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避免公地悲劇的方法

如何避免公地悲劇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3 06:05:07

Ⅰ 公地悲劇的成因及相應解決措施

公地本來是全體人民的,但是公地管理者認為是他們自己的,而且能進入公地放牧的也只有公地管理者,人民無法進入公地放牧,也無法對公地放牧進行監督,更無法對公地進行管理,公地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能進入公地放牧的人都很貪婪,都進行掠奪式經營,都想獲取最大的利益,許多以前沒有能夠進入公地放牧的人,都罵公地放牧者貪婪,要如何如何才能管好公地,但是,一旦自己進入了公地,同樣變得貪婪,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制度問題。這就是公地悲劇的成因。解決措施應當是完善制度,全體人民都能監督。

什麼是公用地悲劇,解決方案有哪些

公用地悲劇意思是公共物品因產權難以界定而被競爭性地過度使用或侵佔,從而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後果。

解決方案如下:

相關政府部門在進行公共資源利用具體管理時,可以通過制定關注利益受損者的適當合理的補貼政策和常規有效的處罰政策,補貼與處罰相結合,兩者互為依靠和補充,使各方的博弈趨於集體理性>由非理性競爭走向理性合作。

補貼與處罰政策結合使用,改變了以往以處罰為單一手段的禁止型管理,既處罰了違規者又考慮並保護了合理使用者的利益,提高和鼓勵合理使用公共資源的熱情,使合理使用公共資源成為大家的自發行為。

從而,在合理有效的政策地規范和引導下,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確保公共資源得合理使用,使「公用地悲劇」不再發生,實現可持續發展。

(2)如何避免公地悲劇的方法擴展閱讀:

公地悲劇的成因

說到哈丁的「公地悲劇」或曰「公有資源的災難」,那是對個人在利用公共資源時存有私心的確證。哈丁將這一狀態模型化:一個向眾人開放的牧場,在其中每個牧羊人的直接利益取決於他所放牧的牲畜數量的多少。

由於在缺乏約束的條件,當存在過度放牧問題時,每個牧羊人雖然明知公地會退化,但個人博弈的最優策略仍然只能是增加牲畜數量,久而久之,牧場可能徹底退化或廢棄,這就是「公地悲劇」。

「公地悲劇」的發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而公產缺乏嚴格而有效的監管是另一個必要條件。

「公地悲劇」展現的是一幅私人利用免費午餐時的狼狽景象——無休止地掠奪,「悲劇」的意義就在於此。

根據哈丁的討論,結合我們對掙扎在生活磨難中的人們的理解,「公地悲劇」的發生機理似乎可以這樣來理解:勤勞的人為個人的生機而算計,在一番忽視遠期利益的計算後,開始為眼前利益而「殺雞取卵」,沒有規則,沒有產權制度,沒有強制。

最後,導致公共財產——那個人們賴依生存的搖籃的崩潰,美國學者認為,公地悲劇發生的根源在於:「當個人按自己的方式處置公共資源時,真正的公地悲劇才會發生。

「公地悲劇」的更准確的提法是:無節制的、開放式的、資源利用的災難。就拿環境污染來說,由於治污需要成本,私人必定千方百計企圖把企業成本外部化。

這就是赫爾曼·E.戴利所稱的「看不見的腳」。「看不見的腳」導致私人的自利不自覺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公地悲劇」源於公產的私人利用方式。其實,哈丁的本意也在於此。

事實上,針對如何防止公地的污染,哈丁提出的對策是共同贊同的相互強制、甚至政府強制,而不是私有化。但理論上最好的方式是界定產權,私有化是一種比較好的解決途徑。

Ⅲ 如何避免公地悲劇,集體行動的邏輯

盡可能地將資源或企業的所有權明晰,並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明確責任和義務。科斯定理證明,一旦產權明確規定,而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聯絡、談判、簽約等等的成本足夠低,則無論將產權劃歸給誰,最終總能達到該資源的最優配置和使用。同樣道理,只有做好企業的產權安排,才能避免「公地悲劇」的發生。對國有企業而言,應明確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必須指出的是,產權穩定和產權明確同等重要。如果產權不穩定,即使產權明確,也會對資源進行掠奪性的使用。

Ⅳ 公地悲劇形成的原因及解決的措施

公地悲劇在英國是和「圈地運動」聯系在一起的.15,16世紀的英國,草地、森林、沼澤等都屬於公共用地,耕地雖然有主人,但是莊稼收割完以後,也要把柵欄拆除,敞開作為公共牧場.由於英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養羊業飛速發展,於是大量羊群進入公共草場.不久,土地開始退化,「公地悲劇」出現了.於是一些貴族通過暴力手段非法獲得土地,開始用圍欄將公共用地圈起來,據為己有,這就是我們歷史書中學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使大批的農民和牧民失去了維持生計的土地,歷史書中稱之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書中沒有提到:「圈地運動」的陣痛過後,英國人驚奇的發現,草場變好了,英國人作為整體的收益提高了.由於土地產權的確立,土地由公地變為私人領地的同時,擁有者對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為了長遠利益,土地所有者會盡力保持草場的質量.同時,土地兼並後以戶為單位的生產單元演化為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勞動效率大為提高.英國正是從「圈地運動」開始,逐漸發展為日不落帝國.建立土地產權,是最直接的辦法.但是不能根治.要根治,就必須從緩和社會矛盾入手.

Ⅳ 「公地」如何不悲劇

歐玲的理論主張突出之處在於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對相關制度結構作了深入一步的梳理,並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治理辦法。其中包括使用權邊界清晰、集體參與集體決策、沖突解決機制、公眾監督、分級制裁等八大制度要素。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兩位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她有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歐玲。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授予女性學者,而且是一位女性政治學家,自然在國際經濟學界引起不小的震動。
1968年,生態學家嘉瑞特·哈丁發表《公共品的悲劇》一文,以公共牧場不可避免的退化為例,提出了「公地悲劇」的著名命題。所謂公共資源,是一種人人有份、但又不屬於任何特定個人的東西,因而很少有人去關心它愛護它,相反卻有很多人惦記著要去佔一塊撈一把。這就醞釀了所謂的「公地悲劇」。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區的草坪被人墊了砂石用以停放私家車;人行道變成了商家延伸設攤的最佳市口……
事情遠不止於此。如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社會經濟領域,我們將看到更多相類似的情形:景區一角被圈佔成了某老闆的會所;公有房產出租的租金轉化為某個單位甚至某個小團體的「小金庫」;……這里的核心問題,就是長時間困擾我們的公共資源的控制、處置、使用、收益問題。
解決「公地悲劇」問題,歷來有兩種思路。一種做法是由政府加強監管。但隨著公共物品的增多和情況的日益復雜,政府要把所有公共資源的處置、使用、收益統統捏在自己手裡,就不得不大大擴編政府機構人員,並相應增加行政開支。政府委託的經營者、監管者,還會因為制度不健全等等原因而發生「代理危機」,產生諸如公共資源的使用權交易舞弊、收益流失、監管不作為等問題。
另一種辦法是界定公共資源的產權,然後轉為私有私營。產權經濟學派對此作了詳盡的論述,國內改革家也設計了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的整套方案。問題是許多公共資源的產權很難准確界定,轉讓中資產流失的弊病也引起各方的嚴重詬病。更讓人棘手的是,某些與公共資源相聯結的公共產品的提供,再轉為私有後大打折扣,甚至完全落空。
對此有沒有第三種解決方案呢?歐玲早年的博士論文,就是從洛杉磯南部地區的地下水流域管理入手,研究公共資源的管理。她的《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就此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決辦法。她的思路是「公民自治」,即建立公民社會(社區)組織,由它來治理公共資源。其實歐玲的理論主張並沒有太大的創新,其突出之處在於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對相關制度結構作了深入一步的梳理,並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治理辦法。其中包括使用權邊界清晰、集體參與集體決策、沖突解決機制、公眾監督、分級制裁等八大制度要素。

Ⅵ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地悲劇

公地悲劇在英國是和「圈地運動」聯系在一起的。15,16世紀的英國,草地、森林、沼澤等都屬於公共用地,耕地雖然有主人,但是莊稼收割完以後,也要把柵欄拆除,敞開作為公共牧場。由於英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養羊業飛速發展,於是大量羊群進入公共草場。不久,土地開始退化,「公地悲劇」出現了。於是一些貴族通過暴力手段非法獲得土地,開始用圍欄將公共用地圈起來,據為己有,這就是我們歷史書中學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使大批的農民和牧民失去了維持生計的土地,歷史書中稱之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書中沒有提到:「圈地運動」的陣痛過後,英國人驚奇的發現,草場變好了,英國人作為整體的收益提高了。由於土地產權的確立,土地由公地變為私人領地的同時,擁有者對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為了長遠利益,土地所有者會盡力保持草場的質量。同時,土地兼並後以戶為單位的生產單元演化為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勞動效率大為提高。英國正是從「圈地運動」開始,逐漸發展為日不落帝國。
我在這里不是想為「圈地運動」平反,因為從道德倫理上講這是一段血腥的歷史。但是如果沒有「羊吃人」事件,最終的結局將是毀滅。現在世界上土地保護好的地方,往往都建立了土地產權,而那些土地破壞嚴重的地區,往往是還沒有建立土地產權的地區。與此相應,最近熱門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是不是也是另外一個領域的「公地悲劇」呢?
現在多與公共產品易被損壞和權責不夠分明相聯系。產業發展中的過度進入也可以從「公地悲劇」的角度來解釋。草地屬於公有產權,零成本使用,而且排斥他人使用的成本很高,這樣就導致了牧民的過度放牧。廠商對消費者需求的需求類似於牧民對草地的需求。消費者需求也沒有排他性使用的所有權,廠商對消費者需求的零成本使用必然會產生產業發展中的過度進入。另外,產業在進入者進入之前是無人所有的,誰先進入,誰先佔有,市場份額對廠商是一種稀缺資源,這種市場份額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這樣就會出現各廠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搶先的進入市場的現象。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前經濟建設中的過度進入問題所面對的是公有經濟產權結構。在這種產權結構下,產權名義上歸全體人民所有,但由於全體人民行使所有權的成本過高,造成了實際上的所有者缺位。在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利益集團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搞建設,由於彼此信息不充分,造成了產業發展中的過度進入。
既然消費者需求和市場份額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它們不具有排他性的所有權。那麼,就需要政府對這兩種公共物品的產權進行重新界定。如採取市場進入的許可證制度等。同時,政府在重新界定公共物品產權時,也可能會出現尋租行為,還可能出現少數大廠商的壟斷行為。這樣勢必降低了資源使用效率和消費者福利水平。因此,過度進入的解決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對產權的界定來解決,而主要應在市場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中來解決,要使市場機制充分而有效的發揮調節作用。政府規制和市場機制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過度進入問題。

Ⅶ 什麼是公地悲劇舉例說明公地悲劇產生的根源.政府如何解決該問題

摘要 當某種物品具有競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謂的「公共資源」時,每個人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都會盡可能多地去利用這種物品,使它很快地被過度使用,從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這種情況被西方學者稱為公地的悲劇。對公共資源悲劇的防止有兩種辦法: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權力機構,無論這種權力機構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私人對公共地的擁有即處置便是在使用權力;第二種便是道德約束,道德約束與非中心化的獎懲聯系在一起。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避免公地悲劇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籃球比賽技巧與方法視頻 瀏覽:856
循環水真空泵使用方法 瀏覽:566
vivo屏幕旋轉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6
結核桿菌快速檢測方法有 瀏覽:655
科目二五項操作技巧方法詳細初學 瀏覽:200
關節炎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220
散稱商品正確的書寫方法圖片 瀏覽:831
細菌無性繁殖計算方法 瀏覽:287
t恤衫改造方法視頻 瀏覽:836
淘寶常用電腦設置方法 瀏覽:362
減肥最簡單方法大全 瀏覽:442
ibm台式電腦進入bios方法 瀏覽:294
洗胃管連接方法 瀏覽:950
趙麗穎如何瘦臉方法 瀏覽:233
北京銅鋁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37
如何黑斑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260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圖示 瀏覽:361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視頻 瀏覽:359
K平均演算法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15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好方法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