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太極快速演練方法

太極快速演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0 13:47:59

① 24式太極拳詳細步驟

動作及口訣

一、起勢

1、兩腳開立,2、兩臂前舉,3、屈膝按掌。

二、野馬分鬃

A.1、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分手。

B.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分手。

C.1、後坐撇腳,2、跟步抱球,3、左轉出步,4、弓步分手。

三、白鶴亮翅

1、跟半步胸前抱球,2、後坐舉臂,3、虛步分手。

四、摟膝拗步

A、1、左轉落手,2、右轉收腳舉臂,3、出步屈肘, 4、弓步摟推。

B、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C、1、後坐撇腳,2、跟步舉臂,3、出步屈肘,4、弓步摟推。

五、手揮琵琶

1、跟步展手,2、後坐挑掌,3、虛步合臂。

六、倒卷肱

1、兩手展開,2、提膝屈肘,3、撤步錯手,4、後坐推掌。(重復四次)

七、左攬雀尾

1、右轉收腳抱球,2、左轉出步,3、弓步棚臂,4、左轉隨臂展掌,5、後坐右轉下捋,6、左轉出步搭腕,7、弓步前擠,8、後坐分手屈肘收掌,9、弓步按掌。

八、右攬雀尾

1、後坐扣腳、右轉分手,2、回體重收腳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棚臂,5、右轉隨臂展掌,6、後坐左轉下捋,7、右轉出步搭手,8、弓步前擠,9、後坐分手屈肘收掌,10、弓步推掌。

九、單鞭

1、左轉扣腳,2、右轉收腳展臂,3、出步勾手,4、弓步推舉。

十、雲手

1、右轉落手,2、左轉雲手,3、並步按掌,4、右轉雲手、5、出步按掌。(註:重復三次)

十一、單鞭

1、斜落步右轉舉臂,2、出步勾手,3、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馬

1、跟步後坐展手,2、虛步推掌。

十三、右蹬腳

1、收腳收手,2、左轉出步,3、弓步劃弧,4、合抱提膝,5、分手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

1、收腳落手,2、出步收手,3、弓步貫拳。

十五、轉身左蹬腳

1、後坐扣腳,2、左轉展手,3、回體重合抱提膝,4、分手蹬腳。

十六、左下勢獨立

1、收腳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勢獨立

1、落腳左轉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勢,4、撇腳弓腿,5、扣腳轉身,6、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落手,2、跟步抱球,3、右轉出步,4、弓步推架。

5、後坐落手,6、跟步抱球,7、左轉出步,8、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針

1、跟步落手,2、後坐提手,3、虛步插掌

二十、閃通臂

1、收腳舉臂,2、出步翻掌,3、弓步推架。

二十一、轉身搬攔捶

1、後坐扣腳右轉擺掌,2、收腳握拳,3、墊步搬捶,4、跟步旋臂,5、出步裹拳攔掌,6、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閉

1、穿臂翻掌,2、後坐收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1、後坐扣腳,2、右轉撇腳分手,3、移重心扣腳劃弧。

二十四、收勢

1、收腳合抱,2、旋臂分手,3、下落收勢。

(1)太極快速演練方法擴展閱讀:

演練注意事項

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
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鬆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肌肉以及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狀態。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式太極拳

②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招式名稱

招式名稱
1.起勢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5.手揮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攬雀尾 8.右攔雀尾 9.單鞭 10.左右雲手 11.單鞭12.高探馬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身左蹬腳 16.左下式獨立17.右下式獨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針20.閃通臂21.轉身搬攔捶22.如封似閉 23.十字手24.收勢

24式簡化太極拳也叫簡化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汲取楊氏太極拳之精華編串而成的。盡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范,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拓展資料

太極拳練習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採用自然呼吸。
24式太極拳是國家本著弘揚國粹、發揚傳統武術的指導思想而編制的一套入門級的太極拳,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老少皆宜,實在是居家晨練之必備佳品!

③ 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基本步型,步法及動作要領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特點
(一)輕鬆柔和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所以,練習一兩遍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連貫均勻
整套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圓活自然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動作不同於其他拳術,它要求上肢動作處處帶有弧形,避免直來直往。通過弧形活動進行鍛煉,使動作圓活自然,體現出剛柔相濟的特點,使身體各部分得到均勻的發展。
(四)協調完整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干、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干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動作及口訣
一、起勢
①兩腳開立,②兩臂前舉,③屈膝按掌。
二、野馬分鬃
A.①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左轉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鶴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後坐舉臂,③虛步分手。二十四式太極拳
四、摟膝拗步
A.①左轉落手,②右轉收腳舉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摟推。
B.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C.①後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五、手揮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後坐挑掌,③虛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兩手展開,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錯手,④後坐推掌。(重復四次)
七、左攬雀尾
①右轉收腳抱球,②左轉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轉隨臂展掌,⑤後坐右轉下捋,⑥左轉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擠,⑧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攬雀尾
①後坐扣腳、右轉分手,②回體重收腳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轉隨臂展掌,⑥後坐左轉下捋,⑦右轉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擠,⑨後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單鞭
①左轉扣腳,②右轉收腳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舉。
十、雲手
①右轉落手,②左轉雲手,③並步按掌,④右轉雲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復三次)
十一、單鞭
①斜落步右轉舉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馬
①跟步後坐展手,②虛步推掌。
十三、右蹬腳
①收腳收手,②左轉出步,③弓步劃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
①收腳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貫拳。
十五、轉身左蹬腳
①後坐扣腳,②左轉展手,③回體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腳。
十六、左下勢獨立
①收腳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勢獨立
①落腳左轉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轉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後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轉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針
①跟步落手,②後坐提手,③虛步插掌
二十、閃通臂
①收腳舉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轉身搬攔捶
①後坐扣腳右轉擺掌,②收腳握拳,③墊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攔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閉
①穿臂翻掌,②後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①後坐扣腳,②右轉撇腳分手,③移重心扣腳劃弧。
二十四、收勢
①收腳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勢。
練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同從事其他體育鍛煉一樣,貴在堅持。不僅開始時要積極參加練習,而且一定要堅持練下去。
練習時應注意:
用意不用力,力隨心動,心由意動,舍己隨人,處處螺旋,螺旋處處
懸頂正容,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正背
上下相隨,運動圓活,用心感悟,日久必成

怎麼練好太極拳

內功太極拳,有三個學練步驟:第一步驟,學練過程中反復體察神意氣和形的關系,由開始的不能相融進入到陰陽互孕;第二步驟,通過著熟,懂勁,階及神明來感悟;第三步驟,感受含三為一,使套路招式、內功心法、太極思維融合一起。一開始不好融合,但到最後,必須融合到一起。

從水性太極拳的角度來看,亦有三個學練階段:第一階段,初級,小乘著熟階段,即太極拳的有為法,世間法(智),強調為拳日益,一法生萬法,明了太極拳的名和相——學架子、入架子。第二階段,太極拳中乘懂勁階段二、中級,太極拳中乘懂勁階段,即太極拳無為法,屬於出世間法(智)。強調為道日損,萬法歸一法——悟架子,出架子。第三階段,太極拳大乘神明階段,明了流體、無力、無為、無根、無量、無形、無相、無住等太極思維——進入了改架子、創架子、無架子階段。

綜合起來,可勉強劃分出為以下七個進步階梯。

第一個進步階梯:

打基礎

開始學練內功太極拳的時候,全日制學練時,最初的10多天最為困惑,許多人都感覺自己特別笨。其實,並不是大家笨,而是因為太極拳內功心法的術語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對於人們已建立的知識參照系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和體驗——也可能這方面本身就是一張白紙,連個參照物都沒有。但是,這是培養、激發內功的重要途徑,這個途徑必須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來,否則光顧得盡快學會動作,然後去追求動作的規范與否,就會與秘傳內功太極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來越遠。這樣學練太極拳幾年、十幾年,只能練太極拳套路——只相當於天天練體操,可取得活動筋骨的效用,而太極拳豐富的內涵之滋味就無從品嘗。所以,學太極拳的第一階段,關鍵的關鍵就是解決如何學拳,如何練拳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學會動作要領,粗通神意氣的內涵,並能一點點融進行拳走架的過程中。

第二個進步階梯:

內外相合

著名學者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一書中指出:「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通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就是中央的顏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工夫做到了,修養夠了的人,內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個毛孔都通了,這個時候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到達身體來了,面上都有光彩。這時真美,充滿了四肢,都全身暢通了,那麼,『內聖外王』,內在有了這樣高的修養,如果有機會發到外面,發於事業,就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美麗極了。」這段話所說的內涵,可以通過太極拳的修煉來實現。如何實現,關鍵就是要做到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是指自身與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貫通。內外並非指身體之內部與肌膚之表層在人體構造層面的劃分,而是練拳者由神意氣形所構成的功夫,在與外界大自然之氣的交流、融合、混化、貫通的過程中不斷地吐故納新、充盈壯大。原北京市武協副主席汪永泉先生所傳的太極拳中,修煉內外相合最暢達的途徑就是三道氣圈。三道氣圈由身中發出,彌散在肩、腰、胯的外圍,其中以腰氣圈為主,上支配肩氣圈,下支配胯氣圈,由此形成一個內氣與外氣合和充盈的整體,從而形成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天人合一之境界。這個境界養生益壽的效果突出,補充體內精力的效益明顯。

第三個進步階梯:

上下相隨

一般來說,三道氣圈有了基礎後,在行拳走架的過程中就要多體會上下相隨了。關於上下相隨,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曾說過:「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雲: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這是有關上下相隨重要性的論述,這是拳理。但是,上下相隨,不僅僅是「上面的手如何動,下肢的足也如何動。」在內功太極拳秘傳的方法中,還有特殊的練法,那就是三道氣圈平行散出之後,肩氣圈主引領兩臂的運行;胯氣圈主引領兩腿的起落與移動;腰氣圈是肩、胯氣圈的主導與媒介。此外,為了避免在行拳走架過程心意和軀體散亂,從而使平行的三道氣圈能協調一致地運行,一定要在三道氣圈的中心垂直降下一條身中垂直線(想像的思維線),這時,身形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移動,全憑這條身中垂直線的引領與操縱,由此就可求達在內外相合的基礎上做到上下相隨。

修煉丹道之功或藏密之法有修中脈之說,其實,在太極拳修煉的過程中也有與此說法相類似的身中垂直線修煉的內容。在上下相隨的進展階梯階段,此是一個長期修煉的過程。衡量身中垂直線的修養水平標准有三:第一,垂直線軟而活,自然而靈動;第二,把身中垂直線與鍾錘融為一體,可上提下落自由旋轉;第三,讓身中垂直線粗而且膨脹力強,任何外界的干擾都不能使之混亂。以上三個標志不是傳授出來招式方法,而是內功修為的自然體現。

第四個進步階梯:

融進內功

許多人僅僅滿足於演練拳架子套路,以為一門心思的天天演練就可以功夫上身;豈不知太極拳還必須經歷修拳階段的身心錘煉,這個階段重要的內容就是拆開揉碎了,讓每個動作姿勢的運行與轉換,都融入內功之術。

流行的太極拳主要是把每個式子的應用法作為此階段的內容,比如,白鶴亮翅、高探馬、扇通背等等是對付什麼招式的;而內功太極拳此階段的重點,必須放在每個分解動作都依賴相應的內功心法的催發下自動運行。雖然學內功太極拳之始就必須內功心法和拳架套路一起學練,但一般人並不容易出來內功,所以,此階段一定要糾正並逐漸杜絕只運動形體的空架子現象。只有意識到太極拳必須使術與招相融合才能達到知行合一,逐漸達到「招中有術,術由招出」,到此境界,便可體會與感悟太極拳架陰陽相合的奧妙,為下一步進入揉手的應用打下實實在在的基礎。

如何做到融進內功呢?關鍵是把每個拳架都拆開來默識揣摩,從而能從心所欲地把這個式子去僵硬而柔韌,去招法而內功勁法,去刻意煩瑣而簡潔明了。

第五個進步階梯:

內在充實

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單鞭、雲手、下勢、抱虎歸山、肘底錘、十字手等等特定姿勢的漂亮與否,練習者往往將之看得很重,也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思維關注姿勢的弊病始終改不了,渾身僵硬也就很不容易去掉,進而形成自身神意氣對形體動作過分依賴;有的人甚至會因之出現血壓升高等病理現象。所以,必須從「鬆散通空」進入到「松空圓滿」。

盤練太極拳架時,梢節的松開、鬆散、通空尤為重要。松開就是松開身體的各大關節,使之形成流體、彈簧狀態。松與散能使手部內氣在自身氣勢的外緣與大自然的外氣自然交融;也便於實現佛家所說的「色即是空」的境界。如何實現與外界之氣的交融使之與身體形成一團混元氣呢?關鍵的關鍵就是在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中,心中、眼中、感覺中逐漸淡化手的存在,直至最終忘卻雙手,達到周身一家、「手非手」的境界。一般來說,此階段訓練要重點體會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單鞭等動作。特別是單鞭中「一身背五弓」,關於「空四梢」的內在的訓練等要反復進行。

「鬆散」之後必須要伴「通空」,「通空」之後必然要進入「松空圓滿」——松沉、松凈、鬆柔、松化,內在里像是充滿內氣的氣球,充實飽滿;好象旋轉門、蹺蹺板,動作之間的轉化、自然輕松,不露痕跡;繼而周身內外成為混元整體,從而神意靈敏、元氣充沛、延年益壽之實效自然展現。答案補充 第六個進步階梯:
過河扔船
社會上練學太極拳,很多人往往越學越多。學會24式,學42式、48式、88式等等。結果,每天早晨練拳為了不忘記套路,則要把這些套路都打一遍。但是,這樣學練的結果,往往精力付出得很大,效果卻不理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許多太極拳愛好者拳架研習熟練後,往往抱著拳法套路不放,一輩子在拳套上下工夫,其實,拳架只是幫助理解太極拳真諦的一個渡河之舟,目的是抵達太極功夫的彼岸。過了河,船是要扔掉的。

為學日益,初學的時候要盡可能多學學,多練練,到了一定階段,則必須「損之又損」,動作招法越來越自然隨意,內功心法簡潔明了,不復雜煩瑣——脫離太極拳門派的特性和原有拳架子的束縛,進入改架子→創架子→無架子的階段了。這個階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了這個境界就能自然實現了。答案補充 第七個進步階梯:

自然無為

傳說楊式太極拳內功傳承體系中,有一描述楊家祖孫功夫進階的圖畫——「全圖共十三層台階,最高處繪著一座南天門,第八層台階標志著師祖楊祿禪的名字,健侯公排在第六層台階上,班侯公排在第五層,少侯公排在第四層……」這圖畫中第一層的意思為懂勁,第二層是能用勁……,到第十三層才能達到出神入化之境。」這個是出神入化的境界,就是自然無為,全體透空,空中起妙有的境界。這和道家粉碎虛空和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是一致的。由此可見,自然無為的境界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述的境界。如果表述的話,我們可以這樣來形容:此時,太極拳拳架中每一招、每一勢、每一種內勁走法都已經沒有了,太極拳的獨特思維——「無根之根,無力之力,無中之中,無向之向」,已成為自覺意識,一身舒適、無我無為、無形無相、萬法自通、圓融無礙的境界已經呈現。

⑤ 40式太極拳背向演練帶口令內容是什麼

40式太極拳背向演練帶口令有起勢、右攬雀尾、左單鞭、提手、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撇身捶、捋擠勢、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開合手、右單鞭、肘底捶、轉身推掌、玉女穿梭、右左蹬腿、掩手肱捶、野馬分鬃。

還有雲手、獨立打虎、雙峰貫耳、左分腳、轉身拍腳、陽明勢烈、進步栽錘、斜飛式、單鞭下勢、金雞獨立、退步穿掌、虛歩壓掌、獨立托掌、馬步靠、轉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勢、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太陽勢收、彎弓射虎、左攬雀尾、收勢。

(5)太極快速演練方法擴展閱讀:

技術要求

太極拳技術是指充分合理、有效地完成太極拳動作的方法。這里合理是指合哲、拳、醫等傳統原理以及生理、心理、生物力學等現代科學;有效為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身心潛能,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健身、技擊效果。根據太極拳運動狀態和動作組成要素分為相對靜止的靜態(陰性)身型技術與動態(陽性)的運動技術。

共同特點

太極拳的特點,從太極拳的技術本質來看,太極拳是以技擊動作為主體,其核心是勁,由此產生了逐項技術要求,具有技擊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一種拳術。從運動表現來看一種比較柔和緩慢、重意,練內的拳術,是吸收各家拳法,結合古代導引吐納之術,運用經絡和陰陽學而形成的一種拳術。

⑥ 28式太極拳口令是什麼如何演練

二十八式太極拳帶口令有起式、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肘底看錘、倒攆猴、高探馬、右分腳左蹬腳、左右打虎式、雲手、玉女穿梭、野馬分鬃、進步搬攔捶、上步攬雀尾、單鞭、下式、金雞獨立、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彎弓射虎、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式。

太極拳在練習的時候要注意身體的協調性,單腳站立的動作也是經常有的,經常用到腿部做動作,這就要求在打太極拳的時候身體的協調性要好,還可以增強身體的靈敏性。

注意事項

練拳時衣服要穿得舒服,腰帶要寬緊適度。練拳後如覺口乾,只宜喝開水潤喉,不宜大量喝水。

晚間練完拳後,稍平氣息,即可就寢,容易入睡。飢餓時和飽食後都不宜練拳,飽食後一個小時方可練拳。

患病者在戶外練習時,要避濃霧、烈風、陣雨。練拳後,由於毛細血管開張,要當心受風寒,以免日久發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太極拳

⑦ 24式太極拳的學習方法主要是

24式太極拳的主要學習方法如下:

1、輕鬆柔和,意動身隨。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衡舒展,動作柔和。沒有大幅度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在練拳時,要求用意識(指想像力)引導動作,把自己的意念、氣息、用力點等融入到動作之中去,真正體會到太極的韻味。

2、動作協調,上下相隨。

太極拳的動作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姿勢,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含,呼吸)外(軀干,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密切配合,習拳時必須以腰為軸,手、腳的許多動作都由軀干來帶動,並互相響應。

3、圓弧均勻,呼吸自然。

太極拳的動作中要求上肢動作處處帶有弧形,這與人體各關節自然彎曲狀態相吻合,通過這種弧形活動的鍛煉,有得動作的圓洛自然太極拳24式基本功要領知識太極拳24式基本功要領知識。

學習24式太極拳注意事項

練習太極拳講究的是以內養外,練太極拳要練內功,讓內氣充盈,所以練習好太極拳聚氣的方法也很重要。開始動作多做練習,慢慢感受內氣的自然流動,時間久了,會感到全身發熱,手心發熱。

剛開始練習時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感覺,需要耐心,時間長了肯定有,時間長了還沒有,那就是方法不對,學習24式太極拳學習必須心靜自然。

對於一些復雜的招式,例如下勢獨立招式,如果做不了不用太勉強,可以點到而止,比如做下蹬腳動作,靈活根據自己的柔韌性,去練習24式太極拳。但要記住每次熱身時多壓壓腿,做好熱身動作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

⑧ 初學者如何練太極

永遠要記住:拳無止境。德行有了,功夫才能有,要靠你的品行,實力去贏得大眾的口碑。

⑨ 太極拳八法五步演練特點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太極拳的基本內容便是八法五步。那麼什麼是太極拳八法五步呢?太極拳基本八法五步如何練呢?
八法指的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而五步呢,就是左顧、右盼、進、退和中定。八法五步合起來就是太極所說之十三式也。不管是陳式也好,楊式也好,里邊的不同招式的基本成分都是由十三式出來的。
就比如,單鞭:勾手-上步(進)-推掌(擠),吳式的斜飛式:向左(右)開步(左顧、右盼)-兩手打開。在上邊的手就含掤和靠。雖是這樣說但也有部分如分腳,蹬腳,就比較難看的出來,楊式分腳,蹬腳先成十字手(掤),分腳,蹬腳兩手打開(擠),陳式的野馬分鬃,先上步,一手前穿(靠),另一手回收(捋)。
不同八法,強調有不同的勁,不同的感覺,不是光作動作而已,而五步就沒那麼講究。八法強調的不同的勁與感覺分別排列如下:
1、掤——像彈簧一樣,相有一股能量向外張開,向外展,如水負舟行。相似想抵抗水的力量一樣。「掤」也有化解按勁。「掤」不代表只有向前,「掤」也有向上的,如起勢,兩手向上向前平舉就是含「掤」勁。
2、捋——如順著力引進落空,舍己從人。隨波逐流。將敵之來勁,順著他力,加上轉腰動作,並且保持「虛靈頂勁」的要求。看雖容易但用者需要董勁,做到敵不之我,我獨之人。做到敵不之我,我獨之人必須練習推手,則練成聽勁(用皮膚觸碰而知其勁的方向)。而且敵之虛實變化要注意。
3、擠——似將一物擠出去,若敵「捋」,則以「擠」破解,似球撞必還的感覺,勁向前而進中寓後坐之意。
4、按——主要與化解擠,肘,靠。以阻截敵功,向下引而化為無形。就如水下瀑布一樣。必須有下沉的感覺,如起勢中的下按動作一樣,有往下沉的感覺。
5、采——一種變守為攻的方法,配合沾粘(tie1)勁,綜合運用刁,拿,切,纏等技法,引其失式,逼其跌倒。須直中求曲,點中含面,以順為主,隨曲就伸。采多數運用在敵的關節部位。
6、挒——有帶一點纏勁。旋轉手臂,注意旋轉時須以肩帶臂,將對方纏住後,側向內或外橫向前牽動,逼其就範。牽動時以腰發力。旋轉之勁,先松後緊,迅猛快脆,如飛輪揚水。
7、肘——集中力於肘部,包括擠,撞,點,壓等法。講究要有爆發力,寸勁。力道充沛飽滿。
8、靠:運用任何一個部位來靠敵人,有肩靠,背靠,胸靠,胯靠。。等。此須靜持機會,一旦得機,就猛力一靠。中心要十分留意。不能靠而失其中心。靠須用上全身之力,集於一處。
在八法里,每一法都有屬於他的卦位,五步則是五行。掤屬坎、捋屬離、擠屬震、按屬兌、采屬乾、挒屬坤、肘屬艮、靠屬巽。進屬水,退屬火,顧屬木,盼屬金,中屬土。乾、表示剛,硬和力量。坤、柔,曲折。艮、表示庄功,內守,渾厚。巽、運化,外架。坎、外實內虛。離、迅猛,快速。震、發勁,剛決,攻進。兌、表示防守,引進。進如濤(如滔滔大浪)。退如火(比喻火速)。顧如木(如木在樹林里,好似在觀察,照應,而且站似樹立於地)。盼如金(有呼應之意,眼隨身走,活而不飄)。定如岳(不管任何情況,都穩如山嶽,保持平衡)。

閱讀全文

與太極快速演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側推拉櫃門下面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166
女兒默契訓練方法 瀏覽:82
mx3跳屏解決方法 瀏覽:732
高壓鍋使用方法和步驟英語說 瀏覽:609
水光面膜粉色使用方法 瀏覽:543
跨境電商物流滯後的解決方法 瀏覽:113
醫院常用消毒方法及原理 瀏覽:29
高中階段學習方法與技巧 瀏覽:700
小孩咳嗽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848
園林檢測方法 瀏覽:20
怎麼去濕氣最好的方法 瀏覽:562
戴爾平板字體大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卵磷脂的食用方法 瀏覽:340
18種科學鍛煉方法 瀏覽:447
如何克服心理的方式方法 瀏覽:817
物理研究方法一共有幾種 瀏覽:391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手機變成藍牙 瀏覽:489
想把真皮斑淡化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519
恩蘋果手機簡訊歸類處理方法 瀏覽:948
工程圖紙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