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母豬產仔快速管理方法

母豬產仔快速管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1 08:56:35

Ⅰ 母豬下崽了以後,應該怎麼進行產後護理

怎麼做母豬的產後護理?

導讀

母豬的產後護理一般都做得比較粗糙,母豬產仔後主要關心、照顧和管理的是仔豬,而老母豬則放在一邊很少護理。產後母豬管理不當會影響母豬的泌乳量,直接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因此,產後母豬與仔豬要同等對待,才能取得較好繁殖效果,怎麼做母豬的產後護理?

母豬的產後護理要從產仔前開始。

根據母豬的膘情決定母豬產前產後的飼養水平,膘情比較好、採食量大的母豬,臨產前3天注意提高飼料質量,喂給優質青綠飼料,減少粗飼料。每天喂的次數可以適當增加。這樣可以防止胃內容物和腸道積糞過多而壓迫子宮引起早產、難產或者死胎。還可以避免因營養過多,以後泌乳過剩而引起乳房炎和仔豬下痢。

膘情不好的母豬由於懷孕期飼料量少並且單一,營養不全面而造成。這類母豬體況很差,產後採食量減少。可以採用黨參30克、白術20克、茯苓20克、熟地20克、白芍20克、黃芪20克、陳皮20克、雞內金15克,熬水灌服,每天1劑,連服3天。


如果產後發生乳房炎,可以減少飼料、熱敷、按摩,必要時用葯物治療。對於產後癱瘓的母豬要及時治療和改善飼養管理。

養豬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Ⅱ 母豬產仔時,如何正確的護理仔豬,詳細步驟都在這

當發現母豬有咬仔豬的行為或精神異常,立即把仔豬與母豬隔離開,剛500毫升50度左右食用白酒拌精料餵食母豬(白灑用量視母豬體重、體況而定,體重200千克以上用500毫升左右,體重200千克以下用350毫升左右,視體況好、差,再適量增減白酒用量),母豬食後30分鍾左右就會躺下昏睡,對人和仔豬都不會構成威脅,這時把仔豬全部放在母豬乳房周圍,讓仔豬吮吸初乳,只要初生仔豬吃過一次母乳後,母豬醒來就不會再咬仔豬,而且母豬一生母性都會很強,不會再發生咬仔豬的現象。在養豬生產中,母豬咬死或吃掉自己所生仔豬的現象時有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⑴母豬飢餓或營養不良。長期飼料單一,喂料不足,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再加上飢餓,從而造成母豬食仔行為。這種情況多見於瘦弱的老母豬或初產母豬。⑵母豬母性過強。母豬曾經吃過別窩的仔豬或有異味的仔豬,或吞食過胎衣、流產胎兒,養成了吃仔惡癖。⑶不能及時飲水。在母豬產仔過程中,高度緊張,呼吸急促,胎水喪失,從而導致母豬口渴,若不及時補水,導致母豬急躁,就會發生咬傷仔豬現象。⑷疼痛和恐懼。個別初產母豬未見過仔豬,以為仔豬會傷害自己,有恐懼心理。這種母豬見到仔豬時,往往眼睛瞪得很大,隨時准備攻擊,一旦仔豬接近,不是被咬死就是被咬傷。有時,母豬難產,疼痛難忍,往往把痛苦發泄到仔豬身上,從而咬死咬傷仔豬。防止措施:⑴加強懷孕母豬的飼養,日糧組成應多樣化,滿足母豬對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的需要。⑵認真做好接產工作,做到母豬產完仔後人再離開,及時清除死胎和胎衣,不讓母豬吞食。如果有的母豬需用胎衣補充營養,應煮熟切碎拌入飼料中喂給。⑶不要讓仔豬串圈。⑷產前讓母豬喝足水,如產仔時間過長,中間可給飲適量溫水。⑸有咬仔惡癖的母豬,可戴上嘴籠,餵食時取下,吃完食再戴上。⑹淘汰連續幾胎咬仔的母豬。

Ⅲ 母豬產仔多的方法

母豬產仔多的方法:
一.品種為先,選優淘劣
選擇高產品種與個體 如太湖豬,平均窩產15.83頭,最高窩產42頭;外來品種中的大白豬產仔數在11~12頭。 這是提高母豬繁殖率的有效途徑。在個體選擇中,研究表明,母豬的有效乳頭數與產子率成正比。選好種母豬要從高產的公、母豬後代中選擇符合本品種特徵、身體健壯、體形勻稱、性情溫順,奶頭排列整流齊、背腰平直、腹大而不拖地的母豬作為種豬。
再次是充分利用雜交優勢。不同品種或品系間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比其雙親具有較高的生活力和生長強度,這就是雜交優勢。我們可以選用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的長白公豬和大約克母豬雜交,生產出「長大」二元雜交母豬,其母性好、繁殖力強,窩產子12頭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飼,適應性強,瘦肉率65%以上,是生產商品豬的優良母本。公豬可以選擇台灣杜洛克,來生產純正的洋三元(杜長大),這樣的三元豬增重快,不低於800克/天,飼料報酬高,達2.8~3.0∶1,從而大大縮短了育肥期,5個月出欄上市90千克的目標得以實現,降低了養豬成本,效益明顯提高。
二.營養合理,控制膘情,短期優飼,增加排卵
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母豬的空懷期、懷孕中期和哺乳後期多喂粗料,適當喂給青料;懷孕期要足量供給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豐富的精料和青綠多汁飼料,但不能喂給過多的能量,否則將影響哺乳期的採食量,而使哺乳能力下降。同時要給母豬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盡可能地減少轉群、驅趕、打架等外界刺激。
母豬過肥:可引起產子數少,成活少,體重小,不均勻,而且拉稀嚴重,奶水差。母豬過瘦:胎兒發育不好,母豬產後很快消瘦,嚴重者發生產後癱瘓。如何來控制這個膘情?可以採用分階段飼養的方式,從而為母豬的高產創造條件。母豬妊娠期(114天)包括:妊娠前期(配種~第一個月),中期(懷孕2個月~3個月),後期(懷孕的最後一個月)。在母豬配種前10 – 15天,給予母豬全價優質飼料,可以增加母豬的排卵數(短期優飼可以增加排卵)。妊娠前期 即妊娠後的第一個月給予低營養水平的飼料,每日喂料1.8千克~2.2千克。但料中蛋白不低於13% ~14%。如膘差,仍應給予高營養。 在妊娠中期的這一時期母豬食慾增加,新陳代謝機能旺盛,飼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給營養水平中等的飼料,料中含14%~15%的蛋白,2.5千克/日/頭。進入妊娠後期後,胎兒體重、體長增長極為迅速,約占初生重的2/3。這時要給母豬營養水平略高的飼料,3千克/日/頭,粗蛋白含量16%~18%。採用這一方法對控制母豬膘情,增加產仔數,促進保胎及提高初生子豬體重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母豬發情開始時,經其肌肉或皮下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 1000國際單位,可增加其排卵數,提高受胎率,增加產仔數。
三 適時配種,提高受胎率
1.母豬初配年齡:過早配惡果多:產仔數少、死胎多、仔豬初生重小、體質弱、生長慢;母豬本身也生長發育不良,未老先衰,種用期縮短。過晚配又減少產仔胎數。
本地母豬:6~8月齡,體重70kg以上配(一般都要求為成年體重的70%以上);
我國培育豬種及其雜種在7月齡左右。雜種體重不低於80~100kg;
國外中型豬:如中約克夏(成年母豬210~250kg),8~10月齡,體重100kg以上配;
國外大型豬如大約克夏(又叫大白豬,成年母豬260~330kg):體重120kg配。
初次配種年齡也可根據情期來決定:最好經過初情期、第二情期後,在第三個情期配。
2.如何掌握適時配種的時機:首先在管理上要作好母豬發情鑒定。一個發情周期分為發情前期、發情期、發情後期和間情期(休情期),共四期。一個發情周期18~23天,平均21天。其中進行配種的時間是在發情期又稱發情中期。發情期是性周期的高潮期。此期一般2~4天,平均三天左右,(范圍0.5~7天)。只有此期才接受公豬的爬跨和交配。其中接受爬跨的時間約2.5天(平均52~54小時)(發情期特別短的例外)。發情期表現為母豬興奮不安,性慾表現充分,如尋找公豬,接受公豬爬跨並允許交配;陰門充血腫脹,並有粘液從陰門流出,黏液由水樣變黏稠時,表示己達到適配期;若用手按壓腰部,母豬呆立不動,此為接受交配的具體表示。此後即可配種,一般配種2次。一次是在母豬接受公豬爬跨(即按壓腰部不動)後的12~24小時配第一次,隔12小時再配一次。也可在一個情期內,配3次,一次是在接受公豬爬跨後12小時配一次,隔14小時配第二次,再隔12~14小時配一次。讓精子等待卵子的到來。理由是據對北京黑豬青年母豬的排卵規律研究表明:發情母豬在接受公豬爬跨後的0~24小時內,排卵數占總排卵數的1.59%;24~36小時排卵數占總排卵數的17.38%;36~48小時則為排卵高峰期,此期的排卵數高達65.57%,(也有認為排卵高峰期是在犮情開始後31小時,范圍25.5~36.5小時)。 48小時後的排卵數仍高達13.9%。要使卵子受精,必需在排卵前、特別是在排卵高峰前2~3小時左右交配或輸精,才能使精子提前到達輸卵管上部1/3處的受精部位。由於精子在母豬生殖道內存活時間最長為42小時,而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時間僅25~30小時。但比卵子具有受精能力的時間(8~10小時,最長可達15小時)要長得多。因此必須在母豬排卵前,特別要在排卵高峰階段前數小時配種或輸精,即在母豬排卵前2-3小時,也就是說要在出現交配欲並接受爬跨的時間後的12~24小時開始配種,隔12小時再配一次,讓精子等待卵子到來的道理。但由於排卵時間受不同品種、年齡及個體間有差異,因此在確定配種時間上還需靈活掌握。
從品種來看,地方豬種發情持續期較長,排卵較晚,可在發情期的第3~4天配種;引入國外的品種發情持續期短(有時發情征狀不明顯,發情開始的時間難掌控),排卵較早,可在發情的第二天配種;地方豬種與外來豬種的雜交種可在發情後第2天下午或第3天配種。
其次,從年齡來看,引入豬種中的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短,而我國地方品種則相反,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長。因此對我國地方品種而言,要「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 的經驗。即老齡母豬犮情持續短,當天犮情下午配,隔8-12時再配一次。後備母豬犮情期長,一般第三天配;中年母豬第二天配。

Ⅳ 家裡母豬產仔了怎麼樣做產後護理呢

家裡的母豬產仔了是養殖者最高興的時候,但是護理也不可大意,一般情況而言母豬產仔之後的護理分為母豬的護理和仔豬的護理。母豬的護理主要針對產後虛弱和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預防疾病,吃一些好的、好的牛奶。

分娩後保暖。 仔豬哺乳期一般為28天,斷奶期為28天;短至14天,選擇21天斷奶。建議仔豬出生後3天內的溫度為30-32℃,環境溫度可通過孵化器、保溫板和烘烤燈進行調節。及時通風,防止培養箱溫度突然升高或降低以及外殼的冷熱應力。

小結:母豬的產後護理離不開精心的飼養、精心的護理和合理的產後抗炎。

Ⅳ 如何減少母豬生產時間,高效產仔

第一、適當的運動。

母豬生產之前要保證其每天必要的運動量,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消化,增強母豬的體質,同時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促進母豬肚子里的小豬的生長。在母豬生產的時候,由於長期都有運動的習慣,所以肌肉的收縮也更加輕松,就可以幫助母豬進行生產,從而縮短生產時間。母豬適當的運動,母豬在限位欄里,嚴重缺乏運動,運動的減少導致輔助分娩的肌肉脂肪沉積過多,易造成分娩無力。

因此,母豬懷孕70天以後可改為大欄飼養,增加母豬的活動空間,對縮短母豬產程有一定幫助。

第二、飼料投喂

嚴密監控飼料黴菌毒素,黴菌毒素對母豬生殖系統及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的危害,避免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可有效的縮短母豬產程,母豬在生產前,我們對於母豬的飼料管理也應該從最初的懷孕初期的高營養,轉到減少飼料投喂。大家也知道,如果母豬吃的過多的話,就會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在消化上,這樣腸胃在消化的時候給母豬帶來的壓力無疑是給母豬生產增加難度。所以,一般來說熟練的養豬的技術人員都會在母豬生產前就開始逐漸的減少飼料投喂。

第三、給母豬助力

母豬因為一次生產的仔豬數量比較多,所以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就後期的時候,母豬已經沒有力氣去生產導致仔豬無法呼吸,甚至死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在母豬生產的時候給豬注射紅糖麩皮湯來幫助母豬迅速的恢復體能,能夠繼續完成接下來的生產。除了可以喂湯之外,我們也可以採用給母豬注射化學用品的方法,幫助母豬的子宮進行收縮,從而減少生產的時間。

第四、控制好母豬的膘情

過肥、過瘦的母豬都會發生產仔無力、產仔時間延長。分娩前母豬最佳的體況評分為3.5分左右。母豬懷孕期要掌控好採食量,控制好母豬的膘情。對於過肥、過瘦的母豬,經過一段時間的膘情調整仍無改善的,及時淘汰。

第五、控制好環境溫度熱應激和便秘可明顯引起子宮收縮無力。應供給充足的飲水量,同時飼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

第六、使用復合中葯添加劑

由益母草、當歸和甘草等組方形成的復合中草葯添加劑通過補養母豬圍產期,增加了羊水,使母豬分娩時產道順滑,形成的水囊對母體子宮頸和產道有軟化擴張的功能,減少對母體的傷害。中葯飼料添加劑能明顯地縮短母豬產程、促進產後子宮復原和食慾恢復。

因此,母豬攻胎時在飼料中添加一些補氣、養血、安胎的中葯,可以減少產程過長所帶來的一系列危害。

往期精選

技術

技術

熱點

Ⅵ 母豬在生了小豬之後該如何處理需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產後觀察。母豬產後養豬的人要經常觀察母豬的情況。觀察母豬是否有大出血,體溫是否正常,是否有採食量變化,是否有產後無乳、乳腺炎,甚至產後麻痹。特別是母豬產仔時,產道和子宮受到不小的傷害,產後容易受到醫院微生物的侵害,因此養殖戶要特別小心子宮炎和產後熱等。如果有上述問題,必須及時採取方案處理和治療。人工早產的母豬要注意。給母豬人工分娩膏的情況往往是取出小豬,所以母豬產後要洗凈母豬的酸度,並為消炎使用葯物。

母豬分娩後4~5天,注意增加母豬的活動母豬生產後體質較弱,應與仔豬頻繁哺乳一起增加母豬的運動,有助於增強體質、減少疾病、增加哺乳。可以進行母豬外出活動,然後進入圓圈進行母乳喂養。注射適量葯物預防母豬子宮內膜炎大部分母豬的分娩時間都比較長。特別是胎衣長時間暴露在外,甚至胎衣不正,生產後容易感染子宮內膜炎。一般主張第一隻小豬生產後注射腦垂體後葉素,促進子宮恢復,減少出血。產後1 ~ 3天注射青黴素、鏈黴素、魚腥草等葯物,預防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Ⅶ 求母豬產仔及子豬全程保健方案,

一.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要採用低妊娠(妊娠期營養要低)、高泌乳(泌乳期營養要高)的飼養方式。
哺乳母豬的飼養目標,一是提高仔豬斷奶頭數及斷奶窩重;二是保持泌乳期正常種用體況,即母豬28天斷奶時,失重不超過12公斤(失重量應為產後體重的12~15%為度,)。過度的失重會延長離乳後發情期,還可引起下胎產仔數減少,其後果是嚴重的。因此,必須圍繞上述目標採取飼喂策略。
合理提高採食量:為使母豬達到採食量最大化,可分別採取以下措施:第一種是實行自由採食,不限量飼喂。即從分娩3天後,逐漸增加採食量的辦法,到7天後實現自由採食;第二種是做到少喂勤添,實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種是實行時段式飼喂,利用早、晚涼爽時段喂料,充分刺激母豬食慾,增加其採食量。不管是哪種飼喂方式都要注意確保飼料的新鮮、衛生,切忌飼料發霉、變質(酸敗)。為了增加適口性可採取濕拌料的方法。
供給充足清潔水:夏季哺乳母豬的飲水需求量很大高。因此,母豬的飲水應保證敞開供應。如果是水槽式飲水則應一直裝滿清水,如果是自動飲水器則要勤觀察檢查,保證暢通無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達到一定程度。飲水應清潔,符合衛生標准。飲水不足或不潔可影響母豬採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加強溫度的調控:可以通過安裝雨簾、換氣扇、遮陽布、飼喂西瓜皮、清熱中葯等方式防暑降溫。
母豬產後前5天應給予稀料,2~3天後喂量逐漸增多.5~7天後改喂拌濕料,按正常量喂。一般在妊娠期給料基礎上,每帶一頭仔豬,外加0.4kg左右料。一日三餐。
斷奶前3~5天逐漸減少飼料量,並注意乳房膨脹情況,膨脹大了要多減料,以防發生乳房炎。
在管理上:作好冬季防寒,夏季防署。要注意乳頭均勻利用,在仔豬數少於乳頭數時,應訓練仔豬吃幾個乳頭,特別要訓練吃後部的乳頭,否則會引起後部乳頭萎縮,以後失去作用。
配方:玉米60.6%、小麥5.1%、稻穀3.0%、細糠2.0%、豆粕17%、魚粉5.4%、麩皮3.0%、磷酸氫鈣1.0%、石灰岩粉0.6%、鹽0.3%、添加劑頑預混料(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兩類物質)2%。本方含DE3.23兆卡/kg、 CP17.51%、CF4.2%、鈣0.75%、磷0.62%、賴氨酸0.86%、蛋+胱0.56%。
二.仔豬的培育
在豬的一生中,仔豬階段生長發育最快,飼料利用效率最高。如仔豬養得好,成活頭數多,母豬的年生產量就高。仔豬斷奶時體重大,育肥豬的生長速度就快,育肥期就會縮短,出攔率就會得到提高,商品豬的生產成本就低。
甲.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
(一)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哺乳仔豬具有①生長發育快,物質代謝旺盛;②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腺機能不完善;③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④調節體溫能力差,帕冷。
(二)主要措施
1.定乳頭,過好初生關:固定奶頭要在生後2~3天內完成。並保證每頭吃好初乳。仔豬每天吃奶次數為第一周26次, 第二周20次,第三周19次,,第四周26次;每隔20—40分鍾哺乳一次。母豬每次放乳時間最初約15-20秒,到2—3周為5—6秒。
初生仔豬胃容積30—40ml,到60日齡擴大近20倍,平均每天約增10ml多。乳豬胃的排空速度,3-15日齡為1.5h,30日齡為3-5h,60日齡為16-19h。
2.加強保溫,防凍防壓:最佳適宜哺乳仔豬溫度1-3日齡30-320C,4--7日齡28-300C,15-30日齡22-250C,2-3月齡220C,防壓壞仔豬:根據母豬母性優劣,如母性差,不會帶仔,可以在產後3~4天內把全窩仔豬放在箱或籃內,隔0.5-1小時放出餵乳一次,再行捉入箱內。如有防護攔(防壓架)就可不捉走了。
3. 加強對母豬的飼養:買仔豬料喂母豬,盡量爭取使母豬多產奶。
4.如母豬產後缺乳、不足,、或母豬產仔後患病、死亡、或母豬產仔過多時,一是可採用人工哺乳的方法:
人工哺乳的前提是先要保證初生仔豬吃上初乳。初乳是母豬分娩後5天~7天內分泌的淡黃色乳汁,對初生仔豬有特別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工哺乳原料可用嬰兒奶粉,也可用牛奶,農村養山羊多的地方常使用羊奶。用具可使用嬰兒奶瓶。飼喂次數應視仔豬的實際需求而定,不可機械呆板。每次飼喂量,以仔豬不主動吸吮為度。
①人工乳的營養成分 人工乳的營養成分應與母乳相似。豬乳中,一般脂肪豐富而蛋白質相對較少,是一種高能低蛋白的營養品。配製的人工乳中,粗蛋白質含量不宜過多,一般為16%~20%,考慮到仔豬對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需要。
② 人工乳的配製 現介紹遼寧省鳳城市農牧業局草原站董兆勝配製的人工乳配方:
配方1:牛乳或羊乳1000毫升(如用奶粉可按1:9加水配成乳汁),礦物質混合液(硫酸銅3.9克,氯化錳3.9克,碘化鉀0.26克,硫酸亞鐵50克,水1000毫升)5毫升,雞蛋1個,魚肝油適量,葡萄糖20克,復合維生素B適量,豬油20克,抗生素適量如喹乙醇50mg。。
配方2:牛乳或羊乳(如用奶粉可按1:9加水配成乳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適量,雞蛋50克,葡萄糖20克,瓊脂5克,食鹽1.5克,維生素適量,抗生素適量如喹乙醇50mg。
以上兩種人工乳配方,適用於出生10~15日齡的仔豬。配製時先將雞蛋加入少量牛乳中充分攪拌,並同時加入其他成分,攪勻後,分別裝瓶加塞,隔水加溫至60~65℃約經1小時,待涼至40℃時飼喂。
③人工乳的飼喂 給仔豬喂飼人工乳,首先要教會仔豬吸吮乳頭,以後該為淺盆或槽盆自食。每日飼喂6~8次,10~15日齡後,人工乳可逐步加入米湯、麵粉、魚粉、豆餅粉、酵母粉等,20日齡後,即可全部喂飼植物性飼料,30日齡即可斷奶,供給斷奶仔豬的飼料。喂時應定時定量,少喂勤喂,注意清潔衛生。
也可.用牛奶加點嬰幼兒吃的配方奶粉,再兌1/3溫開水(過濃消化不了),再加二片人吃的多酶片,每天1_2小時一次。要注意糞便與食慾消化情況,不拉稀稠一點,量多一點,否則少一點;再喂點檸檬酸糖水或糖醋水(乳豬缺少胃酸)。
附:豬奶含干物質19.6% 、蛋白質5.8%、脂肪8.5%,乳糖4.8%,灰分0.85%,鈣0.252%,磷0.171% 。
二是盡量找保姆豬 代哺。
3. 防仔豬貧血:如生後7天能每頭注射鐵鈷針2-3毫升最好,或生後7天,利用長牙牙床發癢,喜啃硬物特性,買點乳豬料喂,當時不吃,13天後一定會學會吃的,提早補料,這是養好仔豬關鍵。乳豬料內除有鐵銅防貧血外,還有防治仔豬白痢葯物。貧血和白痢是引起仔豬不長和病死的主要原因。注射鐵劑:如英國的血多素、加拿大的富血來、廣西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鐵和溫州的右旋糖酐鐵鈷合劑等。生後第一天注100--150mg,2周齡時再注射1次。
4.防拉稀。要溫暖,講衛生,注豬痢停等。
5.無母奶的乳豬難喂活的原因:–是未吃到母豬的初奶,初奶中有抗病物質,故要盡量都能吃到點初奶;二是容易缺鐵,故要注鐵劑;三是喂人工奶消化不了,故要加多酶片和酸制劑,否則易患黃痢,白痢,故要打兩針防痢疾。
6. 抓開食,過好補飼關:7~10天開始學吃乳豬料,過了二周就無問題了.
乙.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
斷奶時間:有3-8周和60日齡。
斷奶仔豬通常會減少採食量。近期的研究表明,斷奶仔豬若正常採食,在斷奶後1周內增重1kg,那麼就可比因採食不足而只能在斷奶後1周內保持體重的豬提前15天達到屠宰體重。而採食量低原因,仍然是斷奶應激造成的生理異常。因此,早期斷奶的仔豬,對飼料有特殊的要求。
早期斷奶仔豬的飼料,應該容易消化,具有高的消化率。斷奶後7~10天內採食高消化率日糧可使每日總採食量保持較低,從而既滿足仔豬的營養需要又不致使仔豬的胃腸道負擔過重而引發下痢。因此,首先要盡量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和賴氨酸水平。同時,由於豆粕中含有抗原性物質,因此,可以通過降低日糧粗蛋白水平的辦法來緩解腹瀉的發生率。在原料的選擇上,可選用玉米、魚粉、噴霧乾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條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製品,使用檸檬酸等酸化劑也對幫助仔豬消化有好處。
斷奶仔豬的飼養:仔豬斷奶後往往由於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表現出食慾不振,增重緩慢甚至減重,尤其是補料晚的仔豬更為明顯。為了過好斷奶關,要做到飼料、飼養制度及生活環境的兩維持和三過渡。即維持在原圈培育並維持原來的飼料,做到飼料、飼養制度和環境條件的逐漸過渡。
飼料過渡:仔豬斷奶後,要保持原來的飼料半個月內不變,以免影響食慾和引起疾病,從場外引進的斷奶仔豬,最好購回點原場飼料,以後逐漸改變飼料,斷奶仔豬正處於身體迅速發育的生長階段,需要高蛋白、高能量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的日糧,應限制含粗纖維過多的飼料,注意添加劑的補充。
飼養制度的過渡:仔豬斷奶後半個月內,每天飼喂的次數比哺乳期多1~2次。這主要是加喂夜餐,以免仔豬因飢餓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過多,以七八成為度,使仔豬保持旺盛的食慾。
仔豬採食大量飼料後,應供給清潔飲水,以免仔豬飲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環境過渡:仔豬斷奶的最初幾天,常表現出精神不安、鳴叫,尋找母豬。為了減輕仔豬的不安,最好將仔豬留在原圈,也不要混群並窩。到斷奶半個月後,仔豬的表現基本穩定時,再調圈並窩。在調圈分群時,要根據性別、個體大小、吃食快慢等進行分群。應讓斷奶仔豬在圈外保持比較充分的運動時間,圈內也應清潔、乾燥、冬暖夏涼,並進行固定地點排泄的調教。
添加抗菌素:每公斤飼料中加入黃黴素2.5mg和土黴素50mg,用於防病促長
應用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對仔豬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能明顯促長。每公斤料中加入硫酸銅540mg、硫酸亞鐵564mg、硫酸鋅570mg、硫酸錳80mg、碘化鉀0.66mg、亞硒酸鈉1.15mg、氯化鈷1.2mg。
斷奶仔豬的管理
創造舒適的小環境 斷奶仔豬必須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清潔乾燥。仔豬進入豬圈前應徹底打掃干凈,全面消毒,鋪上墊料,為斷奶仔豬創造一個舒適的小環境。
有足夠的佔地面積和飼槽 如果仔豬群體過大或每頭仔豬佔地面積太小,若飼槽不多,較容易引起仔豬間的互相爭斗,造成休息不足,採食量不夠,從而影響仔豬的發育。斷奶仔豬每頭平均佔地面積0.5~0.8m2 較好,每群一般以10m2左右為宜。
防寒保溫 北方冬季與早春氣候寒冷,仔豬又特別怕冷,常堆積在一起睡卧,互相擠壓,容易壓死、壓傷仔豬,而且易患病,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因此,必須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有條件的可修建暖圈和塑料大棚來飼養斷奶仔豬。

Ⅷ 母豬產仔時怎樣護理

母豬分娩時,生殖器官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機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因此,母豬產後要進行妥善的護理,讓其盡早恢復健康,投入正常的生產。 1、飼養方面 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體液損失多,母豬表現出疲勞和口渴,因此,要准備足夠的、溫熱的1%鹽水,供母豬飲用。母豬分娩後8小時內不宜喂料,保證供應溫水,第2天早上再給流食,因為產後的母豬消化機能很弱,應逐步恢復飼喂量。如果母豬消化能力恢復得好,仔豬又多;2天後可以恢復到分娩前的飼喂量。如果母豬少乳或沒乳,必須馬上採取措施挽救仔豬,可先調制些催乳的粥飼料類,如小米粥、用小魚和小蝦煮的湯、豆漿、牛奶等,1天喂飼3次,泌乳量上來後再逐漸減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見效,可用葯催乳。催乳劑:王不留行40克、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荊三棱30克、赤芍葯20克、炒麥芽50克、杜紅花30克,8味葯混後加水煮汁,每天1劑,分2次投給,連服2-3天。 2、管理方面 母豬分娩結束後,要及時清除污染物,牆面、地面、欄桿擦乾凈後,噴灑2%來蘇兒進行消毒,給母豬創造一個衛生、安靜、空氣新鮮的環境。細心觀察分娩後的母豬和仔豬的動態。母豬產後其子宮和產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給機體帶來危害。對常發病如子宮炎、產後熱、乳房炎、仔豬下痢等病症應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全窩仔豬被傳染。例如發現有一頭母豬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有剩料等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宮發炎所致,連續注射青黴素2天後可痊癒,一般不會影響仔豬哺乳。如發現有仔豬下痢,應立刻清除傳染源,並及時治療。母豬分娩3天後,可放進運動場自由活動,使其接觸陽光,恢復體力,促進消化,對提高泌乳量十分有益。但是活動時間不能太長,防止受涼和驚嚇。

Ⅸ 母豬產仔前後飼養管理要點有哪些

在養豬生產中,母豬是豬群繁殖的基礎,種母豬的生產包括配種、妊娠、分娩、泌乳四個環節,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個生產環節,其目標是保證母豬安全分娩,產下的仔豬多活全壯。做好母豬產仔前後的飼養管理工作,是提高母豬生產水平的關鍵,也是做好仔豬培育工作的前提。

(1)母豬產仔前的飼養管理

母豬產仔前的飼養:母豬產仔前,尤其是產仔前30天左右,胎兒生長發育很快,體重急劇增加,這時候應減少青、粗飼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質飼料的供應。日糧營養水平以每千克混合料含消化能12.13~12.55兆焦、粗蛋白質15%左右為宜。飼喂方式採取自由採食,喂量根據母豬體重大小、體況肥瘦,一般每天飼喂3~4千克混合飼料,1~2千克青飼料,分3次飼喂,另供清潔飲水。在母豬臨產前5~7天開始減少喂量,尤其是減少精料喂量,增加優質青飼料喂量,保證充足飲水,防止便秘和產後不食。注意不能飼喂發霉變質、冰凍、蟲蝕、有毒和刺激性的飼料,以免引起死胎或流產。

母豬產仔前的管理:產仔前母豬要單圈飼養,注意保胎,不鞭打,防咬架、擁擠、滑跌等機械性刺激,適當運動,多曬太陽,以增強體質,使分娩順利。冬季則應加強防寒保溫工作,防止母豬感冒發燒及引起胚胎死亡或流產。臨產前5~7天停止運動,並轉入分娩舍待產。母豬進產房前,必須對產圈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保持豬床清潔、乾燥,同時對豬體進行一次刷洗和消毒,尤其是腹部、乳房、陰戶,一定要保持干凈。在冬季分娩,還應做好產房的保溫措施,應有採暖設備(暖氣、火爐等),至少應配備仔豬的保溫裝置(護仔箱、保溫燈等)。如用墊草,應提前將墊草放入舍內,使其溫度與舍溫相同,要求墊草乾燥、柔軟、清潔、長短適中(10~15厘米)。

此外,要求產房安靜,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產欄舒適。否則易使分娩推遲,分娩時間延長,仔豬死亡率增加。

(2)母豬產仔後的飼養管理

母豬產仔後的飼養:母豬產後可喂少量的麩皮水或稀薄粥料。3~4天內供給混合精料,喂五成飽,產後4~5天可逐漸增加喂料量,直到產後1周左右才能按哺乳母豬的飼養水平喂養。一般日喂3~4次,飼喂量是每天4~5千克的混合精料,營養水平以每千克混合精料含消化能不低於12.55兆焦、粗蛋白質16%~18%為宜,同時要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給,青飼料每天飼喂1.5~2.0千克為宜。否則易引起母豬產後消化不良或乳汁分泌過多,使仔豬吃不完或吃了引起消化不良而拉稀。注意飼料的品質應該是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為促進母豬消化,改善乳質,防止仔豬下痢,可在母豬產後1周內每天喂給25克左右的小蘇打,分2~3次於飲水時投給。對糞便干硬、有便秘趨勢的母豬,應多加飲水或喂給有輕瀉作用的飼料。

有的母豬因妊娠期間營養不良,產後無奶或奶量不足,應及時進行催乳,否則易導致仔豬發育遲緩,甚至餓死。可喂給母豬小米粥、豆漿、胎衣湯、小魚小蝦湯等。對膘情好而奶量不足的母豬,除喂給催乳飼料外,可同時採用葯物催乳。如王不留行40克、大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荊三棱30克、赤芍葯20克、炒麥芽50克、杜紅花30克,八味葯混合,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2次投給,連服2~3天;王不留行、漏蘆、通草各30克,水煎配小麥麩喂服,每日1劑,連服3天;催乳靈10片,1次內服等。

母豬產仔後的管理:要保持產房溫暖、乾燥和衛生。產房環境條件惡劣,產欄不衛生均可能造成母豬產後感染,出現發燒、食慾降低、乳量下降或無乳等,如不及時治療,輕者導致仔豬發育緩慢,重者導致仔豬全部餓死。因此要搞好產房衛生,經常更換墊草,注意舍內通風,保證舍內空氣新鮮。產後母豬的外陰部要保持清潔,如尾根、外陰周圍有惡露時,應及時洗凈、消毒,夏季應防蚊蠅。必要時給母豬注射抗菌素,並用2%~3%溫熱鹽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同時注意保持乳頭清潔,防止乳頭損傷、凍傷和萎縮。嚴禁驚嚇和鞭打母豬。

閱讀全文

與母豬產仔快速管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瀏覽:402
簡單繩子打結的方法 瀏覽:424
格力微波爐使用方法 瀏覽:696
老太太突然尿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00
ph胎盤按摩膏使用方法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