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壤消毒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土壤中有細菌、真菌、圖傳病毒、害蟲等各種不利於植物生長的物質,所以我們在種植農作物前一般都會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太陽暴曬
1、太陽暴曬
選擇夏季大太陽天,將土地深耕翻土。利用太陽幾十度的高溫暴曬幾天,可將一些土壤中的原菌類及害蟲的蟲卵、若蟲、成蟲還有各種雜草種子曬死。利用太陽暴曬消毒法是既經濟又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我們那裡大多採用這種方法對土地進行消毒。
總結:土壤消毒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您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您的方法最重要。
總結:土壤消毒方法有很多種,要根據您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您的方法最重要。
❷ 如何給土壤殺菌消毒呢
現在在城裡到處都是鋼筋水泥,想要取一些自然的土壤都是比較困難的,那有什麼辦法將舊土變成肥沃的土壤,或者是將院子里的園土改變成適合植物生長的營養土呢?一起來看看。
一、土壤消毒的幾個方法:
1、暴曬
舊土或把植物養死的土壤都是帶病菌的,或者是裡面有蟲子,我們可以把土壤放在烈日暴曬幾天,最好是把土壤攤開,這樣雖然會一定程度破壞土壤的結果和微生物,但是對殺菌的作用還是不錯的。
平常的落葉收集之後如果直接焚燒,那是非常浪費的,它們都十分棒的堆肥材料,甚至可以摻雜一些小樹枝和枯木,之後在院子挖好一個坑,或者准備一個大的容器,之後就將大的樹木和枯木放在底層,再放一層土,接著再放一層落葉,之後就土壤和葉子隔層擺放。
完全腐熟發酵之後,你就能得到非常棒的、營養豐富的營養土,用來養花是非常棒的。
❸ 土壤應該怎樣消毒
葯劑消毒
使用常用的84消毒液即可,濃度不宜過大,一般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即可。消毒的時候使用噴霧器,做到均勻。一邊噴灑一邊翻動土壤。
加熱消毒
可以使用蒸煮、高壓加熱、蒸汽加熱的方法。一般有效溫度為70--90攝氏度。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大約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紫外線消毒
我們的紫外線的來源是最自然的---太陽。將配置好的培養土鋪開,在陽光下爆曬3天左右,可以消滅大量病菌、害蟲(卵)等,雖然不是很徹底,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
最常用的方法:土壤或經陽光暴曬數日;或將土壤放在能凍冰之處,經1周左右的低溫消毒滅菌;或用甑或鍋蒸煮消毒;或用蒸汽鍋爐(土壤專用消毒器)消毒;還可用福爾馬林(含40%甲醛)加50倍的水噴灑在培養土上,每立方米土壤需用400毫升消毒液,噴後密封1晝夜消毒,然後敞開,過10天後即可使用;也可用賽力散或托布津等殺菌劑分層噴於土壤內,然後密封,於使用前15天敞開。
❹ 怎麼給土壤殺菌
土壤消毒是殺滅土壤病原菌和地下害蟲常用的方法,可較好地防治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土壤消毒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高溫悶棚法
利用太陽的能量烤棚是一種很好的土壤消毒方法。夏季高溫季節,設施栽培換茬之際,將溫室大棚密閉,在土壤表面撒上碎稻草(每667平方米用量700~1000千克)和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500千克),深翻土壤30厘米,使稻草、石灰、土壤均勻混合,然後起大壟灌大水。並保持水層,蓋嚴棚膜,密閉大棚15~20天。石灰遇水放熱,促使稻草腐爛也放熱,再加上夏季天氣炎熱和大棚保溫。白天棚內地溫可達55~60℃,25厘米深土層全天溫度都在50℃左右,半月左右即可起到消毒土壤和除鹽的作用。單獨利用灌水悶棚或者生石灰悶棚也可以,但效果比這種方法差一些。
(2)土壤施用生物菌有機肥法
每667平方米細致噴灑生物菌(保得土壤生物菌接種劑、或奇多念、或生物多效奇、或酵素菌等)500~1000克(注意!噴灑之後1周內不能噴灑殺菌劑),或土壤施用生物菌發酵的有機肥。通過以上方法施入土壤中的大量有益菌類,可抑制和殺滅土壤中的各種有害微生物,預防土傳病害發生。
(3)福爾馬林消毒法
土壤耕翻後,每平方米土地用50毫升福爾馬林,兌水10~12千克,或每平方米噴灑100倍的福爾馬林液0.15千克,然後用塑料薄膜蓋嚴。7~10天後揭膜,並翻土1~2次,使葯液揮發,3~5天即可栽培作物。
(4)葯土消毒法
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克、或40%五氯硝基苯8克,兌水2~3千克,摻細土5~6千克,播種時做下墊土和上蓋土,可有效防治多種真菌性病害。
(5)噴淋或澆灌法
將96%惡霉靈3000倍葯液用噴霧器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6)蒸汽熱消毒
用蒸汽鍋爐加熱,通過導管把蒸汽熱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溫度升高,殺死病原菌,以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這種消毒方法要求設備比較復雜,只適合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並在苗床上小面積施用。
此外,對於小面積的地塊或苗床,也可以將配製好的培養土放在清潔的混凝土地面上、木板上或鐵皮上,薄薄平攤,暴曬10~15天,既可殺死大量病原菌和地下害蟲,也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❺ 8種給土壤消毒方法
1、輻射消毒
以穿透力和能量極強的射線,如鈷60的γ射線來滅菌消毒。
2、化學物質消毒
以活性很強的氧化劑或烷化劑,如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甲醛和活性氯等滅菌,消毒後,應使葯劑充分散發,去除殘毒。
3、葯劑消毒
在播種前後將葯劑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種子帶病和土傳病的蔓延。 主要施葯方法如下:
(1)噴淋或澆灌法。將葯劑用清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用噴霧噴淋於土壤表層,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葯液滲入土壤深層,殺死土中病菌。噴淋施葯處理土壤適宜於大田、育苗營養土、草坪更新等。澆灌法施葯適用於果樹、瓜類、茄果類作物的灌溉和各種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綠亨1號、2號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顯著。
(2)毒土法。先將葯劑配成毒土,然後施用。毒土的配製方法是將農葯(乳油、可濕性粉劑)與具有一定濕度的細土按比例混勻製成。毒土的施用方法有溝施、穴施和撒施。
❻ 土壤消毒的最好方法
土壤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日光高溫消毒、新鮮生石灰消毒、石灰氮(氰氨化鈣)消毒、化學葯劑(百菌清、多菌靈、咯菌腈等)消毒等方法。
1、日光高溫消毒,比較適合蔬菜大棚土壤消毒,在夏季高溫季節,利用蔬菜大棚休棚時間,土壤適量灌水後覆蓋地膜,然後密閉大棚,利用自然光熱進行高溫消毒,可以殺滅土壤淺層病菌和害蟲,環保無污染。
2、新鮮生石灰消毒。新鮮的生石灰具有強鹼性,對喜歡酸性的土傳病害病菌具有比較好的殺滅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土壤酸鹼度,還可以補充鈣肥,只要不是土壤呈現比較高的鹼性土壤都可以採取這種方法進行消毒。
3、石灰氮消毒。石灰氮名字比較多,通常又稱氰氨化鈣、碳氮化鈣、氨腈鈣、氰胺鈣等,呈鹼性,純品含氮量約為 30%,含鈣量為 50%,是非常好的鹼性氮肥和鈣肥,也是生產多菌靈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與土壤中的水分發生反應,生成氨氣和氧化鈣,其中中間產物氰胺具有非常好的除草、殺蟲、殺菌的作用,尤其對線蟲、蛆蟲,以及土傳病害枯萎病、根腐病、姜瘟病等頑固性病菌具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常用於溫室大棚土壤消毒。
在使用時要把石灰氮均勻撒於地表,翻耕後覆蓋地膜,然後膜下灌水,密閉消毒15天後揭去地膜通風,兩天後即可開始播種。
優點是無污染、無殘留、效果好,缺點是價格高、用量大、投資多。
4、化學葯劑消毒。常用的土壤消毒化學葯劑有百菌清(克菌靈)、惡霉靈、多菌靈、咯菌腈等葯劑。這幾種葯劑具有殺菌譜廣、效果好、持續時間長等特點,適合在土壤消毒、拌種、灌根時使用。
❼ 土壤消毒簡單有效方法
日光消毒
將盆栽花卉用土薄薄地平攤在清潔的水泥地板或木板上 ,在太陽下曬2~3天,反復翻動幾次。
一.葯物消毒
常用的葯劑有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硫酸亞鐵、托布津。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通常用0.5%的濃度,硫酸亞鐵用1%~2%,托布津用0.3%。消毒後的土壤要乾燥,將其平攤成20厘米後,然後將葯液噴灑在塗上,再用薄膜覆蓋。2天之後揭開,並翻動晾曬1周,待葯味散去後方可使用。
二、蒸汽消毒
把營養土放入蒸籠或高壓鍋內蒸,加熱到60~100攝氏度,持續30~60分鍾(加熱時間不宜太長,以免殺死能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影響土壤肥效),可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線蟲和昆蟲,並使大部分雜草種子喪失活力。
三、水煮消毒
把培養土倒入鍋內,加水煮開30~60分鍾,然後濾干水分,晾乾到適中濕度即可。
四、火燒消毒
保護地苗床或扦插、播種用的少量土壤,可放入鐵鍋或鐵板上加火燒灼,待土粒變干後再燒0.5~1小時,可將土中的病蟲徹底消滅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