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寶寶上幼兒園後,家長就要分攤一部分時間教孩子們讀書和寫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並且家長得多用心,那麼如何教寶寶識字?
1,引人入勝的歌曲和詩歌是孩寶寶們的最愛,也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先教寶寶背誦他們自己喜歡的歌曲,然後再將漢字慢慢地逐字教給寶寶。
2,圖片教學,父母可以製作大量插圖識字卡或收集兒童識字的圖片。平時只要有時間就通過卡片,游戲方法教孩子們理解漢字。孩子們很容易學習,父母也更容易教,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加深對漢字的印象。
3,不要錯過每個機會,為孩子閱讀故事書和閱讀圖畫書。爸爸媽媽在給孩子教認字的時候,還可以告訴孩子們關於生字的含義和故事情節,並提供單詞卡片,以便他們在理解情節的同時記住漢字。
4,平時多給寶寶講他喜歡聽的故事,直到寶寶自己可以重復。這時,家長和寶寶一起看書,邊指邊讀,找到對應的字形。應該注意的是,必須按照單詞的順序指出單詞,眼睛應該看這個單詞,此時孩子的注意力必須集中才行。
Ⅱ 識字方法有哪些並舉例
可以巧用學過的漢字增、減、替換偏旁部首的方法認識新字;可以藉助形聲字構造規律認識新字;可以用組詞、造句的方法擴大識字面;教學中也可以用猜字謎的形式來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認識新字。
識字方法及舉例:
1、詞語、句子識字
單純記憶往往記得快、忘得快,如果以字組詞,連詞說句,形成連環,不但記得牢,還可以擴大識字面。
2、家族式識字
像「挺」「艇」「蜓」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學生稱為「廷爺爺的一家」。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成了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學習「欲」的時候,他們會與「歌」「歡」進行比較,學習「祖」,他們會聯想到「組」「姐」「宜」……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可以大量復習以前學過的字。
3、編字謎猜生字
學生們對猜字謎非常感興趣。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在識字教學中把一些字編成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語記住生字。
4、藉助形聲字構造規律識字
形聲字在在漢字中佔比較大,所謂「形聲」就是一個字由兩部分組成:一個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一個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旁。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大致有以下10種情況: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外形內聲、內形外聲、形居一角(匙、屎)、聲居一角(爬、起)、聲居中間(衷)、形居中間(辯、掰)。通過形聲字歸類識字,教給學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和特點,對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在生活中識字
除了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外,我還引導學生把識字空間不斷擴大,延伸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在這個大課堂里隨時隨地認識身邊的字。此外,識字形式上,還有開火車、接龍、摘星星等方法,都非常有效。
6、發揮漢字偏旁部首的功能識字
漢字由筆畫組成,從形體結構上說,漢字可以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種。獨體字是由幾種筆畫組成,拆開後就不能各自成字的字。如:(日、月、上、下)。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合成的字。合體字每個組成部分統稱為「偏旁」,「部首」是由「偏旁」充當的,但不能把每個偏旁叫做部首。
Ⅲ 教孩子識字方法有哪些
家長可能都會讀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其中就有如何教孩子識字的一些方法,如以物識字、以動作表情識字、以字代字等。這些方法是育兒專家根據教育學、心理學原理得出的,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是,由於個性差異,環境不同,這些方法不一定都適合你的孩子。這就要求家長平時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喜歡那些方法,然後更多的採用這些方法教孩子識字。
根據孩子的喜好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孩子就喜歡拿著一本書翻來翻去,甚至家長給他一本書,自己去做飯,飯做好了,孩子還在那兒翻書。這就說明孩子當時就有了了解書上的字、畫的慾望。家長這時就要多給孩子買一些書讓他看,決不能老是那一兩本書,因為時間長了,孩子會厭倦。同時家長也可以從為孩子讀書開始培養孩子識字興趣。
開始給孩子讀書,你可以為孩子讀一些古詩、故事等,《春曉》、《憫農》、《詠鵝》、《格林童話》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閱讀,你會發現孩子有的古詩基本上可以全部背出,故事也能講上一兩個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沒有識字,但是培養了孩子對文字的興趣。
等孩子對文字產生興趣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教孩子識字了。家長可以用硬紙板給孩子做了一些字卡,也買了一些圖片卡,如果孩子對紙卡興趣不大,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關識字方面的書給孩子讀。當然家長也要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到最適合孩子的識字的手段,不僅限於以上兩種方法。
Ⅳ 幾種有效的識字方法,識字方法有哪些,有趣的識字方法
鏈接:
幼兒識字3-9歲就是黃金時期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記憶力好,信息吸收能力好。不過給這個時期的孩子識字必須掌握方法,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圖像記憶的思維方式。成人式的學習方式不合適他們。建議以圖像記憶的方式來學習比較好。這里有巧虎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發展設計的早教視頻《巧虎學漢字69集》希望能幫到您
Ⅳ 如何教小學生識字
遵循三個規則
一、 識字教學要遵循漢字本身的規律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音形義三者的結合是漢字的結構方式,就是造字的方式方法。音形義相結合就是漢字本身的規律。三者之間並不是並列關系,字義是內容,音、形是漢字的表現形式,音、形是為義服務的,是以義為核心而存在的。
在字詞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遵循漢字本身的規律呢?
利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漢字本身的規律,提高識字能力。
二、識字教學要遵循兒童認知規律
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
一是從無目的、無計劃,向有目的、有計劃方向發展;
二是無意識的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仍佔主要地位;
三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
四是對認識內容的掌握由不精確、分不清主次、不系統、表面化,逐步向精確、系統化發展,逐漸認識事物的主次和內涵;
五是認識活動受情緒影響大,和興趣關系密切。因此,不穩定、不平衡。
根據學生上述這些特點,教學中要遵循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
具體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識字教學要有直觀性和形象性。低年級學生對直觀的、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而且活潑好動。
二是要進行聯想和類推。以例字為先導,舉一反三,在「舉一」中滲透規律,在「反三」中揭示規律。
三是要對比辨析。在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形上相近、在讀音方面相同或相近,在學生明白了形聲字的造字規律後,結合形近字教學生字。
四是進行歸類識字。漢字的「個體性」強,組詞率高,一個一個地學習,比較零碎,學生學完後,在頭腦中很容易形成一盤散沙。如果在學習一定數量的漢字以後,及時進行歸類比較,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
三、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只有遵循學習語文的規律,才能收到更好的語文學習效果。
那麼,什麼是學習語文的規律呢?主要是指由字到詞,由詞到句、段、篇。也就是說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字詞句段篇的聯系, 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要把它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
Ⅵ 認字的方法有哪些
1、環境濡染法
① 家庭里常見、常說、常用的實物上掛(貼)相應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
② 戶外的廣告、招牌、標語、路牌、門牌等培養認學興趣;
③ 食品袋、電視節目等到處都有視覺語言,都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
2、生活識字法
生活里處處有聽覺語言,為什麼生活里不能處處有視覺語言的參與呢?
① 吃東西識字;
②人體感覺識字;
③ 認物識字;
④ 認名識字;
⑤ 活動識字;
⑥ 觀察自然識字;
⑦ 購物識字等等。
3、游戲識字法
孩子最喜歡游戲,學就是玩,玩就是學,玩中有學,學中有玩。「立體早教法」有句名言,有趣的學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學。
①表情識字:笑、哭、眨;
②動作識字:站、爬、捏;
③教小動物「識字」;
④文字當物識字;
⑤手心手背猜字;
⑥謎語識字等等。
4、趣味識字法
即在讀書中識字,先讀書後識字,邊讀書邊識字,「小朋友,跟我念」,邊讀邊指即如是也。
①英國20位高級教育家認為,幫助幼兒識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大聲地、一遍遍地念著孩子愛聽的故事;
②學兒歌,識字;
③學古詩,認字;
④順口溜識字;
⑤看地圖識字;
⑥學音樂識字;
⑦讀經典故事識字等等。
5、思維識字法
①全腦通教育是一種全新的識字方法,其核心就是運用漢字象形象義的特點,先將漢字變成與字形或字義非常接近的圖畫,讓孩子們用右腦而不是左腦去記憶。
②孩子們只要看懂了圖畫就自然記住了字形,同時也掌握了字義。
③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課余時間,就能輕松學會全部生字,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水平。
6、看圖識字法
看圖識字這種識字的方法一般都是與實物相對應,孩子特別容易感興趣。
①教孩子做字卡,捉迷藏(自己做字卡,然後把卡藏起來,讓孩子去找字)。
②寶寶模仿方法識字寶寶都愛模仿,而且很願意教給別人,採取寶寶教大人認家長通過與寶寶相互之間來教對方識字,吸引寶寶。
③觀看動畫幫助識字:是觀看動畫,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動畫片內容有豐富的數學、天文地理、人文知識以及安全教育、性格培養等,緊扣寶寶興趣,在學中玩,玩中學。
Ⅶ 識字教學中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在綜合《語文教法詞典》常用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按教學順序總結出一般識字教學方式如下。
1.提出生字的方法
提出生字的方法包括:隨課題提出法、講故事提出法、談話提出法、觀察實物提出法、看圖提出法、卡片提出法、幻燈映現法、拼音引字法、提問啟迪法、以舊帶新法、動作引字法、板書寫明法。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卡片提出法。教師利用卡片教識字的方法。生字卡片是靈活有效的認讀生字的教具,在識字教學中,利用卡片讓學生反復認讀,或復習字音,或分析字形,或講解字義,簡便易行,印象深刻。做法是:把結構復雜的字拆開重新組合;把音節和字分開再找到一起;把生字連成詞出現;先出現拼音,叫學生讀過拼音再說出字形;單獨出現字形,叫學生讀出字音,再說出字義,等等。它是識字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
Ⅷ 識字技巧有哪些
孩子識字最有效的6種方法,請依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酌情選用!
1、看圖識字法
看圖識字,將漢字與圖片或實物相對應,藉助孩子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的興趣,幫助孩子認識與之對應的漢字。
具體做法:為孩子准備圖片或帶孩子認識實物,告訴孩子這是什麼,然後拿出相應字卡或寫出對應漢字,讓孩子對應,告訴孩子讀音和意思。
工具推薦:識字掛圖
2、階梯想像識字法
階梯想像識字法,緊密結合漢字的字源、字理、字形、字義和學習者的心理特徵,創造性地將漢字本身逐級演繹成精美的黑白圖畫和動畫,科學高效識漢字。
具體做法:先對漢字進行字源、字義分析和聯想,然後幫助孩子引起猜測。
工具推薦:階梯想像識字卡
3、注音識字法
注音識字法,是根據《漢語拼音方案》,通過將字注音進行識字的一種方法。
具體做法:孩子先學習7周左右的拼音,培養直呼音節和書寫音節的能力,使漢語拼音成為提前讀寫、全面進行語言訓練的工具。然後先閱讀拼音課文,後讀漢字注音課文,再讀漢字難字注音課文,最後閱讀漢字課文。
工具推薦: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材
4、聽讀識字法
聽讀識字,指在孩子尚不識字時,聽別人(或錄音)讀書,聽會記熟之後,孩子再自己反復誦讀,用記憶中的字音、字義與字形對照,逐漸在讀書過程中識字。
具體做法:選定書目,帶領孩子大批次重復閱讀,然後請孩子背誦,再讓孩子對照書本,根據記憶,對應漢字。
5、集中識字法
集中識字法,採用「先識字、後讀書」的思路,即用「同音歸類」的方法集中學一批漢字、再讀一些課文。
具體做法:先學好拼音、基本字、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再用基本字帶字分批識字;每學一批字,就讀幾篇課文,既鞏固字詞、又進入初步閱讀。
6、部件識字法
部件識字法,就是利用已經學過的熟字部件(獨體字、偏旁),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幫助孩子學習生字。如「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加不同的偏旁,組成不同的新字。
具體做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先找出孩子已學過的漢字,然後根據已學過的漢字進行部首替換等,組成新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