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運動寫作技巧和方法

運動寫作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8 10:31:26

『壹』 如何鍛煉自己的寫作技巧

提高作文水平技巧:

1.細觀察。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

2.多閱讀。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等。

我讀書、學習、積累知識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這里說的快速閱讀不是簡單地閱讀速度快,跟略讀、跳讀掃讀等有著本質的區別。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掌握速讀記憶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很多倍,無論是閱讀素材積累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對於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非常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我自己用的是這個。

閱讀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閱讀從大的作用來說,滋養著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終生收益,從小的方面來說,中學生閱讀可以增加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尤其對於寫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3.常練筆。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天天堅持寫日記,以後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貳』 怎麼在生活中鍛煉寫好作文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也叫前後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六大特點
1、穩定性。是指技巧的成熟和穩固。
2、互滲性。文章寫作中的技巧和方法,雖因文章門類和品種的不同有所差異,但在文章寫作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技法又往往是相互參照、相互影響的,於是就形成了寫作技巧的互滲性特點。
3、創新性。寫作技巧如果僅有代代相承、墨守成規(解 釋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而無創作發展,那麼文章就會僵化、萎縮,乃至消亡。
4、審美性。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寫作技巧,將不同時空、不同角度的材料組合成絢麗多姿的文章大廈 ,因而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5、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6、獨立性。獨立自主地創作,不追求華麗的詞彙,而講究真正自我的表現手法。
八大寫作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寫作技巧在寫作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寫作技巧是實現作者寫作意圖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說,作者的寫作活動都具有一定的寫作意圖。所謂的寫作意圖,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達什麼樣的生活和思想內容,以及通過這種表達達到什麼目的。而要使這一寫作意圖圓滿實現,就必須依靠寫作技巧。
第二,寫作技巧是構成文學作品藝術性的內在因素。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即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或表達思想感情所達到的完美程度。這種藝術性的取得,決定於作者的世界觀、創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在具體的作品中,藝術性表現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觀的指導下,運用各種寫作手法,創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意境我典型形象,從而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文學作品的藝術性雖不同於形式美,但它更多地體現在與內容和諧統一的藝術形式之中,而藝術形式的完美創造,則依靠寫作技巧。

那麼什麼是寫作技巧的操作訓練呢?
(一)師法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材料,而且為我們提供了生動鮮活的關於寫作形式與寫作技巧的深刻啟示。例如,巧合與懸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固有形式或「手法」;對比與映襯,常常是構成大自然優美景觀及「藝術」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人生和自然的規律中寓含著曲折美、變化美、節奏美;「蟬鳴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常見的景象中包含著動與靜相反相成的藝術辨證法則……因此,我們學習寫作技巧,必須首先向生活學習。只有勤於觀察生活,深入體驗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寫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閱讀、借鑒
即從古今中外的優秀文章(以及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中汲取營養。凡優秀的文章,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較高,其寫作技巧往往是嫻熟而又富於創造性。多讀優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內容的同時,注意其寫作技巧,看作者是運用哪些來表現思想內容,實現寫作意圖的,並且分析這些寫作手法的具體運用情況及其所取得的寫作效果。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實際(寫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藝術修養的實際與題材和表現對象的實際)進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來」,經過改造為我所用。這樣,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自己的寫作技巧,自然會有所提高。
(三)經常練筆
這是具有本質意義的技巧「操作訓練」。清人唐彪寫道:「諺雲,『讀十篇不如做一篇』。蓋常作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沈虹野雲:『文章硬澀由於不熟,不熟由於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寫才能熟,熟才能生巧,這是不可更易的規律,任何企圖改變或超越這一規律的人,永遠也掌握不了寫作技巧,永遠也寫不出好文章。只有經常寫,反復寫,才可能在寫作者身上固定下一個寫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統」,一個「自動化的」寫作「行動方式」。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懂得那些語言藝術大師們為什麼諄諄勸誡「我們大家都應該寫、寫、寫,寫得盡量多」了。 寫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技能」階段,一是「熟練」階段。「技能」階段,是無法之中求有法,能過觀察、體驗、多讀、多寫,學習並掌握了一些寫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將它們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一階段。「熟練」階段,是有法之中求變化。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而掌握了包括寫作的辨證藝術在內的多種寫作手法,並能將它們純熟自如、富於創造性地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二階段。古人說:「學詩當識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也。」識得「活法」,並能運用「活法」是掌握寫作技巧第二階段的重要標志。 掌握寫作技巧,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否定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客觀作用的觀點無疑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技巧絕對化,走到唯技巧論的極端。因為,決定文章價值的主要因素,還是內容,脫離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初學寫作者的重視。

『叄』 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是指什麽

一 語言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兩個人吵架,開始兩個人光「動口」-------唇槍舌劍:其中一個伶牙利齒,語言尖酸,另一個說不過他,另一人就變得的暴跳如雷,異常氣怒,面色由紅變青,血壓升高,情緒異常激動,最後這個「嘴笨」的人開始「動手」。我可能看出這一個吵架的流程是:對立的「語言」→氣怒→暴跳如雷→面色紅→面色青→血壓升高→情緒異常激動→動手打人。省去所以的中間過程,我們可以得到:語言→動手,即語言改變了行為!
兩個人打完架了,那個動手打人的人發了火,雖然「手」累的有點兒疼,但相對的內心卻「心平氣和」。而被打的這個人則「窩」了一肚子火,但又發不出來,異常難受。於是有人來勸慰他:唉,你就別生氣了,生氣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被打本能皮肉疼,如果再生氣的話則「心疼」,不是雪上加霜嗎?……..呵呵,如此一個人溫言細語在他耳邊輕輕勸慰,…….不多久那個被打的人便也變得「心平氣和」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發生過程:語言→勸慰→安慰→支持→理解→宣洩→心平氣和→平靜→機體生理功能穩定(如血壓平穩、心率減慢等)。省去所有的中間過程則是:語言→機體功能穩定。
老百姓常說「惡語一句三冬寒」、「良言一句三春暖」正是此謂也。它說明,「語言」-----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包括內隱的生理活動的變化和外顯的行為動作的發生。
從能量守恆的角度看,上述「吵架」過程是:「語言能」(自創詞)轉化成「行為能」。------即是從一種形式的動能向另一種形式的動能轉化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心理治療過程,就是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能量轉化」的過程。即由心理治療師的「語言能」轉化成被治療者的「行為能」的過程。
綜述上言,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語言」能改變「行為」(包括內隱的與外顯的);二是心理治療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即由語言能向行為能轉化)。因此,基於上述「理論」,心理治療得以發生並產生療效。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心理治療的本質是能量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即能量轉化過程。
那麼它們是糾究是怎麼發生的呢?下文再作略述。

二 心理治療的實質: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上文所說,心理治療的本質是能量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其形式就是語言的交換------即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語言」是指言語語言和非言語語言主(肢體語言),不是單一的「口語語言」。
那麼,「語言」產生療效(即發生動作改變)糾究是怎麼發生的呢?筆者認為,治療治師或他人的一些句經由當事人的耳朵進入他的大腦並在他的大腦內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開始運動,然後輸出,導致行為的改變。本人以為,思維即自我內部語言運動的過程。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糾究思維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這個過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同的語言輸入就會有不同的語言輸出。正是由於這一點,我們的言語治療(即心理治療)才有了意義。具體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有什麼樣的語言輸出------這正是我們心理治療師們要研究理論與技巧了。不同的語言輸入會有不同的語言輸出,糾究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產生什麼樣的語言輸出------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的治療技術就越高超,我們的治療效果就會越好。筆者這樣認為。
知道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有什麼樣的語言輸出的情況越多,則說明我們的經驗與理論就越好。這種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對我們心理治療師本身同樣也適用,它產生於語言符號的「揉和」與「頓悟」及剎那間的「質變」過程。
值得注意,上述中的「語言輸出」也是指的「內隱語言」的輸出和「外顯行為語言」的輸出。

三 語言的輸出性治療:寫作治療

單就語言的符號而言,應該包括聲音語言、書面語言和表情動作語言。我們一般情況下的心理治療是聲音語言符號與表情動作語言符號的輸入與輸出的交換過程。是以輸入為主的治療模式。而本作者所要論述的是以「書面文字語言符號」輸出為主的治療,即寫作治療。廣義上的「寫作」應包括內容寫作和形式寫作。所謂內容寫作主要是指以注重寫作內容的寫作過程;而形式寫作則主要是指注重寫作形式的寫作過程。當然,從某一角度講,形式寫作也是內容寫作的一種,或者說也是一種內容寫作。比如寫小說,作者主要是指小說的內容與情節,並不很注重他的字跡寫的好與孬(前提是指以手寫為主的寫作),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種內容寫作而不是形式寫作。再比如,練習書法的人,他謄寫某一個詩人的詩,則他主要不是寫詩的內容,而是怎麼讓表達這些詩的字寫的更好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是一種形式寫作,當然,他專心致志,也可以把他練習字的體形的好與孬為內容當作內容寫作。
總之,本人在此倡導的是一種與一般治療形式不同的治療,即一種以文字為載體,以輸出為導向的心理治療,即寫作治療。當然,大而廣之,一切輸出性治療皆為寫作療法。
如感興趣者可以接著往往下讀。接下來就具體說一說與寫作有關的事情。

四 寫作的狀態:入靜、冥想、放鬆訓練、催眠狀態

寫作首先要講一個「寫作狀態」,那麼寫作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據筆者的經驗與理解,寫作首先要「靜」與「入靜」。即當你開始准備寫作,首先你要態度認真,然後你要想著「寫作狀態」並努力進入「寫作狀態」。於是你就開始,拿出筆,展開稿紙,開始從形式上「准備」進入那種寫作的狀態。當然,電腦寫作者也一樣,打開電腦,坐在電腦前,手置於鍵盤上,眼盯顯示器,開始「靜」、「入靜」與「有話題的『冥想』了」。

我覺得寫作的過程是由開始的「靜」→「入靜」→「有話題的『冥想』」→到大腦高度集中而肢體完全放鬆→至進入「自我『催眠』的狀態」。寫作,它是一種在潛意識狀態下的自我對話或單渠道潛意識內容的流瀉,我認為。所以認真而支持長久的寫作,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療的作用。

一種「話題」你開始可能只有一點點「線索」(或者說是「靈感」),你也並不知道你會寫些什麼或寫到什麼程度,但是你卻拿起筆來或敲起鍵盤開始寫來,呵呵,當你把整篇文章寫完,呵呵,你自己有時都不信你能寫這么好,這些兒內容是怎麼寫出來的,有時連你自己都不明白-----呵呵,這難道不是潛意識的流瀉?當然這些東西還都來源於客觀世界-----不過由經「意識」加工而已。正如庫存在潛意識里的內容都是由經意識之門而來陣年積壓的老貨一樣,只不過是在「意識」與「潛意識」對話或商量籌建某一工程事情時用到它又重新將它們(這些材料)重新取出而已。

弗洛尹德比喻意識正如大海冰山露出的一角,巨大的資源都在海平面以下------呵呵,我覺得之於寫作,靈感就如那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內容都在海平面以下呢。所以我曾經告訴自己,寫作一定要勤奮,千萬不能放過每一個靈感,把每一次每一個靈感都捉住、記下、挖掘出------呵呵,那都在埋在海水以下的精美的「藝術品」喲,那如礦藏如寶貝哪。話是那麼說,可後來我也不夠勤奮------被捉住的靈感被寫下的文字畢竟還是少數。如果一個能把它一生中大部分的靈感都捉住、用上的話他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看看那些成功的了作家、教授或發明家,他們每個人都是能捉住靈感、並勤於捉住靈感、且好好利用靈感的人!所以結果是他們成功了,而我們不能。只要不是天生痴呆,幾乎每個人都是「大人物」的底子,-----只所以沒有成為大人物,是自己把自己給浪費掉了,糟蹋毀了。筆者這樣認為。

綜上所言,寫作是一種由經「靜」→「入靜」→「話題冥想」→「放鬆訓練」→至「催眠狀態」的自修過程。

五 寫作的深入:意象對話

寫作一但進入了「寫作狀態」,再往下進行,筆者以為成了「我」與「我」意象對話過程。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此時,我即為我的治療師。

此時,作者進入「痴」的狀態。是一種幻想。是一種白日夢。是一種無聲的自言自語。這一個階段是作者是自己潛入潛意識的海底自由自在的游泳。它可能會在那海底碰見小魚兒、海龜、美麗的珊瑚、海藻或者會見到兇猛的大鯊魚,或巨大無比的鯨…….呵呵,在自我催眠下,在自己的潛意識海底,或驚或喜,或靜或乍,或唱或跳,呵呵,由不得你啦…….當然,這只是在深度自我催眠狀態下,是在徹底的「忘我」過程中才發生的。當然一般情況下,我們達不到這種程度,即便達到持續時間也很短。大部分寫作是在半痴半迷中度過。即中度催眠或淺度催眠下進行。既然是淺度或中度催眠態中進行寫作,那麼「意識我」就還沒有完全陶醉,此時他就得有想法。那麼我們就得利用他這種想法-----來達到自我目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即有意識的自我治療。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講一講寫作的行為:角色扮演與心理劇。

六 寫作的行為:角色扮演與心理劇

當然,在淺度或中度催眠態下,自我是很有自我意識的。因此他就得引導自己、發揮自己、控制自己------以此來表現自己、指導自己。完成寫作的過程。從心理治療的角度講就是完成自療。

寫作行為的發生,就象一場心理劇與角色扮演的過程。此時,人「心」即是一個大舞台,意識的空間是檯面,潛意識是篷幔,而「自我」就是在這個空間中扮演角色的劇中人。扮演的角色及演戲的內容決定了寫作的內容,投入的程度演戲的效果決定了寫作的質量。在這個表演過程中,一切都是真實的,真實的如真實的一樣。你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假,自我是沒法看清自我的,如果沒有一面鏡子的話。寫作的深入即為一種宣洩,在宣洩的時候,其目的就是要把這面鏡子撤走。讓它忘了自我而成為自我,在那一刻。

寫作的行為是在心理劇院里模擬現實生活的真實。現實生活以其真實深刻投射在心理的影幕上化成豐富的思想表象------然後角色表演開始,在這里,你是你自己的觀眾,你是你自己的導演,你是你自己的主角,你也是你自己的評委!想像:頭顱里的電影開始放映!而寫作,便是那劇本的創作!是生活腳本的符號化!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的體內進行。寫作默不作聲,又音響驟然。

寫作的感受有兩種:一是痛苦但快樂;二是快樂但痛苦。前者象產婦分娩,後者象初次性愛。事實上,一是一種創新,另一是一種創造! 無論其情況如何,都是有意義的。

那麼,到底該如何在你的心靈劇院里扮演好你的行為角色呢?實際上通篇都是在論述這一個問題。它似乎沒一個明確的一二三四的答復,但讀完全篇,稍加感覺,便會有個整體概念。不再費話,且看下文。

七 寫作與敘事療法:人物------書面講故事,自己是自己的作者

人生即是一部小說。每天便是一篇散文。如果你願意,每小時都是一首詩歌。------人生便是一部小說,你是那小說里的主人翁-------你更是那作者!

在構思小說的時候,你有了開頭,但你並不知道故事向哪個方向發展?你更不一定知道小說中的人物的命運如何-------一切如現實生活中的你自己,如你自己的命運一樣!你是你理想藍圖的構創者,你為自己的人生設計了很好的明天。但你並不一定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因此,人哪-------你才感到迷茫或困惑!因此,你哪------人才產生心理疾病啊!

作為人生之小說-------問題是你是它裡面的主人翁-------但很多時候你並不一定知道你還地那小說的作者!因此你只知道煩惱、傷心、自卑與困惑,你並沒有想到它------這個現狀還可以改寫啊?!如果你能意識到,你的做法就不是去煩惱傷心自卑與困惑了,而是把那故事給改寫了!

好,寫作,便是讓使靜下來,進入自己的內部------然後再出來,反復出來進去,將自己看個清楚透澈!以便決定自己人生的故事該怎麼去書寫!

寫作,在自己的思想框架里,作自己的作者,當自己故事的主人翁-------修改和編寫自己的人生!

敘事療法便是這種思想的聚結集合。但它是一種他療。是治療師與當事人共同的作品與創作。而寫作療法也秉承了這種思想與作法,但它是一種自療方法,是自己對自己的治療。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對於有學歷、有寫作愛好又有心理問題的朋友,更是有好處的。

具體寫作療法與敘事療法該怎麼做或如何相結合?呵呵,你必須看了本文後,再去看看敘事療法才行。

八 寫作實質:一種想像技術的物化

寫作,實際是一種想像的物化過程,是物化的精神或精神的物化過程。它明顯的是一種想像技術的具體應用。而想像又是一種內部的行為,是一種內部語言的運動。所以寫作即為一種內部語言運動的外化顯現。

想像包括主動想像和被動想像。主動想像有思考、邏輯推斷、和問題解決等。而被動想像則有幻想、幻覺、白日夢與做夢。想像技術便是指進入燕運用上述想像的過程與技術技巧。想像技術包括,內陷強化技術(包含內隱正強化、內隱負強化),自由聯想,人工夢技術(包括催眠術與意象對話)、冥想、入靜訓練、行為修正(包括內隱行為修正如認知療法和外顯行為矯正技術如滿灌療法)、主動意象、指導想像等等技術。

而寫作治療便是上述技術的雜揉綜合運用。是將種運用的過程具體物化外顯。從而用那外顯的動作(寫),內隱的語言(想像及思考)將心理內容(包括不健康的內容)詮釋出來。

所以,寫作的本質便是這種精神的物化或物化的精神的具體體現。它應當屬於一種藝術治療。是一種自我指導想像的自覺化生行為。是一種真正安全、享受和高級的自療過程。

九 寫作治療的方式方法:人稱代詞、時空維度與心理防禦機制的應用

寫作之於治療,與三個方面有關系。一是人稱代詞;二是時空維度;三是心理防禦機制。下面細講:

上述三個方面不好分開講,故交互地整體講解。

漢語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還有復合代詞,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時空維度包括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時間維度有過去、現在、未來-----或說昨天、今天、明天,表示方法用分、秒、小時;而空間維度則較為復雜,分上、下、左、右、前、後-----或說,這兒、那兒,此處、彼處等等。心理防禦機制有:壓抑、否定、反向、投射、退行、合理化等-----與其相反的是釋放、承認、自然、客觀、理智等。

下面說在寫作治療中的雜合應用。

比如有的人生了氣、發了悶、吃了虧-----不好說、不想說、沒處說,於是他除了哭出來、笑出來、唱出來之外-------就往往寫出來,但他寫出來還往往有個顧及,就是怕被知道或看見了--------「日記」,於是他就把它藏起來、鎖起來,但老還是不放心,惟恐自己心的「隱秘」被人發現,有潛隱的不安全感,那麼怎麼辦呢?呵呵,好辦,把你的「日記」變成「文學作品」吧?!我在很久以前就曾寫這一篇《如何把你的日記這成文學作品》講的就是這個理兒。現在再大體上重說說,分享給朋友們。

比如一件事,發生在你身上,很難受,你想寫出來,但怕人家看出來或有羞恥感,怎麼辦?好辦,把第一人稱「我」變成第二人稱或第三人稱不就解決了?變成第二人稱到起到宣洩作用;變成第三人稱,跳出自我看自我;用「它」表述自己的事,有寓言故事的智慧幽默。再比如是現在發生的事,你想出來但覺得不想些不妥,怎麼辦?好辦,就把那事假定為昨天或很久以前或幾百年前發生的不就完了?這個還能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如果有件事你還沒辦但老是焦慮不放心沒安全感,不防就在想像中假定這事兒正在發生,具體情況如何你一步步地寫出來,不就起到計劃的作用和欲想的功能,不就具有現實意義了?或者你一件事剛入你的計劃,你不想把它放在心上,只是你想趕還趕不走它,怎麼辦?假想一下,把它寫成科幻小說設想一遍不就行了?

上述寫作過程首先起到宣洩與升華作用。即寫作:一種宣洩與升華!

再看看防禦機制的應用。

1獨白。一種直接壓抑與釋放。作者可以在他的寫作直接敘說某事或某種情感,讓己滔滔不絕,如江水瀉流;讓己叨叨不停,讓自己就成個老太婆;讓滿街叫喊,乾脆就是個罵街的潑婦;或者象個風流的詩人,盡情吟誦風花雪月……或者,象個暴君訓斥他的臣民,任聲怒吼,或象那奴隸主打罵他的奴隸,或象老農民罵他的牲口,沒事兒,誰管你是誰呢!但這個危險,你要學會駕馭自己------不然,稍不留心,內隱的行為就會化為外顯的動作!

2人稱代詞更改------角色轉換技術。心理防禦機制是面向外部世界的,如果面對自己心理防禦機制可以放棄。投射的防禦機制即是自我面對外部世界的人稱代詞的變換應用,即它把「我」改成了「你」或「他(她)」-------把「我有」改成了「你有」、「他有」,把「我認為」改成了「你認為」、「他認為」,把「我的」改成了「你的」或「他的」等等。在面對------你一個人的時候,在你凝視你寫作空間的時候,你就那「詞」再改過來,並且給自己一個或多個理由,完成自我的認同。人稱代詞更改具有重要意義,你在想像世界裡能面對------無數次的如此堅定,你便也能在現實世界裡自我肯定,直視自我。這是可以加以練習做到的。

3空間維度變換------想像技術應用。人的很多恐懼與焦慮都是預期性,即實事並沒有發生或還沒有發生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做當事人卻不可控制地預期它的壞結果,結果是結論先定,焦慮產生。-------說的形象一些,這完全是一種用想像來嚇唬自己的自我威脅過程。這是心理防禦機制過度自我保護產生的。是在過去到當時人生經驗的扭曲定型。由於防禦機制是對外-------面對外部世界你不防也可以這樣,但在面對你自我的時候------你就「假定」你立刻到了問題的現場,閉上眼睛然後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呢?當然,有許多負性生活經驗的人會很害怕並且會導致一些生理上的不適,如驚慌、頭暈等症狀,不要緊,堅持,堅持,再堅持-----在你的寫作里,你最終是你自己的勝利者!事實可以證明這一切,你可以試試。

4內視自我------鏡像技術。人對自己的焦慮還往往是對自己的「模糊」所產生,實際上他根本沒看清自我或沒有正確的看清自我,是一種「內部物鏡」缺失現象,即自我在日常生活中丟失了他自己的「內窺鏡」,由於他看不清自我,因此防禦機制就沒有了方向感或「規范」就會胡亂地來防禦,結果造成自我的迷失與痛苦。實際上,寫作可以澄清這一點,寫作狀態讓你沉靜下來,紙面好比那「鏡子」,你的手拂去那鏡面上的模糊水珠,你就會看到你自己的真實自我。清楚了自我,你也就更真實、更客觀地對待自我和管理自我了。問題應該是這樣的。你用你的實踐去證實吧!

5退行表達技術。理性的退行在現實世界裡會遭到自我或他人譏諷的,而在你寫作的世界裡,你可以合理的退行到你所想要的任何一個年齡階段。然後或嬌或狂,或大或小,象個十歲孩童也行,如個二歲嬰兒也可。至於如何,就隨你的便。你是你世界裡最自由最幸福最有所為的人!寫作可以為你帶來這些。如果你退行的很好,表達的很好------從夢幻到了現實,說不定你還給世人帶來精緻無比的文學作品呢。泰戈爾的《新月集》我就是這種角色退行中寫出來的吧?不然他寫的如此真切華美?當然還有他天賦的表達能力在內。

6賓語變換法-------指桑罵槐,一種隱喻。這其實就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置換技術」。它不同於「角色轉換」。角色轉換是主體的變換,而置換是對象的轉換。角色轉換是「主語」的變換,而它是賓語的變換。是這本質的區別。其實,人這一輩子活著就是在為自己的墓碑上自撰一個句子-----人生的煩惱都為怎麼寫這句話寫什麼而發愁而產生的。當然,在具體的每一天,每一事上,人也是在「寫」一個合適的句子-----也是在為寫什麼和怎麼寫而發愁而舉棋不定,而寫句子的焦點又在「主語」與「賓語」上,該用「賓語」的用「主語」不行,該「主語」的用「賓語」不行。問題有時就產生在這里。現實中的很多矛盾多集中在「主語」上,當問題產生-------在思想上、在想像中、在寫作里,我們不防就把「主語」換成「賓語」然後再把句子重讀一遍。語意和境界可能就大不一樣,焦慮和矛盾也可能就此消失了!不妨試試,您,在您的寫作中!

十 寫作:詞彙從哪裡來呢?

下面再隨便說一下,不打算說多。寫作:詞彙從哪裡來呢?我以為,詞彙是在思維的流變中字元的機會碰撞與點合。你腦子里有了一種想表達什麼意思的定位,而後你一心想把它傳達出來,在這種強烈慾望的驅動下,有一種力自然掘開的那久抑在地下的慾望的多彩的泉,於是那水珠就自然蹦出並自然跳躍,並相互融合,於是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詞彙。靈感是那樣來了的,詞彙也是。靈感伴詞彙而來,那種急切的表達是一種快感!人腦里的詞彙可以自然流變,它會根據需要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萬……..它的如此精彩,如此完美,是任何智能輸入法也無法比擬的。當然詞彙功能的產生,一是得於訓練,二是源於天賦。最重要的要有流變思維與創新思維。我如斯認為。

十一 寫作:一次又一次的養生

前文已述,寫作是一種放鬆,是一種冥想,是一種自我催眠,一種靜修訓練。寫作狀態下的生理機體處於低代謝、低消耗狀態。寫作無疑有益生理及心理的平衡。寫作產品的產生無疑能給作者成功感、成就感,寫作無疑能帶來心靈的愉悅與精神狀態的升華。所以長期的寫作不但能給作者帶來現實世界的好處,還能給作者帶來精神世界的豐實。從這個角度上理解,寫作無疑是一種養生。終極的寫作是一種從形容到內容的宣洩與表達,是一種從物質到精神的圓滿與升華!

事實證明,寫作即為一種養生。也是一種心理平衡的很好方式與途徑。更是一種名利雙收、益身益心的創生性自體療法。歌德年青時失戀,心情苦悶,懊惱失眠,焦燥不安,後來他寫《少年維特之煩惱》,緩瀉了內心焦慮,平衡了心理狀態,恢復了生理;還有郭沫若,年青時也憂國憂民,熱血沸騰,內心極度的不平靜,可他創造了象《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釋放了壓抑,引導了幻想,平衡了身心;還有曹禺沒落的身世,顛簸的經歷,生活磨難,使他壓抑了身心,記住了仇恨,可他在23歲時即創作了驚世力作《雷雨》,還有《娜拉》等一些名篇,從而使物質給予他的負性精神能量得以積極的升華宣洩,極有效的維護了身心健康。試想一下如果這些個兒青年沒有找到很好的精神宣洩與抒發途徑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多少少年天才因未找到合理的升華輸瀉的途徑而被泯滅稠亡?

當然,很多作家、詩人、畫家,還有音樂家,他們從年青時就開始並堅持了某種寫作習慣,並終其一生。也因為上述寫作的好處,皆使他們成了壽星。巴金終生寫作,著作累累,其壽命陶陶;冰心一生樂不棄筆,其命九十餘幾;臧克家以詩為話,終年長發,結果也活到高齡之年……..還有許多畫家、音樂家等等,他們亦有此寫作的習慣,不少都命到天年,壽終正寢。當然,這些個終生寫作的人之所以長壽,可能與他們的遺傳、生活條件等生理狀況有很大關系外,我想寫作的實踐與創造活動也不可小視吧。由此可以看出,「寫作」即為一種養生;寫作乃是一種療法。

十二 寫作:靜態里的動態,一門真實的心靈對話技術

寫作外表看起來是一種靜態的,但其內里卻是動態的。寫作也算是一種動靜結合的運動項目。它是一種思想之水在紙面上的流淌歡暢,是無形的自我在原野上徜徉;它還是一種不出聲的音樂在心之音棚里回響。它如內視一副夜靜春山空的畫面,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的幽顫;它象如與一樣老者對話,又象聆聽天堂之音。它曼妙無比,又清靜自然無比;它煊爛之極,又靜美至極。

寫作,它是一門真實的心靈對話技術!

寫作,它是一種自我對話互動的過程;寫作,它是聆聽心中的「他者」的囑托與教誨;寫作,它是一種象徵行為的發生過程;寫作,它是一種御去人格面具裸於鏡前的探照。-------在寫作里,你可以品味人生的苦味,反芻生命的意義;在寫作里,你可以痛苦滿面,又可以高興至極;在寫作里,你可以暢游天地,速去北極;在寫作里,你可以成為大聖,亦可作小丑;在寫作,你可以誰都不是,你可以只是你自己;------在寫作里,你可以索性不唱,只去哭泣……

寫作,是一個「我」與「另一個我」的呢喃細語;

寫作,是一個「我」與「另一個我」的嗷嗷吵嘴!

寫作,是一種心靈真實的「對話」……..

呵,寫作給你全部,寫作給你想要,寫作給你成為。寫作妙,寫作讓你自我實現又健康長壽!寫作美,寫作讓你足不出戶想盡天下山水!寫作奇,讓你創造生活的奇跡生命的意義!呵呵,寫吧寫吧…..寫出一個新天地!寫出健康又美麗!

十三 寫作治療的條件與案例

寫作治療是有條件的。首先他得會「寫」這個動作;二是他得會寫那個「字」。當然,談治療有這兩個條件即可。但若要把它變成藝術治療-----則須作者(被療)得有一定的創造性,當然創造性也是可以學習與訓練的。

寫作的工具是各種筆及能寫上去的東西,如地面、沙子、紙張等。當然,「寫」說成「畫」(動詞)也可以。

理想的寫作條件: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二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三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四最好愛好寫作。這只是一定的理想條件,當然沒有這些條件也行。最基礎的條件是我上面說的:即做寫的動作及畫出那個符號。

-------華生說,給我一打兒童,讓我任意塑,我能把他們變成警察、小偷、律師、醫生或商人等。呵呵,gaocd也誇口說,給我一打會亂塗畫的孩子,讓我任意塑造,我能把他們變成詩人、畫家、小說家、雕刻手或藝術家!呵呵。

閱讀全文

與運動寫作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主板排線的切割技巧和方法 瀏覽:950
窗戶上的白膩子粉怎麼弄乾凈物理方法 瀏覽:289
老人補骨脂的最佳方法 瀏覽:148
運動是減肥的最佳方法嗎 瀏覽:461
財商教育數量分析方法 瀏覽:945
二頭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914
如何做甜點和做蛋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92
膝蓋有積液用什麼方法能快速消腫 瀏覽:347
英語如何用好的方法呈現形容詞 瀏覽:394
原酒怎麼儲藏方法 瀏覽:486
行業研究報告分析方法 瀏覽:677
可口可樂解決負面影響的方法 瀏覽:614
膝關節檢測方法養生堂 瀏覽:372
餓了么引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382
扣安全帶方法圖片 瀏覽:637
冰箱的冰快速溶解的方法 瀏覽:55
紅茶的製作方法發源地是哪裡 瀏覽:605
正確的科學發聲方法是哪裡用力 瀏覽:401
高效溝通技巧和方法圖片 瀏覽:293
初五接財神正確方法動圖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