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庭教育,怎樣幫助一年級孩子提高作業審題能力
很多家長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孩子的做題態度以及理解力。其實,孩子的理解力,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能感受得到。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在平常的生活中鍛煉他們的理解力。
所以,父母一定要記住,一開始,要鼓勵孩子勇敢地想。如果沒有做對,你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肯定他的嘗試,然後引導他再去思考。
㈡ 對於孩子做題不認真審題和不會審題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不認真審題原因可能是自信或者沒有耐心,家長可以孩子多作一些游戲,陪養他的耐心,如果他是自信型的,也可以讓他通過游戲感覺到自己還要進步,比如下棋,挺不錯。如果孩子不會審題那入教他了,先從高分題開審,從易到難審,也就是說有把握拿到分的題必須拿到分,再審莫弄兩可的。
㈢ 怎麼培養孩子的審題能力
應用題
1、「讀」。讀,就是認真讀題,初步了解題意。要培養反復、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輕聲讀、默讀,養成自覺通過默讀理解題意的習慣。
2、「敲」。敲,就是仔細推敲字、詞、句,准確理解題意,理解應用題中的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
3、「述」。述,就是復述題意,進入情境,用自已的話復述題意。復述題意能准確地反映出對題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於培養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
4、「擬」。擬,就是模擬情境,展示數量關系,有些題目可通過列表、畫圖等方法模擬應用題的情景,使應用題的情節、數量關系直觀全面地展示在面前,進而掃除理解題意的障礙。
計算題
1、「看」。看,就是先看一看題目里有幾個什麼數,有幾種運算符號;再看一看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系。
2、「定」。定,就是對題目整體觀察後,確定運算順序。即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後算什麼。可採用畫線標序的方法。
3、「想」。想,就是分析題中的數值特徵和運算間的聯系,聯想到有關的運算定律,運算性質,然後進行運算。
文字題
文字題是介於計算題和應用題之間的一種題型,有些文字題數量關系復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經常造成解題差錯。因此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審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1、「扣」。扣,就是緊扣關鍵詞。文字題中的數量關系,往往是由題中的一些關鍵詞決定的。常用的關鍵詞有「乘」、「被……乘」、「用……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
2、「縮」。縮,就是抓住主幹縮句,即把題目骨架用關鍵詞表示出來,再列式計算。例如:「750與250的和比它們的差多多少?」抓住主幹縮減為:「和比差多多少?」這就可先分別算出750與250的和與差,再算和比差多多少。
3、「分」。分,就是抓關鍵分層次。即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分清層次,把整道文字題分解為幾個小部分,就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4、「索」。索,就是執果索因。如果文字題的問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後求的是什麼,就可以從問題入手,執「問題」這個「果」去索求解決問題的「因」。
㈣ 作為老師該如何來提升學生們的審題能力呢
作為老師,需要教孩子怎麼審題,教孩子一些審題方法,可以找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並且把他們標注出來。剛開始老師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做題,帶著孩子一起分析題目,告訴孩子拿到這個題目,第一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從題目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已知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告訴我們什麼,老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從頭來一遍,讓孩子圈住題目中的關鍵信息,並且學會分析一些關鍵信息,這樣慢慢地孩子就學會自己在題目中找關鍵信息了。
㈤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審題、解題能力
不管是寫作業,還是考試,審題都是特別重要的。可為什麼給孩子強調了這么多遍,孩子還是反復出錯呢?解題的首要步驟是審題,審題能力有四重境界。
不管是對於日常的寫作業,還是考試,審題都是特別重要而且關鍵的一步。連題目都審錯了,答案寫得再認真,又有什麼用?
孩子審題不認真,是一個通病,希望通過我們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讓孩子掌握這項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