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支氣管鏡檢查的經支氣管鏡的治療技術
當激光照射到生物組織時,可出現光的吸收、反射、傳導和擴散四種生物效應。激光照射活體組織時,一部分被組織所吸收,光能可轉化為熱能而產生一系列組織變化,如細胞水腫與死亡、蛋白凝固、組織水沸騰、脫水組織燃燒等,另外一部分可經組織傳導和擴散產生後效應。經支氣管鏡激光治療,主要利用激光的熱效應,使受照射組織出現凝固、汽化或碳化而達到消除病變的目的。
1.激光治療氣道內病變的適應證
經支氣管鏡可見的氣道內新生物所致阻塞,用光導纖維能對位準確,便於操作的部位均可以應用激光治療。目前,激光治療很少用於氣道疾病。
1)氣管、支氣管內原發與轉移性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肉瘤、癌肉瘤、畸胎瘤、淋巴瘤、漿細胞瘤、類癌、腺樣囊性癌等。一般用於失去手術機會的惡性腫瘤或腫瘤晚期。氣道內病變組織增生阻塞大氣道造成通氣困難者,激光可以把阻塞組織消融再通、改善通氣,緩解或治癒呼吸困難。
2)氣管、支氣管良性腫瘤:包括錯構瘤、乳頭狀瘤、息肉、軟骨瘤、脂肪瘤、纖維平滑肌瘤、纖維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支氣管結石、硬結病、血管瘤、神經鞘瘤等。良性腫瘤一般比較局限,用激光容易切除,極少復發,所以激光對良性腫瘤治療效果極好,對某些部位的良性腫瘤可以代替手術治療。
3)氣管、支氣管肉芽腫:主要包括手術縫線及氣管切開金屬套管等引起的異物性肉芽腫、結核性肉芽腫及炎性肉芽腫等。激光對異物性肉芽腫的治療效果甚佳,對結核性及炎性肉芽腫的治療效果欠佳,但至少能使氣道再通,改善肺通氣。對結核性肉芽腫的治療最好在抗癆治療使病灶穩定後進行。
4)器質性氣管、支氣管狹窄:主要由於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白喉、外傷、支氣管內膜結核等原因引起的疤痕性狹窄,特別是醫源性氣管切開或插管。對軟骨環未受破壞者,激光治療效果較好,對瓶頸樣及外壓性狹窄無效。
5)其它:如氣管-支氣管內出血、氣管-支氣管瘺管、氣管支氣管內膜非典型增生等。由於激光具有明顯的蛋白凝固及血管封閉作用,適當降低激光功率可用於氣道內止血治療。
2.激光治療氣道內病變的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激光治療的禁忌證同常規支氣管鏡檢查的禁忌證相似,但由於經常在全麻下進行操作,禁忌證也與全麻的禁忌證一致。但從內窺鏡激光技術方面,禁忌證主要為:
1)氣管-支氣管腔外壓性狹窄主要由縱隔腫瘤、淋巴結病、肺葉萎縮等引起的,消融治療會造成氣管-支氣管壁穿孔,是消融治療的絕對禁忌證。
2)氣道長距離漏斗狀狹窄伴黏膜下浸潤時,消融治療的效果較差。
3)氣道完全閉塞時,消融治療也很棘手,術前必須評價阻塞的路徑和阻塞遠端的情況,否則易致管壁穿孔。非完全性氣道閉塞的病例,消融治療前必須評價阻塞遠端肺組織的功能,如果遠端肺組織喪失氣體交換能力,消融治療已沒有必要。
4)腫瘤侵蝕氣管後壁並影響食管時,消融治療出現穿孔和形成竇道的機率很高。長期接受廣泛性放療的肺癌患者,由於放療期間易致氣管壁扭曲、軟化,此時消融治療也易致穿孔。
5)消融治療肺上葉病變要特別小心,由於該位置接近大血管,不慎易致大出血。
6)小細胞肺癌和淋巴瘤呈彌漫性病變,也常累及大氣道,化療可取得良效,選擇消融治療應掌握好時機。
7)患者的出凝血功能異常、電解質紊亂、低血壓狀態、嚴重感染等均應認為禁忌證。
3.操作的具體步驟與方法
經可彎曲支氣管鏡治療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進行,採用全麻時術前准備與一般全麻手術相同,採用局麻時與術前准備與普通支氣管鏡檢查相同。先預熱激光治療儀,激光功率100瓦,波長1064納米。常規麻醉,麻醉盡可能表淺,盡可能對患者呼吸的抑制減少到最低程度,同時應用2%利多卡因行氣道表面麻醉以減少刺激反應。插入氣管導管,通過氣管插管應用支氣管鏡治療,插入支氣管鏡至病變處,將光導纖維經支氣管鏡活檢孔插入,伸出支氣管鏡遠端至少1厘米,應用可見紅光定位,對准並距離消融目標4~10毫米,照射Nd:YAG激光。腳踏開關由操作者控制,所用功率一般為20-40瓦,每次照射(脈沖時間)0.5-1秒,間隔0.1-0.5秒。所用能量根據病找灶大小而定,對較大病灶宜分次照射較為安全,每次間隔治療1-2周。 氬等離子體凝固術(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已經廣泛用於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並成為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
氬氣是一種惰性氣體,在高頻電流的作用下氬氣流發生電離,電離後的氬等離子體束具有導電性,能將電流從高頻輸出電極導向組織,並集中於與之接觸的一個點上。氬等離子體束具有趨向運動的特點,其運動方向決定於噴頭到組織的最短距離,以使氬等離子體束的運動阻抗達到最小。
經支氣管鏡氬氣刀治療主要適用於可視范圍內的氣管、支氣管的局部出血,呼吸道腔內生長性隆起病灶、管腔狹窄以及異物,如呼吸道良性狹窄(吻合口瘢痕狹窄)、主氣道及左右氣管開口處癌性阻塞病灶、呼吸道肉芽增生性病灶、呼吸道內固定縫線異物、呼吸道食物異物、呼吸道黏膜廣泛剝脫性病灶(骨髓移植術後呼吸道黏膜黴菌感染)。不宜行支氣管鏡檢查者、非呼吸道性大出血(如支擴性、腫瘤侵犯胸部大血管性大出血)為絕對禁忌證。 高頻電採用電凝和電切割的方式用於內鏡治療。高頻電能產生熱能,作用於組織,使之凝固、壞死、碳化及汽化,同時使血管閉塞。高頻電治療儀一般有電切割、電凝和混合切割三種治療模式。
高頻電治療適用於失去手術機會的氣管、支氣管腔內惡性腫瘤的姑息性治療;氣管支氣管腔內各種良性腫瘤的根治;各種炎症、手術、外傷及異物肉芽腫的切除。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行高頻電治療,以免使起搏器失靈或引起心肌燒傷等損傷。 冷凍治療在早期主要應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病,此後隨著各種冷凍器械的研製,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種腫瘤的治療。冷凍所造成的損傷可以發生在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水平。局部冷卻和溶解的速度及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決定細胞能否存活,組織對冷凍的敏感性通常與其含水量相關,含水量多的組織對冷凍相對比較敏感,而含水量少的組織對冷凍的耐受性較好。一般腫瘤組織比普通細胞對冷凍更加敏感。
冷凍治療適用於氣管、支氣管腔內惡性腫瘤的姑息性治療;氣管、支氣管良性腫瘤的根治性治療;支架植入後兩端及腔內再狹窄的治療;氣管、支氣管異物或血凝塊等的摘除。
冷凍治療後,完全的血管內血栓形成發生在治療後6-12h,在隨後的數日內,細胞將發生變性、壞死,組織的非出血性壞死發生在治療後的8-15日。由於冷凍治療具有延遲效應,所以其不適用於解除急性氣道梗阻。 經支氣管鏡(高壓)球囊擴張術主要用於中心氣道狹窄的治療。其原理是將球囊置於狹窄的氣道,通過高壓槍泵加壓擴張球囊,使狹窄部位的氣管全周產生多處縱向小裂傷,裂傷處被纖維組織填充,從而達到狹窄部位擴張的目的。
1、球囊擴張術的適應證
球囊擴張術對病因無治療作用,主要用於良性瘢痕性病變所致的主氣道狹窄,對惡性疾病所致氣道狹窄僅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1)氣管、支氣管結核性狹窄,主要是支氣管結核治癒以後因瘢痕收縮引起的支氣管狹窄。
2)醫源性氣道狹窄:氣管切開後、長期氣管插管後、放射治療後、肺部手術後吻合口狹窄(如肺移植、袖狀切除和氣管切除後)。
3)炎性疾病累及氣道,如結節病、Wegner肉芽腫病。
4)外傷後氣道狹窄。
5)先天性氣道狹窄。
6)惡性氣道狹窄:外壓性或合並外壓性氣道狹窄、輔助擴張氣道,利於氣道支架的伸展、協助置入治療性氣道導管。
2、球囊擴張術的禁忌證
1)狹窄遠端喪失肺功能,氣管雖然是通了,但肺功能不可能有任何好轉。
2)嚴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礙。
3)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不能耐受,失去治療機會;但如果因主氣管狹窄引起的心肺功能不全時,應積極治療爭取早日解決病因,達到治療的目的。
4)外科袖狀吻合術後,氣管的張力已經不一致,在進行擴張治療時易造成吻合口的撕裂傷,擴張治療需慎重。
5)氣管軟化不是球囊擴張治療治的適應證,支氣管軟骨被破壞導致氣管壁的支撐作用消失,球囊擴張治療治時管腔可擴開,但球囊一放鬆管腔又會馬上回縮。
3、治療的時機和注意事項
對結核引起的支氣管狹窄,術前應充分進行抗結核治療。建議術後堅持正規抗結核治療9個月;治療時支氣管已無明顯的活動性結核病變;支氣管結核的治療中勿使用熱治療、支架;擴張後發現有明顯的感染或活動性結核病灶應立即停止擴張治療,改為抗炎或抗結核治療,待炎症吸收以後再行擴張治療;對於抗結核治療中氣管收縮明顯者要嚴密觀察,一定要保持管腔不閉死,爭取擴張治療的機會。
4、操作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
1)麻醉:主氣管病變、狹窄嚴重擴張時間長的患者選擇全麻;病變位於主支氣管但對側肺功能差,局麻下恐不能完成擴張操作,建議進行全麻。
2)選擇恰當的球囊導管:了解正常氣管和支氣管的直徑和長度:氣管直徑16-20mm,長度10-325px;右主支氣管直徑12-15mm,長度1-50px;右中間段支氣管直徑12mm,長度75px;左主支氣管直徑10-14mm,長度125px。目前常用美國波士頓科學公司生產的球囊,根據治療性支氣管鏡的工作孔道的內徑以及球囊的直徑和長度選擇恰當的球囊導管。
3)置入導管並進行擴張:目前常用氣管鏡引導下經工作通道置進球囊導管,直視下確定擴張位置,用壓力槍泵向球囊內注水,壓力可選擇3-8個大氣壓以達到不同的擴張直徑,壓力需從低到高依次遞增。每次擴張操作大約30-60秒,觀察效果,如無效可用冷凍處理病變再擴張,如仍無效可予高頻電針切斷瘢痕再擴張。注意勿切氣管膜部。根據擴張的程度,每次操作可重復1-10次。沒有治療型氣管鏡時,可採用透視和氣管鏡結合進行。先在透視下置入導絲和球囊導管,確定對應狹窄的位置,插入支氣管鏡觀察球囊導管和狹窄處,這樣利於操作者觀察直視球囊擴張的過程。
4)注意事項:對於氣管上段狹窄的擴張,注意保護聲帶;操作中逐漸增加壓力,以免造成氣管壁撕裂傷;球囊必須完全進入氣道,避免損傷支氣管鏡;多於支氣管狹窄的擴張,注意勿插入過深,以免損傷遠端正常氣道。
5、常見並發症
1)管壁出血:出血是最常見的並發症。但一般情況下出血不多,無需處理;出血多時可於凝血酶或腎上腺素稀釋後(1:10000局部用),明確出血點可予APC局部電凝治療。
2)支氣管破裂:治療後患者出現縱隔或頸部皮下氣腫,是擴張時氣管破裂引起的。一般休息後絕大部分可以自愈。此時要注意讓患者盡量減少咳嗽並給與預防感染治療。
3)狹窄再復發:要區別是因結核感染未能控制引起的復發,還是因患者是瘢痕體質造成瘢痕的增生、攣縮引起的再狹窄。第一種情況積極抗結核治療。第二種情況需要反復擴張、冷凍,部分患者可採用放射治療,抑制瘢痕的增生,即使經過上述治療仍有部分患者狹窄不能控制,需要採取其他治療手段。 氣道支架按其製作材料可分成硅酮管狀支架和金屬網眼支架(覆膜或不覆膜)兩大類,各自具有優缺點。
相對於金屬網眼支架而言,硅酮管狀支架的價格便宜;支架放置過程中其位置的調整及移出比較容易,但支架置入需要在全麻下採用硬質支氣管鏡方可進行,影響黏液纖毛清除功能,較易發生分泌物阻塞管腔,易發生支架移位,特別是對於短的錐狀氣道狹窄,而且貼壁性較差,不宜用於氣道不規則或表面凹凸不平的狹窄。目前,國內尚無硅酮支架。
與硅酮管狀支架相比,金屬網眼支架的置入比較方便,大多數患者均可在局麻下採用可彎曲支氣管鏡進行置入;金屬網眼支架具有良好的彈性,故置入後移位的發生率相對較低;支架本身較薄,有較高的內/外徑比值,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氣道的黏液清除功能。金屬網眼支架的缺點是(無覆膜)金屬網眼支架發生腫瘤或肉芽組織穿過網眼生長致支架腔內再狹窄的比率較高。由於金屬網眼支架植入後不易移出,對於良性氣道狹窄,特別是病變部位尚處於急性炎症期的患者,金屬網眼支架的置入應當慎用,目前主張應用可取出金屬支架(如李氏支架)。
氣管、支氣管支架置入的適應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中央氣道(包括氣管和段以上的支氣管)器質性狹窄的管腔重建。②氣管、支氣管軟化症軟骨薄弱處的支撐。③氣管、支氣管瘺口或裂口的封堵。
中央氣道的器質性狹窄的病因包括惡性腫瘤和良性病變兩個方面。對於惡性腫瘤所引起的氣道狹窄,如果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時機,多數情況下需要在支氣管鏡下通過激光、氬氣刀、高頻電燒灼或冷凍療法,清除腔內腫瘤組織。如果此時患者因管壁腫瘤廣泛浸潤或腔外腫瘤和轉移淋巴結壓迫引起氣道阻塞和呼吸困難,則可進行氣道阻塞部位的臨時支架置入。目前認為,惡性氣道狹窄是氣道內支架置入的適應證。良性氣道狹窄的病因則相對復雜,在我國,以氣管、支氣管結核及氣管插管或切開套管球囊壓力過高所造成的黏膜損傷為最常見的原因。對於良性氣道狹窄,支架置入應慎重,置入的原則應該是在採用激光、高頻電燒灼或冷凍及球囊擴張術之後,療效難以維持者,才考慮氣道內支架置入,同時主張應用可取出支架。
支氣管結核、復發性多軟骨炎以及其他炎症或機械性壓迫等原因所造成的氣管、支氣管軟骨的破壞和缺損,常常可使軟骨缺損處的氣道壁出現運動異常。對於這類患者來說,支架置入有時是唯一可供選擇的方法。
食管與氣管或支氣管之間的瘺道可以是先天性的,但臨床所見的絕大多數是惡性腫瘤所致。氣管食管瘺的臨床症狀主要有飲水和進食時,出現嗆咳、呼吸困難和吸入性肺炎。食管腫瘤浸潤氣道引起氣管食管瘺,食管支架置入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一般並不能完全有效地封閉瘺道,食管和氣道內雙重帶膜支架的置入可以取得更為理想的臨床效果。
支氣管殘端及支氣管吻合口瘺或裂口,是中央型肺癌肺葉切除術和支氣管袖狀切除術的常見並發症。除了以往採用的支氣管鏡下明膠海綿、纖維素、醫用黏合劑局部封閉外,帶膜支架置入或先用明膠海綿填塞再用普通金屬支架固定,亦是近年來氣管、支氣管瘺口或裂口封堵的常用且有效的辦法。 一般人工氣道的建立都是由麻醉科醫生來完成的,但對有些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常遇到困難,如:頸椎炎、重症肌無力、肢端肥大症及嚴重頭部外傷的患者。這時應用支氣管鏡來引導插管是唯一的選擇。另外,由於支氣管鏡的直觀可視性,可以避免常規盲目插管所帶來的損傷,尤其對可能存在上氣道異常而插管困難的患者。當需要進行分側肺機械通氣時,必須行雙腔管氣管插管,用支氣管鏡引導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對雙腔氣管插管位置的確定,支氣管鏡是最可靠的工具。
在更換氣管插管中,支氣管鏡亦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ICU病房內,常因氣囊破裂、氣管插管型號過細需要更換氣管插管,或需將經口插管換成經鼻插管時,應用支管鏡協助更換氣管插管,既可觀察到原氣管插管及氣道的情況,便於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又可在最短時間內重新建立人工氣道,減少缺氧對危重患者的影響。
臨床上,有些患者在拔除氣管插管後突然發生呼吸窘迫,其中部分原因是由於上氣道阻塞(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UAO),這種UAO多發生在聲門下或聲門處。發生UAO必須重建人工氣道,雖然重新插管後很快解除患者的呼吸窘迫症狀,但卻仍未搞清楚UAO的原因。而對可能發生UAO的患者,於撤管時先插入支氣管鏡,使支氣管鏡與氣管插管一同撤出,這樣可發現UAO的原因,與此同時可以立即重新送入氣管插管,避免UAO對患者的影響。然後根據所發生情況尋找處理方法。UAO的發生一般與患者以前曾插過管並且插管困難並經反復多次插管的嘗試以及機械通氣時間過長等有關。 急慢性肺膿腫、肺炎、支氣管感染性疾病等由於血-支氣管屏障、組織包裹、膿液的理化性質等因素,常造成全身用葯療效不佳。經支氣管鏡引流及給葯可使局部葯物濃度增高。一般將支氣管鏡插入定向肺段、肺葉支氣管內,先充分吸引痰液,然後用少量生理鹽水沖洗,將沖洗液抽吸干凈後,注入含有敏感、無刺激呼吸道作用的抗生素,如:青黴素、丁胺卡那黴素、頭孢類葯物溶於生理鹽水10ml注入病變內作為保留治療葯物。總灌洗量不宜超過100ml。如病情危重應限制操作時間在15分鍾內,可不進行沖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或其他危重患者常因粘稠的痰液或血塊阻塞較大氣道,造成段、葉或一側肺不張,此時患者的病情往往急性加重並可危及生命。當採用刺激咳嗽、深呼吸運動、拍背及體位引流等措施後仍無效時,可使用支氣管鏡進行抽吸及灌洗可有效地解除肺不張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有些患者,如肋骨骨折、血胸、氣胸及手術後等患者,不能用拍背等方法刺激咳嗽,而支氣管鏡成為解除肺不張的唯一有效工具。一般經支氣管鏡吸引及沖洗後,大多數肺不張可得到解除。
Ⅱ 能連接到氣管鏡上的帶痰盒的吸痰管在哪兒能買到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請去醫療器械的店買,就有賣的。醫療器械的店東西都很全乎的。一般吸痰的時間根據分泌物的多少來定。<br><br>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肺高壓的每次吸痰不超過10s 。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Ⅲ 氣管插管方法,根據插管時時否用喉鏡暴露聲門分
是否用喉鏡暴露聲門分:看看就知道
1經口氣管插管術
①准備:根據患者體型選擇氣管導管。擺體位,頭、頸、肩相應墊高,使頭後仰並抬高8~10 cm。對於肥胖病人,可將外耳道與劍突擺在同一水平線上。2%利多卡因對口咽部及下咽區噴霧局麻。
②插管: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呈剪刀手法,使患者張口。用左手持喉鏡沿口角右側置入口腔,將舌體推向左,使喉鏡片至正中位,此時可見懸雍垂,慢慢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稍前上提喉鏡,可看到會厭的邊緣,繼續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與會厭交界處,然後向前上提喉鏡,間接拉起會厭而顯露聲門。右手執氣管導管,斜口對聲門裂,在吸氣末順勢將導管輕柔插入。導管插入氣管內的長度,成人約為5 cm,小兒約為2~3cm。如果用導絲塑型,在導管斜面進入聲門2cm後,要及時抽出導絲。導管插入氣管後,立即塞入牙墊,然後退出喉鏡,檢查確認導管在氣管內。
2經鼻氣管插管術:
①盲探經鼻氣管插管:適應證基本與經口插管的禁忌證相同。
禁忌證或相對禁忌證:主要包括呼吸停止;嚴重鼻或頜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礙;鼻或鼻咽部梗阻;顱底骨折。
操作要點:先將鼻腔內點滴呋麻滴鼻液,潤滑劑潤滑並作表面麻醉。操作時導管進入鼻腔就將導管與面部作垂直方向插入鼻孔,使導管沿下鼻道推進,經鼻後孔至咽腔,切忌將導管向頭頂方向推進,否則極易引起嚴重出血。操作者可一面注意傾聽通過導管的氣流,一面用左手調整頭頸方向角度,當感到氣流最強烈時,然後迅速在吸氣相時推入導管,通常導管通過聲門時患者會出現強烈咳嗽反射。不要施加暴力。如果推進導管時呼吸氣流聲中斷,提示導管前端已觸梨狀窩,或誤入食管,或進入舌根會厭間隙。應稍稍退出重試。成功率約70%。插入後務必確認氣管導管在氣管內而不是在食管內。反復嘗試插管易造成喉頭水腫,喉痙攣、及出血,導致急性缺氧,誘發心跳驟停。建議在3次不成功後改其他方法。
②明視經鼻氣管插管 :氣管導管通過鼻腔方法同盲插,聲門暴露方法基本同明視經口插管法。當導管通過鼻腔後,用左手持喉鏡顯露聲門,右手繼續推進導管進入聲門,如有困難,可用插管鉗夾持導管前端送入聲門。檢查確認導管位置並固定。
3逆行氣管插管術
所謂逆行氣管插管是相對常規氣管插管而言,先行環甲膜穿刺,將導絲經環甲膜送入氣管,通過喉部,到達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將氣管導管沿導絲插入氣管。清醒、麻醉病人均可實施。根據逆行氣管插管的原理。
適應證:由於上呼吸道解剖因素或病理條件下,無法看到聲帶甚至會厭,無法完成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者。
禁忌證: ①甲狀腺腫大,如甲亢或甲狀腺癌;②無法張口;③穿刺點腫瘤或感染;④凝血機能障礙;⑤病人不合作又無法控制。此法體位要求低,一次成功率高,插管過程中缺氧時間短。
4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術
纖支鏡在人工氣道建立及管理上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具體為:①檢查氣道,明確引起氣道急症的原因;②放置雙腔支氣管導管,用於分側肺通氣;③肺泡灌洗並作病原學檢查;④用於困難氣道插管;⑤成功率高,損傷小,安全性高。它的缺點也很突出:①價格貴;②需要專門維護、保養;③攜帶不便;④操作要專門培訓。�
5經氣管噴射通氣技術
當不能通過面罩或氣管導管進行有效肺通氣時,如果沒有其他可使用的通氣措施,必然會造成病人死亡。一般認為,採用粗口徑的靜脈套管針穿刺環甲膜進行氣管噴射通氣(trans-tracheal jet ventilation,TTJV)是處理面罩不能通氣且氣管插管失敗狀態的一種簡單和極為有效的方法。
TTJV的適應症:①緊急情況。②擇期情況,主要是與上呼吸道有關的手術和防止常規氣管插管中發生的插管失敗。
6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
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適宜於在擇期條件下使用,需緊急呼吸道控制的病人,不能觸及環甲軟骨的病人及小兒病人是此種方法的禁忌症。
Ⅳ 氣管鏡灌洗對身體有傷害嗎
氣管鏡灌洗一般來說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氣管鏡檢查是呼吸科常用的診療技術手段,氣管鏡罐洗可以對不明原因的氣管和肺內病變進行活檢
Ⅳ 支氣管鏡檢查很痛苦嗎
看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回答,就想問一下這兩位網友,你們是在哪裡做的支氣管鏡?你們是真的做過支氣管鏡嗎?
我媽媽是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的支氣管鏡,全過程全麻,麻醉後病人全程毫無感覺,更沒有疼痛、不適等症狀,只是做好後會有輕微咳嗽,屬於正常現象。
點贊前二位的網友,你們的回答嚇跑了太多想要做支氣管鏡檢查進而精準治療的人。我就再詳細說說具體過程吧。
首先,患者需要輸液(氯化鈉溶液,即是淡鹽水),然後霧化口鼻。進入檢查室後,醫生跟患者溝通後給患者打麻葯,是全麻、非局部麻醉,打了麻葯後患者進入睡眠狀態毫無知覺,然後醫生開始插入支氣管鏡做檢查,整個過程15分鍾左右,做完後患者休息幾分鍾就清醒了,清醒後毫無不良感覺,沒有疼痛感、不適感。只是會輕微咳嗽,會咳出痰(痰里有一點點血絲是正常,因為提取了肺細胞活檢)。檢查後兩小時不能吃東西,咳嗽狀況也會慢慢緩解。兩小時後,就可以喝瘦肉粥了,五個小時後就可以正常吃飯了。
希望廣大朋友選擇權威醫院做支氣管鏡,不同醫院的設備與技術差別真的很大!我們選擇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那家)做支氣管鏡方面就很好,技術高超經驗豐富。希望有需要做這項檢查的朋友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
Ⅵ 怎麼治支氣管炎
[治療方針]
減輕症狀和改善機體的功能,補充液體和應用退熱葯物,可適當應用鎮咳葯物,痰量較多或較黏時,可應用祛痰劑。
[葯物治療]
1.對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應用抗菌葯物治療,可應用針對肺炎衣原體和肺炎支原體的抗菌葯物,如紅黴素,也可選用克拉黴素或阿奇黴素。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如有急性支氣管炎的表現應該應用抗流感的治療措施。 2.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葯敏結果選用抗菌葯物。如果患者有膿性痰,為應用抗菌葯物的指證。輕症可口服,較重患者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菌葯物。常用的有青黴素G、紅黴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菌葯物等。 (2)祛痰、鎮咳 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葯及鎮咳葯物,以改善症狀。常用葯物有氯化銨合劑、溴已新、氨溴索、羧甲半胱氨酸和強力稀化黏素等。中成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協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鎮咳劑,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產生並發症。 (3)解痙、平喘葯物 常選用氨茶鹼、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短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若持續存在氣流受限,需要進行肺功能檢查。如果明確慢阻肺的診斷,必要時使用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或糖皮質激素加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 (4)霧化療法 霧化吸入可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
[其他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至少1年),定期進行感冒的預防治療是很重要的,可用流感疫苗,或服用預防感冒的中草葯。
Ⅶ 氣管支氣管異物如何處理
1.氣管異物可用「模魚法」於直接喉鏡下鉗取。以直接喉鏡挑起會厭,暴露聲門。用鱷口式異物鉗伸入氣管下段,上下張開鉗口子呼氣或咳嗽時,在異物隨氣流上沖的瞬間,夾住異物取出。而對瓜子等較扁平的異物,出聲門時應將夾有異物的鉗口轉化,位異物的最大橫徑與聲門裂平行,以減少阻力,避免異物因受聲帶阻擋而脫落。2.支氣管異物用直接法或間接法導人支氣管鏡,發現異物時,用鉗子夾持後取出。3.支氣管鏡取異物,是取出氣管、支氣管異物員有效的方法,其最大優點是在直視下取異物,成功率高。缺點是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4.因異物致心力衰竭時,應酌情使用強心葯物,於心電監護下,及時取出異物。有嚴重氣胸、縱隔氣腫時,應及時引流。5.對於硬管支氣管鏡下難以窺見的深部細小異物,可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鉗取。如細小的魚刺、金屬針、釘子等。纖支鏡的缺點是沒有足夠的空間通氣或通過異物,異物鉗太小不能鉗取較大異物,鉗取力很小。6.氣管切外取異物 這是在特殊情況和受設備條件限制時所採取的方法,不能作為常規方法。先作氣管切開木經氣管切口直接或經此插人氣管鏡摘取異物。7.外胸取異物 若細小異物沿支氣管下進人細小支氣管,經口各種力法皆不能取出者,可開胸取異物。對異物存留體內時間很長,且為纖維組織所包裹者,亦應用開胸取出法。
Ⅷ 氣管鏡真的有那麼必須做嗎,是所有肺結節的患者都需要進行的檢查嗎
既然醫生建議你做,這就說明檢查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氣管鏡可以找到結節的具體位置,確定大小,方便安排之後的治療方案。
肺結節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完全可以治癒的。你這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加油,你可以的!
Ⅸ 氣管鏡的應用
2.1慢性呼衰病人呼吸道、肺部感染未控制者,由於多量分泌物阻塞氣道使病情加重,加上病人咳嗽無力,從鼻或口腔吸痰不能達到徹底清除分泌物目的,這時要使用纖支鏡直視下把氣道分泌物抽吸干凈。
2.2各種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病人,氣管插管人工通氣後,由於濕化不夠,氣道乾燥,氣道分泌物粘稠,引流不暢阻塞氣道,使氣道阻力加大,人工通氣效果不好,這時要定期用纖支鏡吸痰,加強氣道濕化管理等。
2.3肺部手術後病人由於滲血、出血與氣道內分泌物集聚阻塞患側或健側氣道,可造成肺不張,如不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可使病情加重,直接威脅病者生命,這時要立即用纖支鏡清除氣道分泌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並加強氣道管理。 3.1BAL治療呼吸衰竭在國內已有多家醫院用BAL對呼吸衰竭進行治療,在常規方法治療不能奏效時採用此法治療,病情可得到改善。灌洗用的液體通常用滅菌消毒的生理鹽水加入對氣道無刺激的抗生素或皮質激素,每次30~50ml,注入後再以13.3~26.6kPa壓力抽吸,重復數次,左右側交替灌洗、抽吸,然後注入抗生素。多數醫院通過此BAL治療後患者PaCO2下降,神志清醒。
3.2BAL治療肺部感染性疾患嚴重肺部感染如支氣管擴張症、肺化膿症、肺炎等由於支氣管粘膜充血、腫脹及膿性分泌物增加,引流支氣管被阻塞,全身用葯局部難以達到有效葯物濃度,感染往往難以控制,用BAL治療使傳統方法難以治療的患者經治療後大多數病例獲得滿意效果,嚴重感染者慎用。在抗生素方面,根據細菌培養的葯敏檢查報告,選用青黴素、先鋒V、西力欣、復達欣及妥布黴素等,此外加入適量地塞米松。BAL治療頻度,每周予以2~3次為宜。
3.3BAL治療肺結核國內有學者對痰中找到結核菌確診的各型活動肺結核,對其中初治病例和復治病例進行全身抗癆治療局部BAL治療(每周1次,共4次),1個月後,X線顯著吸收為60%以上,比口服化療葯治療3個月、6個月的療效要好,而痰菌陰轉率達到了口服化療葯治療的效果,其中復治病例的病灶吸收顯效率明顯高於文獻中口服半年化療葯物的復治病例組。
3.4BAL治療支氣管哮喘有人對哮喘持續狀態1個月以上者,以大量肝素行BAL治療,有效率達90%以上,有人用生理鹽水進行BAL治療,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少學者認為哮喘持續狀態患者由於粘液栓和大范圍通氣不足易引起嚴重的低氧血症,此種粘液栓可通過鹽水經支氣管吸出。有人認為此法有一定危險性,對治療的病人要有條件地進行選擇,通常在監護病房內,由訓練有素的醫生進行操作。
3.5BAL治療肺不張肺不張多發生在右中葉及左舌葉,也有發生在其它肺葉。對於右中葉炎性引起肺不張,時間在2個月以內者用BAL方法治療多可奏效(包括兒童)。時間超過2個月以上者僅部分有效。抽吸之後向局部注入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黴素0.2g或西力欣0.75g。右中葉因炎性肺不張者,時間在2個月之內者,每周進行BAL治療2~3次,6~8次多可治癒。
3.6BAL治療塵肺通過BAL中的全肺灌洗(WLL)來對塵肺急性期進行治療,國內已有數家醫院在進行此項治療研究,有很好的成功經驗。
3.7BAL治療肺泡蛋白沉著症早在1963年Ramirez首次給肺泡蛋白沉著症患者用大量液體進行WLL,這是在全麻下進行,灌入液體量大,至今為止尚未制定出統一標准。經WLL治療後能改善患者症狀。
3.8BAL治療吸入放射性微粒及其它疾病應用BAL中的WLL進行清除肺內放射性物質,在進行狗和狒的研究中,確定了WLL的清除效果。 4.1治療鼻咽癌對鼻咽癌(NPC)放射治療後復發的病人,採用經纖支鏡直視下,對鼻咽頂部復發病灶用纖支鏡注射針向NPC病灶內注入5-Fu,每周注射2~3次,共注射6次,2個月後鼻咽頂部的癌性病灶完全消失。如果新病人,用此法加上放射治療,效果較好。
4.2治療中央型肺癌對於不能手術的病者,經纖支鏡直視下,向腫瘤組織中注射5-Fu,每周2~3次並加用放射治療,可使腫瘤縮小,使氣道阻塞改善,可改善通氣功能。
4.3治療肺泡細胞癌對於肺泡細胞癌患者,特別是雙肺罹患此症者,除施用全身化療外,局部使用大劑量5-Fu或DDP(順鉑)灌注治療,尤其當患者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療者可用此方法治療。常規纖支鏡檢查,如氣道內有多量分泌物時,可抽吸,必要時用類似BAL方法灌洗抽吸後,向一側肺各葉支氣管注入抗癌葯物,每周2~3次(兩肺輪流注葯),每次注入葯物劑量約為全身化療每次用量的1~2倍,注葯後應用止嘔劑及鎮靜劑。 常用於神志不清患者,全身及較大面積燒傷病人,許多內、外科危重病人,不能進食而需胃腸道補給營養者,常規方法置放胃管失敗者而採用此法可奏效。筆者創此法從1986年以來共對50餘例病人應用,全部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