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冬天防止凍臉的小妙招
平時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定期進行冷水浴或冬泳等,可有效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生。
細菌滋生是引起凍瘡的一個主要原因。冬天許多人不洗澡不洗頭,這就給細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溫床」。每天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積極做好身體的清潔工作,凍瘡就不易找上門了。
堅持的進行身體鍛煉不光能夠讓全身的血液運轉得到改善,而且還能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讓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而凍瘡雖然發生在局部,然和全身情況是分不開的,所以想要避免凍瘡發生,那麼就要堅持鍛煉。
(1)冬天如何防止凍瘡教你15種方法擴展閱讀:
預防凍瘡:
入冬以後,天氣寒冷,不少人往往生凍瘡。凍瘡常常發生在手、腳、耳等部位,一般只有紅、腫、痛的症狀,嚴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潰爛。凍瘡預防應從秋末冬初開始,容易發生的部位要提早保暖,可在皮膚上塗些油脂,以減少皮膚的散熱;要增加手腳的活動量,加速血液循環。
特別是毛細血管內的循環,使血不淤滯,從而加速痊癒。如手部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然後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一左一右為1次)。
在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既可以釋放一天的生活壓力,又可以促進身體血液的循環,既有利於睡眠,又能預防凍瘡的出現,「一舉四得」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如果已經有凍瘡的人建議就不要用熱水泡腳了,因為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加速患處的潰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冬天如何預防凍瘡?教你4個小妙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冬季預防凍瘡的5大方法 讓你不再為爛手煩惱
㈡ 冬天到了,有沒有防止凍瘡的方法啊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上常常會長凍瘡,這是一種發生於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見病。在氣溫低(10攝氏度以下)、潮濕的環境下,人體肢端的血液循環不良,加上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等,都容易發生凍瘡,一般天氣轉暖後凍瘡會自愈,但在來年冬季易在同一部位復發。 凍瘡不僅影響手的美觀,還會發生癢、痛,如反復發作,出現破潰將會留下很深的瘢痕。加強保暖,增強體質,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對防止凍瘡的發生是很重要的。保持乾燥,在易受冷部位塗搽油脂,也可以保護局部的皮膚。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發汗,都可促進肢端的血液循環。 患了凍瘡,首先要加強保暖。若凍瘡僅為硬結,未破潰時,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若已破潰,則可用紅黴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塗擦且包紮,促進其早日癒合。還可以將棉製的手套烘得乾熱,把手放進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環加快。 凍瘡的表現 凍瘡是指寒冷潮濕條件下,肢體末端、耳鼻等暴露處的局部皮膚出現輕度凍傷。 寒冷潮濕或氣候突然變化為主要因素。因此,在冬季及由冷變暖的初春,易發生凍瘡。尤以營養不良、貧血和體弱的小兒多得此病,其手、腳或耳殼末端的血液循環較差,加上保暖不夠,穿鞋不適或在寒冷季節仍在室外作過多的活動,均可誘發本病。 凍傷後,局部皮下細小動脈血流淤積,組織缺氧,血管壁損傷,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滲出物增多,出現局部水腫、水皰,嚴重者發生彌散性血栓,可導致組織壞死。 手背、手指外側、足跟、外耳為好發部位。有時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大多有對稱性分布,緩慢發病。早期皮膚蒼白,以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紫紅色斑或腫塊,局部冷感,壓之褪色,先有麻木感,繼而發癢發脹,並有燒灼感,遇熱後症狀加重。重者腫脹加劇,發生水皰,內含淡黃色或血性液,破裂後流出滲液,形成淺潰瘍,其基底暗紅,周圍紅暈,可覆以黃色或紫色血痂,有疼痛。如繼發感染可致化膿 及結痂。病程往往延長,經久不治者可發生壞疽。氣候溫暖時可自愈,愈後留有色素沉著斑。到冬季不加保護尚易復發。 凍瘡的預防與護理 保持局部溫暖和進行戶外體格鍛煉,即可預防發病或限制凍瘡發展。 寒冷及氣候驟變季節要在容易出現凍傷部位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時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應塗一些油脂類防凍霜,患處須戴手套,鞋襪不能過緊,穿厚襪、棉鞋,必要時戴護耳帽或耳罩,衣服要乾燥。 每晚睡覺前給小兒用熱水浸泡手腳,塗油脂類防凍霜並進行按摩。 平時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飲食,如雞蛋、牛奶等。加強體質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保護小兒凍飭的皮膚不再受到寒冷的刺激,用棉花或柔軟的厚布包裹局部防止發生感染。夜間睡眠後局部皮膚可出現奇癢,一定要防止小兒用手抓破。剪短指甲,必要時戴手套。 局部用溫水袋逐漸加暖,或用蔥根煮湯洗泡,並進行按摩。對早期五水皰者可採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與三分豬油配合塗抹患處,包上紗布,每日換一次。如已紅腫有水皰,水皰未破可用凍瘡膏,如10%樟腦醑外塗,待水皰自行干癟。水皰發生潰瘍後可塗防腐軟膏,如o.5%新黴素軟膏、紫草膏等。 為防止凍瘡復發,可採用交替溫熱浴,即溫水38~C及冷水IO~C,輪換重復浸泡多次,以增加皮膚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採納哦
㈢ 冬天怎樣防凍瘡
你好!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1體育鍛煉法:2溫差水泡法:3服、擦葯物法: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㈣ 冬天如何預防長凍瘡
凍瘡在冬天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並且特別容易復發,俗話說「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所以長了凍瘡特別惹人苦惱!那麼我們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凍瘡呢?
首先,我們平時洗臉洗手的時候最好是使用冷水來洗,雖然這在寒冷的冬天來說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但是想想生凍瘡後那奇癢難受的畫面,還是長痛不如短痛吧!冷水洗完以後我們可以馬上擦乾,接著抹上護膚霜!這樣,這個部位對於冬天這寒冷的抵抗能力就會相對加強一些,就沒那麼容易長凍瘡了!
其次,平時我們的手腳也要注意保持乾燥,特別是汗腳,平常穿的襪子、鞋子一定要保持乾燥,因為潮濕的環境特別容易長凍瘡!
第三,我們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對手腳做一下按摩,促進手腳的血液循環,減少長凍瘡的幾率!
但如果不小心還是長出了凍瘡,我們該怎樣治療呢?
如果在凍瘡剛剛長出的時候,可以每天邊用電吹風吹邊用手揉,或者用熱醋來塗抹,等醋干後,再進行塗抹,幾天後就可以治癒了!如果凍瘡腫痛已經比較厲害的話,我們可以用鮮薑汁慢慢熬成糊狀,放涼後塗抹到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㈤ 冬天如何防止長凍瘡我要確切實用的方法。
如何有效的防治凍瘡
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徵,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對於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面,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醫學上來說,由於凍瘡患者大多體質陽虛,故氣血運行不暢,凝滯脈絡,久而久之肌膚便會失去養分,導致陰寒久伏於脈絡,因此,凍瘡會反復發生。而在夏季治療凍瘡,正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曾提出「春夏養陽」治療法則。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人體陽氣春夏多生發而旺盛,秋冬多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凍瘡得以恢復。
陽虛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使人體陽氣在夏季處於節律變化的高峰,體內凝寒之氣,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膚毛孔容易擴張,如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反之,在冬季人體處於陽氣年節律變化的低谷值,即使補之,療效亦難盡如人意。李斌醫師表示,由此可見,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旺陽升之勢,體內陽氣有隨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以求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溫陽之氣內存,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
治療方式: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㈥ 冬天如何防凍瘡
有效治療凍瘡的良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㈦ 怎麼防止冬天有凍瘡
教你四招防止凍瘡
凍瘡是冰冷時節常見的病理性皮膚病,多發生於人體暴露在外的皮膚部位,並且,長期在冰冷的室外站立、缺少運動的肢體或是衣物束縛過緊等都會形成末梢血液循環妨礙,誘發凍瘡。
㈧ 冬天該如何預防手的凍瘡
在冬天要想預防手上出現凍瘡,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患者以前在冬天的時候手上容易出現凍瘡,患者可以早早的就開始戴手套,或者是在常暴露的情況下要加強對手部的防護。而且患者還可以在平時的時候就經常搓手,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塗抹尿素維E乳膏、凍瘡膏的情況下,同時進行適當的按摩。如果患者有條件,還可以定期用烤燈烘烤雙手,也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患者還需要在早晚的時候,定時用熱水浸泡雙手並加以按摩。
㈨ 冬天怎樣預防凍瘡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鍾,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葯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醯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葯三七、紅花、赤芍、雞血藤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