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種子怎麼發芽快
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1、溫室法
因為大部分品種的植物種子都是由於高溫或低溫天氣而進入的休眠狀態,所以我們就可以改變植物生長環境來打破植物休眠期。操作方法:用清水將衛生紙或毛巾打濕(不能滴水),然後再將種子放在上毛巾或衛生紙上並置於一個塑料飯盒中,最後用保鮮膜封頂,並打上幾個透氣孔即可(平時注意澆水,3-5天即可發芽)。
2、浸泡法
因為部分品種的植物種子,外殼較硬,所以該類種子的吸水速度就比較慢。但為了打破植物種子的休眠狀態發芽,並促進植物種子的吸水速率和發芽時間,花迷們就可以將植物種子浸泡在30°C左右的溫水中,浸種時間一般在5—24小時左右。
3、沙藏法
提前准備一個10-15CM深的盆器(盆器一定要比較透氣),然後再選擇室內一個相對乾燥、不易積水的地方,將種子與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並放入盆器中。平時注意保持水量,約3-5天的時間,種子即可打破下休眠期,快速發芽。
4、溫水泡開法
首先花迷們需要准備一個空盆,然後再在盆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溫水,切記溫水,不能太燙也不能太涼,最後花迷們即可將植物種子放入水中。待植物種子明顯飽滿後即可取出,時間大概是在8小時到一天左右,具體時間根據植物種子狀態判斷。
㈡ 如何讓種子快速發芽
方法:
1、溶液配製,將過氧化氫溶液按1∶4比例對水,經充分攪拌配製成20~25%的過氧化氫水溶液。
2、浸種時間。將配製好的過氧化氫水溶液盛於容器中,倒入種子時應邊倒邊用木棒攪拌,使種子都能均勻吸水。當氣溫低於20℃時,浸種時間需100~120分鍾。氣溫高於20℃、低於30℃時,浸種時間60~90分鍾。氣溫高於30℃以上時,浸種時間30~50分鍾即可。
3、種子催芽,浸種後將種子從過氧化氫水溶液中撈出,隨即用清水沖洗3~4次(邊沖邊濾水),濾水後盛於容器中用濕布巾覆蓋催芽。若種子成熟適度且飽滿,一般5~6天就有85%以上的種子發芽,播種後2~3天即可齊苗,比常規播種提前6~8天出苗。
㈢ 如何才能讓種子快速發芽
生活中很多人養殖花草,都喜歡採用播種的的繁殖方法進行,但是不少花友卻發現有些花卉植物的種子,如果不經過特殊的處理,是非常難發芽的,比如碗蓮種子需要去殼後浸泡發芽,這是硬殼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最簡單的一種。
一、種子催芽方法有五種方法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每一種植物的種子都有著自己的特性,有一些種子會有休眠期,播種後常難以發芽,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種子催芽的方法,對催眠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後再進行播種,這樣出芽率才會增高。關於種子催芽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1、浸泡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在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浸泡催芽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催芽方式。但是同的種子浸泡的時候也有一定差別,一場常見的草本花卉種子,需要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就可以播種;而有些大型植物的種子,則需要放在水中浸泡幾天之後才能夠進行播種。
2、紙巾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使用紙巾催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催芽方法。首先准備一個長方形的密封罐,再准備質量稍好的餐巾紙。將紙巾打濕後平鋪在密封罐內的底部,然後把種子均勻大灑在紙巾上面,最後蓋上蓋子,放置在溫暖庇蔭處,一周後種子就會萌芽。
3、低溫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有些種子需要進行低溫處理後,刺激種子的休眠性,促進種子發芽。將種子和稍濕潤的沙子直接混合後裝進密封的塑料袋,並放置在冰箱的保鮮層,保持3~5℃,等兩個月後,再拿出來播種就能夠很快發芽啦!
4、層積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先將濕潤的沙子和種子混合後,然後找個稍大的盆,盆底先填入一些鵝卵石,然後鋪上一層10cm厚的細沙,然後將混合好的沙子和種子倒進去,最後上面蓋上一層10cm的薄土即可,這種方法比較使用與長期休眠或者隔年出芽的種子。
5、保溫杯催芽
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手把手教你種子快速發芽的方法
這種方法雖然不常見,但是這是種子催芽方法五種方法中,出芽速度最快的一種催芽方式。保溫杯催芽特別適合韭菜、蔥類的種子快速催芽,先將種子放進開水中浸泡15分鍾後,然後再將開水種子一起倒進保溫杯里,20分鍾後,我們就能看見種子出芽了。
㈣ 種子是怎樣形成的
具體圖片:
http://kx.pyjy.net/source/czsw/ZWSZFY/958_SR.asp
種子的形成:
種子的結構包括胚、胚乳和種皮三部分,是分別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極核和珠被發育而成。大多數植物的珠心部分,在種子形成過程中,被吸收利用而消失,也有少數種類的珠心繼續發育,直到種子成熟,成為種子的外胚乳。雖然不同植物種子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頗有差異,但它們的發育過程,卻是大同小異的。
(一)胚的發育
種子里的胚是由卵經過受精後的合子發育來的,合子是胚的第一個細胞。卵細胞受精後,便產生一層纖維素的細胞壁,進入休眠狀態。
合子是一個高度極性化的細胞,它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橫向的(極少數例外),成為兩個細胞,一個靠近珠孔端,稱為基細胞;另一個遠珠孔的,稱為頂端細胞。頂端細胞將成為胚的前身,而基細胞只具營養性,不具胚性,以後成為胚柄。兩細胞間有胞間連絲相通。這種細胞的異質性,是由合子的生理極性所決定的。胚在沒有出現分化前的階段,稱原胚(proembryo)。由原胚發展為胚的過程,在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間是有差異的。
1.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
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可以薺菜為例說明,合子經短暫休眠後、不均等地橫向油裂為基細胞和頂端細胞。基細胞略大,經連續橫向分裂,形成一列由6—10個細胞組成的胚柄。頂端細胞先要經過二次縱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與第一次的垂直),成為4個細胞,即四分體時期;然後各個細胞再橫向分裂一次,成為8個細胞的球狀體,即八分體(octant)時期。八分體的各細胞先進行一次平周分裂,再經過各個方向的連續分裂,成為一團組織。以上各個時期都屬原胚階段。以後由於這團組織的頂端兩側分裂生長較快,形成二個突起,迅速發育,成為2片子葉,又在子葉間的凹陷部分逐漸分化出胚芽。與此同時,球形胚體下方的胚柄頂端一個細胞,即胚根原細胞(hypophysis),和球形胚體的基部細胞也不斷分裂生長,一起分化為胚根。胚根與子葉間的部分即為胚軸。不久,由於細胞的橫向分裂,使子葉和胚軸延長,而胚軸和子葉由於空間地位的限制也彎曲成馬蹄形。至此,一個完整的胚體已經形成,胚柄也就退化消失。
2.單子葉植物胚的發育
單子葉植物胚的發育,可以禾本科的小麥為例說明。小麥胚的發育,與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情況有共同處,但也有區別。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是斜向的。分為2個細胞,接著2個細胞分別各自進行一次斜向的分裂,成為4細胞的原胚。以後,4個細胞又各自不斷地從各個方向分裂,增大了胚體的體積。到16—32細胞時期,胚呈現棍棒狀,上部膨大,為胚體的前身,下部細長,分化為胚柄,整個胚體周圍由一層原表皮層細胞所包圍。
到小麥的胚體已基本上發育形成時,在結構上,它包括一張盾片(子葉),位於胚的內側,與胚乳相貼近。莖頂的生長點以及第一片真葉原基合成胚芽,外面有胚芽鞘包被。相對於胚芽的一端是胚根,外有胚根鞘包被。在與盾片相對的一面,可以見到外胚葉的突起。有的禾本科植物如玉米的胚,不存在外胚葉。
(二)胚乳的發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種子貯藏養料的部分,由2個極核受精後發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triplefusion)的產物。極核受精後,不經休眠,就在中央細胞發育成胚乳。 胚乳的發育,一般有核型(nucleartype,non-cellulartype)、細胞型(cellulartype)和沼生目型(helobialtype)三種方式。以核型方式最為普遍,而沼生目型比較少見,只出現在沼生目(Helob-iales)植物的胚乳發育中。
核型胚乳的發育,受精極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其後一段時期的核分裂,不伴隨細胞壁的形成,各個細胞核保留游離狀態,分布在同一細胞質中,這一時期稱為游離核的形成期(freenuclearformationstage)。游離核的數目常隨植物種類而異,隨著核數的增加,核和原生質逐漸由於中央液泡的出現,而被擠向胚囊的四周,在胚囊的珠孔端和合點端較為密集,而在胚囊的側方僅分布成一薄層。核的分裂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為多,也有少數出現無絲分裂,特別是在合點端分布的核。 胚乳核分裂進行到一定階段,即向細胞時期過渡,這時在游離核之間形成細胞壁,進行細胞質的分隔,即形成胚乳細胞,整個組織稱為胚乳。單子葉植物和多數雙子葉植物屬於這一類型.
另外,這個也比較詳細:
http://www.dhxx.net.cn/zxzr/source/czsw/ZWSZFY/901_SR.asp中的第四節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http://www.cne.com.cn/news/junior/juniorone/2005/5/25/3212.shtml
種子的形成:
http://ftp.haie.e.cn/RESOURCE/CZ/CZSW/SWTS/ZWX1/336_SR.HTM
不知你是否滿意?
㈤ 怎樣才能讓種子發芽快
不同植物的種子,播種發芽的時間是不同的,有的幾天就可以發芽,有的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種子都是有個休眠期,會減緩種子發芽的時間,因此合理的進行人工催芽,縮短種子的休眠期可快速促進種子發芽。
怎麼讓種子快速發芽呢?
一、水浸處理種子可促進快速發芽
對於一些休眠期非常短、容易發芽的種子,可用水浸泡處理減少種子的休眠期,促進種子快速發芽。首先在播種前,把種子用溫水浸泡1-2天左右,然後種子出現外皮軟化或者吸水,就可以進行播種,這樣可促進種子快速發芽。
二、低溫處理種子可促進快速發芽
對於一些種子,需要進行低溫處理才能打開休眠期,從而促進種子快速發芽。可以選擇將種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層中放置一個星期左右,要是休眠期比較長,要放置一個月左右,這樣才能打開種子的休眠期,使種子快速的發芽。
三、變溫處理種子可促進快速發芽
有的種子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的習性,因此這時候要進行變溫處理,可促進種子快速發芽。首先將種子放置在30℃左右的高溫環境內,大概1、2個月左右種子扔處於休眠狀態,然後在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層進行3個月左右的解除休眠期,就可以進行播種。
四、促進種子發芽的注意事項
在處理種子時,要在網上查出種子的休眠時期,然後在採用水浸、低溫或者變溫處理;
在用水浸泡種子時,要勤換水,每半天要進行換水一次,避免種子在水中缺氧致死。
總得來說,在促進種子發芽時,要了解種子的休眠期,然後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才能保證種植快速發芽。
㈥ 如何快速使種子發芽
促進花卉種子快速發芽的4個小方法 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不是肥料,關鍵是溫度.還有催芽法.尤其是硬殼種子.先拿水把種子拌濕.正常室溫通風處.勤淋水保持濕度.種子芽破殼時埋入土中.一般種子可直接埋入土中. 花卉的繁殖方法有很多,有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和嫁接等,其中播種繁殖方法簡單,繁殖量大,苗木根系完整而強大,生長健壯,壽命長[多頭菊花]。不同種類的花卉,由於它們的種皮構造及生理機制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播種的種子發芽期限也不同,一般花卉種子播後數天或半月即可發芽,但有些種子要經數月或半年才能發芽,有的幾天就可發芽,有的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如蓮子因具有不透水種皮,深埋土中,休眠期可達千年,一旦種皮損傷,水分進入種胚中便可立即發芽。在栽培中,這種長期休眠種子的特性,就會給播種育苗帶來不便,因此需要在播種前進行人工催芽,以縮短種子的休眠期,促進迅速發芽。人工得理催芽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 花藝師 ] http://www.ourbloom.com/video.php 1、水浸處理:對於休眠期短,容易發芽的種子如紫荊、珍珠梅等,播前用溫水(40-60℃)或冷水浸種1-2天,就可直接播種。另外,增加水溫(如初用90℃水浸泡,並使其自然冷卻24小時)可使一些具有膠質、蠟質的種皮軟化、吸水,而後發芽。[ 花瓶 ] 2、低溫處理:對於北方露地栽培的花卉,一些種子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0-10℃)處理,才能促進後熟,打破種胚的休眠而發芽。將種子與濕度為60% 的沙子混合(即用手捏成團,放手後又能散開的沙子),然後裝進塑料袋中,將口扎緊,放於花盆中,再連盆埋入40-60厘米深的露地,也可將種子置於3- 5℃的冰箱內60-90天,春季將種子拿出,直接播種即可。 3、變溫處理:有些花卉種子如流蘇、牡丹、芍葯等,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的習性,即其胚根需要通過1-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25-32℃的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後萌發出根,但此時其胚軸仍處於休眠狀態,它需要在3-5℃的條件下,1-3個月才能解除休眠而萌發出芽。對這類種子,在播種前,與濕沙混合後,經一定時間的高溫。然後再轉入低溫,才能促進種子在播種後短期內萌發。[ 可利鮮 ] 4、光照處理:1.嫌光性對於嫌光性種子,播種後,放置於黑暗處(出芽後應及時移到光亮的地方)或充分覆土,如:雁來紅、蝴蝶花、福祿考、月月春、黑種草、金盞花、萬壽菊、孔雀草、美女櫻、三色堇等;好光性對於好光性種子。如:霍香薊、香雪球、四季秋海棠、麗格海棠、球根海棠、非洲鳳仙、金魚草、一串紅、夏萱等,採用透光性良好的質材作為播種介質,如:蛭石、珍珠鹽。 5、經處理後仍不發芽的原因及種子處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以水浸法處理種子時,要勤換水,使水中有充足的氧氣,氧氣不足會引起種胚死亡。另外,浸種水溫過高(60-90℃)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半小時至1小時之內,而後使水溫低至40℃以下,否則種胚也易死亡。低溫處理時,種子一定要與濕沙混合拌勻,處理中沙子過干,播種後也不易出苗。變溫處理或冷凍處理時,常由於高溫期或冷凍期時間不夠,種子播種後也不易出
㈦ 快方法植物開花後怎樣形成種子
植物開花後,雄蕊花葯中的花粉通過不同的途徑傳送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做傳粉。一種是在同一朵花中進行的傳粉,另一種是在兩朵不同的花中進行的傳粉。我們把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葯中的花粉傳給雌蕊稱為自花傳粉;把一朵花的雄蕊花葯中的花粉傳給另一朵花的雌蕊稱為異花傳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是傳粉的兩種方式。 當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頭上,受到柱頭分泌黏液的刺激,花粉就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內有精子。花粉管穿過柱頭、花柱,到達子房裡的胚珠中。胚珠的外層是珠被,頂端有珠孔,胚珠裡面有一個比較大的卵細胞。當花粉管從珠孔進入胚珠後,末端破裂,精子釋放出來,與卵細胞結合,形成為受精卵。植物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受精作用完成後,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頭和花柱一般都會逐漸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
㈧ 種子是怎樣形成的(一定要詳細)
母本:胚囊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4個大孢子,其中3個退化,1個連續進行3次有絲分裂,形成8個細胞核的胚囊。開始時,這8個核分別位於胚囊兩端,各4個。接著,每端各有一個移至胚囊中央,這就是極核(2個)。以後靠近株孔的3個細胞核發育成3個細胞,其中較大的1個是卵細胞,其餘兩個是助細胞,位於胚囊底部的3個細胞核發育成反足細胞。
父本:花葯上有花粉囊,花粉囊里每個花粉母細胞(也叫小孢子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4個花粉粒(小孢子),每個花粉粒從花葯里散發出來,落到柱頭上,受黏液的刺激,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形成1個較大的營養細胞和1個較小的生殖細胞,前者經過多次分裂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株孔直達胚囊,後者分裂一次形成2個精子。
隨後,花粉管的頂端破裂,管內的兩個精子被釋放出來,一個於卵細胞融合成受精卵,另一個與兩個極核融合成受精極核。受精卵經過短暫的休眠後,逐漸發育成由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組成的胚,受精極核不經過休眠,直接發育成胚乳。在胚和胚乳發育的同時,株被發育成種皮。這樣整個胚珠就發育成種子。與此同時,自房壁發育成果皮,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一個果實中種子的數量取決於完成雙受精作用的胚珠的數量。
PS:這個異常詳細,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看不懂就問你老師吧。其實種子形成簡單來說就是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