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胎時代,倆寶頻頻過招,家長怎麼辦
有家長問:家有倆男寶,一個四歲,一個一歲半,每天因為各種小事打架,有時候不說話,光憑氣場和眼神就能打起來,請問老師,這種情況可以如何改善?
現在很多家庭有了兩個或更多個孩子,面對倆寶之間的頻頻過招,家長在教養中該做到哪些?
怎樣減少大寶嫉妒情緒?
通常,小寶的到來,很容易引起大寶的嫉妒心理,特別是當大寶是六歲以下的幼兒時。那麼如何幫孩子很好地處理這種嫉妒情緒?
首先,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小,您可以委婉地替他說出。說出後,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情緒、它很正常、媽媽很理解你的感受。此外,做好下面幾點或許會有幫助:
一、盡量不要將大寶送出去由他人照料
很多家長打算要二胎,但由於精力有限,計劃將大寶送去老人家裡由老人帶,自己好安心照料新生兒。但是,這樣做,非常容易讓本來就有嫉妒心理的大寶,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猜疑:媽媽不要我了,媽媽對我的愛減少了。還有些家長想:既然老大有些嫉妒,而小寶又年齡小,只有喂養任務,那不如多讓保姆或老人照顧小寶,自己多帶大寶。這樣似乎解決了大寶的嫉妒問題,但媽媽與小寶間的親子連接又會受到影響—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後,跟媽媽間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系,究竟有多重要!
所以,最好請人來家裡幫忙,而不是把大寶單獨交出去。可以請阿姨做家務,或把老人接到家裡來,使得兩個孩子仍然都在父母的照料之下。對於孩子來說,從第一時間起,就有手足間的各種互動體驗,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親情感受。這種全家人共同面對一個新情況、共同解決問題、互相幫助支持的家庭經歷,將是孩子可以珍藏一生的親情回憶。
二、鼓勵大寶與父母一起為迎接小寶而做准備
如果您家二寶還未出生,您可以鼓勵孩子加入自己,一起為迎接弟妹而做准備。這樣,我們使得孩子參與進來,當孩子有所投入之後,他也會更自然地珍惜自己和爸媽的付出,認同自己作為哥哥或姐姐的角色。參與的程度,要依大寶的年齡而酌情。
三、「媽媽也曾經給了你同樣的愛」
媽媽可以多與大寶分享當年他小時候的事兒。給大寶看看當初的照片和錄像。讓他清楚,現在對小寶的各種呵護照顧,媽媽當初也是同樣對待他的,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和同理心,也可以讓孩子重溫當小寶寶的感受,滿足大寶的心理需求,補足了媽媽的愛,然後,他就可以出發,去更好地當哥哥或姐姐。
四、關注大寶的情緒,不等於對他沒有任何要求
有了小寶寶,有些家長似乎心裡總有一些對大寶的歉疚感。而這時,如果大寶三至五歲,也正好是處理不好情緒、容易發脾氣的階段;於是,家長就對大寶沒有任何要求,一味地縱容讓步。
我們需要明確幾點:即便沒有小寶寶,孩子在六歲以下也都會有各種情緒問題,都需要家長好好引導。家長要清理好自己的內心——有小寶是好事、喜事,不論大寶怎樣反應。這不是讓我們對大寶虧欠的事情。他要學會接受這個新的事實。對於四歲以上的孩子,我們有要求、有界限,這才是幫他成長。我們不要讓自己的縱容妨礙孩子的成長。
五、給大寶心理「加油」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多參與他的游戲、多認同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他安排有趣的活動等等,而不是通過對他放鬆要求和過度滿足。如果大寶真的對小寶寶特別有抵觸情緒,那麼家長要反思,在之前這幾年對大寶的教養哪裡需要改善。通常,如果家長給孩子的愛很充分,孩子心裡就會有很多愛可以「支付」,給弟弟妹妹、給他的玩偶、給小朋友、給家人!
怎樣減少兩個孩子發生爭執和沖突?
一、關照大寶情緒
比如,在物品、活動的安排上,多考慮他的需求。得到家長這樣關照的孩子,不會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小寶寶取代了。這樣他會更安心做哥哥姐姐,把父母對他的關愛,傳遞給弟弟妹妹。
比較年幼的孩子,在爸媽有了小寶寶後,甚至會在各方面表現得比自己年齡小半歲,就是有「退行」表現。他似乎也渴望當一回小嬰兒。這時,家長不要總是說:你是大孩子了,你都是哥哥或姐姐了??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我們一定要記得他的年齡,他真的仍然還是小幼兒,他的能力並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寶寶就一下子有怎樣的飛躍。與其總是說「你都是哥哥姐姐了」,不如我們把這句話做出來—做好第一條,當真給他哥哥或姐姐的地位和「特權」。
二、避免比較兩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學會去欣賞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每個孩子。比如,平等不一定就是均等。我們給孩子的物品或活動安排,要有兩人一樣的,也要有兩人不同的。我們跟孩子,既有全家一起活動的時間,也有分別單獨共處的時間。
兩個孩子爭搶,有時他們所爭搶的,只是家長的偏愛和關注。所以,我們要從最初就讓他們明白這樣兩點:或許方式不同,但爸媽同樣愛他們每個人;他們任何一個也不能獨占爸媽的愛。他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他們要共享爸媽的愛。
切忌用一個孩子來教育另一個孩子。許多家長把這作為很便利的一種管教方式。但是,這樣做比較會鼓勵孩子間的對立和競爭,而且,家長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們倆都是獨特的個體,沒有可比性!有研究發現,如果家長總是誇獎子女中的一個,那麼,另一個孩子往往會有意(有時是潛意識里故意)去做與對方相反的一面—這成了他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他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
三、教給每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愛對方
中國古人說「兄道友,弟道恭」,意思就是,老大因為能力強,所以除了有「特權」和地位,還要對弟弟妹妹多承擔、多謙讓、多帶領呵護;排行小的孩子,除了受到大家更多的照顧也要多學習、多尊重哥哥姐姐。這樣,兩個孩子,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尊重對方、愛對方。
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每個孩子,都應對手足心存敬意和謝意——他們的存在,讓孩子有了更多的親情陪伴、更多學習交往、解決問題以及提高情商的機會,有了更多美好的童年回憶!
四、利用沖突,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孩子間的爭執,家長的著眼點不要只局限於誰對誰錯上,要想辦法利用沖突事件,幫助孩子發展在他的年齡段可以發展的一些能力。
當兩個孩子哭著來告狀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分別說出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要求或期望。當兩個孩子都講清並聽到對方的想法之後,再鼓勵他們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如果家長著眼於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那麼過一段時間,孩子也稍大一些時,再有爭執,家長可以給他們空間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第一時間就參與、裁決。這樣,孩子們逐漸可以學會,遇到沖突不是告狀,而是自己想辦法。手足間的每一次小沖突,都是你幫他們學習交往和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怎樣處理好手足競爭?
處理好手足競爭,先看兩個孩子的年齡差。
研究發現,兩個孩子間的年齡差,對於他們形成怎樣的關系和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年齡差較大的孩子間,競爭通常不是特別激烈,他們更容易有較多的關愛和較強的情感紐帶。
對於年齡差比較小的兩個孩子,家長要知道,當家裡迎來新的小寶寶時,老大也仍然是個小寶寶。他甚至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真的搞清——這個新寶寶不是哪天就送走,而是將永遠住在這里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的危機感,或許會持續很久,讓老大必須緊張地捍衛自己的地位,吸引爸媽的寵愛。
對於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間的競爭和爭寵,家長可以注意這些:
一、不貼標簽
多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我們不給每個孩子貼標簽。我們愛的是每個孩子本身,而不是他們的表現。
二、對待孩子適當有區別
我們給兩個孩子的物品和活動,不要總是一樣的,而是要區別對待。他們可能學不一樣的才藝,鼓勵他們有不同的愛好。他們都需要從小就明白—他要做他自己。
三、與每個孩子有單獨相處的時間
父母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是他們可以給孩子加油的好辦法。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他在父母心中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家長在兩個孩子有沖突時,改變「護大還是護小」這樣的思路。我們不是要護著哪個孩子,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年齡階段、能力水平、性格特點,來提出與之相符的要求,幫助他成長。
兩孩的教養,看起來很復雜,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學會接納每個孩子,愛這個獨特的他,而不是愛你理想中的小孩,愛你理想中的某種表現;如果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給每個孩子以支持,來幫他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好這一切。
我們以同樣的量、不同的方式,愛著每個孩子。相信,孩子們也會以同樣的量、以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愛著我們。
❷ 二胎家庭該怎麼安排兩個孩子的作息有什麼辦法
引言:二胎家庭安排兩個孩子的作息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如果大寶已經和父母分房睡了,可以繼續讓大寶在自己房間睡。如果大寶還不能和父母分房,可以給大寶放在拼接床上睡。有的家長非常喜歡孩子,生完大寶以後感覺家裡還是冷冷清清的,所以又生了二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怎麼安排兩個孩子作息吧。
這種情況下二胎爸媽最好購買一個拼接床,放在自己的房間,和大床拼接起來就像是一體床一樣。讓大寶單獨睡在拼接床上,這樣既可以照顧大寶,又可以同時照顧二寶了。大寶一般睡著以後很難被吵醒,所以在睡覺的時候,父母可以先給大寶哄睡,然後再給二寶哄睡。反過來先哄二寶睡的話,可能會被大寶吵醒。等二寶長大到一歲左右就省事兒了,可以同時給兩個寶寶講睡前故事,不用一個一個地哄睡了。
❸ 二胎家庭的教育,該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
什麼事情都是平均的。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也會增加了孩子的數量,但是對於二胎來說,做到平均均衡,這是比較難的意見事情,讓很多的家長感覺非常的頭疼,那應該怎樣做呢?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有時候不一定是孩子的錯誤,咱們也要找找家長自身的原因,家長有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是否消防我們。
❹ 二胎家庭教育的對策
(一)營造溫馨和諧的情感環境
幼兒喜歡模仿,受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影響,他們不僅從成年人身上學習知識和生活經驗,還會學習他們愛人的方式。因此,作為家長,有義務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讓其感受到親情、關心和愛護,從而形成健康且穩定的情緒。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環境中,家庭中的溫馨、同伴的輕松平等、社會上的互助友善等關系,都能夠讓幼兒明顯感受被關愛及相互關愛,進而得到較好的安全感,其社會能力也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基於此,筆者認為在二孩家庭中,家長尤其需要為幼兒營造溫馨和諧的情感環境,使兩個幼兒之間相互關愛,並且用自身的行動去感染幼兒,使其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這樣兩個孩子都能夠在模仿家長言行的過程中互相關心對方,尤其是頭胎幼兒會非常愛護二孩,使他們之間的情感升溫。同時,家長為幼兒營造的溫馨和諧情感環境,也能夠有效疏導頭胎幼兒的心理情緒,減少二孩出生對其生活、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因此,在二孩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為幼兒營造溫馨和諧的情感環境。
(二)幫助幼兒准確地定位角色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理解每一個角色的真正含義,是承擔角色責任的重要開端。但是,幼兒對不同角色的意義不夠了解,還沒有把握不同角色的能力,也就不能順利轉化自身的角色,他們更加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對於二孩家庭中的頭胎幼兒,家長要提前告知弟妹即將來到這個家庭中,是家庭中的新成員,而他們的身份也將變成哥哥姐姐,此時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頭胎幼兒認識哥哥姐姐的角色意義,使其提前適應自己的新身份。例如:家長和頭胎幼兒一起玩「娃娃家」的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扮演哥哥姐姐,留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體驗、理解和適應身份的變化。同時,二孩也應該給予其獨立的空間,使其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降低二孩的依賴性,使其自信、快樂地成長。在二孩家庭的教育中,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在家長和幼兒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他們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多與頭胎幼兒進行有效溝通
在二孩家庭中,由於二孩的到來,家中的長輩忙於照顧二孩的生活,有時會忽視與頭胎幼兒的溝通和教育,導致頭胎幼兒內心產生不平衡感,甚至會對弟妹的到來而感到不愉快,這時就需要家長關注頭胎幼兒的心理變化,對其進行教育。以筆者接觸過的一名幼兒為例,他的媽媽在備孕二胎時,為降低長子的心理負擔,使其能夠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哥哥,不僅在情感、物質和思想上做工作,還專門購買繪本《我要當哥哥了》,進行親子共讀,並講述媽媽自己小時候和舅舅相處的趣事、以及爸爸和姑姑小時候一起玩游戲等,讓他逐漸意識到有個弟弟或是妹妹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妹妹出生之後,哥哥還是不開心,認為媽媽的關心、愛護都被妹妹搶走了。於是,這位媽媽經常與他談心、溝通,說一說他小時候的趣事,講講媽媽是怎樣照顧小時候的他。就這樣哥哥越來越愛妹妹,甚至在大人比較忙的時候能夠主動照顧妹妹。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二孩的家庭教育中,與頭胎幼兒溝通對於兩個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❺ 生二胎如何安撫第一個孩子 如何教育兩個孩子
1、耐心引導大孩子的情緒與心理,讓大孩子有「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
2、多留一點空間給兩個孩子,家長不要事事都插手,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好好磨合;
3、父母對待兩個孩子要一視同仁,讓兩個孩子不會有被冷落的感覺,這樣有助於他們以更平和友好的心態去相處;
4、當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家長不要刻意去批評哪個孩子,最好是從中引導,讓兩個孩子彼此交流,從而化解矛盾。
總的來說就是端正理念。端正理念就一句話:「自然就好」。怎麼做才自然?就是在孩子需要你關注、安慰、鼓勵的時候,都會發現你就在身邊,就在和他互動,內心獲得滿足。這樣做難不難?盡心盡力,少批評多展示你的溫柔和藹,多為兩個孩子之間建立溝通渠道,你包容孩子的小性子孩子之間也就學會互相包容。
另外不僅教育要有方法,早教識字教育也很講究方法,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體的軟體,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體。【貓,小帥,識漢字】中的圖片演化漢字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讓孩子感知世界同時學習知識,這種學習方法 思維能力 對以後繁重學習任務有重大幫助。
❻ 二胎家庭中父母教養方式
二胎家庭的父母教養方式,直接關系著孩子基礎教育問題。那麼針對二胎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提升教養方式,培育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及綜合素養;通過對二胎家庭父母教育方式方法展開分析,就二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闡述如何進行父母教養方式的轉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二胎家庭父母教養方式心理健康綜合素養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政策推動了二胎政策的實施,令「全面放開二胎」成為社會民眾熱議的話題。但開放二胎政策的背後,仍有一系列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父母是否要生,如何面對生育二胎之後家庭成員結構的調整,如何面對二胎之後家長關注焦點的變化導致的家庭矛盾,這些問題不僅直接關繫到家庭教育的效果,還聯繫到社會秩序等更高層面的內容。面對二胎政策,如何做出有效的應對,是所有目前准備迎接二胎和已經有二胎的家庭所需要直面的問題。
❼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孩子
二胎家庭教育問題
心理學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同胞競爭」,說的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的微妙關系。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提示不管是父母的愛,還是個人的表現,有了兩個或是兩個以上孩子之後,他們之間必然會有比較和競爭。
二胎家庭,這些現象你們有嗎
常見表現:
(1)叛逆,做錯事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因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二寶的身上,大寶會很不適應,她有可能會變得叛逆,做各種錯事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讓大家花費心思來管她。只要自己不聽話媽媽就會來管教,反而變得
(2)哭鬧,來發泄不滿
年齡小一點的大寶有可能一遇到事情就哭鬧,煩躁,來表現自己的不安全感
(3)對自己的東西變的很偏執
有了弟弟之後,很多東西都要和弟弟一起分享,所有大寶有可能會變得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偏執,不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玩。
(4)有可能會乖的可怕
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提醒有的內向的大寶可能會變的更乖,來贏取別人的贊揚,雖然這樣對於大人來說是極好的,但是這也是不正常的一種表現,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就應該是不需要隱忍的,孩子隱藏自己的想法而一味去迎合大人,時間久了會造成孩子心理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抒發同樣會產生心理問題。
(5)有可能會去欺負老二
有的孩子可能會去掐弟弟妹妹,或者蹂躪弟弟妹妹的臉蛋,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一旦被父母發現批評就會否認或者更加欺負弟弟妹妹。
❽ 聰明的家長有了二胎後,會如何處理倆個孩子的關系
有的網友甚至想請這位人大代表到家裡看看什麼叫雞飛狗跳……。雖說多一位家庭成員,有矛盾的幾率就大一些,但是只要管理教育方法得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姐妹和樂的願景還是容易實現的。下面這些方法值得借鑒!
❾ 二胎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二孩家庭平衡愛,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不要所有的過錯都歸於某一個孩子身上,也不要在一個孩子面前經常批評打罵另一個孩子,更不要隨便拿兩個孩子作對比,這會讓孩子感覺心理失衡。平時要教會孩子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包容。在照顧一個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忽略對另一個孩子的關心照顧,否則,這種冷落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