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花生播種前怎樣拌種
、播前曬種
在20℃~30℃條件下曬種子莢果2~3天,播前3~5天脫殼,選擇飽滿、無損、無病蟲害的籽粒下種。曬種可以有效提高種子的活力,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
2、葯劑拌種
每30千克種仁用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拌種,也可用花生專用拌種劑拌種。
㈡ 花生如何種
花生通常採用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要挑選顆粒飽滿的種子,將種子扔進清水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撈出後,用濕毛巾包裹住種子,保持毛巾始終潮濕。等花生種子露白後,准備疏鬆肥沃的土壤,將露白的花生種子點播在土壤中,覆蓋1-2cm厚的細土。用手輕輕壓實土壤,澆灌一次透水,等花生種子出土後多曬太陽,澆水見干見濕即可。
一、浸種催芽
想要播種花生,首先要挑選顆粒飽滿的花生種子,用生的花生粒就行,然後准備清水,將花生粒扔進清水中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年撈出後,將其放在潮濕的毛巾里,並保持毛巾始終潮濕,確保花生不被陽光直曬到,等花生種子露白為止。
二、准備盆土
花生種子露白後,我們要准備疏鬆肥沃的營養土,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蔬菜專用營養土,也可以用疏鬆肥沃的泥炭土栽種,其中可以和松針土以及珍珠岩混合配製,找一個大小合適的花盆。
三、播種入土
將已經露白的花生種子點播在土壤中,覆蓋1-2cm厚的土壤,用手輕輕壓實土壤,拿花灑慢慢把土澆透,之後將盆栽搬到散光通風處,觀察土表發干澆灌一次透水,差不多一周左右,花生種子就能發芽出土。
四、播後養護
等花生種子出土後要多曬太陽,可以用手掂量著盆土的重量,感覺明顯變輕澆透水,隨著花生的生長,一段時間後,花生小苗的子葉就能長出,之後可以適當追肥,等著採收花生就行了。
㈢ 怎樣種植花生
所需材料:花生種子、花盆、紙、土壤、噴霧器。
具體步驟:
1、花生的生長期很長,往往需要100-130天的無霜期才能成熟。如果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最好是在最後一次下霜的約一個月前將花生種到室內。如果生活在溫暖的南方地區,要麼在最後一次下霜後,直接將花生種到室外,要麼就在最後一次下霜的前幾個周將植物種到室內。
高效低毒:盡量選擇高效低毒的注冊花生種衣劑,效果更好,出苗更安全混合順序:先將拌種劑倒入容器中,加入少量水攪拌;然後倒入拌種肥,拌勻,拌入花生種子;加水:在拌種劑能使種子混合均勻的前提下,加水越少越好。一般加100公斤種子,包衣液(拌種劑、拌種肥、加水)不超過1.5公斤。如果加水量過大,很容易使皮膚起皺紋,起皮;拌種時間:無論是人工拌種還是機械拌種,拌種劑都能把種子拌均勻。攪拌時間越短越好。比如內置橡膠軟管的花生專用滾筒拌種機,從入口倒出葯液。倒的時候要左右倒,這樣攪拌20-30秒就能倒出100斤左右的花生。
㈤ 種植花生想要預防蟲害,在拌種時該掌握哪些技巧
在種花生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備工作,鏟除掉種植地上草皮,通過大陽暴曬後,把草皮收集起來,然後在草皮上面鋪蓋上泥土,點火焚燒,地方方言稱作「火土灰」。所以地下害蟲成為了制約花生高產穩產的一大障礙。根據新鄉市植保站的調查,花生地下害蟲的種類主要有蠐螬、螻蛄、金針蟲、新黑地珠蚧等。殺蟲的同時要注重病害的防治,即拌種劑一定要有優秀的殺菌劑,最好能夠加入種子專用拌種肥。
種花生拌種一般,用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呋蟲胺等防治害蟲。目前好多花生葯肥,如河南遠見的毒死蜱花生葯肥等。花生對於地質土壤的相求相對較高,在花生種植的而選擇上,宜選擇地勢較為平坦且排水能力強的沙壤土地。選對拌種劑的配方。目前市場上花生拌種劑五花八門,給種植戶推薦一個高效低成本的花生拌種劑的配方,既能防治地下害蟲也包括苗期的蚜蟲,同時又能預防死苗爛根的配方。拌種最好的原則就是「低濃度的毒(葯劑),高效的效果」。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到整個的農資店裡面去,這樣才是正規的渠道,可以很好的保證拌種葯劑的有效性,這是一個基礎。
㈥ 種花生的四個步驟
怎樣種花生好?在農村,種花生一般農民並不陌生,但怎樣種好花生卻是一道難題,要使品質好,產量高,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究竟怎樣種好花生呢?
第一,土地的選擇。花生喜歡土壤疏鬆,含腐殖質高,土壤墒情適中,排水濾水性能良好的沙質土壤。種植地周圍開闊,無高大的樹木和建築物遮擋太陽光,向陽性好,通風透氣優良,地勢比較高,不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方,喜歡非重茬的生土地。
第二,肥料的配用。花生施肥的基本原則是,應該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適當追肥;追肥以苗肥為主,巧施花肥。①拌種肥。在花生播種時,使用每千克花生種子加2克鉬酸銨,用少量的水溶化後邊噴邊拌,效果較好。
②基肥的施用。花生適宜有機肥作其肥,如廄肥、堆肥、土雜肥,腐爛發酵熟透的家禽家畜糞肥等等有機肥,每畝2000~4000斤。在鹼性土壤、中性和微酸性土壤,每畝適合使用過磷酸鈣20~30斤,鉀肥可以使用氯化鉀或者使用硫酸鉀,每畝使用10~20斤,適應使用氮肥,一般每畝使用碳酸氫銨30~40斤。一般性土壤易缺硼肥、鉬肥,喜歡鈣肥。硼肥是促進花生開花和結果;鉬肥是花生的根瘤菌固定氮元素營養過程中非常難得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使花生根系更好地利用氮元素營養,增加葉綠素含量,促進固氮,促進花生的生長發育,增加植株的果莢數和百果重,減少空果程度,提高品質和產量;鈣肥能增強對氮肥的代謝,促進根系和根瘤菌的形成與發育,促進果莢的飽滿度,減少空果,提高飽果程度,鈣還能調節土壤酸鹼度,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動。
③追肥苗肥。苗肥能夠促進花生植株的過早生發、幼苗健壯、枝繁葉茂,從而促使開花結果,增加產量。一般在開花前追施,數量宜少,每畝氮肥10斤,或者優質的廄肥500斤,過磷酸鈣20斤,硫酸鉀6斤深施。④追施花肥。花肥在開花後追肥,不需施氮肥,只需追施磷、鈣肥,每畝使用過磷酸鈣20~30斤,細小的家禽家畜糞300~500斤深施。⑤葉面噴肥。在花生下針後葉面噴肥,有利於營養物質向果莢運轉貯存,增強果實飽滿度,提高產量。通常噴霧2~3%過磷酸鈣浸出液、0.1~0.2%硫酸鋅、0.05~0.1%硼砂溶液液噴霧2~3次,每隔7~10天噴1次,每畝噴肥液100~200千克。
第三,種植的密度。花生種植密度是防治病害和促進生長發育以及提高產量的重要方法。一般視種植環境、土壤肥力等等情況決定。貧瘠土地可以10×15㎝,中等肥力土地可以12×18㎝,肥沃土地可以稀一些,按20×25㎝播種。具體稀密度,可按照實際情況調節。
第四,病蟲害防治。花生蟲害要注意防治花生蚜和根線蟲危害,可以使用吡蟲啉、辛硫磷等農葯防治。病害一般有青枯病、黑斑病、褐斑病、銹病、白絹病等等病害,除青枯病外,可以使用多菌靈、百菌清、粉銹寧等等殺菌劑防治。
花生怎麼種植:
選擇顆粒大,飽滿,外皮顏色鮮亮,沒有病害,外皮無傷痕的種子,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時間2-3天。
曬種後種子出芽期提前,播種前十天,可以去掉花生外殼,播種前用花生專用的葯劑拌種。
花生種植主要是起壟種植和平地種植,建議起壟種植,起壟高度在12~15公分,單雙行根據地塊選擇,起壟可以有效減輕澇害、病害,且有利於花生下針。
起壟種植,壟高十公分,壟距大概80公分,在壟上挖穴,距離大概控制在20公分,每個穴種植兩顆種子,種植深度為3公分,種植後半個月左右檢查出苗情況,及時補苗。
水肥管理:
在花生種植20天後,可以開溝撒肥,一畝地使用復合肥35斤,促進花芽分化。
種植後45天花生開始開花,進入結莢期,一畝地使用復合肥30斤,結合葉面噴施0.4%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間隔十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可以促進花生的飽滿。
花生如果遇到乾旱及時的澆水,花生的生長各個階段,避免出現乾旱的情況,如果雨水過多,要及時的排水預防發生腐爛和感染病菌。
㈧ 花生要怎麼種
1、選種: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因飽滿的種子吸水膨脹後容易將果皮撐開,利於出苗。兩個仁的果要掰開。
2、浸種:用40-50℃的溫水浸泡10小時或用冷水浸泡24小時,使種子吸足水,然後播種。
3、播種:春播以4月上中旬為宜,夏播則越早越好。播種時要掌握好深度。一般以5厘米為好。播後要壓實,以免出苗時把殼帶出地面,影響幼苗和第一對側枝的生長。
4、密度:應根據地力、品種靈活掌握,一般春播小粒花生7000穴l-2p,大粒花生5000至6000穴;夏播花生要比春播每畝增加1000穴以上,每穴2至3粒。
5、清棵:幼苗出土後,兩片葉展時,要進行清棵蹲苗,以促進第一側枝生長,使之早開花、早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