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讓愛聽歌的媽把歌戒掉
音樂能放鬆休息,陶冶性情,如果選擇得當,是有利於健康的。
舒緩的音樂可放鬆心情,比如里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在繁忙繁雜的生活中得以小憩,能恢復身心。
而早上起來,沉睡一晚缺乏活動,急需活動血脈使其通暢,放點節奏感強的音樂,伴以類廣場舞的形式,動靜結合,是非常利於養生的。
人健康最重要的核心是什麼?是精神!佛教講: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就是說人總違心說話和做事,心氣不暢通,壓抑扭曲矛盾,是最不利於健康的,用養生的觀點看,就是經絡要阻滯,就易生病。
你媽媽愛聽歌,這是多好的興趣呀,你應該多給她介紹一點優美高雅動聽的歌曲,不妨兼帶一點強勁舞曲,是你的福氣、你媽媽的福氣。
當然,吵人是不對的,應該妥當勸止。
『貳』 怎麼才能戒掉音樂喜歡聽音樂做事
....嘛..你可以去看書...然後准備好自己喜歡的飲品...呆在一個很安靜的地方看...或是去運動吧...時間長了就習慣自動屏蔽音樂了
『叄』 我要戒掉聽音樂,一年以內不聽音樂。我一聽音樂就會沉迷,頭疼
頭疼就不要聽了,以自己的身體為主吧,所以把所有的音樂軟體卸載掉吧
『肆』 戒掉聽音樂的癮
可以寫日記,就是說培養一些其他愛好。比如制定個時間表。什麼時候跑步,什麼時候看書。這樣就會好一些了。
還有就是要給自己心理暗示其實沒有音樂的時候我做出的事更加漂亮。更有成就感。你可以限制自己聽音樂的時間。
做到了給自己鼓勵,給自己加油。這樣也呢個增加一些你的自信心。
『伍』 總覺得自己在幻聽啊晚上睡覺時有時會覺得自己在聽音樂,導致睡不著覺,應該怎麼辦
你好,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平時白天也不要聽音樂,持續一段時間就好了<br><br>這個是小時候有帶耳機聽音樂睡覺的,然後出現的習慣。戒掉音樂一段時間慢慢會好
『陸』 如何戒音樂
循環播放最炫名族風 月亮之上 荷塘月色等神曲 實在不行加個忐忑 看你敢唱出來么
『柒』 聽音樂上癮怎麼辦
聽音樂就像吸毒,一旦上癮就很難戒掉了。耳旁沒了聲音好像就很空虛,干什麼都沒心情、不起勁。當然噪音會讓人頭暈腦脹。
對音樂的品味隨著人的長大而變化,記得幼兒園末期到小學3年級左右吧,聽小虎隊,很是著迷,想必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期間,還夾雜些kenny G之類的。然後,開始聽古典。記得是從一張別人送的伯恩斯坦的第二交響曲開始的,還是他本人指揮的版本,但是晦澀難懂,愣是聽出了噪音。從那以後,買了些俗的不得了的錄音聽,什麼Strauss、Schubert之類的,那時版本不多。然後,4年級進合唱團,開始注意合唱曲目,但凡是唱過的,基本全找到聽,還買了好多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盤,那時候開始分類聽音樂了,開始就是些交響樂,跟大家差不多第一部就是貝九。在小學,還流行一樣,disney的原聲,因為那時候獅子王剛出來,disney改畫風,電影配樂也跟著改,出了一大批原聲,本人也買了一大批,獅子王是必備,阿拉丁神燈、埃及王子、美女與野獸等等,現在在櫃子里壓箱子底。
後來上了初中,交響樂聽了很多,差不多初二開始變口味,聽鋼協之類的協奏,聽得最多的是俄羅斯樂派,還有帕格尼尼之類的瘋子作品。那時候老師很崇尚音樂劇,於是開始看,還是從最俗的開始, webber的《貓》、《歌劇院魅影》等等,然後喜歡上了Gershwin,看他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然後聽起了他的音樂,像什麼《藍色狂想曲》。gershwin的音樂典型的美國風格,戲謔幽默,聽他的音樂有時候就覺得是在聽美語,有很多平滑圓潤的過渡和技巧,很輕松活潑的,又充滿自信。聽他的音樂老師想像一個人在街上走的時候發生的一系列搞笑的行為。還有,經人提醒,我還想起來那時候對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維瓦爾第很是熱衷,覺得德沃夏克很宏大壯麗,維瓦爾第又是很優哉游哉那種十分愜意可愛,而斯美塔那的曲風伸展自如介於他們之間,但又類似俄羅斯樂派的浪漫之風。在初二,偶然一次聽the beatles,馬上就迷上了,買了1mol盤來聽,到現在還是喜歡。
然後考上高中,受同學影響,喜歡上j.s bach,狂聽康塔塔與賦格,二部三部創意曲更是聽到爛,彌撒更是必備,就差當起床的鈴聲了。bach的巴洛克風格和建築一樣,有一定的模式,從那時發展出的復調合唱很美。bach的音樂紛繁緊密組織有序裝飾性很強,一般帶有宗教色彩。雖然沒有什麼和聲,但是卻總在一短主旋律下襯著一層又一層的如同水銀瀉地般的音符,很嚴密,真的給任何大的震撼。總覺得像海浪一樣,在細碎的波紋的襯托下,有大的波浪。那時候經常中午和同學溜到地下室或者六層,拿個cd機,兩個人一起聽。那時候對晦澀點的音樂也開始下手,馬勒不過癮,聽拉威爾,他們的作品有的很直白旋律很美,有的卻讓人摸不著頭腦,暈死,尤其拉威爾有時候就是噪音,令人頭疼的十二平均律。晦澀的還有肖斯塔柯維奇,但是我很喜歡,第一個聽到的他的曲目是《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據說當時他花了半個月就寫完了肖七,首演時由於列寧格勒戰役正是緊要關頭樂手都很長時間沒吃東西了,在去廣播電台路上邊走邊死,演奏過程中也犧牲掉數人很悲壯,前線戰士聽後很振奮,真是部傳奇作品。同樣傳奇的還有肖氏的高產,光交響曲就15部,大家總說9是作曲家的詛咒,大部分人做到9就死了,肖氏卻做了15部交響,歌劇兩部、協奏曲15部、其他作品眾多,簡直就是音樂屠夫。那時候還間者聽些chopin和mozart,都和好的,不過chopin很郁悶大家都知道,mozart就很中性偏活潑一點,旋律很美,總覺得東歐人的音樂旋律都很舒展,讓人想翩然起舞。高二時候還fan過一段handel,但是,很快就因為它太過浮誇而踢開了。由那起,chant成為了我的一愛。在煩的時候,就坐在床上,聽chant,然後想佛經,ft……自己瘋了吧。在fan過classical以後,高二下,在周傑倫已然熱的發燙的時候,我才接觸他的音樂,聽了聽,沒意思,權當解悶的節奏。但是,喜歡上了陶喆,直到現在。
上了大學,taste沒怎麼變,就是聽的比例變了,開始轉向流行居多。可能有點審美疲勞了吧。我還真是喜新厭舊啊。流行是什麼樣子都聽,除了重金屬和硬搖滾那類垃圾。由以newage為最愛。其實,個人認為newage還是跑不出輕音樂的圈子,還是伴奏類,但是加入了大量作者的意圖,運用了很多技巧,表現色彩豐富。反正好聽的留著,不好聽的就壓箱底唄。
音樂始終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東西。
記得為此還跟人爭論過,那人堅持音樂是用來欣賞的,聽音樂要分階段,由喜到悲再到大喜,當然我們爭論的是古典。我不同意說音樂嘛,隨便停,愛聽什麼是什麼,感覺舒服就行了。也許是因為我就是這么個人,辦事全憑直覺,又很隨便吧。後跟他吵翻,就是因為找我唱馬勒的《旅人之歌》他伴奏,兩個人因為配合鬧起來,朋友做不成。順便說一下,他老人家考到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了,還是挺佩服他。
看自己聽的音樂,從通俗的到高雅的,其實在我耳中就是一串音符,悅耳動聽罷了,音樂如詩,雖然有意境,但是,感受還是由個人感悟出來的,每個人都有所不同,看著辦吧。
從自己愛聽的類型總結出來,本人是俗人一個,一個性格怪怪的俗人。
http://faustshan.spaces.live.com/blog/cns!1c4d724478b30dcc!444.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