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木香菇菌每年都要從新種嗎
不需要,椴木香菇只要種植一次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年播種。
椴木香菇種植方法
1、椴木的准備
採用椴木香菇種植時,必須提前准備好椴樹,大家最好在冬天時收取這種樹森,因為冬天正好處於樹木的休眠期,它裡面儲藏的營養成分最多,而且含水量較小,收取以後樹皮和木質之間不容易出現斷開,收取以後等它經過必要的乾燥處理以後,就可以進行人工接種。
2、椴木香菇種植要注意養苗和遮陰
椴木香菇在人工接種以後要注意遮陰處理,如果不陽光太強,並不利於香菇的生成,另外在養苗期間,椴木應該按條碼式或者復瓦式進行擺放,而且每個月都要調整一下位置,這樣做利於菌木的通風,也能讓菌苗吸收更多水分,利於香菇幼苗的快速生長。
3、椴木種植香菇出菇期的管理
椴木種植香菇時,要特別注意水分的供給,因為通風條件加強以後,水分的流失就會加快,這時應該及時補水,讓菇場的濕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菇木的含水量也應該在百分之五十以後,補充水分時可以在早起或者傍晚噴水。另外在香菇生長旺盛的時候,它的呼吸作用還會加快,需要操持菇場空氣的新鮮,這樣才能出產高質量的香菇。
2. 椴木香菇的種植要點有哪些
香菇栽培技術
一、栽培方法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的代料栽培兩種.段木栽培產的菇商品質量高,投入產出之比也高,可達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僅適於在林區發展.代料栽培投入產出比僅為1:2,但代料栽培生產周期短,生物學效率也高,而且可以利用各種農作物秸桿,林木廢料,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能夠在城鄉廣泛發展.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較高.本章重點介紹代料栽培技術.
1、播種期的安排和菌種的選擇
香菇生產多採用蔭棚或果林間地作為出菇場所,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大,季節性很強.各地香菇播種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品種特性而定,在我區一般於9月-10月制筒(山區稍早),12月-1月、出菇.制筒期過早遇高溫高濕易感雜菌而成品率低.過晚則影響轉色而縮短出菇期.
2、栽培料的配製
木屑是袋料栽培香菇主要的原料,除松,杉,樟木外,大多數闊葉木及枝條經粉碎後可作為香菇生產原料.
(1)幾種栽培料的配製其配料以100千克計,視生產規模大小增減.
①木屑78%、麩皮(細米糠)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0.3%.料的含水量55%~60%.
②木屑78%、麩皮16%、玉米面2%、糖1.2%、石膏2%~2.5%、尿素0.3%、過磷酸鈣0.5%.料的含水量55%~60%
③木屑78%、麩皮18%、石膏2%、過磷酸鈣0.5%、硫酸鎂0.2%、尿素0.3%、紅糖1%.料的含水量55%~60%.
上述3種栽培料的配製:先將石膏和麩皮干混拌勻,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勻,把糖和尿素先溶化於水中,均勻地潑灑在料上,用杴邊翻邊灑,並用竹掃帚在料面上反復掃勻.
④棉籽皮50%、木屑32%、麩皮15%、石膏1%、過磷酸鈣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
⑤豆秸46%、木屑32%、麩皮20%、石膏1%、食糖1%.料的含水量60%.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麩皮15%、石膏1%、過磷酸鈣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
上述3種栽培料的配製:按量稱取各種成分,先將棉籽皮、豆秸、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為1:14~1.5的量加水、拌勻,使料吃透水;把石膏、過磷酸鈣與麩皮、木屑干混均勻,再與已加水拌勻的棉籽皮、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勻;把糖、尿素溶於水後拌入料內,同時調好料的水分,用杴和竹掃帚把料翻拌均勻.不能有乾的料粒.
(2)配料時應注意問題木屑指的是闊葉樹的木屑,也就是硬雜木木屑.陳舊的木屑比新鮮的木屑更好.配料前應將木屑過篩,篩去粗木屑,防止扎破塑料袋,粗細要適度,過細的木屑影響袋內的通氣,在木屑栽培料中,應加入10%~30%的棉籽皮,有增產作用;但棉籽皮、玉米芯在栽培料中占的比例過大,脫袋出菇時易斷菌柱.栽培料中的麩皮、尿素不宜加得太多,否則易造成菌絲徒長,難於轉色出菇.麩皮、米糠要新鮮,不能結塊,不能生蟲發霉.豆秸要粉成粗糠狀,玉米芯粉成豆粒大小的顆粒狀.
香菇栽培料的含水量應比平菇栽培料的含水量略低些,生產上一般控制在55%~60%.含水量略低些有利於控制雜菌污染,但出過第一潮菇時,要給菌柱及時補水,否則影響出菇.由於原料的干濕程度不同,軟硬粗細不同,配料時的料水比例也不相同,一般料水比為1:0.9~1.3,相差的幅度很大,所以生產上每一批料第一次用來配料時,料拌好後要測定一下含水量,確定一個適宜的料水比例.
①手測法.將拌好的栽培料,抓一把用手握,指縫不見水,伸開手掌料成團即可.
②烘乾法.將拌好的料准確稱取500克,薄薄地攤放在搪瓷盤中,放在溫度105的條件下烘乾,烘至乾料的重量不再減少為止,稱出乾料的重量.料的含水量(%)=濕料重量-乾料重量濕料重量×100配料時,隨水加入乾料重量的0.1%多菌靈(指有效成分)有利於防止雜菌污染.
3、裝袋和滅菌
袋栽香菇是香菇代料栽培最有代表性的栽培方法,各地具體操作雖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1)塑料筒料規格香菇袋栽實際上多數採用的是兩頭開口的塑料筒,有壁厚0.04~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筒和厚度為0.05~0.06厘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聚丙烯筒高壓、常壓滅菌都可,但冬季氣溫低時,聚丙烯筒變脆,易破碎;低壓聚乙烯筒適於常壓滅菌.生產上採用的塑料筒規格也是多種多樣的,用幅寬15厘米、筒長55~57厘米的塑料筒.
(2)裝袋滅菌先將塑料筒的一頭紮起來.扎口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採用側面打穴接種的塑料筒,先用尼龍繩把塑料筒的一端扎兩圈,然後將筒口折過來扎緊,這樣可防止筒口漏氣;2是有的生產者採用17厘米×35厘米短塑料筒裝料,兩頭開口接種,也要把塑料筒的一端用力紮起來,但不必折過來再扎了.紮起一頭的塑料筒稱為塑料袋,裝袋前要檢查是否漏氣.檢查方法是將塑料袋吹滿氣,放在水裡,看有沒有氣泡冒出.漏氣的
3. 香菇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香菇種植方法
1.出菇管理
菌棒轉色後進入出菇階段。香菇原基形成的適宜溫度為10~20℃,並要求有大於10℃的晝夜溫差。水分管理採取干濕交替的方法進行噴水,出菇時菌棒含水量達到60%~65%,空氣濕度達到80%~90%.根據菌棒具體情況,可採取溫差、干濕差、振動刺激等措施促進菇蕾發生。合理進行人工疏蕾,每棒留菇6~8朵。當子實體長至6~7分成熟及時採收,每天採收3~5次。適時採收的香菇,色澤好,菌肉厚,商品價值高,過晚採收,菌傘展開,菌肉薄,重量輕,商品價值低。及時清除菇根及地雷菇,防止腐爛後出現病蟲害。每潮出菇期間都進行農殘及重金屬抽樣檢測。
2.休菌管理
休菌時減少澆水次數使菌棒含水量降至55%~60%.水分管理一是防止噴水過少造成菌皮失水硬化,影響出菇,二是防止噴水過多,造成出菇,使休菌失敗。休菌時間為10-15天,當菇腳坑發白,菌棒恢復彈性時休菌完畢,進行下潮菇管理。夏季高溫期,菌棒管理以降溫養菌為中心,自然出菇為主,防止爛筒死菇現象發生。立秋以後環境條件有利於菇蕾形成和香菇生長,應停止對菌棒的刺激、振動,讓其自然出菇。每個生產周期出5~6潮菇。
3.病蟲害防治
發菌及出菇期間雜菌主要有黴菌(木霉、脈孢霉、麴黴、毛霉、根霉)、細菌、黏菌。蟲害主要有菇蚊、菇蠅、跳蟲、蛞蝓、線蟲。
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嚴格控制使用化學葯品防治。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發現病蟲害及時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
4. 椴木香菇大棚栽培技術
椴木栽培香菇需要大量的木段,木材,這在一般地方是無法做到的。栽培簡單,不需要滅菌。而且椴木栽培香菇周期比較長。產量低。但是香菇品質好。
袋料栽培香菇,原料容易找到。生產周期稍微短一些。但是需要常壓滅菌處理。產量高。但是質量不如椴木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