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0kv電纜故障探測方法
1、10kV線路故障分類
1.1 速斷
故障范圍在線路上端,由三相短路或兩相短路造成。
主要原因有線路充油設備(如油斷路器、電力電容器、變壓器等)短路、噴油,春季鳥巢危害、雨季雷電、暴風雨的影響、電桿拉線被盜破壞、伐樹砸住導線等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
1.2 過流
故障范圍在線路下端,由用電負荷突然性增高,超出了線路保護的整定值或三相短路或兩相短路造成。原因基本同上。速斷、過流由於故障范圍較小,故障原因清晰,所以查找起來比較容易。
1.3 接地
全線路范圍內均可發生此類故障,基本上可分為永久性接地和瞬時性接地2種。主要原因有斷線、絕緣子擊穿、線下樹木等原因導致多點泄漏。接地故障由於范圍較大,故障原因不明顯,有時必須藉助儀表儀器才能確定故障原因。2、根據保護動作特點判斷線路故障性質和地段
1、一般情況下,線路跳閘重合成功,說明瞬時性故障,鳥害、雷擊、大風等,重合不成功,永久性故障,倒桿斷線、混線等。
2、如果是電流速斷跳閘 ,故障點一般在線路的前段;如果是過電流跳閘 ,故障點一般在線路的後段。
3、如果是過電流和速斷同時跳閘,故障點一般在線路的中段。
在事故巡線時,除重點巡查大致地故障范圍外,其他地段也要巡查,以免遺漏故障點,延長事故處理時間。
10kV線路故障快速查找
線路故障停了電,保護動作巧判斷;
速斷動作查前端,約為全長數一半;
過流動作值較小,故障較遠在後邊;
速短過流同跳閘,故障位於線中間。
3、10kV線路接地故障及處理
線路一相的一點對地絕緣性能喪失,該相電流經過由此點流入大地,這就叫單相接地。
農村10kV電網接地故障約佔70%。
單相接地是電氣故障中出現最多的故障,它的危害主要在於使三相平衡系統受到破壞,非故障相的電壓升高到原來的√3倍,很可能會引起非故障相絕緣的破壞。
10kV系統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
3.1 線路接地狀態分析
1、一相對地電壓接近零值,另兩相對地電壓升高 √3 倍,這是金屬性接地
(1)若在雷雨季節發生,可能絕緣子被雷擊穿,或導線被擊斷,電源側落在比較潮濕的地面上引起的;
(2)若在大風天氣此類接地,可能是金屬物被風刮到高壓帶電體上。或變壓器、避雷器、開關等引線刮斷形成接地。
(3)如果在良好的天氣發生,可能是外力破壞,扔金屬物、車撞斷電桿等。或高壓電纜擊穿等。
2、一相對地電壓降低,但不是零值,另兩相對地電壓升高,但沒升高到√3 倍,這屬於非金屬性接地
(1)若在雷雨季節發生,可能導線被擊斷,電源側落在不太潮濕的地面上引起的,也可能樹枝搭在導線上與橫擔之間形成接地。
(2)變壓器高壓繞組燒斷後碰到外殼上或內層嚴重燒損主絕緣擊穿而接地。
(3)絕緣子絕緣電阻下降。
(4)觀察設備絕緣子有無破損,有無閃絡放電現象,是否有外力破壞等因素
3、一相對地電壓升高,另兩相對地電壓降低,這是非金屬接地和高壓斷相的特徵
(1)高壓斷線,負荷側導線落在潮濕的地面上,沒斷線兩相通過負載與接地導線相連構成非金屬型接地。故而對地電壓降低,斷線相對地電壓反而升高。
(2)高壓斷線未落地或落在導電性能不好的物體上,或線路上熔斷器熔斷一相,被斷開地線路又較長,造成三相對地電容電流不平衡,促使二相對地電壓也不平衡,斷線相對地電容電流變小,對地電壓相對升高,其他兩相相對較低。
(3)配電變壓器燒損相繞組碰殼接地,高壓熔絲又發生熔斷,其他兩相又通過繞租接地,所以,燒損相對地電壓升高,另兩相降低。
4、三相對地電壓數值不斷變化,最後達到一穩定值或一相降低另兩相升高,或一相升高另兩相降低
(1)這是配電變壓器燒損後又接地的典型特徵
某相繞組燒損而接地初期,該相對地電壓降低,另兩相對地電壓升高,當燒損嚴重後,致使該相熔絲熔斷或兩相熔斷,雖然切斷故障電流,但未斷相通過繞組而接地,又演變一相對地電壓降低,另兩相對低電壓升高。
(2)平時就存在絕緣缺陷的絕緣子,首先發生放電,最後擊穿。
5、一相對地電壓為零值,另兩相對地電壓升高√3倍,但很不穩定,時斷時續,這是金屬性瞬間接地的特徵
(1)扔在高壓帶電體上的金屬物及已折斷變壓器、避雷器、開關引線,接觸不牢固,時而接觸時而斷開形成瞬間接地。
(2)高壓套管臟污或有缺陷發生閃絡放電接地,放電電弧是斷續地,形成瞬間接地。
㈡ 電纜故障測試儀的故障點怎麼找
當輸電線路發生事故、障礙和異常後,線路運行維護人員應及時准確地查找故障點,判明事故原因,消除缺陷,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實現多供電供好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輸電線路常見的故障類型有單相接地、兩相短路、三相短路、兩相接地短路和三相接地短路。造成上述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包括絕緣支撐件污閃、擊穿及爬、放電,鳥害、蛇害以及其它小動物災害,樹障,倒桿、斷線和外力破壞等。
故障點的查找要做到細致認真,根據故障現象和氣象條件、設備健康水平判明故障類型,再由故障類型分析事故原因,最後由可能的事故原因有針對性的確定故障區域,然後查找故障點。
在平時的運行維護中,線路運行管理部門應根據設備狀況、沿線地形、周圍環境及氣象條件等,對線路劃定特殊區域,特殊區域一般包括污穢區、雷擊區、洪水沖刷區、風害區、鳥害區、線條振盪區、地面沉陷區、復冰區及易受外力破壞區等。這種方法早已過時,我公司生產的HZ-TC電纜故障測試儀採用時域反射(TDR)原理測量電纜故障的距離。對於低阻、開路故障,儀器向被測電纜發射一系列電脈沖,有故障的電纜會在故障點產生一個反射信號(如果沒有電纜故障,反射為電纜全長);對於高阻故障,給電纜上加一沖擊直流負高壓,使故障點產生反射脈沖。我們根據發射脈沖和反射脈沖的時間差及電纜中電波的傳播速度,可測出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迅速准確,節省人力物力,節省維護成本。
同時在故障查找過程中要「三勤」,即「腿勤、嘴勤、腦勤」。「腿勤」就是不怕走路,巡線查看到位,不走過場,不走馬觀花。「嘴勤」就是多向周圍的住戶、行人和群眾詢問故障發生時是否聽到什麼異常聲響,看到什麼亮光或火花等,尤其是在一些可能發生故障的特殊區域更要不厭其煩,多說多問。「腦勤」就是多動腦子想問題,分析問題。有了「三勤」,我們按照「一看、二聽、三問、四檢測」的方法,遵照線路運行維護規程逐項逐條的進行,便能很快將故障點查找出來。「看」就是要認真察看輸電設備桿塔、導線、瓷瓶、接地引下線等有無異常,「聽」就是仔細的聽輸電設備是否有異常聲響發出,「問」就是向群眾了解詢問,「檢測」就是用電氣儀表、儀器檢驗測量輸電設備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缺陷。
㈢ 電力線路安全檢查包括什麼
1。架空線路的安全檢查
對廠區架空線路,一般要求每月進行1次安全檢查。如遇大風大雨及發生故障等特殊情況時,還需臨時增加安全檢查次數。架空線路的安全檢查應重點檢查以下項目:
1.1電線桿子有無傾斜、變形、腐朽、損壞及基礎下沉等現象。
1.2沿線路的地面是否堆放有易燃易爆和強腐蝕性物質。
1.3沿線路周圍,有無危險建築物。應盡可能保證在雷雨季節和大風季節里,這些建築物不致對線路造成損壞。
1.4線路上有無樹枝、風箏等雜物懸掛。
1.5拉線和板樁是否完好,綁托線是否緊固可靠。
1.6導線的接頭是否接觸良好,有無過熱發紅、嚴重老化、腐蝕或斷脫現象;絕緣子有無污損和放電現象。
1.7避雷接地裝置是否良好,接地線有無銹斷情況。在雷雨季節到來之前,應重點檢查。
2.電纜線路的安全檢查
電纜線路一般是敷設在地下的,要做好電纜的安全運行與檢查工作,就必須全面了解電纜的敷設方式、結構布置、走線方向及電纜頭位置等。對電纜線路一般要求每季度進行1次安全檢查,並應經常監視其負荷大小和發熱情況。如遇大雨、洪水等特殊情況及發生故障時,還須臨時增加安全檢查次數。電纜線路的安全檢查應重點檢查以下項目:
2.1電纜終端及瓷套管有無破損及放電痕跡。對填充電纜膠(油)的電纜終端頭,還應檢查有無漏油溢膠現象。
2.2對明敷的電纜,應檢查電纜外表有無銹蝕、損傷,沿線掛鉤或支架有無脫落,線路上及附近有無堆放易燃易爆及強腐蝕性物質。
2.3對暗設及埋地的電纜,應檢查沿線的蓋板和其它覆蓋物是否完好,有無挖掘痕跡,路線標是否完整。
2.4電纜溝內有無積水或滲水現象,是否堆有雜物及易燃易爆物品。
2.5線路上各種接地是否良好,有無松動、斷股和銹蝕現象。
3.車間配電線路的安全檢查
要搞好車間配電線路的安全檢查工作,也必須全面了解車間配電線路的布線情況、結構形式、導線型號規格及配電箱和開關的位置等,並了解車間負荷的大小及車間變電室的情況。對車間配電線路,有專門的維護電工時,一般要求每周進行1次安全檢查,其檢查項目如下:
3.1檢查導線的發熱情況。
3.2檢查線路的負荷情況。
3.3檢查配電箱、分線盒、開關、熔斷器、母線槽及接地接零裝置等的運行情況,著重檢查母線接頭有無氧化、過熱變色和腐蝕等情況,接線有無松脫、放電和燒毛的現象,螺栓是否緊固。
3.4檢查線路上及線路周圍有無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異常情況。絕對禁止在絕緣導線上懸掛物體,禁止在線路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5對敷設在潮濕、有腐蝕性物體的場所的線路,要定期對絕緣進行檢查,絕緣電阻一般不得低於0.5ΜΩ。
㈣ 10kv線路接地故障查找方法
線路有支路開關的話,可以斷開開關用兆歐表測量線路對地絕緣電阻,接地的線路肯定是零。
㈤ 電纜故障定位的方法有哪些
當在電纜中的某個局部點處,絕緣已經惡化到發生擊穿的程度,允許電流浪涌到地,該電纜被稱為故障電纜,並且最大泄漏的位置可以被認為是災難性的絕緣故障。在獲得所有間隙並且電纜已經隔離以准備電纜故障定位後,強烈建議遵循固定的攻擊計劃來定位故障。在診斷任何復雜問題時,按照設定的逐步程序將有助於達到解決方案,或者在這種情況下,有效地精確定位故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一般初始分析和測試完成,有兩種類型的電纜故障定位儀器可用:
時域反射計(TDR)
脈沖反射方法,脈沖回波方法或時域反射計是應用於所謂的電纜雷達或TDR的術語。該技術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發,可以連接到電纜的一端,實際上可以看到電纜並測量電纜變化的距離。最初的首字母縮略詞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被應用於檢測遠程飛機的方法,並通過分析無線電波的反射來確定它們的距離和速度。機場雷達系統和警用雷達槍使用這種技術,其中一部分發射的無線電波從飛機或地面車輛反射回接收天線。
捶擊器(浪涌發生器)
這些設備基本上是高壓脈沖發生器,包括直流電源,高壓電容器和某種類型的高壓開關。電源用於將電容器充電至高電壓,然後觸點閉合將電容器放電到被測電纜中。如果電壓足夠高以擊穿故障,則存儲在電容器中的能量通過故障時的閃絡迅速放電,從而在地面產生可檢測的聲音或「重擊」。捶擊器的重要規格是它可以產生的最大電壓以及它為故障提供多少能量。
在聚乙烯電纜開始安裝在地下幾年之後,證據開始浮出水面,由於絕緣層中的「樹狀」,這種塑料電纜長時間高壓捶擊弊大於利。對於PILC電纜而言,情況並非如此,其中通常需要更高的電壓和更多的能量來定位故障而不會損壞電纜。關於EPR的樹木狀況,意見不一。由於這種樹狀況,許多公用事業公司發布了工作規則,降低了用於故障定位的最大允許電壓。
以焦耳(瓦特 - 秒)為單位測量的任何浪涌發生器的能量輸出計算如下:E = V2 C2其中E =焦耳能量,C =電容單位為μf,V =電壓單位為kV以增加「爆炸」故障只有兩個選擇是增加操作員可以完成的電壓或增加製造商必須完成的電容。圖34顯示了典型的4微法脈沖發生器的輸出能量曲線,該發生器在25kV的最大電壓下產生1250焦耳。如果故障定位人員被告知捶擊器的輸出電壓必須限制在12.5 kV(25 kV的一半),則其捶擊器的輸出能量將減少四倍至312焦耳。
在實際的世界中,300到400焦耳是在地面聽到砰砰聲的門檻,沒有聲學放大和很少的背景噪音。如果無法聽到故障的砰砰聲,唯一的選擇是增加電壓以便找到故障,進行修理並重新打開燈。
回復者:華天電力
㈥ 10kv線路接地故障 如何快速查找故障點
1、人工巡線法:
有經驗人員首先分析線路的基本情況。線路環境(有無樹)、歷史運行情況(原先經常接地),判斷可能接地點。
2、分段選線法
如果線路上有分支開關,為盡快查找故障點,可用分斷分支開關、分段開關辦法縮小接地故障范圍。由於絕緣子擊穿形成隱形故障,查找起來比較困難,可通過測量絕緣電阻辦法
3、用鉗型電流表查電纜接地故障或安裝故障指示器
4、用接地故障測試儀查找故障接地
㈦ 電氣線路常見故障
一、架空線路故障
架空線路敞露在戶外,會受到氣候和環境條件的影響。雷擊、大霧、大風、雨雪、高溫、嚴寒、洪水、煙塵和灰塵、纖維等都會從不同的方面對架空線路造成威脅。
當風力超過線路桿塔的穩定度或機械強度時,就會使桿塔歪倒或損壞。這種事故一般是在出現了超出設計所考慮的風速條件時才會發生。如果桿塔因銹蝕或腐朽而使機械強度降低,即使在正常風力下也可能發生這種事故。大風還可能導致混線及接地事故,也可能發生倒桿事故。此外,風力還可能引起導線、避雷線的混線事故。
雨水對架空線路的重要影響是造成停電事故和倒桿。毛毛細雨能使臟污的絕緣子發生閃絡,從而引起停電事故;傾盆大雨又可能造成山洪爆發而沖倒線路桿塔。
雷電擊中線路時,有可能使絕緣子發生閃絡或擊穿。
導線、避雷線覆冰時,不僅加重了導線和桿塔的機械負載,而且使導線弧垂增大,造成對地安全距離不足。當覆冰脫落時,又會使導線、避雷線發生跳動,引起混線。
高溫季節,導線會因氣溫升高,弧垂加大而發生對地放電;嚴冬季節,導線又因氣溫下降收縮而使弧垂減小,承擔不了過大的張力而拉斷。
周圍環境對架空線路安全運行的影響,視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化工廠或沿海區域的線路容易發生污閃,河道附近的線路易遭受沖刷,路邊和採石廠附近的線路易受外力的破壞等。
季節和環境是密切相關的。例如,化工區的線路常在大霧季節或雨雪季節發生故障,河道附近的線路也只在雨汛季節才會受到洪水的損害。
生產排出來的煙塵和其他有害氣體會使廠礦架空線路絕緣子的絕緣水平顯著降低,以致在空氣濕度較大的天氣里發生閃絡事故;在木桿線路上,因絕緣子表面污穢,泄漏電流增大,會引起木桿、木橫擔燃燒事故。有些氧化作用很強的氣體會腐蝕金屬桿塔、導線、避雷線和金具。
此外,鳥類在橫擔上築巢,人們在線路附近開山採石、放風箏,向空中拋物以及線路附近有高大樹木等,都可能造成線路短路或接地。
架空線路的事故雖然大部分是由自然災害造成的,但這些事故並非是不可避免的。對於正確設計和施工的線路,只要電氣工作人員嚴格貫徹執行有關運行、檢修規程,切實做好日常的巡視、維護和檢修工作,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就會有可靠的保證。
為保證架空線路正常運行,應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採取相應的預防性措施。
污閃事故是由於絕緣子表面臟污引起的。絕緣子表面污穢物的性質不同,對線路絕緣水平的影響也不同。一般的灰塵容易被雨水沖洗掉,對絕緣性能的影響不大。但是,化工、水泥、冶煉等廠礦排放出來的煙塵對絕緣子危害極大。煤塵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硫;水泥廠排放的飛塵,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鈣;沿海地區絕緣子表面的污物,主要是氯化鈉。這些物質都降低絕緣子的絕緣水平。空氣越潮濕,危害越嚴重。加強絕緣子清掃,增加絕緣子片數以加大爬電距離,採用地蠟、石蠟、有機硅等防塵性塗料,以及加強巡視、測試和維修,都有利於防止污閃事故。
雷電會給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帶來很大的威脅,為了提高線路的耐雷水平,防止雷擊事故,可以裝設避雷線或避雷針以防止導線直接遭受雷擊;可以安裝管型避雷器,防止雷電侵入波的危害;可以配置自動重合閘,防止雷擊閃絡或其他放電造成停電事故;可以在中性點裝設消弧線圈,以減輕雷擊或其他原因造成單相接地的危險。
架空線路還會遇到洪水、大風、冰雪等原因造成的事故。為了防洪,汛期應加強巡視檢查。必要時,在桿塔周圍打防洪樁,提高桿塔的穩定性。為了防止風害,也應加固電桿,加強巡視檢查和測試,還應調整導線的弧垂,修剪線路附近的樹木,清除周圍的雜物等。為了防止覆冰事故,應加強觀察氣候的變化,如已經覆冰,可採用通電加熱或機械的辦法予以除冰。
二、電纜線路故障
就故障現象而言,電纜故障包括機械損傷、鉛皮(鋁皮)龜裂及脹裂、終端頭污閃、終端頭或中間接頭爆炸、絕緣擊穿、金屬護套腐蝕穿孔等故障。
就事故原因而言,電纜故障包括外力破壞、化學腐蝕或電解腐蝕、雷擊、水淹、蟲害等自然災害和施工不妥、維護不當等人員過失等幾類。
應當指出,這些因素往往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例如,由於電纜長時間過負載運行或散熱不良,造成鉛皮龜裂,並由此引起絕緣浸水,以致發生絕緣擊穿或中間接頭爆炸等事故。
電纜常見故障和防止方法如下:
第一,由於外力破壞的事故占電纜事故的50%,為了防止這類事故,應加強對橫穿河流、道路的電纜線路和塔架上電纜線路的巡視和檢查。在電纜線路附近開挖地面時,應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對於施工中已挖開的電纜,應加以保護。
第二,由於管理不善或施工不良,電纜在運輸、敷設過程中可能受到機械損傷。運行中的電纜,特別是直埋電纜,可能由地面施工或小動物(主要是白蟻)嚙咬受到機械損傷。對比應加強管理,保證敷設質量,做好標記,保存好施工資料,嚴格執行破土動工制度等。
第三,電纜蟲害最多見的是白蟻。白蟻可造成鉛、鋁皮穿孔,從而導致絕緣受潮而擊穿。為此,在電纜四周可噴灑防蟻、滅蟻的化學葯劑。老鼠等小動物嚙咬也會使電纜受到損傷,對此也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第四,由於施工、製作質量差或彎曲、扭轉等機械力的作用,可能導致電纜終端頭漏油。對此,應嚴格施工,保證質量,並加強巡視。
第五,由於質量不高、檢查不嚴、安裝不良(如過分彎曲、過分密集等)、環境條件太差(如環境溫度太高等)、運行不當(如過負載、過電壓等),運行中的電纜可能發生絕緣擊穿,鉛包發生疲勞、龜裂、脹裂等損傷。對此,除針對以上原因採取措施外,還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六,為了防止電纜終端頭污閃事故,對運行中的電纜,應當用專用絕緣工具予以清掃,也可在終端頭套管上塗以防污塗料。在污穢地區,可以採用電壓高一級的終端頭。
第七,由於地下雜散電流和非中性物質的作用,電纜的金屬鎧裝或鉛、鋁包皮可能受到電化腐蝕或化學腐蝕。化學腐蝕是由於土壤中酸、鹼、氯化物、有機體腐爛物、煉鐵爐灰渣等雜物造成的;電化學腐蝕則是由於直流機車及其他直流裝置經大地流通的電流造成的。為了防止化學腐蝕,可將電纜穿在防腐的管道中敷設。對於運行中的電纜,除應定期挖開泥土查看電纜外,還應對土壤作化學分析。為了防止電化學腐蝕,應提高直流電機車軌道與大地之間的絕緣,以限制直流泄漏電流。電纜與直流機車軌道平行時,其間距離不得小於2m,或者電纜穿絕緣管敷設;電纜與地下大金屬物件接近時,也應採取絕緣措施。為了防止電化學腐蝕,電纜鎧裝的電位不得超過1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