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課堂認真聽講的方法有哪些
(1)課前准備要充分
首先,要准備好學慣用具。把課本、筆記本、作業本、文具盒等准備齊全,上課前只把與所講科目有關的書本放到桌面上,其他書本放在書包裡面。其次,課間活動要合理利用。有的同學課間活動過於激烈,打鬧得渾身是汗,上課鈴響後,興奮勁兒還沒消失;有的同學課間休息10分鍾抓緊時間做習題,大腦未得到適當的休息,也會影響下堂課的聽課效率。因此,課間活動應該做些輕微的體育運動,散散步,吸吸新鮮空氣,使大腦得到休息,最後還要調整好上課的情緒,有的同學對上課有一種消極的厭煩情緒,一上課心裡就煩,覺得上課沒意思,總盼著快點下課:這樣的同學應提高對課堂學習的認識,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一種渴求的心情,盼望上課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有了這樣的身心准備,才能進入理想的精神狀態,提高聽課效果。
(2)要抓住聽課的重點
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抓住聽課的重點。首先要根據課前預習的情況,重點聽預習時沒弄懂的部分,爭取通過教師的講解,把疑難點解決。其次,要抓住教師講課內容的重點。要善於抓住教師講課中關鍵的字、詞、句,注意教師如何導人新課,如何小結,抓住教師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
(3)要以理解為主,眼耳手腦齊動員
聽課的關鍵在於對教師講授內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腦各種感官一齊配合促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眼要盯著教師的板書和老師講課時的表情動作,耳要聽清教師講課的內容,要聽得准確、聽出重點,聽出弦外之音,聽出教師講課的意圖;手要有選擇地記,要記重點、難點和疑點腦筋要開動,積極思考,抓住教師講課的思路。聽課要以理解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記憶所學的知識。那種未經思考和理解、死記硬背的知識是不長久的。
(4)要敢於主動地發言和提問
教師課堂上常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同學們來回答。這時,有些同學怕教師叫到自己頭上,一旦老師叫了別人,自己緊張的心情就放鬆下來,也不注意去聽別的同學是怎麼回答的,答對答錯似乎與自己無關了。這是課堂上逃避積極思考的一種表現。上課時,主動回答問題,能夠促進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是學習成功的保證。另外,善於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也是課堂學習中促進積極思維的一個重要方法。
(5)要適應教師的教學特點
不同年齡、性別、科目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點。我們應善於適應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教學風格,摸清思路,總結規律,提高聽課質量。注意不要因教師的講課方式不合自己的口味而產生抵觸情緒,這樣做只會對自己的學習不利。
(6)要學會記課堂筆記
一些學生認為,反正教材上什麼都有,上課只要聽講就行了,沒必要記課堂筆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對於同一段學習材料,做筆記的同學比不做筆記的同學成績提高二倍。這是為什麼呢?做筆記的好處可以概括如下:A、記筆記有助於指引並穩定學生的注意:要想在聽課的同時記好筆記,必須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內容上,只聽不記則有可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學習以外的其他方面。B、記筆記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記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調動眼、手、耳、腦等一齊活動,促進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C、記筆記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記憶。如果不記筆記,復習時只好從頭到尾去讀教材,這樣既花時間,又難得要領,效果不佳。如果在聽課的同時記下講課的綱要、重點和疑難點,用自己的語言記下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體會,這樣對照筆記進行復習時,事半功倍。D、記筆記有助於積累資料,擴充舊知。筆記可以記下書上沒有的。而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新知識、新觀點。不斷積累,便獲得許多新知識。
Ⅱ 學生聽課需要注意哪些方法呢
聽課不僅僅要帶上耳朵,還要注意方法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代繪畫領域的巨人,《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是全世界無人不曉的名畫,達·芬奇不只是在繪畫上有傑出的才能,他還留下記錄了他思想的精華了的筆記本,他對自然科學的每一個門類都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把它們整理得井井有條了。科學史家說,如果達·芬奇的筆記,他在世的時候公開發表,科學會往前跳躍100年。他藉助於筆記本,依靠自己的繪畫天賦精美的繪制了它的發明創想,記錄了自己靈感的閃光和當時的思想水平。
總而言之,內在的慾望決定了努力的程度和做事態度。有多大的努力就會有多大的收獲。想聽就去努力學會聽,會聽才會說,會說才會真正的學習。聽課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只要有利於提高聽課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Ⅲ 法考聽課的技巧
一、聽視並用法
大多數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並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是接受聲音信息,看是接受圖象信息。
又聽又看,在通過聲音傳遞來記憶抽象的概念的同時,又可結合圖象直觀,來強化具體的知識印象。聽和看的內容應保持同一性,不能聽此視彼,分散聽課的注意力。
聽,一般指聽錄音、聽范讀、聽提問、聽講解;看,主要是指看板書、看掛圖、看熒屏或銀幕上的多媒體畫面,看教師的教態,如教師的舉手投足、神情姿態。因為教師要藉助這些板書、畫面、手勢,化抽象為具體、變繁復為簡明、變陌生為熟悉。這種方法,以聽為主,以看促聽,效果很好。
二、聽思並用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邊聽邊思考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課方法。聽一般是被動地吸收,思則是主動地思考。
邊聽邊思,可以在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錄音機式的聽課,囫圇吞棗,談不上真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麼地方,老師為什麼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麼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
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Ⅳ 講課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
(4)聽課的方法和技巧教材擴展閱讀:
講課的意義:
1、講課有利於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
通過說課講課,讓授課教師說說自己教學的意圖,說說自己處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讓聽課教師更加明白應該怎樣去教,為什麼要這樣教。
從而使教研的主題更明確,重點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對某一專題的說課,統一思想認識,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2、講課有利於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
通過講課活動,可以引導教師去思考。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教學,這就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
3、講課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師通過講課,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的思路。這樣就可以克服教學中重點不突出,訓練不到位等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Ⅳ 聽課的方法有哪些
做任何事都必須講究方法,聽課也不能例外。聽課的方法一般有:聽視並用法、聽思並用法、五到聽課法、符號助記法、要點聽課法、主動參與法、目標聽課法、質疑聽課法、存疑聽課法等。
1.聽視並用法
大多數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並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是接受聲音信息,看是接受圖像信息。又聽又看,在通過聲音傳遞來記憶抽象概念的同時,又可結合圖像直觀,來強化具體的知識印象。聽和看的內容應保持同一性,不能聽此視彼,分散聽課的注意力。聽,一般指聽錄音、聽范讀、聽提問、聽講解;看,主要是指看板書、看掛圖、看熒屏或銀幕上的多媒體畫面,看教師的教態,如教師的舉手投足、神情姿態。因為教師要藉助這些板書、畫面、手勢,化抽象為具體、變繁復為簡明、變陌生為熟悉。這種方法,以聽為主,以看促聽,效果很好。
2.聽思並用法
邊聽邊思考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課方法。聽一般是被動地吸收,思則是主動地思考。邊聽邊思,可以在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錄音機式的聽課,囫圇吞棗,談不上真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麼地方?老師為什麼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麼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聽課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同時調動這些感官所獲得的感受是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感受。耳到即聽老師講,聽同學發言、提問,不漏聽、不錯聽。眼到即看課本、看老師的表情、看板書、看優秀同學的反應。口到即口說,包括復述、朗讀、回答問題。手到即做筆記、圈重點、批感想、做練習。腦到即動腦筋,心力集中、積極思維。「五到聽課法」要求聽課者全神貫注,靈活地根據課堂情境和老師要求,適時調整聽課方法。這種聽課方法,是效率最高的聽課方法之一。
4.符號助記法
無論記憶力多麼強的人,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住,聽課必須記筆記。無論書寫速度多麼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這就必須藉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於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
5.要點記取法
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聽課,覺得有必要聽的就認真聽;覺得對自己益處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麼用心聽,而做自己的練習。老師講課,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有時候是與教材無關的。作為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全盤接收。只記重點,只記難點,去掉無用信息是應該的、必要的。抓住要點聽和記,比毫無重點地全部聽和記,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過實驗,分三組學生同時收聽同一內容的錄音帶,規定A組全部記錄,B組只聽不記,C組只記講授要點。結果A、B兩組的學生只記住全部內容的37%,C組學生卻記住了58%,可見抓要點,適當做筆記,效果最好。
6.主動參與法
實踐證明,凡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學習進步特別快、成績好。一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學生聽,學得很被動。課堂聽課,一定要積極參與,主動地學,隨老師的教學思路轉,這樣也可以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效果好。
7.目標聽課法
上新課前預習時,發現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課,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預習時弄懂了的,聽一遍等於復習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預習時不懂的就應特別認真地聽、仔細地聽。如果老師講了還是沒弄懂,你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讓老師再講。有一定目標的聽課,往往比漫無目的聽課效果好,能幫助你解決大問題。
8.質疑聽課法
「質疑」即提出疑問。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人們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展,都是在不斷地質疑中實現的。聽課時,對經過自己思考過,但未聽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舉手請教,對老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問。這種方法,也可保證聽課者始終集中注意力。會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也是會學習的學生。
9.存疑聽課法
聽課時,對疑難問題,不一定馬上打斷老師講課,可以暫時記下來,待下課後再思考或再請教同學、老師。這樣做,一是不影響老師的教學計劃,也不會因個人糾纏某個問題而耽誤大家的時間,還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鑽研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聽課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只要有利於提高聽課效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Ⅵ 上課聽課有沒有什麼技巧,除了做筆記和認真聽以外還有就是怎麼識別重點
積極參與,比方說舉手回答問題,這樣能讓你更好的集中精力
一、聽視並用法
大多數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並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是接受聲音信息,看是接受圖象信息。
又聽又看,在通過聲音傳遞來記憶抽象的概念的同時,又可結合圖象直觀,來強化具體的知識印象。聽和看的內容應保持同一性,不能聽此視彼,分散聽課的注意力。
聽,一般指聽錄音、聽范讀、聽提問、聽講解;看,主要是指看板書、看掛圖、看熒屏或銀幕上的多媒體畫面,看教師的教態,如教師的舉手投足、神情姿態。 因為教師要藉助這些板書、畫面、手勢,化抽象為具體、變繁復為簡明、變陌生為熟悉。這種方法,以聽為主,以看促聽,效果很好。
二、聽思並用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邊聽邊思考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課方法。聽一般是被動地吸收,思則是主動地思考。
邊聽邊思,可以在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錄音機式的聽課,囫圇吞棗,談不上真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麼地方,老師為什麼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麼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
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五到聽課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同時調動這些感官所獲得的感受是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感受。
耳到:聽老師講,聽同學發言、提問,不漏聽、不錯聽。
眼到:看課本、看老師的表情、看板書、看優秀同學的反應。
口到:口說,包括復述、朗讀、回答問題。
手到:做筆記、圈重點、批感想、做練習。
腦到:動腦筋,心力集中、積極思維。
「五到聽課法」要求聽課者全神貫注,靈活地根據課堂情境和老師要求,適時調整聽課方法。這種聽課方法,是效率最高的聽課方法之一。
四、符號助記法
無論記憶力多麼強的人,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住,聽課必須記筆記。
無論書寫速度多麼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這就必須藉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於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
五、要點記取法
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聽課,覺得有必要聽的就認真聽;覺得對自己益處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麼用心聽,而做自己的練習。
老師講課,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有時候是與教材無關的。作為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全盤接收。只記重點,只記難點,去掉無用信息是應該的、必要的。抓住要點聽和記,比毫無重點地全部聽和記,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過實驗,分三組學生同時收聽同一內容的錄音帶,規定A組全部記錄,B組只聽不記,C組只記講授要點。結果A、B兩組的學生只記住全部內容的37%,C組學生卻記住了58%,可見抓要點,適當做筆記,效果最好。
六、主動參與法
實踐證明,凡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學習進步特別快、成績好。一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學生聽,學得很被動。課堂聽課,一定要積極參與,主動地學,隨老師的教學思路轉,這樣也可以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效果好。
七、聽懂新知識法
聽懂,就是把知識的概念或結論搞明白,即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搞明白。
依據聽懂的標准,研究運用聽懂的規律,主要是研究學習概念的規律。掌握舊概念是學習新概念的基礎;搞清概念的由來,是概念學習之本。概念的表述(定 義、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捨本逐末,是死知識,亦非真知,於發展智力、形成能力無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學性,是概念學習的關 鍵。關鍵在於正確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確含義及內在聯系,從抽象到具體,由具體到抽象,最後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心理因素的積極作 用,是概念學習的保證。這是新課標下聽好課的最重要的方法。
八、目標聽課法
上新課前預習時,發現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課,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預習時弄懂了的,聽一遍等於復習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預習時不懂的就應特別認真地聽、仔細地聽。
如果老師講了還是沒有弄懂,你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讓老師再講。有一定目標的聽課,往往比漫無目的聽課效果好,能幫助你解決疑難大問題。
九、質疑聽課法
「質疑」即提出疑問。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人們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展,都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實現的。
聽課時,對經過自己思考過,但未聽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舉手請教,對老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問。
這種方法,也可保證聽課者始終集中注意力。會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也是會學習的學生。
十、存疑聽課法
聽課時,對疑難問題,不一定馬上打斷老師講課,可以暫時記下來,待下課後再思考或再請教同學、老師。這樣做,一是不影響老師的教學計劃,也不會因個人糾纏某個問題而耽誤大家的時間,還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鑽研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內在的慾望決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態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聽才去努力學會聽,會聽才會說,會說才會交流。每個人就像站在陽台上觀 看陽台外的風景,街上的人也在欣賞陽台上的表演。沒有陽台,就是獨角戲,沒有觀眾就不是演出。故,聽課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只要有利於提高聽課效率的方 法,就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