
主要分成三個方面:評教師、評學生、評內容。
1、評教師
評教師,主要評的是教師的「教」,其內容包括:教師的基本功(包括知識結構、體態神情、語言板書等)如何。三水三心曾經聽過一名老師的課,聽完之後,就直言不諱的說出了兩點:普通話太「歪」,板書太潦草。其實,這就是教師基本功不扎實的表現。
2、評學生
其實,對學生的評價,最終的落腳點,依然是對教師進行評價,學生只是一個載體。三水三心在聽課的時候,就非常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其實,一節好課,不能是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說了算,學生的眼睛,早就可以告訴你課堂教學的優劣。
3、評內容
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包括組合,是老師的權利,也考驗老師的水平。經驗豐富、教學能力突出的老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化組合。而有的老師,則按圖索驥、照本宣科,很難吸引到學生。
(8)如何點評一堂課的標准及方法擴展閱讀:
評課的注意事項
1、找准自己的位置
大致上來說,評課,可以是專家評、領導評、同行評等幾類。而如果是同行的評課,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老教師評年輕教師的課,可以在鼓勵的基礎上多指出不足,這是幫助進步。
2、注意表達方式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師評課,建議採取的表達方式是:這一節課,在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值得學習——任何時候,再差的課,都是可以找到優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