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gps測量儀器怎麼放線
1 臨時基站模式主要步驟參考如下:基準站設置(架設在已知點和未知點兩種情況),移動站設置,數據採集或測量放線。
2 網路差分模式主要步驟參考如下:移動站開機,與CORS站建立聯系,數據採集或測量放線。
具體到放線環節,找到點放樣菜單,輸入放樣點坐標,開始放樣,根據提示確定點位。
② 如何使用手機gps定位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利用GPS測距只能是實測,即從甲點走到乙點,可以記錄並報告甲乙兩點之間的距離。
要測量兩點間的直線距離,用不著GPS,一般電子地圖上都有測距工具,打開後,點擊兩點,瞬間可以得到直線距離,比GPS更准確、更簡單。
③ 彩途nava200手持gps怎麼用
你是想做什麼測量 我這邊有使用說明書 說明書看不懂的直接問我就可以了
④ GPS如何使用
一、 基本概念:
1、地形圖坐標系:我國的地形圖採用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在該坐標系中,橫軸:赤道,用Y表示;縱軸:中央經線,用X表示;坐標原點:中央經線與赤道的交點,用O表示。赤道以南為負,以北為正;中央經線以東為正,以西為負。我國位於北半球,故縱坐標均為正值,但為避免中央經度線以西為負值的情況,將坐標縱軸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標系:1954年我國在北京設立了大地坐標原點,採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體,依此計算出來的各大地控制點的坐標,稱為北京54坐標系。
3、GS84坐標系:即世界通用的經緯度坐標系。
4、6度帶、3度帶、中央經線。
我國採用6度分帶和3度分帶:
1∶2.5萬及1∶5萬的地形圖採用6度分帶投影,即經差為6度,從零度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每個經差6度為一投影帶,全球共分60個帶,用1,2,3,4,5,……表示.即東經0~6度為第一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6~12度為第二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9度。我省位於東經113度-東經120度之間,跨第19帶和20帶,其中東經114度以西(包括阜平縣的下庄鄉以西、平山的溫塘、蘇家莊以西,井陘的礦區以西,邢台縣的漿水鎮以西,武安的活水鄉以西,涉縣全境)位於第19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1度;114度以東到山海關均在第20帶,其中央經線為117度。
1∶1萬的地形圖採用3度分帶,從東經1.5度的經線開始,每隔3度為一帶,用1,2,3,……表示,全球共劃分120個投影帶,即東經1.5~ 4.5度為第1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4.5~7.5度為第2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6度.我省位於東經113度-東經120度之間,跨第38、39、40共計3個帶,其中東經115.5度以西為第38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4度;東經115.5~118.5度為39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7度;東經118.5度以東到山海關為40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20度。
地形圖上公里網橫坐標前2位就是帶號,例如:我省1:5萬地形圖上的橫坐標為20345486,其中20即為帶號,345486為橫坐標值。
二、當地中央經線經度的計算
六度帶中央經線經度的計算:當地中央經線經度=6°×當地帶號-3°,例如:地形圖上的橫坐標為20345,其所處的六度帶的中央經線經度為:6°×20-3°=117°(適用於1∶2.5萬和1∶5萬地形圖)。
三度帶中央經線經度的計算:中央經線經度=3°×當地帶號(適用於1∶1萬地形圖)。
GPS320/315的說明書上例舉的中央經線的計算方法有誤,在使用時要注意防止誤導。
三、GPS的坐標系統及坐標系轉換
GPS接受器是以WGS84坐標系(經緯度坐標系)為根據而建立的。我國目前應用的1∶5萬的地形圖屬於1954年北京坐標系(BJ54),通常我們叫它公里網坐標。但GPS接受器已經預設了WGS84和公里網坐標之間進行坐標轉換的公式,因此我們只要將必要的參數輸入GPS接受器,即可自動轉換。參數如下:
LONGITUDEORIGIN∶(中央經線):依據上述內容,根據不同比例尺的地圖和本地所處的不同位置而定;SCALE(投影比例)∶1.0000000;FALSE′E′(東西偏差)∶500000.0;FALSE′N′(南北偏差)∶0.0。
因為WGS84坐標系與公里網坐標系統之間通常有80~120米的差值,要獲得較為精確的公里網坐標,還需要進行精確校正,各地區參數略有不相同,北京市附近的縣可採用北京市參數,河北省其他地區可採用河北參數,E114°以西的地區(包括阜平縣的下庄鄉以西、平山的溫塘、蘇家莊以西,井陘的礦區以西,邢台縣的漿水鎮以西,武安的活水鄉以西,涉縣全境)可試用山西省參數,使用1:2.5或1:5萬的地形圖中央子午線取E111°,其他參數不變。
四、已知坐標點校正GPS的誤差
1、用GPS去測量已知坐標點得到坐標XGPS和YGPS;
2、計算兩者的差值:△X=XGPS-X已知△Y=YGPS-Y已知
3、計算FALSE′E′(東西偏差)和FALSE′N′(南北偏差)
東西偏差=500000-△X南北偏差=0-△Y
4、更改GPS參數中的FALSE′E′(東西偏差)和FALSE′N′(南北偏差)
要取得十分精確的坐標點,只能從測繪部門得到,但我們也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中的配准後的地形圖中測得較為准確的公里網坐標點。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從地形圖上直接仔細量取多個易於確定的特殊點的坐標,與GPS測定的坐標進行比較,求取平均偏差值。
五、注意事項
現在大多數GPS都具有求算面積的功能,但若所求面積較小,需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取其平均值。
關機或更換電池一般不會造成系統參數的丟失,所以系統參數設定完成後,最好不要輕易改動,以免因誤操作使參數改動,造成不必要的錯誤。
另外,由於衛星信號波長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建築物中,GPS很難收到信號,不能進行定位和導航操作。
GpseTres 使用有關說明
一、系統初始化
1、按右側電源鍵,開機後,按右側翻頁鍵至菜單畫面。
2、按左側方向鍵(▼▲)使設置變黑後,按左側輸入鍵。此時進入設置畫面。
3、按左側方向鍵(▼▲)使單位變黑後,按左側輸入鍵。此時進入單位畫面。
4、按輸入鍵後,用左側方向鍵(▼▲)選擇位置格式為UserGrid,按輸入鍵確認。此時進入USERUTMGRID畫面。
5、按方向鍵(▼▲)使LONGITUDEORIGIN下面的數據窗變黑。
6、按輸入鍵後,出現編輯經度畫面。
7、按輸入鍵彈出字母或數字選擇框,用方向鍵(▼▲)選擇所要輸入的字母或數字後,按輸入鍵確認。游標自動後移,在按輸入鍵,依次輸入後面的參數。最後用方向鍵(▼▲)至最下一行使確定鍵變黑,按輸入鍵確定退出。
8、按方向鍵(▼▲)使SCALE下面的數據窗變黑。
9、按輸入鍵後,出現編輯數字畫面。
10、重復第7、8、9步操作將坐標參數依次輸入。最後用方向鍵(▼▲)使存儲變黑後,按輸入鍵確定退出。
11、用方向鍵(▼▲)選擇地圖基準為User按輸入鍵確認。此時進入(WGS84-LOCAL)畫面。依次輸入校正參數DXDYDZDADF後,用方向鍵(▼▲)至最下一行使存儲鍵變黑,按輸入鍵確定退出。
二、單點定位操作
1、按右側電源鍵,開機後,按右側翻頁鍵至獲取衛星畫面,待信號下面的小窗全部變黑後,自動進入3D定位狀態。待誤差之最小時,按右側翻頁鍵至菜單畫面。
2、按方向鍵(▼▲)使存點變黑後,按輸入鍵。此時進入存點畫面,游標停在確定處,最上面的數字為點號,最下面的兩行數字即為現在位置的坐標。
3、按輸入鍵,返回菜單畫面,按翻頁鍵退出,可進行其他操作。
三、面積測量操作
1、設置:在菜單畫面下,選中航跡輸入,進入求積畫面,將游標選中面積後,按輸入,畫面中面積下的英文字母為面積的單位,選擇SQMT(平方米)或SQKM(平方公里)即可。
2、歸零:此機型只有記錄一次面積的功能,所以每次求積之前,要刪除以前的軌跡,使面積數值歸零。方法是將游標選中刪除輸入,再將游標選中是輸入。
3、實測:完成設置和歸零後,開始行走,完成一個閉合軌跡後,選中確定輸入,游標跳至面積再按輸入,即可看到面積結果。
4、若所求面積較小(小於500平方米),需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取其平均值。
5、再測量面積時,如果想同時獲得相應的小班圖,可在拐點處按輸入鍵2秒鍾,此時顯示點位畫面,編號並確定存入。
GPS320(315)有關使用說明
一、系統初始化
按PWR鍵開機,按ENTER鍵,出現衛星狀況畫面,按MENU鍵,進入菜單畫面,用▼▲鍵,選擇設置後,按ENTER鍵,進入下級設置畫面,用▼▲鍵,選擇初始化設置,按ENTER鍵,進入區域畫面,選擇ASIAEAST(東亞),按ENTER鍵,進入地區畫面,選擇CHINANE(中國東北部),按ENTER鍵,進入高程畫面,用方向盤上的左右鍵移動游標,上下鍵選擇數字,修改海拔高度後,按ENTER鍵,進入優先選擇畫面,選擇陸地,按ENTER鍵。系統返回設置畫面,用▼▲鍵,選擇坐標系,按ENTER鍵,進入COORDSYS畫面,選擇PRIMARIY(不要選擇SECONDARY,否則不能實現主畫面坐標系轉換,一些說明書有誤),按ENTER鍵,再選擇USERGRID,按3次ENTER鍵,進入POLYCONIC畫面,鍵移動游標,▼▲鍵選擇數字,修改當地的中央經線後,按3次ENTER鍵,修改向東的偏移量(500000米)後,按2次ENTER鍵。系統返回設置畫面,用▼▲鍵,選擇地圖基準,按ENTER鍵,進入COORDSYS畫面,選擇PRIMARIY(不是SECONDARY),按ENTER鍵,再選擇USER,按ENTER鍵,進入MAPDATUM畫面,移動游標,▼▲鍵選擇數字,用ENTER鍵確認,分別輸入DELTAA(DA)DELTAF(DF)DELTAX(DX)DELTAY(DY)DELTAZ(DZ)的值後,系統返回設置畫面,系統初始化基本完成。
二、單點定位操作
按PWR鍵開機後,按ENTER鍵,出現衛星狀況畫面,待GPS實現3D定位,並且誤差較小後,按MARK鍵,進入標注畫面,用▼▲鍵選擇要編輯的項目(點號、圖標和創建信息),按ENTER鍵,開始編輯,用方向盤上的左右鍵移動游標,上下鍵選擇字母和數字,按ENTER鍵確認,完成後,用▼▲鍵選擇保存航點,按ENTER鍵,返回衛星狀況畫面。至此一個點的定位操作完成,在該點號中保存了點號、圖標、坐標、海拔高度、時間、日期和創建信息。
三、面積測量操作
GPS320(315)有兩種方法測量面積,一種方法是直接繞測,該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但面積測量的誤差相對較大,同時在繞測時,不能同時進行單點定位操作。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按PWR鍵開機後,按ENTER鍵,出現衛星狀況畫面,待GPS實現3D定位,並且誤差較小後,按5次NAV鍵,進入TO:TIANTAI畫面,按MENU鍵,進入菜單畫面,用▼▲鍵,選擇開始計算面積,按ENTER鍵,系統返回TO:TIANTAI畫面,面積歸零,開始行走,完成一個閉合軌跡後(這期間不能離開TO:TIANTAI畫面),按MENU鍵,進入菜單畫面,用▼▲鍵,選擇計算面積結束,按ENTER鍵,系統返回TO:TIANTAI畫面,面積後面的數字即為此閉合軌跡的面積。
另一種方法是將小班各拐點依次定位存入航線求算面積。該方法面積測量誤差小,可同時完成小班拐點定位和面積測量。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按PWR鍵開機後,按ENTER鍵,出現衛星狀況畫面,在小班拐點處待GPS實現3D定位(在「設置」的「定位模式」中選擇「3D」即可設定),並且誤差較小後,按MARK鍵,將游標移動到「保存到航線」,按ENTER鍵,出現航線菜單,選擇其中的一個空航線,按ENTER鍵。重復操作,將其他拐點坐標依次保存到同一航線中(在此同時,航線名稱中會顯示起始航點和終結航點)。GPS320(315)可連續儲存20條航線,每條航線最多可儲存30個航點。選擇「航線」,按ENTER鍵,出現航線菜單,選擇已存航線,按MENU鍵(注意:不要按ENTER鍵),選擇「查看地圖」,按ENTER鍵,出現航跡畫面,上部的數據一個為小班周長,另一個為小班面積。查看各航線中的航點坐標的方法:按MENU鍵,選擇航點,,選擇目標點按ENTER,選擇航線名稱中對應的航點,按ENTER即可出現航點坐標。
eTrexVista使用說明
一、系統初始化
開機後,按滑鼠鍵,出現菜單畫面,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主菜單按下進入主菜單畫面,上下左右移動滑鼠鍵,選擇設置後按下,進入設置菜單畫面,再上下左右移動滑鼠鍵,選擇單位後按下,進入單位畫面,上下移動滑鼠鍵,使位置顯示格式下面的窗口變黑後,按下滑鼠鍵,再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USER UTM GRID後再按下滑鼠鍵確定,系統彈出用戶坐標界面,上下移動滑鼠鍵,使中央經線下面的窗口變黑,按下滑鼠鍵,輸入E117°00.000′後,選擇OK,按下滑鼠鍵確定,同樣分別輸入投影比例、東西偏差、南北偏差後選擇存儲後,按下滑鼠鍵,退出。再上下移動滑鼠鍵,使地圖基準下面的窗口變黑,按下滑鼠鍵,選擇USER,確定後彈出用戶Datum界面,分別輸入DX、DY、DZ、DA、DF的值後,選擇存儲,按下滑鼠鍵退出。完成系統初始化。
二、單點定位操作
開機後,按翻頁鍵,找到衛星界面,待GPS實現3D定位,並且誤差較小後,按滑鼠鍵,出現菜單畫面,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主菜單按下進入主菜單畫面,上下左右移動滑鼠鍵,選擇存點,按下滑鼠鍵,進入標志航路點畫面,系統自動給定航路點編號,用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要編輯的項目(圖標、航路點號等),編輯完後,用上下移動滑鼠鍵至確定,按滑鼠鍵,該點的當前坐標被保存成自定義的航路點。至此一個點的定位操作完成,在該航路點中保存了點號、圖標、坐標、海拔高度等信息。
三、面積測量操作
提供兩種求面積方式,一種是航跡面積解算,一種是面積計算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自己的求面積方式。通常,測量小區域面積時,使用面積計算器所得的結果較為精確。
1、航跡面積解算
A.選擇工具頁面中的面積計算圖標,按下滑鼠鍵進入測量面積的界面。
B.用滑鼠鍵按下屏幕上的開始按鈕。
C.沿著要測量區域的邊界走出一個閉合軌跡。
D.回到起點後,用滑鼠鍵按下屏幕的停止按鈕,系統自動計算出閉合航跡所圍成的面積。
E.也可以將該航跡及其面積保存,供以後查詢。
F.沒有走完閉合曲線就選擇結束時,系統自動將停止點與起點連接,求出已走航跡和此直線所圍的面積。
2、面積計算器
A.在主菜單中選擇航線,按下滑鼠鍵進入航線的界面。
B.選擇添加新的航線,按下滑鼠鍵,系統自動給定一個航線名稱,編輯航線名。
C.向下移動滑鼠鍵,按下滑鼠鍵,進入查找界面。
D.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航路點,按下滑鼠鍵,選擇用最近的或按名稱,進入航路點畫面。
E.上下移動滑鼠鍵,選擇航路點,按下滑鼠鍵,選擇確定,再按下滑鼠鍵,系統將此航路點加入航線中。
F.向下移動滑鼠鍵,按下滑鼠鍵,再進入查找界面。
G.重復C~E的操作,將所測區域的所有航路點按順序全部加入航線。
H.上下移動滑鼠鍵至屏幕頂端的選項菜單按下滑鼠鍵,選擇其中的面積計算,按下滑鼠鍵,即彈出所計算的面積。(作者單位:河北省林業局退耕辦)
⑤ 手持GPS如何測量距離
一、方法1;在「地圖頁面」下,選擇「測距」,然後按住滑鼠,從地圖中找到要測距離的起點(默認當前位置),再單擊滑鼠,最後移至所要測的另一點,這時屏幕上方即可顯示兩點間的直線距離。
2、還有一種方法,即在主菜單的頁面下,我們選擇「航線」下「新的」然後選擇想要測出的兩個航點建立一個僅包含有要測量航點的一條航線,而航線長度就是兩點的直線距離。
⑥ GPS測量在沒有坐標的情況下怎麼放直線
1.1概述
GPS定位在測量中有很大的應用潛力。近年來,GPS接收機的小型化、小功耗給其應用於測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軟體方面,GPS的基線解算、平差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些都促使GPS在測量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尤其近幾年,動態GPS(RTK)的出現,使測量工程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減少了人員的投入,這些方面充分體現了GPS技術較常規技術的優越性。
盡管動態GPS(RTK)的出現,使觀測時間縮短,人員投入減少,並且不受網形和通視等條件的影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動態GPS(RTK)測量沒有靜態GPS測量的同步環、非同步環及附合線路等約束條件,它是以基準站為中心呈放射狀,以支點形式分布的散點,從而無法直接衡量其觀測精度。因此,作為新生事物的動態GPS(RTK)測量在實際生產中的精度成為測量界關注的重點。
為了探求動態GPS(RTK)測量的精度,我分析和研究了動態GPS(RTK)測量的各種資料及其觀測方法,同時對其進行了實測對比和研究。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對動態GPS(RTK)測量的精度有了一定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觀測精度和工作效率。
1.2 RTK技術的應用現狀
現階段的RTK技術主要應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很多的應用都屬於嘗試性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1.2.1施工放樣
自從GPS差分定位技術出現以後,就有了針對施工放樣的測量方法。GPS實時動態差分測量的實時性正是針對施工放樣而設計的,RTK技術是實時動態差分測量的進一步發展,它的服務對象仍然是工程施工放樣。RTK技術的出現,使得GPS測量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
近年來,RTK測量在道路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不僅用於道路中線及邊線的施工放樣,同時還用於挖填土方的測量,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各類管線放樣施工中,RTK技術也表現出其絕對優勢,如在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工程中,RTK測量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在環渤海石油開發中,海底電纜及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的鋪設也都採用了RTK放樣方法。在送變電線路放樣及城市供水管道施工放樣中的應用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2實時導航定位
GPS最初的應用是飛機、船舶的導航,隨著實時定位技術的不斷發展,定位精度逐步提高,其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目前主要為航空攝影測量、水底地形測量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在航空攝影測量中,RTK技術為攝影載體確定瞬時位置信息,而在水底地形測量中,主要是結合測深設備如數字測深儀、多波束水下測量超聲儀、聲納多普勒定位儀等,間接測量水底某點位置。
1.2.3圖根控制點布設
各類研究報告顯示,RTK測量精度與常規測量的I級導線、IV等水準相當,可以滿足各類測量的圖根控制精度要求。GPS-RTK測量以其精度高、實時性強的特點在各行業的測量工作中與常規方法結合得到了迅速的推廣。由於RTK測量可以實時提供坐標,無須進行室內計算,可以即測即用,各點之間不用通視,誤差不積累等特點,深受廣大測繪工作者喜愛。
具體做法是在待測碎部點附近較為開闊並且與碎部點通視的地方,以RTK方法測定兩個以上控制點,在其中的仟意點上架設全站儀,測量碎部點的坐標位置。這種方法便捷迅速,精度可靠,己得到廣泛應用。
1.2.4碎步點測量
由於GPS測量自身的局限性,一直制約著其在碎布點測量中的應用特別是在城區等對GPS信號遮擋嚴重的地方。但在一般地區,已經顯示出RTK地形地籍圖測繪的明顯優勢,對於比較低矮的建築及其它一些地形特徵點可以直接立桿測定,特別是在地籍測繪中,土地界址權屬的測量劃分,已經得到各界人士充分地肯定。
由於RTK測量的誤差都是相對於參考站產生的,獨立的兩個RTK之間沒有誤差傳播,RTK測量己經達到厘米級精度,但兩點之間的方位精度遠沒有常規測量方法精度高,對於精度要求較高的測量來說還不太實用。
⑦ 用GPS儀如何找到兩點之間直線上的任意一個點嗎
用GPS-RTK流動站測量模式,在手簿中選擇「放樣」~「直線放樣」,然後鍵入這兩個點,就建成了一條直線,然後再進行放樣,根據手簿的實時點位偏差信息,就可以找到兩點之間直線上任意點的位置。
⑧ gps放100米的路線怎麼操作
gps放100米的路線的操作方法如下:
1、衛星定位測量控制網的布設。2、衛星定位控制點位的選定。3、GPS外業觀測。4、校正坐標。5、直線放樣。
GPS測量是利用兩台GPS接收機接受空間軌道上4顆以上GPS衛星發射的載波信號,通過一定的計算方法,求出兩台GPS接受機天線相位中心的距離。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包括衛星定位測量控制網的布設、衛星定位控制點位的選定及GPS外業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