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喉嚨有痰,已經有好幾年了,堵在喉嚨,咳不出來咽不下去。感覺氣不夠用,請問一下醫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
問題分析:
您這是患有咽炎的明顯表現,最好是及時的治療。建議您可以買點藍芩口服液,蒲地藍服用,控制效果還是很好的。
意見建議:
平時注意規律自己的生活作息,不要經常熬夜,飲食上少吃點辛辣、油炸食物,多喝點菊花茶或是金銀花茶,對您的情況也是很有幫助的
B. 口中有痰但咽不下又咳不出怎麼辦
有痰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治療上:
第一,可以用化痰的葯來稀釋痰,讓它容易咳出來。
第二,經過一些處理,還是不能緩解,建議去五官科做喉鏡,看看有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如果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就吃一點化痰葯。
第三,有可能是屬於中醫講的梅核氣,是跟情緒有關系的一種症狀,只是一種感覺,其實沒有痰,它只是一種自覺症狀,有痰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可以到中醫科開點中葯做調理,平時要注意保持心情的開朗、樂觀,飲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及飲料等等。嗓子有痰,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是典型的慢性咽炎的症狀,而且在著急上火或者是吸煙飲酒之後,嗓子內的痰液就會明顯增多,更加粘稠。在治療上主要給予患者甘菊冰梅片、鹽酸氨溴索片口服化痰治療,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口服,促進痰液向外排出。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能經常著急上火,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吸煙,飲酒,盡量不要吃特別辛辣刺激的食物,這樣都會加重慢性咽炎的症狀。如果經過保守治療效果並不是很明顯,患者也可以考慮用激光將咽後壁的淋巴濾泡燒灼掉,患者的咽部異物感就會明顯的減輕。但是手術畢竟是有創操作,剛開始手術完之後患者的口腔內會覺得比較乾燥。
C. 脫髓鞘病人吞咽困難怎麼辦
採用超聲霧化吸入用超聲波將葯液擊成微小顆粒成霧狀吸入呼吸道,並在肺內彌散和沉澱可減輕氣道粘膜的充血水腫,減少分泌物,並促進其溶解和排出。針對截癱病人的肺活量減少,在吸入時要控制單位時間內霧化量,吸入時間不宜過長,尤其在損傷早期與術後使用,要在病人床旁密切觀察,也可與吸氧同時進行。
叩擊震顫法對頸髓損傷後病人,翻身雖存在危險性,但只要方法正確,注意保持有效的牽引作用和牽引方向,還是安全的。應向患者講清翻身叩擊的重要性。手法震動可以在叩擊後做或代替叩擊。以移動在氣管內較高部位的分泌物,使之易於排出。整個手法過程有利於減少肺底瘀血,促使肺血的重新分布和肺泡功能調整,促進植物神經功能的新平衡建立。對肺部嚴重感染的患者,可依據聽診情況,採取引流體位,但必須是停止牽引後,取頭低腳高位。治療原則是利用重力作用使病變部位在上,引流的支氣管開口向下,以利痰液排出,目的是保持氣道通暢,清除過多支氣管分泌物,改善氣體交換,預防和治療肺不張。
間隙壓腹法採用此方法促使氣流快速呼出,產生人工的咳嗽效果,促使支氣管的分泌物向大支氣管、氣管匯聚而排出。
通氣功能訓練鼓勵患者用膈肌作大呼吸動作,促使呼吸功能改善。教會病人深吸一口氣,用力咳嗽,使痰至喉部,然後再將痰液咳出,保持口腔清潔和呼吸道通暢。
D. 吃飯噎住了怎麼快速緩解
方法有一下幾個:1.如果情況不太嚴重,可以先讓患者站起來,再做一些吞咽動作,同時喝些白開水協助食物吞咽。2.可以讓患者稍微彎曲,家人輕拍患者的背部,讓食物吐出來,或者自己輕拍胸部,讓卡住的食物吐出來。3.如果窒息更加嚴重,家人可以站在窒息者的身後,抱住病人,用力地擠壓上腹部和下腹部,可以把食物吐出來。
E. 肚子里總有氣,怎麼才能快速排排掉肚子里的氣
肚子脹氣,常見的是胃脹氣和腸脹氣。胃脹氣主要是因為吞咽了空氣到胃裡。腸脹氣除了由吸入的空氣導致,腸道里的微生物分解食物也會產生氣體導致腸脹氣。
如果肚子經常脹氣,脹氣很嚴重,要注意可能是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炎/腸梗阻等問題。由於胃消化不良,無法很好及完全地消化食物,那麼大塊食物就會進入腸道。腸道在消化大塊食物時,就會產生很多氣體。大家要注意,脹氣實在不適,請及時去醫院檢查。
F. 高齡老人 喉嚨 肺部 痰堵塞,呼吸困難,有痰吐不出咽不下
(一)呼吸及咳嗽訓練
1.呼吸訓練 在正常情況下,吸入氣體與肺血流的分布是不均勻的,肺泡通氣也不均勻。這種局部通氣不均,使得肺上部與肺下部的肺泡大小不相等,肺上部者大,肺下部者較 小,這種生理現象提示人們,經常作深呼吸動作的必要性。當呼吸道有炎症或肺部疾病時,必然加重這種分布的不均等。因此,加強對卧床或術後病人深而慢的呼吸 動作訓練,顯然更為重要。其方法是病人仰卧位,膝下墊枕,使腹肌鬆弛以利呼吸。採用深而慢的動作呼吸,必要時可在胸或腹部加壓訓練。
有時候病人對於呼吸訓練操不太好掌握,就可以藉助呼吸訓練器具來進行。常用的有單一功能的三球式呼吸訓練器,單球式呼吸訓練器,帶刻度浮標的呼吸訓練器,還有把幾種訓練方法結合在一體的三合一呼吸訓練器等。用呼吸訓練器的好處是訓練起來更正規、簡便些,用多功能的,比如三合一式的,效果會更好更快些。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去選擇。
2.有效咳嗽訓練
(1)暴發性咳嗽 讓病人先深吸氣使聲帶關閉,隨之胸腹肌聚然收縮,繼爾一聲將氣沖出的咳嗽方法。術後病人常可引起傷口劇痛。
(2)分段咳嗽 讓病人一連串的小聲咳嗽,逐漸驅使支氣管分泌物脫落咳出。這種方法效果雖然差一點,但病人痛苦少。
(3)發聲性咳嗽 當病人咳嗽有劇痛時,可示病人深吸氣,張口並保持聲門開放,爾後再咳嗽。
(二)輔助病人咳嗽
當病人咳嗽不得法或無力時,可採用下列輔助措施,但均不能代替有效咳嗽。
1.叩背 輕擊背部,使肺內分泌物松脫。拍背時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狀,以這種手形在需要引流的肺葉部位叩打。叩擊不可在裸露的皮膚上進行,也不可使病人感到疼痛。肺部拍叩不可肋骨以下,脊柱或乳房上,因可致軟組織損傷。病人能夠學習自己拍打前胸,他人可幫其拍叩背部。
2.震動胸壁 當病人慢動作呼氣時,護士用手震動胸壁4-5次/分,目的使該處下方呼吸道內分泌物松動。
3.加壓胸壁 當病人在呼氣期或咳嗽時,護士用雙手加壓胸壁,以加強咳嗽效果,使痰液排出體外。
(三)濕化助排痰
有些老人的痰液很稠,容易出現排痰困難,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濕化氣道、稀釋痰液。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 每天有1500—2000毫升的液體攝入量,即喝水不少於8杯,如有心功能不全者,則應適當限水。飲水時以少量多次為好,大約每次約30—50毫升,每 10—20分鍾飲水1次,就能夠對呼吸道保證較好的濕化效果。其次是增加室內濕度,尤其是在氣候乾燥的冬春季節,應保持室內濕度不低於60%。可使用加濕 器、經常往地上灑水,勤拖地板或在暖氣片上放置一盆清水等方法來增加空氣中的水分。
在老人咳痰出現困難時,可以在直徑10—15厘米的深杯中盛上半杯開水,然後將口鼻放入杯口,用力吸蒸汽。待水稍冷再換開水,反復2—3次,就能 將痰順利咳出。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濕化溫度應控制在35℃—37℃,濕化的時間一般以10—20分鍾為宜,以防止誘發支氣管痙攣和加重心臟負荷。另外, 干結的分泌物濕化後膨脹,易阻塞支氣管而發生窒息,所以應幫助病人,尤其是體弱、無力咳嗽者翻身、拍背,及時排痰。
G. 吃飯的時候噎到了,憋住了氣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緩解平時吃飯要注意什麼
吃飯的時候被東西噎住了,先試試能否講話,如果可以講話,就通過不停地咳嗽,自行把東西吐出來。如果不能講話,就用手掌在他的肩胛骨處猛擊幾下,看看能否順利吐出來。如果還是不行,就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
1、用咳嗽的形式,自行咳出噎住的異物
吃飯的時候,盡量不說話,也不要大笑,以免發生被噎住的現象。有人吃飯的時候就喜歡看電視,這也容易被噎住。因此,吃飯時不做閑事,就是專心致志吃飯,這樣既安全,又健康。
H. 喉嚨咽住東西了,有什麼急救辦法
一旦魚刺卡在咽部,可按下列步驟進行處理: 1.立即停止進食,盡量減少吞咽動作。 2.做咳痰的動作,將魚刺咳出來。 3.刺激咽後壁,誘發嘔吐動作,幫助排出魚刺。 4.張開嘴,發「啊」的聲音,或用小匙將舌面下壓,用電筒或反光鏡照射,即可看到咽部的情況,如果發現魚刺,可用鑷子夾住,輕輕拔出。如果病人咽部反射敏感,惡心厲害難以配合,可以讓病人作哈氣動作,以減輕不適。 5.如果魚刺位置較深,不易發現,就要立即去醫院,請耳鼻喉科的醫生幫助處理。 給孩子吃魚,需要注意些什麼? * 給年齡較小的孩子吃魚,盡量選沒有小刺的魚。在吃魚之前,家長一定要仔細檢查,剔除魚刺再喂給孩子吃。 * 保持環境安靜,不要讓孩子太興奮。不要逗他們哭笑,跟他們打鬧,以免將吃的東西卡到氣管里。 * 不要將魚和魚湯拌在飯里,這樣很容易在吃飯時將魚刺一同吃進去,扎在嗓子里或卡在食道中。 * 當魚刺扎到嗓子里或卡在食道中的時候,孩子表現為吞咽疼痛和吃東西就吐,此時大人不要直接用手去掏,這樣有可能使魚刺扎得更深,增加取出的困難。嚴重的甚至扎到食管周圍的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問與答 問:讓孩子吃一口飯團,將魚刺帶下去,這種辦法好嗎? 錯。這個方法絕對不可取。因為這樣,魚刺有可能被飯團擠入咽部更深的地方,增加取出的困難。如果魚刺卡在食道內則更加危險。因為食道的中段與大血管相鄰,若將魚刺擠壓扎入大血管,將引起大出血,止血非常困難。 問:聽說多喝幾口醋可以使魚刺軟化? 錯。多喝幾口醋對於魚刺的軟化無意義。因為我們所喝的醋不可能在咽部停留很長時間,也就不可能將魚刺泡軟化。而且,醋喝多了胃酸過多,還會引起胃部的不適。所以不要用這種方法。 問:如果不去管它,刺會不會慢慢被身體吸收而消失呢? 錯。魚刺不取出來,大多數是不會慢慢自己消失的。有的可能由於反復惡心、嘔吐將魚刺擠出而咽下。小的魚刺可以在咽部停留1個月以上,一般不會引起咽部的化膿性感染,只是感覺到咽部不適、疼。而大的魚刺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因此,當魚刺扎到嗓子里,還是要盡快取出來。 題外話 吃東西真能噎死人宋子文就是噎死的。 宋子文大家都曉得的,他是解放前國民黨政府的財政部長。1971年4月24日晚,他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小型宴會上,因誤吞雞骨被鯁死,終年77歲。 另外,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吃東西時被噎、被卡的幾率很小。我們來聽聽專家都怎麼講: 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孫越峰副主任醫師:省兒童醫院這個月發生了25例喉嚨被卡的病例。 浙醫二院五官科李醫生:今天中午就有一位病人吃排骨時被噎住了。市三院五官科主任曾黎:吃東西卡喉嚨的人蠻多的,基本上每天都有。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不曉得為啥,吃晚飯時卡喉的人最多。我們醫院一天有十幾個來拔刺的,多的一天二十幾個都有,十之七八都是晚上過來看急診的。 卡得最多是魚刺和骨頭 魚刺卡喉,這是大家最常見的。除了魚刺,幾位專家列出了以下經常卡在喉嚨里的食物: 骨頭(雞骨、鴨骨、黃鱔骨)、肉塊、饅頭、粽子、年糕、團子、瓜子、花生、山核桃、話梅、果凍、假牙等等———這次我們只講食物,像孩子誤吞的鑰匙、紐扣、戒指、鐵絲、硬幣、圖釘、鋼筆套、玩具等等就不說了。 這里要特別講講假牙———一般都是老年人會發生這種情況。「老人吃東西如果不小心,容易把假牙的鉤子咽到食道里去,鉤住食道壁,上面鉤牢下面鉤牢,非常危險,我就碰到過幾次。」市三院五官科主任曾黎說。 另外,老年人吞咽功能比較差,牙齒的辨別功能又衰退了,常常會被饅頭、粽子、年糕、團子等東西卡到。「還有老人吞葯片,一起吞下了包葯的錫箔紙,也容易被卡。」浙醫二院五官科的李醫生說。「老人卡喉的群體中,患有中風後遺症的病人比較多。他們身體較弱,反應不快,咀嚼吞咽能力很差。如果你家裡有年紀大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給他吃大塊的、不容易消化的、質地相對比較「硬」的食物,比如牛羊肉之類的。「我們曾經搶救過一位老人,家裡人給他吃鴨肉,一塊塊切得較大,老人嚼不動,咽不下,一嗆就嗆到氣管里,到了我們這里搶救,給他夾出來好幾塊鴨肉。「本月23日有一位離休幹部在我們醫院搶救,送來時心跳、呼吸都停掉了。我們把他的嘴打開一看,食道里有很多異物,氣管里也有,是羊肉什麼的,消化道也有出血現象,後來沒能搶救過來。」省新華醫院急診科主任周冰之說。 卡喉大都發生在晚飯時 俗話說「吃飯防噎」,怎麼防呢?采訪到的幾位專家都說,細嚼慢咽,嘴裡吃東西最好不要講話。「孔老夫子說,食不言,寢不語。這話很有道理,吃東西時最好不要講話,小孩子吃東西時不要逗他們,伢兒一笑一哭,就容易出事了。」 上面,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說:「不曉得為啥,吃晚飯時卡喉的人最多。」 采訪到的其他幾位專家也都說了這個現象———晚飯時卡喉的病人最多。為啥這樣呢?我們想想,大概是吃晚飯時,人最放鬆———辛苦了一天,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著飯,結果一不留神,歡聲笑語中就中了招。 卡喉不是說說這么簡單 為啥說不這么簡單呢?我們經常會說:「哎喲,喉嚨里東西卡牢了,吃口飯團,或者咽口醋,沒事的。」 其實喉嚨不光是簡單的這么一根管子,卡在裡面的食物弄不好就會要人命。下面的文字可能有點專業化,不過大家還是耐心看看,免得下次卡牢不當回事情。 市三院五官科主任曾黎:我們五官科是把咽喉分開說的,咽在上,喉在下。食物卡在咽部,問題不大,在急診門診就可以取;卡在食道里一般要住一兩天院,表現為吞咽困難、疼痛,口水特別多,老是想吐痰、咽口水又咽不下去,醫生得用食道鏡或纖維胃鏡把東西取出來;如果卡在氣管里,會造成咳嗽、吐血,肯定是要住院治療的,要用專門的氣管鏡來取。 呼吸道最狹窄的一個部位叫「聲門」,位置在喉結下面。要是這個地方卡住,三五分鍾就可以造成窒息身亡。我早幾年碰到小孩子吃果凍,卡在聲門,送來的時候心跳、呼吸已經沒了。還有花生,也很容易卡住聲門,我印象最深是我們五官科的老大夫說的一件事,他認識的一個小孩因為吃東西老是卡喉,父母對他的飲食格外當心,這個孩子15歲前連花生米是什麼都不知道。 食道有四個狹窄的地方,一個是食道口,一個是食道和主動脈的交叉口,一個是食道跟支氣管的交叉口,一個是食道通過橫膈肌的部位。卡在這四個部位非常危險,我們醫生下管子時也是提心吊膽的。 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孫越峰副主任醫師:氣管異物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意外傷害事故,一般三歲以下的小孩子最容易受傷害。因為一粒瓜子或是一塊果凍進入氣管導致窒息而喪命的孩子,每年都會有幾例。有些孩子因為異物進入支氣管,沒及時取出來,感染致使肺炎等嚴重並發症。 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卡在咽部的是最常見的,基本上可以馬上取出;卡在食道就會有危險。前兩天我們救治一個6歲的小男孩,吃話梅卡到食道里去了;小孩子真當可憐啊,拚命想吐,又吐不出來,難受得要命,我們也擔心死了,萬一他咳出來又吸到氣管里去,搶救都來不及啊!我們趕快給他動手術,用食道鏡取出來蠻大一顆話梅。 都說魚刺好取,骨頭才危險,其實也不盡然。有一位病人,本身也是一位醫生,過年吃魚卡住了,正月初一就去看醫生,你知道那根魚刺扎在哪裡?在扁桃體的凹槽里,看了好幾家醫院,都說找不到刺,他整整難受了三個月。後來我仔細察看,發現扁桃體部位有個很小的白點,好像是一處糜爛,撥開一看,魚刺在裡面,拔出來是一根1.5厘米的小刺,後來開點消炎葯,兩三天就全好了。這個部位發炎還沒啥,如果扎在食道靠動脈的地方,沒有及時拔掉就太危險了!我們老主任曾經碰到過,有位病人就是被一根魚刺卡住動脈,發炎,糜爛穿孔,大出血死掉了。 自己動手很危險 一旦卡喉,馬上去醫院———采訪到的幾位專家都說卡喉後自取是非常危險的。「喝醋、咽飯團都不是好辦法。如果是卡在食道,用飯團往下壓是極其危險的,那樣有可能導致胸腔大出血。」市三院五官科主任曾黎說。 也有讀者擔心,卡得太牢要動大手術的,弄不好就把喉嚨甚至胸腔切開取異物,其實是多擔心的。「一般來講,只要你咽得下去,醫生就取得出來,食道也好、呼吸道也好,都有專門的醫療器械,當然取的過程是蠻難受的。」市三院五官科主任曾黎說。 也有讀者說,我就要自己動手取。實在要這樣,醫生的建議是,如果是大人卡牢了,可以試試壓迫舌根,逼迫自己往外吐。記住!往外吐,千萬不能咽! 但如果是孩子被卡住了,千萬不要自己嘗試什麼土辦法了,用最快的速度送醫院。 參考資料:http://plutosoftware.com/rj/play.asp?id=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