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定向中點的方法和技巧

定向中點的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7-17 16:00:38

❶ ug定向坐標怎麼選面的中點

選擇「點構造器」。
ug定向坐標選面的中點的方法:選擇「點構造器」選擇「兩點之間」,以次選擇平面的對角點,確定就可以了。
UG是Software公司出品的一個產品工程解決方案,它為用戶的產品設計及加工過程提供了數字化造型和驗證手段。

❷ 定向運動點標如何設置

定向運動(Orienteering)就是利用一張詳細精確的地圖(Map)和一個指北針(Compass),按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Controls),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者為勝。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大學校園里進行。一條標準的定向路線(Course)包括一個起點(Start)(用三角表示),一個終點(Finish)(用雙圓圈表示)和一系列點標(Controls)(用單圓圈表示)。這些點標已在地圖上用數字標明。

●在實際地形(terrain)中,一個橘黃色和白色相間的點標旗(Control flag)標志著運動員應該找到的點的位置。

●為了證實這一到訪,運動員(Orenteers)必須在到達的每一個點標處使用打卡器(Punches)打卡(Punch),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針孔。今天,電子打卡系統已被廣泛使用。它不僅能證實是否按順序正確到訪,還能記錄到訪時間。 ●點標與點標之間的路線並不指定或固定。相反,運動員應該自己做出選擇。這種路線選擇(Route choice)能力以及藉助於地圖和指北針在森林和公園辨明方向並以最快速度按順序到達目的地的能力便是定向運動的精髓所在。

●地圖——盡管在任何一張地圖上都可以定向,但為了定向運動本身,還需製作專門的定向圖(Orienteering map)。定向圖更加准確詳細(Accurate,detailed),使之更容易比較地圖上的符號標記與實際地形中的實物。

●比例尺:(Scales)

當今,大多數森林定向圖的比例尺為1:10000(地圖上的1cm=實際地形上的100m),公園定向圖為1:5000/4000(1cm=50m/40m)。共六種顏色。

●等高線和等高距:地形高度的差距

●地圖上的顏色(colors)和符號(Symbols):

黑色——人造景現(man-made features)(建築物,道路,小徑)和岩石(Boulders)(大石頭,懸崖峭壁)

棕色——地形:等高線和符號(表示山丘和小坑;高速公路,主幹道)

藍色——任何有水的地方(湖泊,溪流,泥沼)。

綠色——植被。濃密而難通過的地區(綠色越深,越難通過)。

白色——普通的林區,易通過。

黃色——空曠地。易奔跑。

紫色——線路。

❸ 天宇全站儀定向測量的操作方法

天宇全站儀鍵盤功能,下對中點,按那個鍵

❹ 證中點的方法初中

有關中點證明題的技巧和方法
1、如圖,已知AF是ΔABC的中線,AD⊥AB,AE⊥AC,AD=AB,AE=AC,求證:DE=2AF
(註:有中線,通常延長取等長,構造全等三角形)
二、已知:在△ABC中,D為BC邊上一點,CD=AB,且∠BDA=∠BAD,AE是△ABD的中線,求證:AC=2AE
(註:多中點,常常取中點,構造中位線,亦可用第一題
的方法)
三、菱形ABCD和菱形CEFG,且∠B=∠ECG,B,C,F共線,連接AF,取AF得中點H,連接EH延長交CF於I,連接DH,請找出∠AHI,∠DIH,∠DAH之間的關系,並加以證明。(註:有中點有平行,常常延長交平行線,構造全等)
四、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在AB上和AD的延長線上,且BE=DF,連接EF、CE、CF,G為EF中點,連接BG,AC。求證:BG垂直平分線AC
(註:有直角,有中點,常常連中線,用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的性質)

❺ 風水中是怎樣定向的

以住宅坐向定向,

❻ 全等三角形中的中點處理技巧

中點策略:倍長構造8字型全等,構造中位線以及利用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性質。本期用兩種解法向同學們講述一道經典好題,再次領略如何巧妙的利用中點條件。

【例】(1)如圖①,△ABC,△D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DC=90°,B,C,E在同一直線上,P為BE的中點,求證:AP=DP

(2)如圖,已知△ABC∽△DEC,∠BAC=∠EDC=90°,B,C,E在同一直線上,P為BE的中點,求證:AP=DP

(3)如圖,已知△ABC∽△DEC,∠BAC=∠EDC=90°,B,C,E三點不在同一直線上,P為BE的中點,求證:AP=DP

解法一:(添加斜邊中線)

(1)作AG⊥BE,DH⊥BC

∵G為BC中點,H為EC中點

∴GH=0.5BE

∵P為BE中點

∴BP=PE=GH

∴BG=AG=PH, EH=DH=GP

∴Rt△AGP≌Rt△PHD

∴AP=DP

(2)取BC中點G, EC中點H,連AG,DH

同(1)有AG=PH, GP=DH

∵∠AGP=2∠B,∠DHP=2∠E

又∵∠B=∠E

∴∠AGP=∠DHP

∴△AGP≌△PHD

∴AP=DP

(3)取BC中點G,EC中點H,連AG,GP,DH,PH

易證四邊形PHCG為平行四邊形

且PG=CH=DH, PH=CG=AG

同(2)有∠AGC=∠DHC

又∵∠CGP=∠CHP

∴∠AGP=∠DHP

∴△AGP≌△PHD

∴AP=DP

解法二:(倍長中線)

(1)延長DP到F,使DP=PF,連BF,AF,AD

易證△ABF≌△ACD

∴∠BAF=∠DAC

∴∠FAD=90°,△FAD為Rt△

∵P為FD中點

∴AP=DP

(2)延長DP到F,使DP=PF,連BF,AF,AD

∵△ABC∽△DEC

∴AB:AC=DE:DC

∵DE=BF

∴AB:AC=BF:DC

∵∠ACD=180°-∠DCE-∠ACB=180°-2∠ACB

∠ABF=∠ABC+∠CBF=2∠ABC=180°-2∠ACB

∴∠ACD=∠ABF

∴△ABF∽△ACD

∴∠BAF=∠CAD

∴∠FAD=90°,即△AFD為Rt△

∵P為FD中點

∴AP=DP

(3)延長DP到F,使DP=PF,連BF,AF,AD

與(2)同

❼ 定向運動是智力型體育運動,此項運動的技巧有哪些

定向運動的魅力還是很大的,同時它作為一種開發智力的體育運動,現在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定向運動中,不僅需要有良好的體力,更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分析能力。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定向運動也正在從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定向運動的類型也已經不再局限於單單的徒步越野了,像自行車定向運動,雪上定向運動,以及城市定向運動也是逐漸開始受到了大家的喜歡。雖然定向運動的種類變得多樣化了,但是本質定向運動的實質並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定向運動的很多技巧也是相通的,你只要學會了,就能應用到所有的種類當中去。下面就來看看定向運動需要具備的技巧。

三、確定自己的實際位置的能力

在定向運動中,其實就是依據給定的地圖,通過自己的合理判斷在最少的時間內通過檢查點,以最快的速度達到終點。

所以我們在實際比賽中,就要求我們具備確定自己實際所處位置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比賽制定最合理的行走路線,從而縮短比賽用時,為獲得最後的勝利做准備。

各位讀者,對於定向運動需要的技巧,您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❽ 定向運動的技巧

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越野圖的方位與現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越野圖的最重要的前提。
1.概略標定
越野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當我們在現地正確地辨別了方向之後,只要將越野圖的上方對向現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 這種方法簡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賽中最常用的方法。
2.利用磁北線(MN線)標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並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越野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地圖即已標定。
3.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利用直長地物(如道路、土垣、溝渠、高壓線等)標定地圖,首先應在圖上找到這段直長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圖與現地各地形點的關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與現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定。
4.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
當你位於明顯地形點上,並已從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點)時,可以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 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地的各種地物、地貌——「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對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賽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站立點尚未確定時——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二是在站立點已經確定,需要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才能在現地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對照地形一般應先標定地圖,然後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對照方法:
1. 在站立點尚未確定前: 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迅速地觀察一下周圍,記清最大或最有特徵的地物、地貌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從圖上找到它們,此時站立點的位置即可概略地確定。若想較精確地確定,則需按下節中所介紹的方法去做。
2. 在站立點已經確定之後: 同樣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從圖上查明自己選定的運動路線上近前方兩側的特徵物,同時記清他們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將它們在現地辨別出來,然後再前進。 如果因為地形太復雜,如山丘重疊、形狀相似等,不易進行對照,可以先採用較精確的方法標定地圖,然後用帶刻度尺的指北針的長邊切站立點和特徵物,並沿這條直長邊向前瞄準,則特徵物一定在此方向線上。如此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應變換對照位置,或者登高觀察和對照。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進行現地對照地形,都必須特別注意觀察和對照地形的順序與步驟問題。現地對照地形的順序一般是: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地形,後對照一般地形;由近及遠,由左至右;有點及線,由線及面;逐段分片,有規律地進行對照。在步驟方面,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要保持地圖方位與現地方位的一致,然後再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下面的步驟。
確定站立點
熟練地掌握在圖上確定站立點的各種方法是學習使用地圖的關鍵。對於這些方法,除了要記住它們各自的步驟、要領,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選擇使用和結合使用。
1. 直接確定
當自己所處位置是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只要從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站立點即可確定。這是一種在行進中,特別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採用直接確定法的困難在於:在緊張的進程中,怎樣才能很快地發現可供利用的明顯地形點?當同一種明顯的地形點互相靠近的時候,這樣才能夠正確地區別他們,防止「張冠李戴」?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物主要有:
——單個的地物;
——現狀地物的拐彎點、交叉點(呈「十」字形)、交匯點(呈「丁」字形)和端點;
——面狀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徵的邊緣。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窪地;
——特殊的地貌形態:陡崖、沖溝等;
——谷地的拐彎、交叉和交匯點;
——山脊、山背線上的轉折點、坡度變換點。
2.利用位置關系確定
當站立點位於明顯地形點附近時,可以採用位置關系法。 利用位置關系法確定站立點主要是依據兩個要素,一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方向,二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距離。在地形起伏明顯的地方,還可以結合高差情況進行判定。
3.利用「交會法」確定 當站立點附近無明顯地形點時,可以利用「交會法」確定站立圖3-17利用90°法確定站立點點。按不同情況,它又可以具體分為90°法、截線法、後方交會法和磁方位角交會法。這些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判斷或測量距離也能確定出較為准確的站立點位置,這對於初學者學習、鞏固使用越野圖的訓練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它們中的一些方法,要麼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要麼就是步驟繁瑣,費時費力,因此在定向越野比賽中一般較少使用。
90°法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包括道路、溝渠、山背線、谷底線、坡度變換線等)上時,如果在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夠找出一個明顯地形點,那麼確定站立點就簡單得多:線狀地形符號與垂直方向線的交點即為站立點。
截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但在其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沒有明顯地形點,可以採用此法。其步驟是:
2標定地圖;
在線狀地形的側方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
利用指北針的直長邊緣(也可用三棱尺、鉛筆等)切於圖上明顯地形點的定位點上(為便於操作可插一細針),然後轉動指北針,使其直長邊照準該地形點;
沿指北針的直長邊向後畫方向錢,該方向線與線狀地形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連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同時待測的位置恰好是在某兩個明顯地形點的連線上,可以利用這種方法確定站立點。
後方交會法、磁方位角交會法 這兩種方法只在下述情況下使用,即在待測點上無線狀地形可利用, 而且地圖與現地相應地都有兩個以上的明顯地形點。
後方交會法通常要求地形較開闊,通視良好。其工作步驟如下:在圖上找到選定的方位物之後,標定地圖;然後按照截線法的步驟分別向各個方位物瞄準並畫方向線,圖上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如圖3-20。 圖3—20 利用後方交會法確定站立點
磁方位角交會法 既可以在地形開闊時使用,也可以在叢林中使用。但是,在叢林中需要攀爬到便於向遠方觀察的樹上或其他物體上進行。其步驟如下:
——選擇圖上和現地都有的兩個明顯地形點,並用指北針分別測出至該兩地形點的磁方位角;
——標定地圖。 將所測磁方位角圖解在地圖上。圖解磁方位角時,要先轉動指北針的分度盤,讓指標分別對正所測的方位角值,再將指北針的直長邊分別切於圖上被照準的兩個地形點符號並轉動指北針;待磁針與定向箭頭重合後(參見圖3—29),分別沿直長邊描畫方向錢。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利用地圖行進是定向越野的基本運動方式,它有賴於運動員對前面所述各種專項技能的綜合運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辨別方向,識別越野圖以及標定地圖,對照地形確定站立點,都是為了能夠熟練地利用地圖行進。因此,在實踐中要根據地形情況,個人特點,選擇下述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兩種方法,反復練習,融匯貫通,以便在比賽時不降低或少降低運動速度的情況下,始終正確地行進在自己選定的路線上,順利到達目的地。
記憶法一般要按行進的順序,分段地記住路線的方向、距離、經過的地形點、兩側的輔助(參照)物。通過記憶,應該使自己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現地的情景能夠不斷地與記憶的內容「迭影」、印證,即「人在地跑,心在圖上移」。
拇指輔行法 先明確自己的站立點和將要運動的路線,到達目標,然後轉動地圖(身體要隨之轉動),使地圖與現地的方向一致,並用拇指壓於站立點一側,再開始行進。行進中要根據自己所到達的位置,不斷移動拇指,轉動地圖,保持位置、方向的連慣性與正確性。
借線法 當檢查點位於線狀地形或其附近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時,要先明確站立點,爾後利用易於辨認的線狀地形,如道路、圍欄、高壓線、山背線、坡度變換線等,做為行進的「引導」,使自己運動時更有信心。由於沿著線狀地形前進猶如扶著樓梯的欄桿行走,因此國外稱這種方法為「扶手法(Handrail)」。
借點法 當檢查點附近有高大、明顯的地形點時,可用此法。行進前,要先將目標辨認清楚(亦可用其他物體佐證),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檢查點。
導線法 當站立點距離檢查點較遠,途中地形又很復雜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過程中,要多次利用各個明顯地形點,確保前進方向與路線的正確性。但需注意:切勿將相似的地形點用錯。 沿道路行進時:
標定地圖,對照地形,判明是從哪裡開始發生的錯誤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後根據情況另選迂迴的道路前進。如果錯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進。
越野行進時:
應盡早停止行進,標定地圖後選擇最適用的方法確定站立點,然後盡量取捷徑插到原來的正確路線上去,不得已時再返回原路。
在山林地中行進時:
根據錯過的基本方向,大概距離,找出最近的那個開始發生偏差的地點,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出站立點的概略位置。如果錯得太遠,確定不了站立點,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圖上看一看,迷失地區附近是否有較大型或較突出的明顯地形(最好是線狀的),如果有,就要果斷地放棄原行進方向向它靠攏,並利用它確定站立點。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麼就繼續按原定方向前進,待途中遇到能夠確定站立點的機會後,再迅速取捷徑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進,最忌諱在尚末查明差錯程度和正確的行進方向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匆忙而輕易地取「捷徑」斜插,這樣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1.地圖正置及拇指輔行法 (SETMAPANDTHUMBING ) 先將地圖正置,把拇指放在地圖上自己的位置。這樣你要前進的方向便在地圖前面,使你清楚觀察四周的環境 及地理特徵。當前進時,拇指隨著移動,當改變前進方向 時,地圖也要隨著轉移,即保持地圖北向正北方。那樣你 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立即指出自己在圖中的位置,省回不少時間和精神
I. 先返回大路。
II. 轉動地圖,沿大路走,第二個路交叉點轉右,注意路兩旁有兩小屋。
III. 正置地圖,沿大路走,經兩小徑交叉點後到大路轉右。
VI. 留意左面小屋,來到斜坡後的小徑路口轉左。
VII. 沿小路到路彎的控制點。
2.利用指南針 (COMPASSBEARING ) 利用指南針,准確地找出目標的方向,每次前往目標前,可先觀察目標周圍的地勢,加深印象,務求快速及准 確地到達目的地
3.扶手法 ( HANDRAIL ) 利用明顯地理或人做特徵作引導,使前進時更具信心。 如小徑、圍柵、小溪澗、山咀等,皆是有用的扶手。
4.搜集途中所遇特徵 ( COLLECTING FEATURES ) 辨別前往控制點途中所遇到的地理特徵,確保前進方向及路線正確。切勿將相似的特徵誤認。
5.攻擊點 (ATTACKPOINT ) 先找出控制點附近特別明顯的特徵,然後利用指南針,從攻擊點准確及迅速地前往控制點。攻擊點必須是容易辨 認,如電塔架,小路交點等。
6.數步測距 ( PACING ) 先在地圖上量度兩點間的距離,然後利用我們的步幅准確的測量要走的路程。方法:先量度100公尺我們所 需步行的步數,(設120步),當我們在地圖上發覺由 A點到B點的距離是150公尺便可伸算出應走180步。 為了減少數步的數目,我們利用「雙步數」,只數右腳落地的一步,便可把步數減半。上面的例子雙步數為90步。
7.目標偏測 ( AIMINGOFF) 利用指南針前進,把目標偏移,當到達目標的上面或 下面,才沿[扶手]進入目標。
除比賽時經常運用上述基本技術外,賽後檢討,找出常犯的錯誤和原因,加以改善你的定向技術。初學者應多從基本技術下功夫,切勿操之過急。

❾ 定向越野的簡介,規則和技巧有哪些

體能基礎,技術是關鍵~
以下是最基本的定向技術~
有什麼疑問歡迎討論哈~

(一)、出發階段
1、標定地圖定好方向
2、對照地形選准路線
路線選擇時要遵守的基本原則(適用校園定向全過程)
①充分利用道路,堅持「有路不去越野」的原則
②起伏不大,樹林稀疏可跑的地段,堅持「選近不選遠」的原則
③地形變化較大,樹林密集,障礙大的地段,堅持「統觀全局提前繞」的原則

(二)、行進階段
1.沿線運動法
2.沿點運動法
3.分段行進法
5.連續運動法
6.一次記憶運動法
原則:盡量減少行進途中的停留
比賽時,除了向終點作必要的沖刺外,途中應作類似長跑的勻慢加速運動,如上坡稍慢、下坡要快;接近檢查點稍慢,離開要快等。在途中運動速度寧可慢一點,也要盡量減少停下來看圖、對照地形的次數。例如正常奔跑1000m需4分鍾,速度是每秒4.17m,但途中如果不自覺地停下來對照3次,每次20秒鍾,那麼3分鍾要跑完1000m,速度就要達到每秒5.56m。在起伏不大的地段作短時間奔跑雖然能達到這個速度,但不能長時間堅持下去。短時間內急劇消耗體力對整個比賽是極為不利的。再說定向運動是包括思考與跑步,當進行快速跑步時,大量血液會流到足部,目的是增加養分的供應;但同時腦部也需要氧分作思考之用,故此如何平衡兩者就是取勝之道。因此,比賽中寧可放慢速度在運動中對照,也不要停下來。

(三)、尋找檢查點階段
1.檢查點的「捕捉」
(1)定點攻擊法:當檢查點設在明顯高大的地物、地貌點上或一側,運動時先找到這些明顯點的實地位置,然後根據檢查點與明顯地物、地貌點的相對方位、距離尋找檢查點。如圖,第6號點設在獨立房的西南台地的東北邊緣,運動時先找到獨立房,再檢查點就十分容易了。
(2)有意偏離法:當檢查點設在線狀地物上或一側且運動方向與線狀地物的交角較適宜時,可有意向左(或向右)偏離檢查點,以該線狀地物為攻擊目標。運動到該地物時,再向右(或向左)沿線狀地物尋找檢查點。
例如:你要去大山腳下的一家獵屋。你可以直接定向指北針在獵屋,但很可能在行進中偏左而錯過獵屋。反之,你定向在獵屋的右邊,等地勢開始明顯上升,證明你已到達山腳,只要左轉便很快找到。
(3)數步測距法:在地勢較平坦、無道路、植被較多、觀察不便的地域內尋找檢查點,一般採用「距離定點法」,數步測距法,先在地圖上量度兩點間的距離,然後利用我們的步幅准確的測量要走的路程。方法:先量度100m我們所 需步行的步數,(設120步),當我們在地圖上發覺由A點到B點的距離是150m便可伸算出應走180步。為了減少數步的數目,我們利用「雙步數」,只數右腳落地的一步,便可把步數減半。上面的例子雙步數為90步。
(4)地貌分析法:地貌有一定起伏,檢查點設在低小地物附近時,採用「地貌分析法」尋找檢查點比較理想。主要是根據地圖上檢查點與地貌的關系位置.分析出實地兩者相對應的關系位置,並依據這種關系位置來尋找檢查點。如圖,如圖,第13號檢查點設在小山東側陡坡南拐角,運動時先找到小丘頂上,在山頂位置通過地圖與現地對照,判定出檢查點所在的山背,然後沿山背下山就能看到陡坡,再找小陡坡南拐角檢查點就十分容易了。

閱讀全文

與定向中點的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799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25
小粉盒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82
蔥油手工面製作步驟和方法圖片 瀏覽:802
電腦主板排線的切割技巧和方法 瀏覽:950
窗戶上的白膩子粉怎麼弄乾凈物理方法 瀏覽:289
老人補骨脂的最佳方法 瀏覽:148
運動是減肥的最佳方法嗎 瀏覽:461
財商教育數量分析方法 瀏覽:945
二頭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914
如何做甜點和做蛋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92
膝蓋有積液用什麼方法能快速消腫 瀏覽:347
英語如何用好的方法呈現形容詞 瀏覽:394
原酒怎麼儲藏方法 瀏覽:486
行業研究報告分析方法 瀏覽:677
可口可樂解決負面影響的方法 瀏覽:614
膝關節檢測方法養生堂 瀏覽:373
餓了么引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383
扣安全帶方法圖片 瀏覽:637
冰箱的冰快速溶解的方法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