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書法的要領是什麼
1、描摹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3、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4、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5、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
6、米字格
「米」字格的用法歷來在書法學習者和愛好者中有分歧和爭議。啟功先生主編的一九八六年出版的《書法概論》中第48頁對「米」字格的說明就有誤差。
7、雙鉤
雙鉤書法之「五指法」(雙苞) 雙鉤,也叫「雙苞」,是執筆的一種方法。
2. 書法練好的技巧
一、書法入門歌 書法為藝術,前人心血凝。學書貴有恆,練書須用心。心正則筆正,筆決記心中。下筆不離點,轉折貴圓露。有垂還欲收,勾劃忌平庸。左垂宜豎露,右直利懸針。捺似金刀勢,撇如犀角形。橫行鋒務斂,結構氣欲清。毫發不鬆懈,布局巧用心。疏密必相間,遲速便能通。輕重相扶持,正偏顧盼情。濃淡相映易,向背必適中。虛實必兼顧,起伏延綿陳。縱橫穿插勢,吞讓有分寸。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尊。神形能兼備,飄逸瀟灑容。日日不歇筆,不懈功竟成。楷書口訣楷書稱正楷起筆多藏鋒學書必先行行筆用中鋒筆畫形態穩回鋒要自然字字得端正結構講造型結構搭配勻多臨古人帖章法要講究用筆講技巧筆筆得到位楷書要寫好清朗必整齊重在用腕上行書口訣行楷書寫要流暢主筆沉著是關鍵快寫簡化是特徵連筆輕細不可粗伸縮性大變體多用筆最好是長鋒執筆用筆如草書使墨必須調濕潤執筆必須懸起肘全篇排頭是標准靈活多變才自如
一氣呵成要貫通隸書口訣方勁古拙
如龜如鱉蠶頭雁尾
筆必三折雁不雙飛
蠶無二色點畫俯仰
左挑右磔重濁輕清
斬釘截鐵魏碑口訣魄力雄強精神飛動氣象渾穆興趣酣足筆法跳躍骨血潤達點畫峻厚結構天成意態飄逸血肉豐美草書要決草書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全章一起要貫通有氣有神是精品狂草要決狂草如激電湍流字字如驚蛇出洞點線變化多姿美疏密虛實心有數氣勢磅礴態萬千結構布白心暢意
3. 書法技巧都有哪些
書法的技巧在於興趣和努力
一、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想把字寫好。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物只要有興趣就成功了一半,練習寫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樹立一種觀念,不是別人要把字寫好,而是我要把字寫好。如果一時沒有興趣,就要慢慢培養,你想寫字有那麼多的好處,你就會有願望想把字練好。
二、了解學習硬筆書法的基本常識。
練習寫字前,我們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備用工具:普通白紙、鋼筆、圓珠筆、藍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筆方法:三指執筆法,拇指和食指兩指緊握筆桿,中指靠在筆桿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緊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輕輕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筆桿的地方距筆尖大約1寸的距離,筆桿距紙面大約45度的角度;
3、寫字姿勢: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三、「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讀」即讀帖,讀什麼?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閑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臨」即臨帖,就是帖放在一邊,一邊看一邊照著帖的寫法進行練習,最好不要看一畫寫一畫,要看一個字寫一整個的字。卉人雲:「臨書易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進,摹書易忘。」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說學習書法就是臨帖,大凡沒有不臨帖而在書法上取得成功者。臨帖還要進行比較,就是把自己寫的字同帖上的字進行比較,比較字的形態,短長肥瘦,字的用筆、結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黃錦祥書法欣賞
「背」就是背臨,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後,學寫的字在腦海中會有一些記憶,我們就要試著不再看字帖,能夠背著寫出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字來。開始如果有一定難度,說明臨帖記憶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繼續花功夫進行認真臨寫直到能夠背臨出來。只有能夠背臨才離成功不遠了。
「意」即意臨,再創造的過程。在能夠背臨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個性修養入書,進行再創造,最終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特點,不然臨得再象也是別人的東西,古人稱之為「書奴」。
「用」即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要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進行應用。如今天經過練習會寫好了一個字,明天就要在作業、寫信、寫文章中按練習的寫法進行書寫應用。要徹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寫法習慣,重新按練習的新一套寫法進行書寫。如果我們只是練習寫字的時候按字帖上能夠把字寫好,而平時又按原先自己的習慣寫法進行書寫,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四、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幾種情況。
(一)、忌見異思遷,宜目標專一。
見異思遷、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學習硬筆書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學者學習書法,今天喜歡「二王」,明天又臨顏真卿,過幾天又學習米芾、蘇東坡……見異思遷,目標不專一這是學書之大忌,也是很多習書者為什麼經常臨帖,遲遲不能進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學到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們必須選准一本自己喜歡的一家一帖後,老老實實臨寫,等學到八幾分,再臨臨其它帖也是無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貴堅持。
書法大師魏開學告訴有些初學書法的朋友.練字象犯冷熱病,興趣誄時就練一陣子,有時十天半月就不動筆,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練字肯定是練不好的。貴在每天堅持練上一兩個小時不間斷,如果有時出差在外,也可以帶上帖進行讀。
(三)、正確認識「高原現象」。
所謂高原現象就是開始練字感得有進步,練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進步了,反而覺得比以前退步的現象。有些人遇到這種現象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時乾脆換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練。要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賞水平提高了,常言說「眼高手低」,這不是退步而是進步,是手底下的進度沒有眼睛的進度快,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繼續加緊臨帖練習,使手上的功夫達到眼上欣賞的水平。
中國書法的發展史[1] ,為中國書法奠定基礎的先秦書法,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這些最早的漢字已經具有了書法形式美的眾多因素,如線條美,單字造型美,變化美以有及章法美,漢字的演變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之中,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變化而豐富起來。
4. 學習書法正確方法
正確學習書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幾步:
一、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想把字寫好。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物只要有興趣就成功了一半,練習寫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樹立一種觀念,不是別人要把字寫好,而是我要把字寫好。如果一時沒有興趣,就要慢慢培養,你想寫字有那麼多的好處,你就會有願望想把字練好。
二、了解學習硬筆書法的基本常識。
練習寫字前,我們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1、備用工具:普通白紙、鋼筆、圓珠筆、藍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筆方法:三指執筆法,拇指和食指兩指緊握筆桿,中指靠在筆桿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緊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輕輕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筆桿的地方距筆尖大約1寸的距離,筆桿距紙面大約45度的角度;
3、寫字姿勢: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三、「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讀」即讀帖,讀什麼?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及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閑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臨」即臨帖,就是帖放在一邊,一邊看一邊照著帖的寫法進行練習,最好不要看一畫寫一畫,要看一個字寫一整個的字。古人雲:「臨書易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進,摹書易忘。」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臨帖還要進行比較,就是把自己寫的字同帖上的字進行比較,比較字的形態,短長肥瘦,字的用筆、結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背」就是背臨,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後,學寫的字在腦海中會有一些記憶,我們就要試著不再看字帖,能夠背著寫出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字來。開始如果有一定難度,說明臨帖記憶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繼續花功夫進行認真臨寫直到能夠背臨出來。只有能夠背臨才離成功不遠了。
「意」即意臨,再創造的過程。在能夠背臨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個性修養入書,進行再創造,最終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特點,不然臨得再象也是別人的東西,古人稱之為「書奴」。
「用」即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要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進行應用。如今天經過練習會寫好了一個字,明天就要在作業、寫信、寫文章中按練習的寫法進行書寫應用。徹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寫法習慣,重新按練習的新一套寫法進行書寫。
如果我們只是練習寫字的時候按字帖上能夠把字寫好,而平時又按原先自己的習慣寫法進行書寫,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四、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幾點注意事項。
(一)、忌見異思遷,宜目標專一。
見異思遷、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學習硬筆書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學者學習書法,今天喜歡「二王」,明天又臨顏真卿,過幾天又學習米芾、蘇東坡……見異思遷,目標不專一這是學書之大忌,也是很多習書者為什麼經常臨帖,遲遲不能進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學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們必須選准一本自己喜歡的一家一帖後,老老實實臨寫,等學到八九分,再臨臨其它帖也是無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貴堅持。
書法大師魏開學告訴有些初學書法的朋友.練字象犯冷熱病,興趣誄時就練一陣子,有時十天半月就不動筆,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練字肯定是練不好的。貴在每天堅持練上一兩個小時不間斷,如果有時出差在外,也可以帶上帖進行讀。
(三)、正確認識「高原現象」。
所謂高原現象就是開始練字感得有進步,練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進步了,反而覺得比以前退步的現象。有些人遇到這種現象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時乾脆換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練。
要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賞水平提高了,常言說「眼高手低」,這不是退步而是進步,是手底下的進度沒有眼睛的進度快,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繼續加緊臨帖練習,使手上的功夫達到眼上欣賞的水平。
(4)把握書法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軟筆書法的基本練習:
一、身法。
從來我們習字的唯一途徑,就是面對範本、學習寫好漢字。
習字時要端正姿勢。端坐桌前,與桌保持一些距離,紙放正,右手運筆成字時,筆的位置,對准鼻的前方而稍偏右,頭正而稍偏左,可看得清楚些,又可使字不歪斜。兩腳踏實,八字開,到了寫較大的字幅,要端立,右腳可稍前踏出,因右臂右肩有時須前伸,上下取得一致。
左臂或按桌上,或向後伸開些,也可取得姿勢平衡。腳樁站得穩不穩,也可影響字的穩不穩。故前人把「正腳手」作為習字的第一步驟(手的安排,下面再說)。
全身須松開下沉,肩不要聳,背不要弓。站著寫大字,腳站穩,用腰推動肩,肩帶動腕,這叫「力發乎腰,其根在腳」。又把腰肩之力或竟是全身之力達到筆尖,再跟著筆送到筆畫盡端,這樣,寫出的字就可厚重到家。又不論坐著立著寫,要眼到、心到、手到,注意力集中。
寫時能心、手、眼一致,自然而認真地對待它。這端正姿勢,也是端正學習和工作態度,於效果和進步都有好處。
二、工具使用法。
習字用筆,初學先備大楷、中楷羊毫,到寫小字時添小楷羊毫或兼毫。狼毫價貴,初學不一定即備。羊毫性柔,狼毫性剛,兼毫剛柔相參。練到後來,看情況需要而陸續添些。用筆大小,應視字的大小而定,寧可筆稍大些,寫起來寬裕些,筆小了易感薄促。
新筆開用,或用涼水溫水浸開,或用手指搓開,不宜用沸水泡開(筆頭根膠易軟化而脫落),不宜用牙咬(易傷毫)。
羊毫、狼毫的筆頭可開一半,或開四分之三,或全開,都可以,如只開四分之一(大材小用)不好;兼毫只宜開一半,全開則鋪了。開多少有時看寫用情況而定。
蘸墨時筆橫執,上端向右外,筆頭輕接硯墨,邊蘸邊滾轉,以使筆頭吸墨而保持圓尖。用後洗清餘墨,甩干勒挺,放好或掛起(筆頭向下)。倘不洗清,被墨膠結,下次動用時就多了再浸開之麻煩,且易損毫。要筆經用,須注意保養。
習字用紙,初學不必精好,以元書紙、玉扣紙、毛邊紙、八多紙……等普通本紙最為相宜。
5. 書法技巧有哪些
1.筆斷意連
2.勻稱
「勻稱」,是指按照字形筆畫,對每字、每筆作適當安排,而不是「均勻「的意思。因為字形有長短、大小的不同,筆畫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穩地寫成同樣大小,每筆都寫得一樣長短,均勻是均勻了,可是看上去不順眼。總的說,筆畫多的,宜寫得瘦些;筆畫少的,宜寫得肥些;每個字里,點畫的安排要長短合宜。
3.平正
「平正」,就是我們常說的「橫平豎直」,這是點畫結構的一個基本原則。但要注意,「橫平豎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帶斜勢的平。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橫畫真正畫得平了,由於眼睛的錯覺,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橫畫必須稍帶斜勢,但又不可斜得過分。
4.章法
章法,廣義上講,是包括款式,狹義上講,是指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
5.書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書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題款和印章三個方面的內容。
正文是要寫的主要內容,是作品的主體。文章詩詞,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為書法作品的內容。
題款是正文之外的說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題目,出外,書寫的時間、地點,書寫者的姓名、字型大小、齋號,所贈對象的稱呼、姓名等等。這些內容並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寫上。題款內容的多少要視作品的具體需要而定。題款的內容有的寫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寫在正文後面,叫下款。象所贈對象的姓名,稱呼這樣的內容應該寫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書法作品中所蓋的印章,從內容來分,有名號章和閑章。從所蓋的位置來看,有迎首章和押腳章。蓋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蓋在正文和下款之後的叫押腳章。印章在書法作品中主要起點綴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過多,一般是一至三方為宜。
正文、題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機構成部分。在創作時,必須統籌安排,使三者構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
6. 「用筆」方法談
「用筆千古不易」,一句名言,道出了書法「用筆」的真諦。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得從這個「易」字開始。「
穿插:
凡上下疊合而成的字,其上下段 之間,應相互挪讓穿插,避免點劃不當相接重疊。
下筆前,先構思點劃安排之位置,預留空間,使點劃均能有最適當的地方。
並重:
上下重疊的字,通常是上小下大,下段比較粗狀,承載有力。
左右相並的字,左邊須窄小一些,以讓右。
筆法的變化:
個字,若有兩個以上的筆畫相同,或兩個部分的形體相似都應力求變化。
減捺:
一字里,若為兩個以上的捺,只能保留一個,其餘的捺 用點來表示。
有時只有一捺,但為美觀,也會把捺寫成點。
減鉤:
一個字,為求變化有兩個以上的鉤時,保留一個鉤,其餘省略。
筆畫間的映帶:即「筆斷意連」。
字由一些點劃組合而成,而這些點劃必須依照其運筆路線, 自然地產生映帶的效果,才會顯得有生氣。
左右的照應:
字里,若有左右對稱的筆畫,需注意彼此的映帶關系。
6. 請問一下,書法起筆,收筆的技巧
起筆:
1、起筆的角度:入筆後輕微的捻管所致,使的筆畫迅速的由側鋒轉到中鋒來。
2、起筆的藏露:《書譜》的起筆,大都露鋒起筆,顯得十分爽利,但又不是直入,而是有個角度方向的轉變,所以不會顯得太過毛刺。
3起筆的輕重:《書譜》的起筆大都較為輕盈,順勢而入,顯得十分順暢流美。但也間或夾雜一些較為重的起筆動作,有一個頓挫和按的動作。
收筆:
1、頓收:這種收筆方法是用筆肚子收筆,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引發聯想。但是《書譜》中此法不多用。
2、回收:回鋒收筆,這里是到了筆畫末端略提後回鋒,把筆畫包在點畫當中,同樣有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3、放收:這種收筆方法在《書譜》中運用的最多。孫過庭一般有一個提的動作,導致出來一個小小的鋒尖。
4、鋒尖送到隨處:收筆時最忌諱用力甩出去,而是應當把鋒尖送到筆畫的末端。這樣字才不會輕浮,顯得沉著一些。
(6)把握書法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初學者練書法的技巧:
1、先練線,每天用三指執筆法在舊報紙或毛邊紙上畫兩尺長的橫線、豎線和直徑為一尺左右的圓線各20個,行筆要慢,起筆要藏鋒,線條一樣粗,剛勁有力,力透紙背為好。堅持15天即可。中鋒運行習慣基本養成。
2、練習點,每天練5鍾不同走勢的點各20個,堅持15天。
3、練字,先從字體或書法大字典中選臨1—2個你比較喜歡的字,看準比例,反復練,練得和字帖對照一模一樣後,再從頭到尾通臨一遍。
多參加一些書畫筆會交流,現場細看每位名家的執筆技巧,只要有興趣真下決心,方法正確,心誠力到,一般經過3到5年的持續努力就會小有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書法家談書法:初學者學書法三技巧
網路-起筆
7. 書法的訓練技巧,你掌握了幾條
一、筆畫的「外延線」
八、寫完字要重新審視
就是寫完一個字以後,不要急於寫第二遍,必須要弄清楚自己寫的字,與範本上的字的差別在哪裡,這是臨帖時觀察的重中之重。這樣做,知道改哪裡,才可以在寫下一遍時更加准確;其次是他可以更深入地認識範字到底是怎麼回事。既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範字。用以上的幾個點觀察,研究範字,研究自己的字。
8. 練好書法需要哪些技巧
三、章法。
學會了筆法與結構,朋友還要解決整幅書法作品的章法問題,即繪畫上所稱的「經營位置」。一幅作品書寫的字數有多有少,所反映的情緒和格調也不盡相同。如何通過篇幅中字的大小、疏密、斂放等的處理,使其既能更好地反映出書者的思想感情,又具有高度變化統一的形式美感,兩者和諧結合,這是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提倡寫作品以「少字數」書法為主,解決章法問題就靈活得多了。「少字數」書法的字數以四個字左右為宜,首先在心理上就比大篇幅內容要輕松得多,減少了思想壓力與體力負擔。大篇幅的詩詞,你必須字字斟酌,哪個字寫大,哪個字寫小,哪裡寫疏,哪裡寫密,就算字字都斟酌好了,可往往筆不達意,不是這里未寫好,就是那裡出錯,很難保證字字滿意,更別說理想效果了。再說內容多了,字必然要小,老年朋友長時間全神貫注於一個個小字,既不利於身心健康,也不利於時間的綜合調配。而「少字數」書法,內容簡單,字數少,有興趣就揮寫幾幅,無興趣就擱置一邊。所寫作品既隨意、又自然,寫壞了重來,一不勞心,二不勞力,純粹是當消遣,尋求一種「執筆將軍」的感覺。
9. 書法正確的執筆方法
書法正確的執筆方法是:按、押、鉤、格、抵。
按:是指用拇指的第一節緊按筆管的左、後側,力量由內向外。
押:通壓,是指食指第一節壓住筆管的右、前側,力量由外向內,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
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力量從外向內,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地控制筆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側,力量從右內側向左外側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增強無名指向外的推力。
(9)把握書法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除了上述的正確方法之外,還需掌握幾個要領: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
1、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內側拇指中部骨節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圓如馬鐙形,這樣五指一齊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使之松緊適度。
2、掌虛,就是執筆時掌心要虛空,不能曲指塞掌,無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貼到掌心,好像手心裡拿著了雞蛋。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要張開大些。這樣,運筆就能穩實而靈活,容易把字寫得健美。
3、掌豎,就是執筆時手掌要豎起來。掌豎才能筆直,筆直才能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運轉自如。
4、腕平,是指手腕與桌面要平行。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因為管直則鋒正,這與運腕、掌豎有密切關系,掌豎、腕平、管直鋒正,加之懸肘用筆,既靈活又有力。
5、管直,執筆寫字時要盡量保持筆管紙面垂直,使筆畫容易保持中鋒。但在具體的運筆過程中,筆管有時要有俯仰傾斜的情況,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