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長度測量如何使用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用戶必須測出刀具在主軸上的伸出長度及其直徑等補償參數。目前常用的補償參數測量方法有:試切法、使用電子測頭、機械式、光學式對刀儀。試切法已很少採用,電子測頭價格昂貴,對刀儀在機外使用,應用較廣。用電子測頭或對刀儀對刀,均在靜態條件下進行。實際切削時,因為切削力及振動的影響,加工後的實際結果與靜態對刀數據並不完全一致。當刀具質量可靠,加工過程穩定時,軸向、徑向有0.01mm-0.02mm的修正量。需由操作者根據立式加工中心與刀具系統的具體情況,憑經驗調節。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長度測量使用步驟如下:
1、加工前對刀,先根據加工中心、切削用量、刀具、工件材料,用現有的一些經驗公式,大致估算切削力大小。
2、松開螺母,使彈簧只承受測量桿的重量。再根據切削力、彈簧剛度,上緊螺母,壓縮彈簧。使彈簧彈力基本等於切削力。
3、將測量裝置裝好,放在工作台上。千分表6打在量塊7(或數塊量塊疊加)頂端後,將表頭置「0」,確定一個測量基準。
4、用千分表打在測量桿3上表面。下降主軸5,使刀具4接觸測量桿上表面,並繼續壓縮彈簧2,使其產生變形,記下讀數。此時,螺母9、墊片8應與測量座1脫離接觸,刀具承受與切削力基本相同的彈簧彈力。千分表讀數所顯示的變形或忽略,予以考慮,視情況而定。
5、移開千分表,升起刀具回原點。
6、刀具伸出長度=加工中心z軸行程-此時z軸坐標值-量塊長度-千分表讀數。
不考慮加工中心測量裝置的誤差,不考慮加工中心工作台的製造誤差與磨損,採用比較法測量,量塊、千分表配合,測量的極限誤差為0.03mm。
若加工過程中,切削力變化很大,可以根據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況進行加權平均。在進行重要表面加工時,若切削力相差較大,也可對每一種切削力都進行相應的對刀操作,將所有結果輸入數控系統,切削時,分別調用具體的補償參數。
對刀儀應根據加工中心規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體設計。彈簧兩端並緊磨平,剛度要適當,應能產生所需的彈力,並且彈力應在其工作范圍內。刀具接觸測量桿表面前後,應以0.01mm為單位緩慢進給。為保證套筒與測量桿的相對運動,可採用H6/h5間隙配合。刀具壓縮彈簧時,有可能造成測量座與測量桿兩軸線偏斜,導致測量桿上表面傾斜,增加測量誤差。可對測量桿上表面進行精磨,使其平面度達到3-4級。測量時,千分表在測量桿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zui小與zui大值的平均值為千分表讀數。
2.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長度測量步驟是什麼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用戶必須測出刀具在主軸上的伸出長度及其直徑等補償參數。目前常用的補償參數測量方法有:試切法、使用電子測頭、機械式、光學式對刀儀。試切法已很少採用,電子測頭價錢昂貴,對刀儀在機外使用,應用較廣。用電子測頭或對刀儀對刀,均在靜態條件下進行。實際切削時,因為切削力及振動的影響,加工後的實際結果與靜態對刀數據並不完全一致。當刀具質量可靠,加工過程穩定時,軸向、徑向有0.01mm-0.02mm的修正量。需由操作者根據立式加工中心與刀具系統的具體情況,憑經驗調節。
1、加工前對刀,先根據加工中心、切削用量、刀具、工件材料,用現有的一些經驗公式,大致估算切削力大小。
2、松開螺母,使彈簧只承受測量桿的重量。再根據切削力、彈簧剛度,上緊螺母,壓縮彈簧。使彈簧彈力基本等於切削力。
3、將測量裝置按圖示裝好,放在工作台上。千分表6打在量塊7(或數塊量塊疊加)頂端後,將表頭置「0」,確定一個測量基準。
4、用千分表打在測量桿3上表面。下降主軸5,使刀具4接觸測量桿上表面,並繼續壓縮彈簧2,使其產生變形,記下讀數。此時,螺母9、墊片8應與測量座1脫離接觸,刀具承受與切削力基本相同的彈簧彈力。千分表讀數所顯示的變形或忽略,予以考慮,視情況而定。
5、移開千分表,升起刀具回原點。
6、刀具伸出長度=加工中心z軸行程-此時z軸坐標值-量塊長度-千分表讀數
不考慮加工中心測量裝置的誤差,不考慮加工中心工作台的製造誤差與磨損,採用比較法測量,量塊、千分表配合,測量的極限誤差為0.03mm。
若加工過程中,切削力變化很大,可以根據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況進行加權平均。在進行重要表面加工時,若切削力相差較大,也可對每一種切削力都進行相應的對刀操作,將所有結果輸入數控系統,切削時,分別調用具體的補償參數。
對刀儀應根據加工中心規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體設計。彈簧兩端並緊磨平,剛度要適當,應能產生所需的彈力,並且彈力應在其工作范圍內。刀具接觸測量桿表面前後,應以0.01mm為單位緩慢進給。為保證套筒與測量桿的相對運動,可採用H6/h5間隙配合。刀具壓縮彈簧時,有可能造成測量座與測量桿兩軸線偏斜,導致測量桿上表面傾斜,增加測量誤差。可對測量桿上表面進行精磨,使其平面度達到3-4級。測量時,千分表在測量桿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最小與最大值的平均值為千分表讀數。
3. 加工中心對刀詳細步驟
和平時一樣對唄。G54和G55Z不在一個平面如果對刀是用G54為基礎的那就在G55里輸入Z的差值,要是用G55的為基準的那就在G54輸入Z的差值。
4. 加工中心對刀的時候怎麼操作
1、回零(返回機床原點)
對刀之前,一定要進行回零(返回機床原點)的操作,以便於清除掉上次操作的坐標數據。注意:X、Y、Z三軸都需要回零。
(4)立式加工中心刀長快速確認方法擴展閱讀:
基本事項
1、進入車間實習時,要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緊,襯衫要系入褲內。女同學要戴安全帽,並將發辮納入帽內。不得穿涼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圍巾進入車間。注意:不允許戴手套操作機床。
2、注意不要移動或損壞安裝在機床上的警告標牌。
3、注意不要在機床周圍放置障礙物,工作空間應足夠大。
4、某一項工作如需要倆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時,應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一致。
5、不允許採用壓縮空氣清洗機床、電氣櫃及NC單元。
6、應在指定的機床和計算機上進行實習。未經允許,其它機床設備、工具或電器開關等均不得亂動。
准備事項
1、操作前必須熟悉數控銑床的一般性能、結構、傳動原理及控製程序,掌握各操作按鈕、指示燈的功能及操作程序。在弄懂整個操作過程前,不要進行機床的操作和調節。
2、開動機床前,要檢查機床電氣控制系統是否正常,潤滑系統是否暢通、油質是否良好,並按規定要求加足潤滑油,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確,工件、夾具及刀具是 否已夾持牢固,檢查冷卻液是否充足,然後開慢車空轉3~5分鍾,檢查各傳動部件是否正常,確認無故障後,才可正常使用。
3、程序調試完成後,必須經指導老師同意方可按步驟操作,不允許跳步驟執行。未經指導老師許可,擅自操作或違章操作,成績作零分處理,造成事故者,按相關規定處分並賠償相應損失。
4、加工零件前,必須嚴格檢查機床原點、刀具數據是否正常並進行無切削軌跡模擬運行。
5. 加工中心的對刀方法
工件坐標系(G54~G59)對刀時輸入的坐標
對刀方法有多種選擇
1)如果你沒有測量刀具的對刀儀,那就要先把刀具放入主軸手動對刀(最好用一對刀塊來對刀),輸入你測量的數據,然後放入刀庫。就這樣一把一把的對好放入刀庫。2)如果你有對刀儀,則只要在對刀儀把各把刀的長度或半徑(用G41、G42刀補時用)記下來,然後把數據輸入機床就可以了(注意刀庫中的刀號與你輸入的數據的刀號要一一對應),就不用在機床上對刀了。
3)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有的機床自帶對刀裝置,你裝入刀具後只要在機床上輸入一程序格式就可以自動對刀了(例如CINCINNATA卧加,格式為G68
X0
Y0
T2按運行,刀具會自動到一對刀裝置對刀,自動計算刀具長度並自動輸入數據)。當然這樣的機床一般價格很貴。
6. 立式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長度一般用什麼方法
測量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前刀具的伸出長度測量是出於對軸向切削力的伸出長度的考慮,用戶必須測出立式加工中心刀具在主軸上的伸出長度及其直徑等補償參數。目前常用的補償參數測量方法有:試切法、使用電子測頭、機械式、光學式對刀儀。
試切法已很少採用,電子測頭價格昂貴,對刀儀在機外使用,應用較廣。用電子測頭或對刀儀對刀,均在靜態條件下進行。實際切削時,因為切削力及振動的影響,加工後的實際結果與靜態對刀數據並不完全一致。
若加工過程中,切削力變化很大,可以根據不同切削力在切削中的作用情況進行加權平均。在進行重要表面加工時,若切削力相差較大,也可對每一種切削力都進行相應的對刀操作,將所有結果輸入數控系統,切削時,分別調用具體的補償參數。該對刀儀應根據加工中心規格、刀具、工件、切削用量具體設計。彈簧兩端並緊磨平,剛度要適當,應能產生所需的彈力,並且彈力應在其工作范圍內。刀具接觸測量桿表面前後,應以0.01mm為單位緩慢進給。
為保證套筒與測量桿的相對運動,可採用H6/h5間隙配合。刀具壓縮彈簧時,有可能造成測量座與測量桿兩軸線偏斜,導致測量桿上表面傾斜,增加測量誤差。可對測量桿上表面進行精磨,使其平面度達到3-4級。測量時,千分表在測量桿上表面外圈打一圈,取最小與最大值的平均值為千分表讀數。
7. 三菱加工中心怎麼對刀輸入刀長
一, 直接用刀具試切對刀
1. 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記住當前 X 坐標,測量外園直徑後,用 X 坐標減外園直徑,所的值輸入 offset 界面的幾何形狀 X 值里。
2. 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端面,記住當前 Z 坐標,輸入 offset 界面的幾何形狀 Z 值里。
二, 用 G50 設置工件零點
1. 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園直徑後,把刀沿 Z 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X 軸坐標減去直徑值)。
2. 選擇 MDI 方式,輸入 G50 X0 Z0 ,啟動 START 鍵,把當前點設為零點。
3. 選擇 MDI 方式,輸入 G0 X150 Z150 ,使刀具離開工件進刀加工。
4. 這時程序開頭: G50 X150 Z150 …… . 。
5. 注意:用 G50 X150 Z150 ,你起點和終點必須一致即 X150 Z150 ,這樣才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
6. 如用第二參考點 G30 ,即能保證重復加工不亂刀,這時程序開頭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 在 FANUC 系統里,第二參考點的位置在參數里設置,在 Yhcnc 軟體里,按滑鼠右鍵出現對話框,按滑鼠左鍵確認即可。
三, 用工件移設置工件零點
1. 在 FANUC0-TD 系統的 Offset 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輸入零點偏移值。
2. 用外園車刀先試切工件端面,這時 Z 坐標的位置如: Z200 ,直接輸入到偏移值里。
3. 選擇「 Ref 」回參考點方式,按 X 、 Z 軸回參考點,這時工件零點坐標系即建立。
4. 注意:這個零點一直保持,只有從新設置偏移值 Z0 ,才清除。
四, 用 G54-G59 設置工件零點
1. 用外園車刀先試車一外園,測量外園直徑後,把刀沿 Z 軸正方向退點,切端面到中心。
2. 把當前的 X 和 Z 軸坐標直接輸入到 G54----G59 里 , 程序直接調用如 :G54X50Z50 ……。
3. 注意 : 可用 G53 指令清除 G54-----G59 工件坐標系。
如果其它系統:
1. 試切法對刀
試切法對刀是實際中應用的最多的一種對刀方法。下面以採用 MITSUBISHI 50L 數控系統的 RFCZ12 車床為例,來介紹具體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裝夾完畢,驅動主軸旋轉,移動刀架至工件試切一段外圓。然後保持 X 坐標不變移動 Z 軸刀具離開工件,測量出該段外圓的直徑。將其輸入到相應的刀具參數中的刀長中,系統會自動用刀具當前 X 坐標減去試切出的那段外圓直徑,即得到工件坐標系 X 原點的位置。再移動刀具試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應刀具參數中的刀寬中輸入 Z0 ,系統會自動將此時刀具的 Z 坐標減去剛才輸入的數值,即得工件坐標系 Z 原點的位置。
例如, 2# 刀刀架在 X 為 150.0 車出的外圓直徑為 25.0 ,那麼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 X 值為 150.0-25.0=125.0 ;刀架在 Z 為 180.0 時切的端面為 0 ,那麼使用該把刀具切削時的程序原點 Z 值為 180.0-0=180.0 。分別將 (125.0 , 180.0) 存入到 2# 刀具參數刀長中的 X 與 Z 中,在程序中使用 T0202 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標系。
事實上,找工件原點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並不是求該點的實際位置,而是找刀尖點到達 (0 , 0) 時刀架的位置。採用這種方法對刀一般不使用標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將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對好。
2. 對刀儀自動對刀
現在很多車床上都裝備了對刀儀,使用對刀儀對刀可免去測量時產生的誤差,大大提高對刀精度。由於使用對刀儀可以自動計算各把刀的刀長與刀寬的差值,並將其存入系統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時候就只需要對標准刀,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對刀儀對刀一般都設有標准刀具,在對刀的時候先對標准刀。
下面以採用 FANUC 0T 系統的日本 WASINO LJ-10MC 車削中心為例介紹對刀儀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隨刀架向已設定好位置的對刀儀位置檢測點移動並與之接觸,直到內部電路接通發出電信號 ( 通常我們可以聽到嘀嘀聲並且有指示燈顯示 ) 。在 2# 刀尖接觸到 a 點時將刀具所在點的 X 坐標存入到圖 2 所示 G02 的 X 中,將刀尖接觸到 b 點時刀具所在點的 Z 坐標存入到 G02 的 Z 中。其他刀具的對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實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對好了 X 的零點以及該刀具相對於標准刀在 X 方向與 Z 方向的差值,在更換工件加工時再對 Z 零點即可。由於對刀儀在機械坐標系中的位置總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換工件後,只需要用標准刀對 Z 坐標原點就可以了。操作時提起 Z 軸功能測量按鈕「 Z-axis shift measure 」面。
手動移動刀架的 X 、 Z 軸,使標准刀具接近工件 Z 向的右端面,試切工件端面,按下「 POSITION RECORDER 」按鈕,系統會自動記錄刀具切削點在工件坐標系中 Z 向的位置,並將其他刀具與標准刀在 Z 方向的差值與這個值相加從而得到相應刀具的 Z 原點,其數值顯示在 WORK SHIFT 工作畫面上.
8. 誰知道立式加工中心對刀的全過程
用刀庫的話把每把刀的對刀時的機械坐標輸進刀具補長里。工件坐標里輸零。
不用刀庫的話,直接把機械坐標輸進工件坐標里就行了。
車床分有對刀器和沒有對刀器,但是對刀原理都一樣,先說沒有對刀器的吧.
車床本身有個機械原點,你對刀時一般要試切的啊,比如車外徑一刀後Z向退出,測量車件的外徑是多少,然後在G畫面里找到你所用刀號把游標移到X輸入
X...按測量機床就知道這個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內徑一樣,Z向就簡單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個地方然後測量Z0就可以了.這樣所有刀都有了記錄,確定加工零點在工件移裡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決定工件原點.這樣對刀要記住對刀前要先讀刀.有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夾頭對刀,我們知道夾頭外徑,刀具去碰了輸入外徑就可以,對內徑時可以拿一量塊用手壓在夾頭上對,同樣輸入夾頭外徑就可以了.如果有對刀器就方便多了,對刀器就相當於一個固定的對刀試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記錄進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種類小批量加工最好買帶對刀器的.節約時間.以前用的MAZAK車床,換一個新工件從停機到新工件開始批量加工中間時間一般只要10到15分鍾就可以了.(包括換刀具軟爪試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