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將說明方法運用到寫作中

如何將說明方法運用到寫作中

發布時間:2022-07-11 03:32:17

Ⅰ 說明方法與寫作手法(語文)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特點】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點】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朴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特點】
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12、先敘後議法
【特點】
先敘後議是先敘事後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膽中心的作用。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一。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13、先議後敘法
【特點】
採用先議後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並以此統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後,顯得清楚明白。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14、夾敘夾議法
【特點】
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插進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寫作要注意敘事的連貫性,議論插入要自然。
15、以物為線索
【特點】
在敘事的過程中,讓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個階段重復出現,並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它的形象。這種物件往往起過渡作用或象徵和點明中心思想。
16、以人為線索
【特點】
以人為線索敘事,要注意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人物性格的統一,還要注意人物年齡特徵、外貌、動作、地方和民族特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統一。否則,容易造成混亂。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特點】
這種寫法,思想發展的主線要分明。思想變化的各個階段貫要自然,對照要清楚。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特點】
主要事件記敘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敘述井然有序。這種寫法,事件再復雜,也可繁而不亂。
19、寫生法
【特點】
學習畫畫,要從寫生、素描學起;學習書法要從描紅臨帖練起;學習狀物也需從寫生素描練起。我們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繪出來,讀者看了文章,如見其物,我們的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用寫生法描寫物品要注意描寫的順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後兩邊,或先兩邊後中間,或先整體後部分,或先部分後整體。其次要注意細部的描繪,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轉動法
【特點】
採用轉動法描寫物品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顛來倒去。其次要准確地運用方位詞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轉換物品的方向時,要用方位詞標明。此外要有詳有略,能反映物品特點的一面要詳細描述,其他作簡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21、剝筍法
【特點】
有些物品結構比較復雜,光用轉動法還描述不清,抓不住特點,我們就要從外到里或從里到外的順序把物品的結構描述出來。這就要用過渡詞語把進入哪一層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點地介紹物品的結構。
22、擬人法
【特點】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徵與人相似之處,並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後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後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像。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於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像動物動作的目的。
23、化動法
【特點】
想像物品的動態要與靜態描寫相結合,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文章從描寫靜態轉入想像動態或從動態轉入想像靜態,描寫要交代清楚,否則會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像的物品動態要符合物品的特點,使人讀了可信。
24、說明法
【特點】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25、運用「五覺」法
【特點】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26、借物抒情法
【特點】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27、托物言志法
【特點】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28、物品自述法
【特點】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點。在具體描寫時,要注意准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點,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可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29、遠眺近看法
【特點】
建築物可以遠眺,也可以近看。遠眺建築物,可以得到建築物整體印象,看法楚建築物的整體輪廓。但是,遠眺不可能看清各個部分的具體情況,但是對建築物在空間的位置,缺乏一種整體感,往往有一葉障目的感覺。我們描寫建築物時,把遠眺和近看的結果結合起來寫,可以使讀者對建築物的整體和各部分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從而獲得完整的印象。
30、內外結合法
【特點】
從外面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輪廓,使讀者對建築物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內部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構造,因此要作詳細的介紹。從外面觀察建築物要著重從整體上進行描寫,切忌寫得支離破碎。從內部觀察建築物要細致,因此要按方位順序依次進行介紹,這樣才能條理清楚,讀者也看得明白。採用內外結合法描寫建築物,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法。
31、移步換形法
【特點】
採用移步換形的方法描寫建築物,可以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點,對建築物進行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同一個建築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因此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首先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使讀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築物形象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到的。否則,容易把讀者搞糊塗了。其次,採用移步換形法描寫建築物時,一定要抓住建築物的最主要的特徵來寫。如果採用面面俱到的方法來描寫,文章容易變成一本流水賬。
32、說明介紹法
【特點】
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首先要注意緊扣文章確定的中心進行必要的說明介紹,切忌不著邊際的東拉西扯。在說明介紹的過程中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採用說明介紹法描寫建築物時,還要注意整體的連貫性,也就是說在說明介紹完畢以後,文章要返回到描寫建築物上來,並與前文銜接。文章從描寫建築物轉到介紹說明,或從介紹說明回到描寫建築物要有過渡詞或過渡句。
33、環境襯托法
【特點】
周圍都是綠色,中間的一點紅色就特別鮮艷奪目,所以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對建築物周圍的景色進行適當描寫,建築物就顯得突出。描寫建築物周圍景色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建築物,因此描寫景色時要能襯托建築物的特點,切忌離開建築物而大寫特寫景色。造成喧賓奪主。在描寫建築物周圍的景色時,要把觀察點和立足點交代清楚,便於讀者了解建築物的位置。
34、彩筆描繪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葉、花、果組成的。運用彩筆描繪法時,要把根、莖、葉、花、果各個部位的最主要特點寫出來,要寫出它們的形狀,寫出它們的顏色。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仔細觀察。要分辨出植物各個部位的顏色,同樣是紅色,要分出是火紅的,還是粉紅的;同樣是黃色,要分出是桔黃的,還是金黃的;同樣是綠色,要分出是碧綠的,還是嫩綠的……要仔細區分各個部位的形狀特點,同樣是花,花骨朵與盛開的花就不一樣。觀察得仔細,描寫得具體,讀者就好像看到一張植物的彩色照片。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還要運用恰當的比喻,要寫出自己的情感。
35、遠近結合法
【特點】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這同照相一樣,放在照相機的前面和遠離照相機,攝下來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採用遠近結合法描寫植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給讀者以完美的印象。採用這種方法描寫植物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說清楚是遠看的還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敘述的順序,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這樣文章才能條理分明。
36、時序變換法
【特點】
植物各個部位的形態和顏色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把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寫出來,同時把前後有關的情況交代清楚,就等於在不同的時間給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這一組彩色照片,讀者對它就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採用時序變換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時積累資料。要有計劃地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植物進行仔細觀察,並記下觀察日記,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積累的材料進行取捨,寫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觀察的連續性。
37、生長變化法
【特點】
植物總是要生長的,一般要經過發芽、生枝、長葉、開花、結果等階段。如果把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的形狀、顏色的特點和生長的情況與下來,就好像給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電影。讀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閱讀,了解植物生長的全過程。採用生長變化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長過程中最突出的變化寫下來;其次要交代植物發生變化的原因、前後情況和過程;此外要注意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有條不紊地寫下來。
38、展開聯想法
【特點】
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它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例如我們看到棉桃,聯想到潔白的雪花,這是因為雪花和棉花的顏色相同;我們看到大西瓜,聯想到籃球,這是因為西瓜和籃球的形狀相似;我們看到冰在雪地中鬱郁蔥蔥的松樹,想起那些在敵人面前不怕嚴刑拷打,決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樹與英雄的品質上有相似之處。採用聯想的方法描寫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要提高自己的聯想能力,首先要認真讀書,了解生活,使自己的頭腦儲備豐富的知識。其次是勤思勤想,經常訓練,使自己有豐富的想像能力。
39、突出重點法
【特點】
植物總是由根、莖、枝、葉、花、果組成。我們在描寫植物的時候,可以對植物的根、莖、枝、葉、花、果的各個部分進行描述,也可以只對植物的某一部分進行描述。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植物時,首先要找出這棵植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對最能體現這棵植物特點的部分從顏色、形狀、氣味等多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此外還可以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方法。
40、對照比較法
【特點】
俗話說:「不見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點往往在比較中得到顯現。我們描寫植物時,往往通過對照比較的方法來突出植物的特點。對照比較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這種植物與另一種植物進行比較;一種是把植物本身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放在一起比較。採用對照比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寫的植物最顯著的特點與其他植物作比較。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採用對照比較法還要注意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傾向性。這樣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進行比較時,要注意找出矛盾點,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41、贊美頌揚法
【特點】
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青松不怕嚴寒,楊柳隨處生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飄十里,留芳人間,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植物的這些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對不正之風作斗爭;看到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可以聯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贊美頌揚法就是對植物的這些特點進行贊頌。採用贊美頌揚法首先要對植物的能聯想到怎樣做人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描寫,並以此貫穿全文,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贊美的感情抒發出來,要在描寫植物中寫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感人。此外還要注意首尾呼應,突出贊頌。
42、靜態素描法
【特點】
動物的外形包括身體、毛色、腦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動物,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不同,例如鳥只有兩只腳,但有一對翅膀;魚沒有腳,但不鱗和鰭。靜態素描法就是把動物靜態時各個部位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寫出來。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分辨動物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什麼不一樣。其次要找出各個部位形狀的特點。此外,要運用恰當的比喻。這樣,可以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幅動物的寫生畫。
43、總分結合法
【特點】
採用總分結合法描述動物,要注意總述與分述之間關系。分述部分要緊緊圍繞總述所講的特點描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美麗,分述部分都要圍繞著美麗來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靈活」,分述部分就要圍繞它的靈活來寫。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先形狀後顏色,或先中間後兩邊,一定要有條理。
44、特徵舉例法
【特點】
採用特徵舉例法描寫動物時,一般先指出動物的某一方面特點,然後舉具體的例子加以證實。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動物的這一方面的特點,而且要盡量寫具體,使讀者覺得可信。
45、特徵說明法
【特點】
採用特徵說明法描寫動物,一般先介紹動物的某一特徵,再說明它的作用,或說明為什麼具有這一特徵。接著採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紹動物的其他特徵。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科學性,要有依據,不能採取想當然的方法加以說明。為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要注意多閱讀科普讀物,了解動物的習性。
46、重點突出法
【特點】
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某一動物,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寫動物的最主要特點時,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比較等方法,使重點部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採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有的對主要特點詳細描述,次要特點一筆帶過;有的則內寫主要特點,不寫次要特點。
47、成長變化法
【特點】
用成長變化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把動物從小到大整個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寫下來,不能採用寫流水帳的方法。描寫動物成長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時,要注意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間銜接不上,使讀者看了莫名其妙。動物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採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系統地觀察,要不意識地寫系列觀察日記,把觀察結果寫下來。最後,只要將觀察日記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動物成長過程的文章。
48、實驗證明法
【特點】
採用實驗證明法首先要找出動物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特點及習性,然後通過實驗來證明動物確實具有這方面的特點和習性。在記敘實驗的過程時,要把實驗的方法、經過、結果有條理地寫下來,這樣才能使讀者信服。這一類作文一般按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寫。
49、群體描寫法
【特點】
描寫一群動物,最要緊的是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要選擇具有特色的動物,重點觀察,重點描寫,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寫,或者略寫一筆,要做到選材典型,重點突出。對重點描寫的動物,要抓住它的形狀、顏色、動作,進行具體的描繪。對略寫的動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寫一群動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現場目擊法
【特點】
採用現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把觀察的地點交代清楚,這樣讀起來具有真實感。由於現場目擊是以作者的觀察視點作為寫作的出發點,因此,描寫時不強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選擇描寫的內容,做到突出重點。採用現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注意在敘述過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親眼見到的,哪些是猜想的。這樣文章具有科學性。
51、先抑後揚法
【特點】
指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諷的態度盡力去貶低或否定它的一種構思方法。運用此種構思法要注意抑少揚多,揚能壓抑。 先寫壞的,後寫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來襯托。 前後形成鮮明對比,使文章更精彩, 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Ⅱ 說明文作文寫作方法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1、舉例子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事物。使比較抽象,復雜的事情或事物變得通俗使之淺顯易懂,讓人信服。舉例子必須讓人覺得有真實感。

2、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辭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這個方法,可以把抽象復雜的事物說得淺顯易懂,具體生動。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打了……比方,體現了事物的……特點)

3、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4、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畫圖表的方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使讀者直觀,一目瞭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徵。

5、作詮釋詮釋法又稱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作詮釋。(具體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便於讀者理解。)

6、作比較①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②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具體、生動,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註:學校大多不提倡這個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這種說明方法和描寫要區分開,兩者雖一樣,不過是在不同的文體中的。

8、引用說明有力說明,並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文獻、詩詞、歌謠、傳說等進行說明。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9、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幫助讀者掌握特徵,頭緒分明。

10、列數字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准確化,還可以採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據。

11、引用①引出說明對象;②通過引用故事等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引用詩歌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葡萄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它的用途也十分廣泛。眾所周知,聞名世界的法國葡萄酒就是用它製成的。而且葡萄的糖分也很大,經過加工後可提取出一種適用於人們用做血糖低人群的葯物。而且葡萄本身也是美味無比。

葡萄還沒有成熟時,酸酸澀澀的,比成熟的山楂還要酸一點。這時候的葡萄是翠綠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是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綠寶石,發出燦燦的光芒。沒成熟的葡萄也很小,稍大一些的跟櫻桃差不多大小,小的葡萄比珍珠還小點。

成熟的葡萄則不同了,吃一口,甜甜的,又十分清爽,簡直就是天堂美味!它渾身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味道可口。成熟的葡萄紫紫的,卻又帶著一點紅,這時候的葡萄已經比原來大了許多倍,有的可以跟桂圓相比。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摘葡萄的季節。栽葡萄的人們都會興高采烈得來到葡萄園,動作嫻熟地拿起剪刀,剪下葡萄來,好拿去賣。有的葡萄沒熟透,就被拿去賣,這樣的葡萄雖然有些甜,但是酸味勝於甜味,不好吃。熟過了的葡萄則會被鳥啄食,有的還會爛掉,水分也會越來越少。

葡萄的顏色和種類非常多。顏色有紫的、綠的、白的等等。種類有巨峰、玫瑰香等。葡萄形態也是各式各樣、紅光十色的,很漂亮。葡萄籽的用途也很大。它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起到解毒、增強免疫力、抗過敏、保護血管的作用。

葡萄全身都是寶,它對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Ⅲ 在作文中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一、舉例子

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說明的對象具體形象,便於讀者理解。

二、分類別

分類別的作用是使說明條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子

其作用是使說明准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五、作詮解

作詮釋,用於解釋被說明內容的成因及內在聯系。

六作比較

作比較用於突出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七、下定義

其作用是科學准確地解釋說明對象的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八、畫圖表

畫圖表可使說明內容直觀形象。

九、摹狀貌

摹狀貌能使說明生動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讀性。

Ⅳ 寫作中用到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如何運用說明方法

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能把事物說得更清楚明白,便於讀者理解。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是衡量說明文寫作水平的重要標志。比如要說明沙漠地區的日照時間長,說「那裡日照時間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也不過2500小時。」通過列數據、作比較,就能形象地突出了沙漠地區日照時間長的特點。再如,要說明水不是白色的,就可以拿水同豆漿比較一下。水同豆漿一比較,白色的是豆漿而不是水。水,什麼顏色都沒有。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等。寫作中應根據要求靈活地選用。

Ⅵ 作文中如何用四種說明方法介紹一種東西

《我的文具盒》

我剛上四年級時,媽媽送給我一個精美的文具盒。

它那用鐵皮做成的橢圓形外殼上,全被噴上了淺黃色的油漆,看上去像是被燈光照射下的微型舞台。盒蓋上的圖案是穿著華麗衣服的美少女,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友好的望著我,好像在說:以後我們會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文具盒的背面畫的是可愛的紅精靈,漂亮極了。

打開文具盒的磁鐵小開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的課程表。在課程表的下面是一個黃色的「小窗簾」,打開「小窗簾」,嘿!我的小幫手們正在香甜地睡大覺呢!他們各自躺在自己的「小卧室」里。你看,我的鉛筆和鋼筆躺在兩張長形的「小床」里,誰都不碰誰;橡皮則住在一個正方形的「房子」里;我的「長條將軍」格尺,正舒舒服服的躺在那張為它特製的「大床」里。它們已經勞累了一天,就讓它們好好的休息吧!

別看我的文具盒平時一言不發,可到了關鍵時刻,它還挺熱心的。我把文具盒一打開,鋼筆馬上蹦出來,幫我把作業寫得工工整整;當我動手畫圖時,尺子便會為我鋪出一條筆直的線路,讓我把線條畫的又直又長;寫錯字時,橡皮又會自告奮勇,幫我擦掉錯誤……

文具盒忠實地為我服務,是我學習上的朋友。我非常喜歡我的文具盒。

2.《我的鉛筆盒》

我有一個造型精緻、功能齊全、美麗的塑料鉛筆盒。我的筆盒,前半部分是半圓形,後半部分是長方形。的筆蓋是淺藍色的塑料做成的。上面有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拿著一隻畫筆正在畫藍天、白雲和飛過的小鳥,還有一隻搖頭擺尾的頑皮小狗,似乎正對著小女孩曲曲的、水波盪漾的小河,河水清澈,嘩啦啦地流向遠方,草原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野菊花、有向陽花、有喇叭花,還有許多說不出名字的野花,隨著輕風翩翩起舞,我也彷彿置身於美的旋律中。筆蓋中間還有著一個辛福的英語。

花的香氣誘惑著漂亮的蝴蝶和金黃色的小蜜蜂,它們在花叢中跳躍著,搖擺著,好像一群小孩在追逐戲鬧著。

我的筆盒蓋是個多功能的蓋子,它不但給以當蓋子,還可以當尺子,前面還可以當量角器來用,打開正面筆盒蓋,裡面有一個透明的塑料小口袋,可以用來插課程表。盒裡有三個黑色的格子,細長的格子可以放尺子,短小的格子可放筆擦,還有一個最大的格子可以放各式各樣的鉛筆、鋼筆和圓珠筆。

我的筆盒天天陪伴著我學習,它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歡它。

3.《台燈的自述》

嗨,大家好,我是小主人家房間里的一盞台燈。我有著銀白色的身體,燈座上是一個可以調節亮度的旋鈕,還有一個可以四處伸展的脖子哩!

我的作用可大啦!每天晚上,小主人都會坐在桌前,打開我,用我來看書、畫畫、寫作業。有時,他的媽媽用我來打毛衣,他的爸爸用我來批改作業。

小主人十分愛護我,每過一星期就把我「擦洗」一遍,使我變得十分干凈、光亮。我也十分地盡力,從來沒有過賭氣「罷工」,即使偶而有些小毛病影響我工作,但小主人也會用他那雙巧手把我「治」好的。

可是,也有很多人不那麼愛護我,像小主人的弟弟,經常把顏色塗到我的臉上。每當這時,鍾表大哥就會過來安慰我,說:「老弟,別傷心了,小主人會把你洗干凈的。」想到這兒,我就覺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台燈。

各位台燈朋友,你們幸福嗎?

Ⅶ 快快快,小問題,寫作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靈活地運用常用的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等。
寫簡單的說明文,能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運用較准確明白的語言,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徵
??「能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是要求在寫說明文時,能靈活地運用常用的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等。下定義是用來揭示事物的本質,要言簡意賅;舉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分類別是將紛繁復雜的事物有條理地清晰地介紹給讀者;列數字是從數量的角度說明事物的特徵;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體生動地介紹事物的特點;作比較是將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點加以比較,突出被說明事物的主要特點;列圖表是指畫制圖表,分項分類說明事物的特點;作詮釋與下定義相似,只是語言的表述更詳盡和具體,有解釋的效果;摹狀貌是指運用描寫等的手段來介紹事物的樣子形狀和面貌。各種說明方法綜合運用,恰到好處。
「運用較准確明白的語言」,就要求寫說明文要注意提煉語言,做到科學准確、簡煉易懂、生動具體。說明文採用的語言一般有生動的語言和平實的語言,根據突出事物特點的要求,靈活處理。在一篇文章中,語言風格要盡量保持一致。
??「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徵」,要求寫一篇說明文要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體現事物的內在聯系,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順序和規律。在說明文中,可以採用時間順序來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或工作流程;也可以採用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到外等等,來說明事物的結構與組成;或者採用邏輯順序,如從總到分、從具體到抽象、從原因到結果等等,說明事物的內在或外在聯系,使說明的事物的特點一目瞭然。
(是人家的啦,但我
覺得很不錯,對我自己也有幫助,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在說明文的寫作中,恰當的運用說明方法有哪些好處

說明方法 特點 作用 舉例子 先介紹一種現象或說明一種道理,然後用具體例子作例證。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較 通過與同類及相關的事物作比較,顯示彼此異同。 容易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 打比方 憑借事物間的相似點,把此物比作彼物,從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說明的對象形象可感。 列數字 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徵。 通過數字獲得對說明對象的准確了解,體現語言的准確性。 引用 引用文獻資料、名人言論、古今詩詞、農諺俗語來說明事物的特徵。 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下定義 用准確、簡明的語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屬性。 便於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獲得清晰的概念。 作詮釋 用概括的語言對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釋。 不是精確的科學定義,有助於說明事物的特徵。 分類別 把說明對象按一定的標准分成若干小類,然後逐類加以介紹。 便於將復雜事物說得眉目清楚。 列圖表 是文字說明的一種輔助方法。 使說明對象簡明清晰。 摹狀貌 如同描寫一樣的表示說明對象的外部特徵。 使說明對象形象,明晰。

Ⅸ 寫作文的一些絕招,修辭手法和說明方法怎麼運用

說明方法有哪些
說明的方法有:
1.舉例子
2.作比較
3.下定義
4.畫圖表
5.作詮釋
6.打比方
7.摹狀貌
8.引資料
9.分類別
10.列數字

修辭手法:
1.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 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對偶的種類有三種;正對、反對、串對、
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對)
6.反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慧思,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寫作手法:
襯托、對比、對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揚先抑.(聯想、想像)寓情於景、融情入景、諷刺、象徵、聯想、想像、以小見大、類比等

Ⅹ 說明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及技巧:
1、明確說明文的寫作目的
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介紹客觀事物,介紹科學知識,讓讀者看得明白,讀得懂。這就要求說明的語言應通俗易懂。
2、圍繞事物的特徵來進行寫作
事物的特徵即事物本身的獨特屬性,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不同特點,是個體與類之間的差異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徵才能對事物進行具體詳細的說明。
3、採用恰當的說明順序
說明順序是讓人明白的說明順序。為了讓人明白,可採用先總說後分說、先整體後局部的說明順序。總說部分,能給讀者留下一個大體的印象,了解事物的特點和概貌;分說部分,是作者就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形象具體的說明,這些形象具體的說明能更有力地突出事物的特點。具體到要說明某一事物、某一事理時還應選擇相應的順序來說明。
4、要把事物或事理說得清楚、明白,還應運用一些說明方法,以下是說明文寫作中的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
下定義:為了使讀者對被說明的事物、事理有個明確的概念,作者用准確、簡單、科學的語言給被說明的事物下定義,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特徵。通常用「什麼是什麼」的判斷句式。
作詮釋:作詮釋是對事物、事理的某些特點所作的解釋說明,揭示概念的部分含義的說明方法。
舉例子:舉例子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事物特徵的方法。
作比較:作比較分為兩類。為了說明事物的特徵,可以把同類的兩個事物作比較,在比較中突出事物的特徵。
分類別:根據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的異同,把事物按一定的標准分成若干類,然後逐類加以說明。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說明事物、事理,會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用已知熟知的事物來形容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使文章更加具體、形象,便於讀者接受。
5、說明文的語言要求准確、簡明、通俗易懂。這是由說明文的科學性、知識性決定的。說明文要介紹客觀事物,介紹科技知識,「准確」是至關重要的。表示時間、空間、程度范圍的詞要准確無誤,對事物進行客觀的說明。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將說明方法運用到寫作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半水調漂方法視頻 瀏覽:373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瀏覽:402
簡單繩子打結的方法 瀏覽:424
格力微波爐使用方法 瀏覽:696
老太太突然尿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00
ph胎盤按摩膏使用方法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