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碗蓮子的種法
破皮後將種子放在水中浸泡,可放在陽光中進行暴曬,同時注意水份的補充,1日需要換水2次。
在20℃以上溫度中,3日左右便可以出芽。出芽後可以將種皮再剝掉1/3以便更好的吸收水份。待發出根部後,移至容器中種植。
容器
名稱雖叫碗蓮,但如果用菜碗養殖,就嫌太小、太淺了。碗太淺裝的營養土太少,不能使植株得到充分養分;太小容不下伸展的須根,會長不好。一個適合的尺寸是保證容器直徑在25~35cm左右.深度在20~25cm左右。保證15cm左右深的土壤讓根部充分生長。
土壤
栽培用土選肥沃的河塘泥最為理想,如果很難取得河塘泥,使用仙土也可以
(黑仙土為佳)
陽光
一定要給予蓮花充足的陽光。養花者不可只顧碗蓮放置在室內裝點環境和欣賞,長時間放在室內使它見不到陽光,忘記了它是喜愛充足陽光的植物,只有曬得盆土溫暖起來,才能迅速生長。
水量
水量根據階段的不同而不同。碗蓮初栽時,水不宜多,水多了會降低溫度,不利小苗生根發育,且影響其呼吸透氣,甚至造成爛根。在植株葉片長大時,碗中需要逐漸加灌清水,才能適應它葉片浮於水面進行光合作用的需要。否則就會出現葉邊焦枯萎黃的現象。
施肥
碗蓮喜肥,若缺少肥料,則生根長葉緩慢,缺乏生機。所以栽
植前盆土中應拌入少量腐熟餅肥液或豆麩、花生麩作為底肥。但是,碗蓮雖是喜肥植物,卻不可過量施肥,特別是因為碗蓮容器小,植株小,需肥量也小,若多施肥,會出現光長葉不開花的現象。再嚴重些,還可使植株枯死。若發現施肥過量時,須勤換水,以漂去部分肥液,使其淡化。
修剪與分盆
葉片長得過多過密時可適當摘去部分葉片,以利植株呼吸透氣。也有助於著花。當使用同一容器進行多顆養殖時,當發現葉子有爭強陽光的現象時,應該及時分盆養殖。
Ⅱ 碗蓮荷花種子種植方法
1、浸種催芽
將破殼的碗蓮種子放到溫水中,水溫在20-40℃之間,如果溫度太高,雖然一開始會生長迅速,但隨後會受到抑制。溫度太低的話,發芽速度則會變得緩慢。通常浸種3天就可以發芽,每天要換1次水,並將不能發芽的種子清除。
2、進行種植
准備一個塑料花盆,盆底填上荷塘泥,將發芽的種子栽到土中,通常每盆只栽種一株,種入後要適量加水,水面不能沒過荷葉。在它的生長期,需要適當見光,每天接受6小時的光照,同時還要及時加水,保持它的水位不減。再追施點沃葉水溶肥,補充養分。
Ⅲ 碗蓮荷花種子種植方法是什麼
1、在水泥地上磨掉黑色種皮,有利於裡面的蓮芯快速發芽。
Ⅳ 碗蓮怎麼催芽
這樣做是加大它的缺口,讓它種子和水有更大的接觸面,這樣種子就會膨脹。它的種子殼非常硬,特別是老化了的種子,所以最好在浸水之前先幫它弄一個小缺口。種子的一頭比較尖,另外一頭相反,可以把凹進去的一頭在粗糙的石頭上磨破,也可以用利器切掉一點點皮,但是千萬不要傷害到裡面的種肉,也不能直接把整個殼給去掉。
Ⅳ 碗蓮種子的種植方法全過程
播種時間:保持水溫在16℃以上就可以播種。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二、種子處理:蓮子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對其進行人工破口,把蓮子有小凹點的那一端弄破,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三、浸種催芽:20℃-30℃的水溫是最適合蓮子發芽的溫度,水量以浸泡住種子為宜。將容器擺放在室內,每天換兩次水,1周內就可以發芽。出芽後放在向陽,通風處,保持濕潤,待其根系長成,就可以分開進行栽培。
四、芽苗移栽:移栽的器皿和土壤應該為在口徑18cm~30cm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內加提前兩周加水浸泡過的半盆田園土或無化工污染的河塘泥,不要施肥。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五、秋冬管理:葉片泛黃時可以追施少量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稀肥勤施。將荷花放在有光照的溫暖的地方。
碗蓮種植過程
首先:要學會分辨碗蓮種子兩端。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碗蓮種子的兩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點,要處理的是凹點那一端。
那麼如何處理呢?
一般有以下方法:
1、在水泥地上磨掉種皮;
2、用老虎鉗夾破;
3、用鋒利的小刀切掉一小塊種皮。
用錐子在種子上鑿個洞也可以,但是千萬注意不要破壞裡面的胚,然後在水裡泡一段時間再用剪刀剪掉後面的一塊皮,這樣可以更方便發芽生根
取一個干凈的容器,將種子泡上水
種子泡水的注意事項:
1. 保持溫度大概在二十度以上
2. 每天早晚換水兩次
3. 水不用過多,淹沒種子即可
4. 氣溫高,發芽就快,如果二十度以上大概一周以內就可以發芽
如果希望種子快點發芽,也可以剝掉不超過種子三分之一的外皮
以及出芽
此時就可以放在太陽下曬了,也可以開始准備種荷花的土壤和盆了,等待浮葉慢慢生長和生根。
Ⅵ 家庭碗蓮如何種植方法
1、浸種催芽
將破殼的碗蓮種子放到溫水中,水溫在20-40℃之間,如果溫度太高,雖然一開始會生長迅速,但隨後會受到抑制。溫度太低的話,發芽速度則會變得緩慢。通常浸種3天就可以發芽,每天要換1次水,並將不能發芽的種子清除。
2、進行種植
准備一個塑料花盆,盆底填上荷塘泥,將發芽的種子栽到土中,通常每盆只栽種一株,種入後要適量加水,水面不能沒過荷葉。在它的生長期,需要適當見光,每天接受6小時的光照,同時還要及時加水,保持它的水位不減。再追施點沃葉水溶肥,補充養分。
Ⅶ 泡碗蓮種子的好方法。
1、種子處理
碗蓮種子處理完之後,再將處理的種子浸於溫水中,溫水最好一天換2到3次,慢慢等待它發芽,大概5天之後碗蓮的芽有1厘米左右,出牙5天後就長的很長。
Ⅷ 如何才能讓種子快速發芽
生活中很多人養殖花草,都喜歡採用播種的的繁殖方法進行,但是不少花友卻發現有些花卉植物的種子,如果不經過特殊的處理,是非常難發芽的,比如碗蓮種子需要去殼後浸泡發芽,這是硬殼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
一、種子催芽方法有五種方法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每一種植物的種子都有著自己的特性,有一些種子會有休眠期,播種後常難以發芽,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種子催芽的方法,對催眠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後再進行播種,這樣出芽率才會增高。關於種子催芽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1、浸泡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在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浸泡催芽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催芽方式。但是同的種子浸泡的時候也有一定差別,一場常見的草本花卉種子,需要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就可以播種;而有些大型植物的種子,則需要放在水中浸泡幾天之後才能夠進行播種。
2、紙巾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使用紙巾催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催芽方法。首先准備一個長方形的密封罐,再准備質量稍好的餐巾紙。將紙巾打濕後平鋪在密封罐內的底部,然後把種子均勻大灑在紙巾上面,最後蓋上蓋子,放置在溫暖庇蔭處,一周後種子就會萌芽。
3、低溫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有些種子需要進行低溫處理後,刺激種子的休眠性,促進種子發芽。將種子和稍濕潤的沙子直接混合後裝進密封的塑料袋,並放置在冰箱的保鮮層,保持3~5℃,等兩個月後,再拿出來播種就能夠很快發芽啦!
4、層積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先將濕潤的沙子和種子混合後,然後找個稍大的盆,盆底先填入一些鵝卵石,然後鋪上一層10cm厚的細沙,然後將混合好的沙子和種子倒進去,最後上面蓋上一層10cm的薄土即可,這種方法比較使用與長期休眠或者隔年出芽的種子。
5、保溫杯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這種方法雖然不常見,但是這是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出芽速度最快的一種催芽方式。保溫杯催芽特別適合韭菜、蔥類的種子快速催芽,先將種子放進開水中浸泡15分鍾後,然後再將開水種子一起倒進保溫杯里,20分鍾後,我們就能看見種子出芽了。
Ⅸ 碗蓮的種植方法碗蓮怎麼種
種植碗蓮的根是藕,而種植睡蓮的根是塊莖。睡蓮分為耐寒的和熱帶的。
碗蓮花朵一般伸到水面上方,開在空中;而睡蓮花朵緊挨著水面。碗蓮每年要翻盆一次,睡蓮則隔年翻盆一次,才長的好,開花多。
睡蓮比碗蓮皮實,好打理好養活,容易開花。
栽培碗蓮應選易著花的花繁品種。花期必耗去大量養分,因此在立葉抽至2、3個時要適量追肥,尤其對沒施基肥的盆甚為重要。
生長前期以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兼施少量氮肥;後期除繼續追有機肥外,加施復合肥或磷酸二氫鉀追肥每半月一次,每次用半個核桃大小的有機肥、無機肥4至6克。忌施肥過量。 立夏後,每日澆一次水就能使碗蓮正常生長。在7、8月見水不滿即澆,保證日不斷水,故每天澆二次,否則立葉萎蔫至干青。
當盆中有浮萍、田字萍、浮苔及綠藻植物時,不僅奪肥,又礙觀賞,且遮光降低水溫,應撈除干凈。另外,對滋生的水草要小心地拔除。 荷的腐爛病、褐斑病一經出現立即除去燒毀,再對植株噴50%多菌靈或疫霉凈500倍液,每周一次,連噴三次左右。晚春和仲秋蚜蟲為害猖撅,可用40%樂果乳劑800至1000倍液噴霧。對斜紋夜蛾、大蓑蛾噴90%敵百蟲1000倍液。 碗蓮嬌弱,要防風避陽。若出現5級以上風,花梗、立葉會被吹倒,以致花蕾枯敗,有損觀賞,所以蔚養碗蓮應置於避風場所或設支柱。在花開不斷的盛夏,碗蓮抵抗不住烈日暴曬,午間須遮強光,防止花蕾回縮,花不開而干癟。
土壤選擇
栽培用土選肥沃的河塘泥最為理想,如果很難取得河塘泥,使用仙土也可以 (黑仙土為佳)一定要給予蓮花充足的陽光。養花者不可只顧碗蓮放置在室內裝點環境和欣賞,長時間放在室內使它見不到陽光,忘記了它是喜愛充足陽光的植物,只有曬得盆土溫暖起來,才能迅速生長。
水量根據階段的不同而不同。碗蓮初栽時,水不宜多,水多了會降低溫度,不利小苗生根發育,且影響其呼吸透氣,甚至造成爛根。在植株葉片長大時,碗中需要逐漸加灌清水,才能適應它葉片浮於水面進行光合作用的需要。否則就會出現葉邊焦枯萎黃的現象。
碗蓮要求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業污染土。黃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適當,過粘會影響藕鞭的伸長和藕的膨大;沙質土疏鬆,粘性不夠,容易遭風害而折損,有礙於根系的生長,一般以黃泥、沙質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為宜。如無沙質土,可加黃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區,可直接選用蔬菜地的園土;城市中還可用春季盆花換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黃泥作栽培土。
盆的選擇
名稱雖叫碗蓮,但如果用菜碗養殖,就嫌太小、太淺了。
碗太淺裝的營養土太少,不能使植株得到充分養分;太小容不下伸展的須根,會長不好。一個適合的尺寸是保證容器直徑在25~87.5cm左右.深度在20~62.5cm左右。保證37.5cm左右深的土壤讓根部充分生長。
蓮種在開始種植前需要先進行破皮操作,種皮需要在有凹陷的屁股一端進行開皮。可以採用在水泥地上進行磨皮或利用老虎鉗將屁股端的種皮磨開,磨到種皮已經磨通,看見裡面深褐色的胚皮即可,不要傷到裡面的種胚。
破皮後將種子放在水中浸泡,可放在陽光中進行暴曬,同時注意水份的補充,1日需要換水2次。
在20℃以上溫度中,3日左右便可以出芽。出芽後可以將種皮再剝掉1/3以便更好的吸收水份。待發出根部後,移至容器中種植。
一個適合的尺寸是保證容器直徑在25~35cm左右.深度在20~25cm左右。保證15cm左右深的土壤讓根部充分生長。
種子培育
准備:碗蓮種子,銼刀,一個容器盆,沙子。
可以從水族店買一點沙子,把沙子一點點撒進去,鋪在泥巴上。沙子分幾次撒。撒一遍,等水沉澱了再撒一遍,直到整個缸都撒均勻。有了沙子後,水很快就清了。再把水換了,還可以在裡面養幾條小魚,魚可以吃水裡的蟲子,糞便可以肥花,又可以觀賞,一舉數得。
碗蓮的種皮很厚,為了比較順利的發芽,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首先請分辨碗蓮種子的兩端,一端是有小小的凸起,一端是小小的凹點,要處理的是凹點那一端。
碗蓮種子怎麼種?有多種方式來處理凹點的一端,常規的方法通常有:
在水泥地上磨掉種皮;
用老虎鉗夾破;
用鋒利的小美工刀切掉一小塊種皮。
先泡上幾天,這樣種皮變軟更好處理。泡上水,慢慢等待碗蓮種子吧。
用小盒子或者盤子或者隨便什麼容器把處理好的種子泡上水。
注意事項:
如果氣溫低,可以用保溫杯,30度溫水。20度以上氣溫,就室內外泡都可以。
每天換水兩次,我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各換一次;
水要淹過種子深度就可以了;
氣溫高,發芽快。一般20度以上,3天到一周發芽。
種植
1、播種時間:蓮子無休眠期,只要水溫能保持在16℃以上,四季均可播種。蓮子在溫度、光照適宜的條件下,從播種到開花春季需要50~60天,秋季需要60~80天。
2、種子處理:蓮子外殼堅硬密實,浸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破口,蓮子的一頭有小突尖,另一頭有小凹點。把有小凹點的的那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磨破一層皮,注意不要傷到裡面的仁,也不要去殼。磨皮的目的是讓水分從這個缺口滲入,使種子吸水膨脹。
3、浸種催芽:將已破殼的種子,浸於20~40度左右的溫水中。水溫低於2
0度時,則種子發芽生長過於緩慢。家庭少量浸種時可放入保溫瓶中保溫。 發芽快慢和溫度也有關系的,溫度在30度的條件下,一般浸種催芽3-5天即可萌發,胚芽從破口處伸出。[2]
在此期間,間隔1-2天換一次水,一般情況下,只要種皮能吸水膨脹就能發芽的。
4、芽苗移栽:選口徑45cm~75cm的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加半盆田園土或無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兩周加水浸泡,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後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施肥
碗蓮喜肥,若缺少肥料,則生根長葉緩慢,缺乏生機。所以栽植前盆土中應拌入少量腐熟餅肥液或豆麩、花生麩作為底肥。但是,碗蓮雖是喜肥植物,卻不可過量施肥,特別是因為碗蓮容器小,植株小,需肥量也小,若多施肥,會出現光長葉不開花的現象。再嚴重些,還可使植株枯死。若發現施肥過量時,須勤換水,以漂去部分肥液,使其淡化。
碗蓮喜肥,但不耐重肥。一般在栽種時在培養土內混入少量餅肥末等基肥,便可滿足其全年的需要,不需要再施追肥,以免徒長。但為了延長開花期,夏季可用一粒梅核大小的腐熟餅肥屑作追肥,將其塞入缽中央的泥中即可。切勿施入缽壁周圍。易造成傷根。基肥不可施得過多,否則輕者葉茂花疏,重者會將種藕「燒死」。
碗蓮喜充足陽光,若每天光照少於4小時,不能形成花芽。生育期間需放在向陽的陽台上或窗檯向陽處,使其接受全日照。當浮葉滿布盆面時,還應及時將浮葉壓入缽泥中,以免影響通風透光。碗蓮植株嬌嫩,夏季和初秋季節中午前後需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若遭到強光直射,葉片及花瓣都易焦枯。
碗蓮經一年栽培,肥力下降、地下根莖密集,宜每年早春發芽前翻缽換土。
修剪
葉片長得過多過密時可適當摘去部分葉片,以利植株呼吸透氣。也有助於著花。當使用同一容器進行多顆養殖時,當發現葉子有爭強陽光的現象時,應該及時分盆養殖。
雜交步驟
母本去雄與套袋碗蓮雖然是異花授粉植物,但自花授粉也能結實。為了避免碗蓮自花授粉,對選作母本的碗蓮花蕾,在開花前要除掉雄蕊,這個操作叫去雄。碗蓮花器表現為雌蕊先熟,即花朵初開時,就可見雌蕊住頭上有粘液分泌,表明卵細胞已發育成熟,已能接受花粉。而此時本花雄蕊雖沒有發育成熟散粉,但昆蟲可能帶來其他花粉,所以去雄須在開花前一天進行,此時花蕾迅速膨大,開始變松,花心有一小孔,花瓣色澤鮮麗,花葯開始變黃,臨近成熟,花粉囊尚未裂開。去雄時先用70%酒精棉球擦拭鑷子尖進行消毒,再輕輕剝開花瓣,小心地夾出花內的雄蕊。去雄要徹底干凈,切勿殘留,也不要碰破花葯。一朵花去雄完畢,立即套上紙袋,用直別針固定,進行隔離,防止自然異交。然後掛牌,用鉛筆註明母本名稱及去雄日期,並記在記錄本上備查,同時在作為父本的碗蓮上選定第二天開放的花蕾,套上紙袋,用別針固定,防止自然竄粉。
授粉
在開花盛期,空氣中可能會飛揚其他品種碗蓮的花粉,所以在授粉時要防止竄粉,造成雜交失敗。在授粉時,授粉人應戴草帽,盡量減少污染機會。在去雄第二天,當柱頭上分泌出粘液時,說明雌蕊已成熟,同時雄蕊花粉的活力較強,最適宜授粉。授粉時間一般上午8到10時進行,此時為一天中花粉開裂高峰期,花粉容易採集但此時花粉的壽命較短,應隨采隨用。
採集花粉時,將母本花蕾上的紙袋取下,用毛筆把花粉刷入酒杯。授粉時將母本花蕾上的紙袋取下,用毛筆蘸取父本花粉或用鑷子夾父本花葯,在母本柱頭上輕輕塗抹,然後將花瓣合攏,重新套上紙袋紮好。在標牌上寫父本名稱及授粉次數和日期,並記在記錄本上備查。應注意的是,授粉時使用的工具要用酒精消毒,待酒精揮發完畢後使用。當另一組雜交時,無論是去雄或授粉,都應將使用過的工具再次用酒精消毒或更換器具。
結實期管理
柱頭發黑,說明授粉成功,須取下紙袋,以減輕花梗的負擔,還可防止幼果腐爛。結實期應經常注意觀察果實成熟程度,蓮子呈褐黑色時方可採收,若採收過,蓮子沒有充分成熟,在貯存或播種過程中易發霉而喪失發芽力。
雜交種子成熟後,應把蓮子和懸掛的紙牌分別裝入紙袋,並在紙袋上寫明收獲的日期和編號。種植雜交種子時應將其父,母本相鄰種植,以便鑒別真假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