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員工股權激勵如何操作
股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眾多方法之一,屬於期權激勵的范疇。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_分享利潤_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拓展資料:
1.設立明確可信的目標。
告訴員工要將組織帶往何處,無論是對一個項目小組還是對整個單位。要具體,不要過分承諾或承諾不夠。
2.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吸引員工的身心和頭腦。用各種可能的發展來激勵他們,然後尋求他們的支持。使員工承諾他們將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和如何去做。
3.培訓、培訓、培訓。
領導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關於通過他人獲得成果。人們要獲得成功必須擁有他們所需的工具和資源,以及個人參與,而且也需要一直提供充足的反饋信息。許多高層領導都形成習慣,通過對進步提出表揚和建議定期培訓他們的直接下屬,而不是等到年終的績效評定。
4.走出來,到鋒線上去。
隨著項目或單位前進,甚至是後退,確定處於前沿和中心,幫助操控方向。
5.發布行動號召。
在面對不可預見的情況時,會需要改變方向嗎?或者需要激勵團隊前進嗎?大聲講出來並尋求人們的支持。告訴人們需要做什麼和什麼人來完成不是細枝末節管理,這是領導力!讓我們實現我們的計劃,掌握我們的要領,然後帶著勝利回家———就這么簡單。
6.強調溝通屬於每個人。
不是僅僅領導需要溝通,員工們需要加強彼此間和在單位層級向上和向下的溝通技巧。如果只有領導在講話,那麼整個組織就會沉默。強調溝通的團隊、部門,甚至是整個組織看起來擁有更好的目的性和整體感。為什麼?因為人們花時間使彼此了解信息,了解正在發生的情況。
7.身體力行。
僅以語言為基礎進行的溝通不能獲得成功,它必須不斷通過行動強化。就像語言一樣,行動源於組織的文化和價值觀。運用語言來支持他們的行動和舉止的領導能夠使他們的下屬增添活力、精力充沛、情緒激昂、熱情飽滿,以取得他們渴望的成果。
② 股權激勵的方式有哪些
股權激勵的方式包括:
(1)股票期權;
(2)期權;
(3)業績股票;
(4)乾股;
(5)限制性股票;
(6)虛擬股票;
(7)股票增值權。
③ 股權激勵有哪些方法和難點
股權激勵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員工的這部分股權,應該如何持有?
我們常見的股權激勵持股形式主要有三種:員工直接持股、創始人代持和持股平台持股。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持股形式我們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即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的股權架構是境內架構還是跨境架構。
對於還未決定是否要在境外上市的公司來說,公司的整體架構要符合國內監管要求,而對於打算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通常需要搭建VIE架構或紅籌架構來實現。
數據管理和行權落地是整個股權激勵計劃最關鍵的兩個環節,關繫到整個股權激勵是否能順利完成,真正實現股權激勵的效果。做好這兩個環節,一方面可以減少公司的運營摩擦和隱形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員工體驗。
④ 公司股權激勵方法
1、定人——如何確定激勵對象?
定人,即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確定將哪些人作為激勵對象,以此確定激勵對象的標准。為了避免以往靜態定人存在利益固化、激勵不公平等不足,在為企業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時,通常採用的是兼具公平與適時調整的動態定人思路,保證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定人時做到「標准准確、動態調整」原則。在具體定人操作中,一般會採用以下四種方式:第一種是按合夥人類型分類確定,如創始合夥人等;第二種是按員工類型交叉確定,如以「精英骨幹+創業元老+家族成員」交叉人群為激勵核心;第三種是按崗位價值、職能等級分層確定,依據員工能力套檔,人匹配崗確定激勵對象;第四種按不同激勵平台分別確定,如總部管理人員、總部職能平台人員等劃分確定激勵對象。至於在方案設計中選擇哪一種方式更為合適,需要依據企業自身的具體特點來定。
2、定量——如何確定激勵數量?定量,即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確定用於激勵的股份總量及個量。要確定激勵的總量,必須得做三方面考量:其一,得考慮企業大股東控制權、業績目標、企業規模、波動風險的預防,這4個直接影響激勵總量確定的關鍵因素;其二,要對股權結構做分析,比如對股權集中程度、原始股東股權激勵、股權投資及控制權等做分析,以確定股權激勵總額上線;其三,考慮動態分配股權模式,即根據公司發展階段、人才需求、行業變化等情況逐年分次釋放,一方面避免一次性分配造成的利益固化,另一方面避免過度激勵及過度稀釋股權。個量的確定由企業根據自身現狀和激勵對象人數做具體的配比,需要標明個量授予採取的動態方式,規劃明確授予時間及節奏,在持續授予激勵的同時,做好風險控制。在具體定量操作中根據員工持股經驗總結,一般從總量、階段、層級三個維度做具體的確定。總量維度,以企業上市前確定股權激勵數量為主,有「黃金分割律」和「最佳結構」兩種形式可確定股權激勵總量;階段維度,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性質劃分,以其階段性具體情況,採取對應的方式確定股權激勵總量;層級維度,按照企業內部崗位職能,以高層、中層、基層劃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按照不同的股權配比比率,做具體的激勵總量確定。
3、定價——如何確定授予價格?定價,即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確定授予激勵對象股票的每股價格。定價是關於利益的心理博弈,首先得確定企業價值,再次確定每股定價,最後要標明購買方式。除此而外,要使得定價結果更科學,在整個定價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1.明確股價的關鍵影響因素,即每股價格=企業估值/總成本;2.確保「同股同價」,即同一批授予/發行股票價格應該保持一致,3.明確大前提,即在公司不虧損情況下,後面的股票價格比前面的股票價格高。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考慮周全、注重原則」,以促使企業設計出的股權激勵方案更公正、公平且可落地實施,真正的對企業員工起到長久高效的激勵作用。在具體定價操作中,一般會通過對企業估值、定價、付款方式三個方面思考做出具體價格確定。企業估值方面,基於企業資產可採用賬面價值法、資產評估法估值,基於企業收益可採用現金流折現法、PE法估值,基於企業產品/服務的市場可採取市場交易類比法進行估值。定價方面,需要結合全盤考慮企業特點或者企業投資收益來確定授予價格。付款方式方面,可以借鑒實繳出資、分期付款等方式,具體的方式選擇需要與企業整體特點做具體匹配確定。通過這三個方面的考慮,權衡之後確定出的價格更具有實施操作性。
4、定條件——如何確定考核條件、退出條件?定條件,即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確定激勵對象的考核條件。從企業層面考慮,如果企業整體業績條件未達標時,則所有激勵對象不得行權或解鎖獲益;如果公司業績達標時,則所有激勵對象滿足了行權或解鎖的條件之一者,再具體根據個人業績條件確定是否滿足考核要求。於激勵對象個人而言,具體授予比例與個人業績考核結果掛鉤。方案設計階段確切的標明條件,將會避免很多在方案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與困惑。在具體定條件操作中,根據企業具體現狀制定針對性的考核標准,例如,以考核結果記錄得分,由100分—60分劃分為5個標准,分別標記為ABCDE五檔,對應的每檔設定不同的授予比例,比如1.2、1、0.8、0.6、0,以此為依據確定對股權激勵對象的考核條件及標准。
5、定時間——如何把握好各個時間點?定時間,即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確定個量動態授予的具體時間及節奏。對10年多咨詢實施經驗做了總結,得出了一套時間體系,即企業以2-3年為周期按照授予對象及人數批量授予最為得當,在授予過程中可按5+3+2或者4+3+3等節奏採取逐步授予(行權條件)的形式,同時,也可根據激勵對象具體的績效計算其每年應獲得的股權數量多少,已按照授予節奏規劃授予。在具體定時間操作中,總結了5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需要企業在方案設計時重點把握。1.確定以每年或者若干年授予日期;2.確定每年分紅的時間;3.如果是期權需要確定什麼時候行權;4.根據相關權利義務確定股票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解鎖兌現;5.確定企業股票在什麼時間可以兌現。除此而外,如果企業有上市計劃,還需注意考核期限的設置不要與上市計劃有沖突,在上市前要結束期權計劃。
⑤ 怎麼進行股權激勵
創始人和管理團隊在引入員工期權計劃之前,對於啟動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目的、如何實施等需要進行周全的考慮。
首先,創始人和管理團隊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公司為什麼需要啟動員工股權激勵,是為了綁定關鍵員工,同時減少初期運營成本以之作為員工薪酬福利的一部分,亦或是有其他訴求,如根據公司發展策略,為公司的顧問、董事、關聯公司員工、合作供應商等非員工提供激勵工具(擬上市公司選擇性適用)。
其次,員工期權池如何預留?是全部或部分老股東低成本甚至免費出讓部分自持老股,還是可獲得全部股東同意發新股,哪種方案更適合自己公司的現狀,以及本次計劃發多少、預留多少?
再次,員工期權計劃由誰管理。包括決定授予對象及其期權授予數量,或期權兌現時的稅費繳納(對擬上市企業尤為重要),或員工流動導致的授予取消或股權回購等後續變動的管理,以及期權池擴大的決策機制的安排。
最後,期權池設在境內或境外,選擇個人持有或平台持有,是否行權時當即變更股東名冊,以及在後續融資或資本化運作時是否會存在境外重組的可能等等商業側應當適當考慮的問題。
⑥ 國有非上市公司如何進行股權激勵
法律分析:國有非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的方式有:1、員工持股方式,應當遵守依法合規、公開透明、立足增量等原則;2、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等方式,但大、中型企業不得採取股權期權的激勵方式;3、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
法律依據:《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 第九條 企業可以採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等一種或多種方式對激勵對象實施股權激勵。大、中型企業不得採取股權期權的激勵方式。
企業的劃型標准,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的通知》(國統字〔2011〕75號)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