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於初學者怎麼樣快速識別心電圖
實習十四 心電圖檢查 ( 一 ) 一、目的要求: ( 一 ) 通過示教了解心電圖的描記方法。 ( 二 ) 初步掌握正常心電圖的各波圖象,了解心電圖的分析步驟及心電圖各波段,:波形測量方法。 ( 三 ) 寫出正常心電圖的正式報告。 二、器材: 心電機一台,分規,正常心電圖及心電圖報告單每人一套。 三、實習安排 : ( 一 ) 輪流看心電圖機操作方法。 ( 約 30 分鍾 ) ( 二 ) 測量正常心電圖,邊分析邊記錄寫出完整報告後,交教師批改。 ( 約 2 個時 ) 四、實習內容: ( 一 ) 心電圖的描記方法: l .被檢查方面的准備: (1)在進行描記心電圖前,讓被檢查者靜卧數分鍾。使全身肌肉鬆弛,在冬天應在比較溫暖的環境內進行,這樣可以減少因肌肉震顫而引起的干擾。 (2)對初次檢查心電圖者,在操作前要作些解釋工作,說明這種檢查是毫不痛苦的,也沒有什麼危險性,以減少和消除心理上的緊張。 (3)被檢查者一般採取卧位,宜用木床。如在鐵床上做,應注意絕緣,使身體不與其他任何金屬導電體接觸,可在床上墊上橡皮或塑料布,亦不能與牆壁和地面接觸,以免受到干擾。 (4)四肢及胸前安放電極的部位,要將皮膚擦洗干凈,並塗上導電液體,保持皮膚與電極良好接觸及導電性能。 2 .心電機的操作步驟: (1) 接好地線,以防交流電干擾並保障病人安全。 (2) 接好導聯線,左手黃線,右手紅線,左足綠線,右足黑線,胸前白線。 (3) 接通交流電源:打開電源開關,將導聯變換器轉至「零」點,預熱 1 - 2 分鍾打開輸入開關。 (4) 定好標准:即加 1 毫伏特電壓可使記錄筆上移 10 毫米為准。如不夠 10 毫米或大於 10 毫米,可用靈敏度調節 ( 增益 ) 調節之。 (5) 關上輸入開關:將導聯變換器轉至 T 處然後開輸入開關,此時可見記錄筆隨心動而擺動,根據需要開記錄開關,即記錄了第 1 導聯心電圖,以後依同法按次記錄 II,Ⅲ , avR 、 avL , aVF Vl -- 6 等導聯。 (6) 記錄完畢後,關上電源開關,在記錄紙上註明姓名,測定時間,導聯等。 ( 二 ) 心電圖的波形及各部分的意義: 正常心臟的活動,其興奮傳導的過程是由竇房結 → 心房 → 房室結 → 房室束 → 左,右束枝 → 蒲肯野纖維 → 心室肌纖維。在每一心動周期內,一個典型的心電圖有 5 個 ( 或 6 個 ) 波自左至右稱為 P 、 Q 、 R 、 S 、 T 及 U 波 ( 如下圖所示 ) ,並可分為下列部分, P - R 間期 QRS 間期、 Q - T 間期,及 P 一 R 段 S - T 段等。 圖 12 心電圖波及間期 1 . P 波: P 波代表心房激動時所產生的電位變化。 P 波的起點表示激動自竇房結達到心房,其終點表示心房全部受到激動,其方向和外形與激動在心房內傳導的途徑有關,其時限表示激動經過心房全部所需的時間。 正常心電圖的 P 波向上,而 aVR' 導聯中 P 波倒置: avL , Ⅲ 及 V 1 V 2 等導聯中 P 波可向上,倒置,或呈雙向: ( 圖 13) 正常向上的 P 波頂部圓滑。 P 波的時限不超過 0.11 秒,其振幅應小於 2.5 毫米。 圖 13 P 波的波型 在心電圖中只要有一個導聯的 P 波超出正常范圍,就代表 P 波有異常,提示心房有病變,若無 P 波常是節律問題。 2 . P - R 間期,心臟的激動經過心房,傳至房室結:再下傳至房室束左、右束支,後傳至兩心室,激動在房室結及房室束中的傳導比較慢,因之 P 波以後有一段間隙才發生心室激動, 自 P 波起點至 Q 1 由波群起點的間隙為 P - R 間期。 P - R 間期表示激動經過心房,房室結,房室束而達心室所需的時間。正常數值為 0.12 ~ 0.20 秒,嬰兒及心跳較速者, P - R 間期可較短。 P - R 間期延長常代表房室傳導阻滯。 3 . QRS 波群 =Q 波是 QRS 波群中第一個向下的波, R 波是 QRS 波群中第一個向上的波,其前面可以無向下的 Q 波, S 波是隨著 R 波之後的向下的波。 QRS 波群代表心室受激動時電壓的變化,其起點表示激動開始達到心室,其終點表示兩心室全部受到激動,其時限表示激動經過心室全部所需的時間,其形狀與激動在心室內傳播的途徑有關。由於心室各部分產生的激動的先後不一,所以 QRS 波群的形成是代表幾個部分激動過程所產生的電壓變化的綜合波。 正常 QRS 波群的時間不超過 0.10 秒。 在標准導聯中,每個導聯的 QRS 波群的振幅的絕對值相加大於 5 毫米,若小於 5 毫米則稱低電壓。胸導聯每個導聯 QRS 波振幅絕對值相加應大於 8mm 。 在胸導聯中 V 1 的 R 波一般不超過 10 毫米, V 5 的 R 波一般不超過 25 毫米,若電壓過高,提示心室肥大。 4 . S - T 段:起自 QRS 波群的終點至 T 波的起點, S - T 段應在零電位線,但可稍向上或向下偏移 ( 向下偏移不超過 0.5 毫米,向上不超過 1 毫米,但在 V 1 V 2 ,導聯中向上偏移可達 3 毫米, V 1 不超過 5 毫米 ) 。若 S 一 T 段上,下偏移超過正常范圍,可見於心臟病變等。 5 . T 波: T 波代表心室激動復原時的電壓變化,在正常情況下, T 波的方向應與 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 如在 aVR 導聯 T 波是倒置的,而 V 5 導聯的 T 波是向上的 ) 。 T 波的振幅在肢導聯一般是 2 - 6 毫米,在胸導聯可能高達 12 - 15 毫米,估計 T 波振幅大小時,應同時注意 QRS 波群振幅的大小,如 QRS 波群振幅小, T 波也小,如 QRS 波群振幅大, T 波也大。一般 T 波的振幅應不小於同一心動周期的 R 波的十分之一。 T 波改變的意義需結合臨床資料加以解釋,一般可見於心肌病變。 6 . Q - T 間期:代表心室激動開始到復極完畢所需的時間,此段肘間隨心搏速率而改變。心率快, Q - T 間期短。而心率慢, Q - T 間期較長。正常范圍是 0.36 - 0.44 秒。 Q - T 間期延長可見於心肌病變。 7.U 波 :U 波是在 T 波之後的一個較低的波,形成機制尚不甚明了。晚近學者多認為此波代表心室傳導纖維的復極,故亦有人稱之為蒲肯野氏纖維的 T 波。一般方向與 T 波一致,應較 T 波為低,通常不超過 0.5 毫米,但 V3 導聯的 U 波有時可達 3 毫米, U 波特別明顯時可見於低血鉀情況。 ( 三 ) 心電圖的測量和分析方法 1. 波幅及時限的測量:心電圖紙上印有一系列大小的方格由橫線和豎線組成。橫線的間隙是 1 毫米, 1 毫米等於 0.1 毫伏,每五條橫線有一較粗的橫線,代表 0.5 毫伏橫線是用以測量心電圖波的波幅即電壓,通常用毫米或毫伏來表示。 ( 圖 14) 。測量時,在基線以上偏動波,均從基線的上緣量至波頂端,其垂直距離就地正向波的電壓,在基線以下的偏動波,則從基線的下緣量至波的最低點,這樣,可除去基線本身的寬度,如要測量波的總電壓,將正負波的絕對值相加即得。 心電圖上豎線的間隔是 1 毫米,相當於 0.04 秒,每五條豎線有一粗線,兩粗線間的時間是 0.2 秒,心電圖各波及段的時限均以秒為單位表示之 ( 圖 14) 測量時,選擇偏動較大的導聯,因為偏動大的波,其起點及終點比較清晰明確,便於測量,測量時限均以波或段的凸面為起止,而不以凹面為起止 ( 圖 15) 。 心電圖的測量用兩腳小分規進行之。 自 R - R 間期推算心率表 77.5 77.5 56 107 34 176 77 78 55 109 33 182 76 79 54 111 32 187 75 80 53 113 31 193 74 81 52 115 30 200 73 82 51 117.5 29 207 72 83 50 20 28 214 71 84.5 49 122.5 27 222 70 86 48 125 26 230 69 87 47 127.5 25 240 68 88 46 130 24 250 67 89.5 45 133 23 261 66 91 44 136 22 273 65 92.5 43 139 21 286 64 94 42 143 20 300 63 95 41 146 19 316 62 97 40 150 18 333 61 98.5 39 154 17 353 60 100 38 158 16 375 59 101.5 37 162 15 400 58 103| 36 166.5 14 42 57 105 35 171.5 13 461 2 .分析心電圖的方法,分析心電圖,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將各導聯心電圖按標准肢導聯,加壓單極肢導聯及胸前導聯排列。檢查各導聯有無技術誤差,電壓標准化是否正確等。所謂電壓標准化,就是記錄心電圖時,調節電流計的靈敏度,當電流計通過 1 毫伏電壓的電流時,記錄筆偏動應為 10 毫米,不足或超過 10 毫米,則會影響波形電壓測量的准確性。 (2) 檢查每個心動周期,是否有 P 波,以及 P 波與 QRS 波群的關系是否正常,以確定心臟的節律究竟屬正常或異常。 (3) 用分規測量 P - P 間隔是否規律,測定時限,計其心率,計算的方法是,將 60 秒除以 P - P 間隔時間,即得每分鍾心率。例如 P - P 間隔為 0.8 秒,則心率二 60÷0.8 = 75 次 / 分。如遇心房顫動等心律不齊,則計 3 秒內的 QR8 波群數,乘以 20 ,即為每分鍾心室率。用同法可測心房率。 圖 14 心電圖紙的電壓線及時間線 圖 15 心電圖波的電壓和時間測量 (4) 檢查 P 波的形態、振幅及寬度,第Ⅱ導聯及 aVF 和 V 1 導聯的 P 波一般較為明顯著重在這些導聯辨認及測量波。 (5) 測量 P - R 間期,在標准導聯中,選擇 P 波寬而明顯且有 Q 波的導聯進行測量,如無 Q 波,則在有明顯 P 波及 QRS 波群最寬的導聯中測量之。 (6) 觀察各導聯 QRS 波群的波形,測量振幅,主要注意 V 1 V 5 , avL 及 aVF 導聯,測量 QRS 時限,以時限最長的導聯為准。 (7) 測量平均電軸,測量時只要求 I 及 Ⅱ 導聯 QRS 波群波幅的代數和查 P 。 45 表即可求出平均電軸的度數。 例見圖 16 ,圖 19 (8) 檢查 S - T 段有無偏移及其偏移程度,以無偏移或上下偏移若干毫米表示之。 (9) 檢查各導聯 T 波的形態,方向及高度,方向以向上,倒置及雙向表示之,高度以正常,低平及平坦表示之。 (10) 測定 Q - T 間期,選擇 T 波較高且終點明顯的導聯測量之。 (11) 根據以上分析所得資料,掌握心電圖改變的主要特徵。做出心電圖診斷。 圖 16 圖 17 I 導聯 QRS 波幅代數和= +6+ ( - 1) = 5 Ⅲ 導聯 QRS 波幅代數和= +1+ ( - 8) = 7 將 5 和- 7 查表可知平均電軸=- 45 0 五、小結:正常心電圖的指標 成人正常值 P 波 電壓:< 0.25MV 時間:< 0.11 〃 P — R 間期 0.12 〃- 0.2 ′ QRS 波群 時限:< 0.10 〃 Q 波:< 0..04 〃 電壓: aVF < 2MV aVR < 0.5MV L 1 +L 2 +L 3 > 1.5MV RV 1 < 1.0MV RV 5 < 2.5MV V 1 R/S < 1 V 5 R/S > 1 RV 1 +SV 5 < 1.2MV RV 5 +SV 1 < 4.0MV Q 波< 1/4R ST 段 上移: V 1 -V 3 < 3cm 其他導聯< 1mm 下移:< 0.5mm T 波 高度應> 1/10R 參考資料:http://netclass.csu.e.cn/jpkc2004/zhenan/jpkc/sxzd/zcxdt/
❷ 檢查心律失常最准確的方法是什麼
心律失常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症狀之一。輕者症狀不大明顯,但體檢時可被發現,重者可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的診斷主要依賴於心電圖檢查以及臨床症狀來診斷。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基本的檢查方法。通過記錄發作時的心電圖,可以初步判斷心律失常的基本類型。但要了解心律失常的發作頻率並鑒別其性質,有時需要做心電圖負荷試驗。功能性心律失常往往在運動過程中消失或不加重,而病理性心律失常會因運動而加重。
對於心律失常的診斷來說,做動態心電圖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動態心電圖是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圖,對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異位心搏起源部位,包括單源性、多源性、發生頻率以及是否伴有心肌缺血等非常有效。
然而,動態心電圖是由計算機借用人工識別心電圖的模式對長程心電數據進行分析,對分析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視性和不透明性。診斷結果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人工介入分析才能獲得完整的臨床診斷報告,當遇到需要大量人工介入分析的復雜心律失常時十分困難。
近年來,動態心電圖分析中多數都裝載了Lorenz散點圖製作系統。在Lorenz散點圖上,發作頻率越高的心律失常越能獲得清晰的圖形。
所以對心電圖難以捕捉的發作性心律失常和動態心電圖分析困難的復雜性心律失常,通過該圖可以提高診斷的准確率。結合散點圖的動態心電圖是檢查心律失常相對最准確的方法。
以上內容就是對檢查心律失常最准確的方法相關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後,對檢查心律失常最准確的方法是什麼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❸ 看心電圖的方法哪幾個更實用
我知道的有以下三種:
一、普通心電圖檢查:臨床應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技術成熟,成本低,普及廣。
二、動態心電圖檢查:是普通心電圖的補充,可晝夜追蹤,信息量大 。
三、運動心電圖檢查:一般在運動中或運動後立即進行,觀察是否有心肌缺血現象,是早期發現冠心病的一種檢測方法, 但是老年人不合適這種方法。
❹ 心電圖檢查是怎樣個檢查法呢大家進,急急急。。
那隻是檢查你的身體問題而已,不用太擔心了,不過要在檢查只前要保持心情。 以下的方法是可以讓你心平氣和的:
1.多看一些讓你思想上得到平靜的書。空閑的時候,不妨看看佛理的書,心理的書,宗教的書和哲學的書,這些書能夠讓你領悟人生,讓你分析任何問題或者面對煩惱的時候,可以看到你從未看到的角度,讓你人生充滿智慧,處之泰然,內心得到平靜。
2.多做一些讓你心平氣和的活動,讓自己壓抑的情感平靜下來。例如:書法,坐禪,瑜伽,畫畫,念經,接近大自然,等等。尤其是坐禪,是能夠幫助一個人驅走煩惱,不被誘惑。
3.多聽一些讓你平靜的音樂,例如:古典樂,佛經,或者沒有歌詞的音樂,最好是聽那些節奏比較慢的音樂,讓自己處於悠閑的處境。
4.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和自己無關的事情,最好是少去理會,這樣我們的煩惱就會減少,不會自尋煩惱。
5.自己的事情也要過濾,有些煩惱是在所難免,一定要去做,有些煩惱則可以避免,沒有必要去做,不要去自找煩惱。
6.凡事都要看開一點,要學會有廣闊的心胸,對任何事情也不要太執著,順其自然,這樣煩惱就能夠減少。
7.自己要身在福中而知福,要知足。多想想自己的福氣,小小的事情都能夠是一個人的福氣,例如:吃飯是福氣,喝水是福氣,走動是福氣,等等。這樣的話,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就會滿足,煩惱自然減少。
8.凡事要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生氣的時候,就想想另外一個角度,也許自己能看到不該生氣的一面,這樣生活就能夠平靜了,煩惱也會減少。
❺ 去醫院查心電圖步驟
掛號(如果是大醫院就掛簡易門診內科,專家號和普號都要排很長時間的隊),到科室讓醫生開心電圖單子,繳費,去心電圖室排隊,做完檢查,等5-10分鍾左右出結果,去科室給醫生看結果。
❻ 心電圖檢測原理與方法
你好!心電圖是通過記錄每一個心動周期心肌生物電的變化,從心房、心室除極和復極過程電位高低和時間長短來了解心律和心肌狀況。每個波段圖由下列各波和波段構成,p波、p-r段、p-r間期、qrs波群、t波、s-t段、u波。
❼ 心電圖檢查運動試驗方法有哪些
運動試驗的方法包括雙倍二階梯運動試驗(現已少用)、蹬車運動試驗和活動平板運動試驗3種。通過運動試驗可誘發心電圖異常(缺血性改變)或心絞痛,或誘發某些類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已有明確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不宜行運動試驗,以免使病情惡化。
❽ 怎樣做心電圖
睡平,全身肌肉放鬆,平穩呼吸,保持安靜,切勿講話或移動體位。除去上衣(女性包括胸衣),要將皮膚擦洗干凈,通常選用75%的酒精擦拭電極安放部位的皮膚,並塗上導電液體,保持皮膚與電極良好接觸及導電性能,在胸口相應位置貼上電極。檢查畢可用衛生紙擦掉導電液體。
1、檢查前:女性檢查者避免穿連衣裙,避免葯物影響,有些葯物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心電圖的結果,例如洋地黃、奎尼西等。由於葯物影響心肌的代謝,人而影響心電圖的圖形。所以,應向醫生講明最近服過哪些葯物,以免誤診。
2、檢查時:檢查時請盡量放鬆,以保證檢查質量。檢查安靜時進行 因肌肉活動都會產生生物電,當啼哭、深呼吸、四肢亂動時,均會影響心電圖的結果。所以應在小兒安靜時進行。必要時可先給病兒吃些鎮靜葯,以防止因其他肌肉活動而引起的干擾。
(8)心電圖的快速檢查方法擴展閱讀:
1、心電圖主要反映心臟激動的電學活動,因此對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的診斷分析具有肯定價值。特徵性的心電圖改變和演變是診斷心肌梗死的可靠實用方法。心肌受損,供血不足、葯物和電解質紊亂都可引起一定的心電圖變化,有助診斷。
2、心電圖紙上的每個小方格,橫格為0.04s,縱格為0.lmV。心率:竇性心律,正常為60-100bpm* 之間,超過10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速,低於60bpm的為竇性心動過緩。在一定范圍內低於或高於正常頻率的,以及輕度的竇性心律不齊,都屬於正常范圍的心律。
❾ 心電圖怎麼檢查
心電圖一般做9導或12導聯AVF是其中一個導聯
T波是心室復極波
T波一般與QRS波群電軸基本一致T波在AVF導聯可是倒置或平坦的
但深度不超過0.3mv。如果其導聯中T波深度超過正常值或者其它導聯T波也有超過正常改變需要注意心肌有無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