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偏癱患者快點恢復正常
癱瘓偏癱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及對症治療。腦中風指腦梗死和腦出血,腦梗死通常會選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及改善循環治療。腦出血重在脫水降顱壓,預防顱內壓增高及各種並發症。
癱瘓偏癱對症治療主要是康復鍛煉和針灸治療。康復訓練指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幫助偏癱的肢體功能恢復,根據癱瘓偏癱肌力的程度,而選擇不同難易程度的動作訓練。腦中風後半年內都是恢復期,經過科學康復訓練,肢體肌力可明顯改善。所以早期建議患者在醫院進行正規的康復訓練,後期可至家中鍛煉。
偏癱癱瘓了,腦血管疾病發病之後一年內都是恢復期,通過葯物治療配合康復鍛煉,肢體癱瘓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建議去康復科就診,但是不一定可以完全恢復。
偏癱癱瘓的主要治療方法有針灸、康復理療為主,意見建議:根據你的情況,個人建議可以堅持針灸兩個月,並且配合高壓氧治療,但是癱瘓偏癱的症狀具體能夠恢復什麼程度不好說。
癱瘓會給病人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因此要重視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家屬和醫護人員工作,堅持進行癱瘓肢體的鍛煉,預防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衛生保潔,以免骶椎部位生褥瘡,老人家要多多照顧,平常多多跟他聊天曬曬太陽。
癱瘓偏癱表現就是肌力減弱,輕度的肌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范圍較大,中度肌力2~4級,全癱:肌力0~1級,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中風癱瘓偏癱的意見建議:治療主要通過理療,和營養神經,而且前三個月是治療關鍵時期,一年後基本就定型了,所以建議抓住前半年肢體康復。
你好,偏癱患者的肢體恢復,主要有兩點一是口服葯物營養改善腦部神經組織,二是康復訓練鍛煉恢復受損的神經組織。 肢體康復的方法有以下;
(一)雙手訓練
1、雙手張開、張緊:
動作: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全身放鬆,雙手隨意輕松地放在體前或者身體兩側,之後對手掌和手指進行訓練:在手掌和手指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手掌和手指都逐漸張開、張緊(無論有沒有張開、張緊都努力這么做),連續張緊不放鬆,並逐漸越張越緊,這樣每一次張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張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1~2分鍾。
2、雙手握固(拇指在內,四指在外):
動作:在手掌和手指充分放鬆以後,將手掌變拳逐漸握緊,連續握緊不放鬆,並逐漸越握越緊(無論有沒有握緊都努力這么做),這樣每一次握緊為一個節拍,持續握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1~2分鍾。
作用:對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進行連續張緊、握緊以及連續放鬆的訓練,使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雙手的皮肉筋骨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雙手的功能,提高雙手的靈活性,對預防和改善雙手的肌肉及筋骨萎縮、雙手無力、雙手的功能部分喪失等狀況很有幫助。
(二)雙腳訓練
1、張緊腳趾:
動作:平坐或者仰卧,全身放鬆,雙手隨意輕松地放在扶手或者身體兩側,之後對腳趾進行訓練:在雙腳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腳趾都逐漸張開、張緊(無論有沒有張開、張緊都努力這么做),同時,努力使雙腳都伸直,逐漸使腳趾越張越緊、雙腳都越伸越直,這樣每一次張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張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半分鍾左右;
2、勾腳尖:
動作:在雙腳充分放鬆以後,努力使腳尖向內勾緊(無論有沒有勾緊都努力這么做),同時,努力使雙腳都伸直,逐漸使腳尖向內越勾越緊、雙腳也都越伸越直,這樣每一次勾緊為一個節拍,持續勾緊1~2個8拍後開始逐漸放鬆,連續放鬆半分鍾左右;
作用:對腳趾和腳腕等部位進行連續張緊、勾緊和連續放鬆的訓練,使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和雙腳的皮肉筋骨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雙腳的功能,提高雙腳的靈活性,對改善老年人因筋骨萎縮造成的行走不穩、頭重腳輕、中風和腦癱造成的下肢偏癱與截癱、下肢肌肉萎縮與肌無力等患者的身體狀況都很有幫助。
(四)咬牙訓練
動作:自然站立、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鬆,然後嘴逐漸張開、張緊,稍停,嘴逐漸放鬆閉合,稍停,牙漸咬緊,稍停,逐漸放鬆。如此,一次張緊——放鬆——咬緊——放鬆為四個節拍,重復這一動作,共做四個八拍。
作用:張嘴—放鬆——咬牙——放鬆,使頭部的皮肉筋骨和經由頭部的手三陽經、足三陽經、任督兩脈等組織都得到一緊一松的牽拉,有利於這些經絡的暢通和氣血運行,能增強和改善頭部和頸部組織的功能,對改善腦癱、面癱以及頭部的其他疾病很有益處,同時還有提神、醒腦、固齒的作用,能增強和改善記憶功能。
(五)閉目養神
動作:自然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平坐或者仰卧均可,雙目微閉或閉合,呼吸自然,全身放鬆,雙掌相疊捂著臍腹部,然後稍用意去體驗輕輕呼吸的時候整個身體靜逸舒適的感覺,本節動作練習時間不限。
作用:全身放鬆,閉目養神,輕輕地用身體去體會呼吸的感覺,讓全身的氣血更好的運行,這對恢復和改善身體的機能很有益處,同時,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很有幫助。
㈢ 腦外傷後遺症偏癱(挎籃胳膊伸不直、畸形雞爪手)康復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偏癱患者應加強肢體康復鍛煉,偏癱患者會出現一側肢體活動功能障礙,從而導致一側手腕不能抬起。此時應積極的進行康復訓練,尤其是對偏癱患側手腕部位的訓練。主要方法是對患側手腕進行主動訓練,合理有效地進行抓握運動、屈腕運動,可以有效恢復偏癱手腕的功能。還可以中醫針灸治療,也可以有效地幫助偏癱手腕部的恢復,臨床上常採取局部取穴和遠端取穴方法,再配合電針可以加強對偏癱手腕的治療效果。偏癱手腕恢復還應在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對手腕不得鍛煉應是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次數,不能急於求成,還可以配合活血化瘀營養神經的葯物進行治療。
㈣ 偏癱左手快速恢復方法
依照偏癱的水平,可分成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輕癱:主要表現為肌張力變弱,肌張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生活起居,不完全性癱偏輕癱重,范疇很大,肌張力2~4級,全癱:肌張力0~1級,癱瘓身體徹底不可以活動。應當立即就醫,以防耽誤醫治的最佳時機。 1.主要需看如何偏癱,如果是右腿偏癱,就需要習慣性的對右腿開展刺激性健身運動。 2.如果是左腿偏癱,就需要習慣性的對左腿開展刺激性健身運動,讓自身的偏癱的地區健身運動。 3.配置一對杠鈴,每日要用力鍛練,每日預估十個上下。 4.躺在床上能挪動的地區竭盡全力的去挪動,讓自身的人體盡較大 的勤奮健身運動。 5.假如可以下床,能夠配置拐杖開展健身運動,能夠遲緩的挪動。 6.性命取決於健身運動,活動是基本的,依據偏癱的狀況努力吧,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方式 /流程 1.主要需看如何偏癱,如果是右腿偏癱,就需要習慣性的對右腿開展刺激性健身運動。 2.如果是左腿偏癱,就需要習慣性的對左腿開展刺激性健身運動,讓自身的偏癱的地區健身運動。 3.配置一對杠鈴,每日要用力鍛練,每日預估十個上下。 4.躺在床上能挪動的地區竭盡全力的去挪動,讓自身的人體盡較大 的勤奮健身運動。 5.假如可以下床,能夠配置拐杖開展健身運動,能夠遲緩的挪動。 6.性命取決於健身運動,活動是基本的,依據偏癱的狀況努力吧,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㈤ 偏癱左手快速恢復方法
患者左手發生偏癱應第一時間就診並進行治療,比如患者偏癱是因為腦梗死所致,在發病的六個小時以內如果沒有溶栓禁忌症,可以給予患者使用rt-PA或者尿激酶進行靜脈溶栓,使堵塞在血管內的血栓溶解。患者左手偏癱可以迅速恢復,不遺留有任何後遺症。
即使患者錯過了溶栓的時間窗或者有溶栓禁忌症,此時不能採用溶栓葯物治療,早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也可挽救壞死腦組織周圍的缺血半暗帶,減輕患者左手偏癱的程度,有助於患者左手肌力的恢復,這是臨床上最快的辦法。如果在急性期過後,患者仍然有左手偏癱的症狀存在,需要通過系統的康復治療來幫助患者恢復。
㈥ 偏癱左手快速恢復方法有哪些
對於偏癱患者來說,最大程度恢復肢體活動能力、自理能力,對其生活質量影響很大。偏癱患者進行盡早的身體康復功能訓練,同時用中醫中葯進行血液環境的整體調理,可得到較好的肢體功能恢復。
㈦ 腦梗塞引起身體左側偏癱,恢復情況評估以及有效恢復鍛煉方法。
偏癱肩的問題很難解決。但並非不能解決。
解決的主要是疼痛和運動。你媽媽的情況,沒有提及手的腫脹,一般來說是肩關節半脫位導致的,若有手的腫脹,可能合並有肩手綜合征。肩關節半脫位一般認為是由於幾組肌肉無力導致,主要為肩胛提肌、岡上肌、三角肌上部。肩關節半脫位形成後,由於部分韌帶處於長期牽拉的狀態,造成這些韌帶的損傷。還有關節的活動不完全,關節囊的改變也是疼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優良的關節松動技術(記住是優良的,一般的操作者不行),可以有效擴大活動范圍,減緩疼痛。疼痛忍受范圍內的關節活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需要大量來做。比如Bobath握手訓練,聳肩訓練,肩外展訓練等。別說你做了,先把每個動作做夠100w次再說。國外的資料顯示,中樞神經系統經過1000w次重復後,仍可以更進一步的優化。
特別提出的是: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是非常強大的,如果可塑不了,往往取決於方法和心態。
加油吧,期待您的佳音~!
㈧ 中風偏癱康復訓練方法有哪幾種
卧床時的良肢位擺放,維持關節活動度,;床上的坐位訓練,即軀干肌的訓練,翻身坐起訓練,卧位的上肢訓練,Bobath握手舉手等。床椅轉移訓練,站立訓練,步行訓練。手功能的作業訓練;吞咽言語訓練等。總之康復訓練的原則是:全面、正確、持續、主動的原則。
㈨ 我父親車禍,開顱手術後偏癱,左邊胳膊和腿都不能動,現在已經已經2個多月。請問有什麼恢復比較好的方法
在全身各部位損傷中,顱腦損傷僅次於四肢損傷,居第二位。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開顱手術在廣大基層醫院蓬勃開展,開顱術後護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並且在維護病人生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顱術後的護理重點:密切觀察病情,積極預防並發症。
1 觀察要點
術後24—48小時內,應重點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瞳孔變化。每15—3O分鍾觀察記錄一次,6—12小時後根據病情將記錄時間延長。觀察後要將結果進行對比,防止再出血和腦水腫。
1.1 生命體征的觀察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生命體征常因病情的輕重而改變。測脈搏、呼吸、血壓時,應先測呼吸,再測脈搏,最後測血壓,以免病人受刺激而躁動,影響測量。
1.2 意識的觀察意識狀況是衡量顱內壓增高程度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病人對時間、地點、人和物的辯認,定向能力,按觀察時間先後加以對比。若意識由清楚轉為障礙,或意識程度加重是病情加重的熏要症狀之一,應及時報告醫生,做相應的處理。
1.3 瞳孔的觀察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之窗,其實不如說瞳孔是心靈之窗。瞳孔的變化常伴有意識狀況的改變。瞳孔的觀察主要是觀察兩側瞳孔形狀、大小,對光反射是靈敏、遲鈍或消失。對觀察記錄應進行分析對比。瞳孔的變化可反應有無再出血和腦水腫。
1.4 顱內壓的監護顱內壓監護儀可連續觀察記錄病人的顱內壓動態變化,是顱內壓變化的可靠依據。有條件者術後可採用顱內壓監護儀。
1.5 其他 (1)觀察頭部傷口有無滲血滲液。(2)觀察引流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引流液的性
質。(3)觀察病人有無頭痛及頭痛程度,有無嘔吐及嘔吐的程度和頻率,患肢活動情況,有無癲癇。(4)觀察有無應激性潰瘍,注意病人的大便色澤,有胃腸減壓管或鼻飼管者,定期觀察其回抽液。
2 具體護理措施
2.1 體位及搬動術後取平卧位,頭偏向健側,妥善固定各引流管,病情穩定,血壓平穩後,床頭抬高15—3O度。絕對卧床休息1—3周。搬動病人應特別小心,頭部盡量保持靜止狀態,對於術腔引流管、導尿管、輸液管應特別注意,防脫落和倒流,搬運中保持呼吸道通暢。
2.2 防止危險
2.2.1 當患者躁動不安,精神運動興奮時,要給予適當的控制,可按醫囑使用鎮靜劑,避免再出血。
2.2.2 在痙攣發作時,為了防止患者唇舌咬傷,應准備好開口器、舌鉗和紗布等。
2.2.3 裝好床欄桿,以防患者墜床。
2.3 生活護理及飲食 昏迷病人每天兩次口腔護
理;管理好大小便,留置導尿管者,每天兩次會陰護理,保持臀部清潔乾燥,大便失禁及時清洗。清醒患者為了防止顱內壓增高,可用緩瀉葯,促使患者每日排便一次;保持全身皮膚清潔乾燥;清醒患者無吞咽障礙者,術後6小時可給予少量流質,若無嘔吐,24小時後改為半流質。昏迷及吞咽困難者,術後24小時後改為半流質。昏迷及吞咽困難者,術後24小時開始鼻飼。飲食為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無刺激性食物。
2.4 預防並發症開顱術後,許多病人由於病情危重仍處於昏迷狀態。昏迷病人常見的並發症是褥瘡、肺部感染、角膜炎、尿路感染。其中,最常見、較難預防的是肺部感染,故呼吸道管理尤為重要。
2.4.1 呼吸道的管理
2.4.1.1 定時翻身拍背,促使痰液移動,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氣管內分泌物。
2.4 1.2 咳嗽無力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用吸痰管接負壓吸引器給予吸出。
2.4.1.3 定時霧化吸入,可用生理鹽水20ml+慶大黴素、地塞米松、俚一糜蛋白酶、沐舒坦籌葯物,氣管切開者,還可定時氣管內滴入,達到抗菌、消炎、稀釋痰液的作用。
2.4.1.4 開顱術後,病人回病房時,若帶有氣管插管,應注意防止牙墊脫出和滑落,保持插管通暢,保持口腔清潔,按需要進行氣管內吸引,每次吸引時間不超過15秒,吸痰管長度、粗細應合適,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吸痰管每次1條,用後消毒。
2.4.1.5 術後昏迷病人,常因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或舌後墜,喉頭水腫影響呼吸,須行氣管切開,應進行氣切護理。吸痰時應選擇管壁光滑,富有彈性的吸痰管,直徑為氣管套管的 ,不超過 ,口鼻腔要分開,吸痰管每次1條,同~根吸痰管應先吸氣道內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內分泌物,但決不可重復進入氣道,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吸痰動作輕柔,防止損傷氣管粘膜,避免動作過於粗暴刺激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心跳驟停。禁止插入同時施加負壓,禁
止反復提插,避免「拉鋸式」動作,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
2.4.2 褥瘡的預防保持床鋪清潔乾燥,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
2.4.3 眼瞼不能閉合者,可塗眼葯膏或定時滴眼葯水,並蓋上無菌紗布,預防角膜炎。
2.4.4 每日兩次口腔護理,張口呼吸者,口唇可蓋無菌生理鹽水紗布。
2.4.5 長期留置導尿管者,用丁胺卡那加生理鹽水500ml沖洗膀胱,每日1—2次,以防尿路感染。
2.5 康復期護理指導並幫助病人功能恢復的鍛煉。
參考資料:《中華當代醫學·護理版》2006年第4卷第1期
如果有患者朋友要到北京醫院做手術住院等,而又沒有辦法預約成功,或者沒有床位,手術排期很久的,可以咨詢中華名醫匯,或許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