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給大棚蔬菜澆水
給大棚蔬菜澆水,要做到三看,看天、看地、看時機。看天就是,陰天不澆、高溫上午不澆、冬天下午不澆。看地就是,准確掌握土地的持水量,做到間干間濕就可以了,絕不能大水漫灌。看時機就是,掌握什麼時候澆水,比如,定值時的穩苗水(澆小水),蹲苗後的提秧水(一般水量),生長旺氣的膨果水(可以稍大一點)。還有就是在實際生產中,要注意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根據實際及時給作物補充水份,這樣才能獲得高產。
)0
B. 大棚蔬菜如何科學合理的澆水
給大棚蔬菜澆水,要做到三看,看天、看地、看時機。看天就是,陰天不澆、高溫上午不澆、冬天下午不澆。看地就是,准確掌握土地的持水量,做到間干間濕就可以了,絕不能大水漫灌。看時機就是,掌握什麼時候澆水,比如,定值時的穩苗水(澆小水),蹲苗後的提秧水(一般水量),生長旺氣的膨果水(可以稍大一點)。還有就是在實際生產中,要注意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根據實際及時給作物補充水份,這樣才能獲得高產。
C. 大棚蔬菜如何澆水,大棚蔬菜澆水技巧
不同季節採取不同澆水方式
1.春季溫度較低,定植緩苗期以應以促根緩苗為主,要小水穩苗促根早發,見濕見干提高土溫.到果實膨大期適當加大水量滿足植株及果實生長需要。
2.夏季高溫多雨,要早晚澆水,小水勤灌。以控為主,以水控肥,防止植株徒長,降低棚內濕度抑制病害發生。
D. 蔬菜大棚冬天應該如何灌溉
這次降溫對對地溫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氣溫,同時會導致棚室濕度大,植株的抗逆能力差。對蔬菜的生長會產生以下不利影響:
1.蔬菜病害的大流行
蔬菜病害的發生,必須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有病原菌,沒有病原菌環境再合適也發生不了,所以病原菌是蔬菜病害發生的基礎;而是環境合適,所謂的環境指的是溫度和濕度。同時,由於突然降溫蔬菜的抗逆能力差,這屬於輔助條件。
當這三個條件同時滿足,蔬菜病害就會大面積發生,結合當前的氣溫,肯定是中低溫病害的大發生。氣溫低、濕度大容易發生低溫病害大家都沒疑問,那為什麼中溫病害也會大發生呢?這是因為這一時間段溫度本身是由高溫向低溫下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容易發生中溫病害,如西紅柿晚疫病和黃瓜霜霉病等,所以,如果防治不好中低溫病害都會大概率發生。
E.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點一:選址。與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蔬菜大棚選址同樣要求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光照條件優良。區別之處,無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為宜,若過小,必然加大鋼架的拱度,鋼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於人工拉放草苫或給卷簾機上卷草苫增加難度。若超過12米,鋼架拱度小,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一是大棚棚面採光受影響,太陽光照入射量少,棚溫提高慢,蔬菜生長易受影響;二是鋼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氣,棚面積雪過多,易出險情;三是無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對鋼架的承載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點二:牆體的建造。實踐證明,無立柱蔬菜大棚對牆體的建造要求更高,這是因為其整個棚面均採用鋼架支撐,一般3—3.5米一架鋼架,鋼架上端通過後砌柱子與後牆相連,其總體的重量明顯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們建議建棚戶,牆底先用推土機壓實(南北寬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後,再用挖掘機上土,並且每上70厘米厚的鬆土,就用挖掘機來回滾壓2—3次。後牆的高度以4.5米為宜,最後把牆頂壓實。另外注意,用挖掘機切棚牆時,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上窄下寬,傾斜度在6-10度為宜。
要點三:上鋼架。為了提高無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壓力,在建造時要求,棚內需添加兩排立柱,分別是後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議菜農,在埋設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機對棚底進行平整,然後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時下沉。後砌立柱選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選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設方法,將這兩排立柱安裝好後,便可上鋼架。
其方法為:
1.在東西牆的中部(東西向)拉一條鋼絲,並打地錨,以此作為上鋼架的標准線。
2.需7—8個成年人合力將鋼架拉上預定位置,而後,一人用鐵絲將鋼架捆綁在標准線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後牆頂部的一人再將鋼架的上端捆綁在後砌柱子上,注意鐵絲頭要向下彎,以避免扎壞後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臉處的兩人,除了將鋼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還應糾正好鋼架的上下方向,從而使鋼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點四:拉棚面鋼絲。與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鋼絲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壓能力。專家提倡,大棚放風膜下的鋼絲排布距離為15厘米左右,因為白天大棚草苫捲起後,草苫均集中在該處,所以該處鋼絲間距比棚面鋼絲間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鋼絲均要用鐵絲固定在每一鋼架上,以此來增強鋼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條鋼絲,以備方便安裝托膜竹。
要點五:上托膜竹。為增強棚面承載力,保護棚膜,托膜竹可選用實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頭朝外,細頭對接),棚室每間安裝5排托膜竹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過兩根鋼絲將其夾住、固定,其它的部分應一一用鐵絲捆綁在棚面鋼絲上。
F. 簡易大棚搭設有哪些方法
目前已有定型的綠化種苗塑料大棚,每個棚體的佔地面積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價錢也比較昂貴。養花專業戶可以自製簡易的塑料大棚,供早春和秋、冬培育耐寒花苗使用。
塑料大棚由立柱、拱桿、拉桿、壓桿、塑料薄膜和門窗等6 個部分組成。立柱可用圓木或I0x10厘米粗的鋼筋混凝土柱,埋 土的深度為50一60厘米,南二化成行。中間兩行高出地.rwr去:枯古 米,邊上兩行高出地面1米,立柱的項端自中兩行向東西兩邊逐漸降低,共埋六行。立柱之間的間距不大於2米,並翌立垂 直。然後用12一16毫米直徑的鋼筋彎成拱桿,把它們綁扎在東 西向立柱的頂端,作為支撐薄膜的骨架。拱桿綁好後,為了把棚 架連成一體,再在立柱頂端向下約30厘米處呈南北向綁上一道 鋼筋做拉桿,這時棚體骨架就扎設完成。
蒙蓋大棚時應採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目前生產一 種天藍色的薄膜;可緩合中午的強光,供扦插育苗的大棚使用。 如果棚體較大,_需將幾塊薄膜燙接在一起,薄膜的四周邊腳應長 出棚架30一50厘米,以便埋土固定。 疇為了把薄膜緊緊地固定在棚架上,將薄膜蒙好後還要在上面 壓上壓枉。壓桿可用厘米粗的尼龍繩子把它們緊景地壓在兩道 拱桿之間的薄膜上,這時薄膜被壓到拉桿上而被固定住擴於是棚 頂就成了等距的波浪狀。壓桿的兩端應一綁在塊石或短木棒上,然 後埋入土內,才能把薄膜扣緊固定,最後在南側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