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克思社會主義科學方法論的具體內容和基本原則,以及它的歷史價值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則 (1) 主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 又是其方法論。 在此 基礎上, 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分析方法、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社會過程研究方法、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世界歷史的研究 方法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 綜合的方法、抽象與具體的方法、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歷史合力的研究方 法、 「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 創造性的開放體系, 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 馬 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2) 基本原則 貫徹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的基本原則包括如下幾點: 第一,客觀性原則。按照人類社會的本來面目來認識和理解人類歷史,這是任何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首要前提。 盡管我們永遠不可能把握純而又純的社會客體, 但 是,客觀性的要求卻是絕對必要的。在社會歷史領域,堅持客觀性的原則,就要 求我們始終堅持認識論的實踐標准, 歷史觀的生產力標准和價值觀的人民主義標 准(以人為本的) 第二, 主體型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我們, 一要注重從主體的緯度去觀察社會客體; 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結合起來; 三要注重堅持群眾史觀, 反對英雄史 觀。 第三,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實質上是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要求我們從系 統的觀點來觀察人與自然的關系, 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系統性原則要求 我們從系統的觀點來看待個人於社會的關系, 堅持集體主義精神。 系統性原則要 求我們關注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樹立全局性的觀念。 第四,具體性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這是因為,真 理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了 一定的時空條件,我們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第五,發展性原則。這要求我們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反對用靜止和孤立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在認識社會現象的時候, 要善於從 合理性中發現不合理性,從不合理性中發現合理性。 「辯證法要本質上是批判的 和革命的」 ,批判性是發展性原則的必然要求。 二、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社會科學方法論既有同於其它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方面, 又有別於其它方法 的方面, 社會科學方法論既要遵循一般社會科學研究的原則, 又要有適合於自身 特殊性的原則。 探討社會科學方法論及其原則, 必須搞清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的 意義和作用。 (一) ,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的意義和作用 方法論原則是哲學世界觀對具體研究方法發揮指導作用的中介環節, 是方法 論的基礎,主線與標志,它制約、支配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影響和 決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選擇和運用,制約研究態度、步驟和研究成果。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論。 在研討、 闡述科學認識方 法時,側重於對方法論作哲學分析,側重於方法的理論基礎,它是一門理論性很 強的學科,在社會科學方法論科學體系中,方法論原則則佔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是哲學世界觀對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發揮指導作 用的中介。 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 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這種一致性主要體現在: (1) 任何科學方法歸根結底都為一定的哲學世界觀所決定。 (2)方法論支持、影響 甚至改變著一定的世界觀。 (3)哲學世界觀終究要轉化為一定的方法論。 世界觀與方法論在意義上也有一定差別。首先,兩者的對象范圍是不同的, 哲學世界觀的范圍是包括自然、 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整個世界; 方法論的研究對象 是方法,只限於研究方法這個范圍。其次,哲學世界觀對於人的實踐活動的指導 是間接的,作為方法論研究對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規范、章程、條例、准則甚至 律令等相對確定的形式存在著的, 並且方法論還規定了方法的性質、 特點、 作用、 適用范圍、有機聯系等等,這就使得方法論知識具有直接操作性,人們可以直接 利用它們去指導自己的認識活動、研究活動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質活動。 哲學世界觀往往是一種理論形態, 表現為一定的理論體系和理論觀點, 它要 轉化為方法論, 對人們的實踐活動發生指導作用, 往往要通過一系列的中介環節。 方法論原則就是哲學世界觀和實際應用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中間層次, 是哲學方法 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和具體科學方法論發揮指導作用的中介環節。 這樣, 方法論 原則就具有了雙重特點:一方面,它不是純粹的理論,它簡單明了、清楚明白, 具有某種准則、律令、模式的形式,帶有很大的指令性,操作性;但是,另一方 面,它又為一定的理論體系所支撐,是一定的理論體系的濃縮化、結晶化,因此 它並不等於一套具體而細微的操作技術, 不去管人們具體實踐的操作細節, 而是 管整個行動方案,管大致的研究思路。 在社會科學方法論體系中,必須首先明確承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地位, 承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我們認為, 馬克思主義哲學特 別是其唯物史觀, 為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 把唯物主義歷史觀 基本原理用以指導人們的社會科學研究活動, 會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會科學研究 的方法論原則, 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憑借這些原則來實現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 導。 第二,社會科學方法論原則制約、支配著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 首先, 方法論原則制約、 支配著研究課題的選擇, 遵循不同方法論原則的人, 有其自己考慮問題的特定的角度, 因而在選擇研究課題時, 就會表現出一定的甚 至是極大的差異,例如,信奉「證實原則」或「證偽原則」的研究者們,會自然 而然地把那些既不能證實也不能 證偽的形而上學問題、神話、占星術、宗教和偽科學問題排除在自己的研究 視野之外。 其次,方法論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制約著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研究工具的選擇和運用。例如,湯因比按照「文明社會可比性原則」 ,在研究文 明史的過程中,就注重運用比較研究法,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克服歷史的狹隘性, 把所研究的個別事物納入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中, 從而為更好的綜合創造前提, 並 且, 這種研究方法還有助於揭示歷史規律的同異, 為深入探求歷史現象的本質及 其規律創造條件。 再次,方法論原則還影響、制約著研究途徑、研究步驟、研究態度等等 因素。例如,波普所描繪的科學進化的邏輯,也就是他認為的個別科學家進行科 學探索的邏輯。波普所要求的研究態度是:大膽地猜測,無情地批判、進攻、創 造,充分宏揚主體的能動性。 以上表明, 方法論原則是科學世界觀與具體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中介。 它 影響、制約、支配著科學研究過程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
②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既是其世界觀,
又是其方法論。
在此
基礎上,
它具體化為從實踐出發的方法、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社會矛盾分析方法、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社會認識與評價方法、
世界歷史的研究
方法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和歷史一致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分析與
綜合的方法、
抽象與具體的方法、
主客觀相統一的辯證方法、
歷史合力的研究方
法、
「人本」和「物本」相統一的方法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是一個
創造性的開放體系,
人類在社會認識和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
馬
克思主義都應該積極地予以借鑒和吸收。
③ 如何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覆蓋了馬克思本人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全部學說。
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產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1841年下半年起轉向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馬克思主義
④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在實踐中的運用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在實踐中有以下應用:
1、必須通過實踐搞清楚什麼是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首先,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充滿創造力、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穩定有序。
2、要立足現實,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堅持實踐檢驗的決定性標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指明了方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要正確理解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內涵。
3、必須搞好生產實踐,因為它是人類一切其他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所以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時,要尊重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4)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科學研究方法:
1、系統分析方法
系統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著重從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以求用最佳方式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2、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人們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指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進而解決矛盾的一種方法。這是人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3、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亦稱唯物史觀,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
⑤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類對社會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原始社會的神話傳說到農業社會的史鑒、從早期歐洲的神學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解放運動,每一個階段對社會科學的認識都是建立在前一個階段的認識基礎之上,是對前者進行思辨的結果。 近代以來對自然的認識逐步走上了實證化的道路,自然科學從人類知識體系中分化出來成為相對專門和獨立的學科。自然科學的實證性認識方法擴展到人文社會問題研究,社會認識走上了追求客觀性的道路,實證性理論與方法主導了社會認識和社會科學研究,科學主義成為當代社會認識的一種重要思潮。 自然科學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以探尋自然規律和客觀真理為目標。社會科學是在近代以來逐步形成的,它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力求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對社會生活做出科學的說明與合理的評價。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各種社會要素、社會結構、社會文化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內容。 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比較復雜、異質性較大;社會科學研究更多地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社會現象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它的偶然性和獨特性更大。加上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社會中的人和人們的社會行為,因此社會科學研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也就更加靈活。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涉及三大領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本身、與之相關的統計方法以及計算機統計軟體的使用。具體包括以下幾種: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實驗法、觀察法、文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