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會了中秋時節野河草叢釣鯽魚的幾點小妙招,讓你連竿
因為我們是釣邊,所以我們盡量的要保證自己的人影和竿影不能出現在魚的視線之中,站位的時候,不要講餌料拋在你的正前方,而是稍微的拋偏一點。將釣位選在石縫、雜草、樹枝比較密集的地方,這里的魚的數量不會少。但是在釣魚的時候要注意魚線不要和障礙物纏繞在一起。「誘」「釣」結合,可以適當的選用一些米酒和小米打窩,將魚兒更好地引誘過來。盡量的用葷餌來釣魚,這個時間段,魚兒對食物的需求通常來自於對能量的渴望。葷餌恰恰可以給他們提供想要的蛋白質和脂肪。
❷ 釣鯉魚黑坑連桿技巧
在黑坑正釣鯉魚時想要連竿爆護,只要掌握正確的垂釣節奏和補窩方法,是很容易做到的。下面,我們來進行詳細闡述。
一、黑坑正釣鯉魚的選釣位方法。每個黑坑釣場里,由於底部地形的差異,都會有幾個較好的出魚點,魚群喜歡在這幾個點附近聚集。所以,應該盡量選到出魚點附近的釣位。很多黑坑都是抽號選釣位或者直接抽釣位,如果沒有抽到好的釣位,那可以想辦法更換釣位,因為出魚點附近的釣位很可能沒有被抽出或選中,而是空出了,這就是更換釣位的良機。
二、黑坑正釣鯉魚時的開餌方法。黑坑正釣時放魚量較大,只有充足的窩料才能夠吸引較多的鯉魚進窩,窩料是黑坑正釣鯉魚的關鍵點。窩料的狀態、氣味和味道都很重要,要控制好餌水比,讓窩料具備良好的霧化效果,可將窩料開成散炮狀態,味型小葯要選擇香味舒適且柔和的,餌料的味道要以微甜味為主,釣友們可以嘗試用氣味傳播劑、金頂葯王和多巴鹽的小葯組合,如果怕跑魚後死窩,也可以加一點魚安定。
三、黑坑正釣鯉魚時的打窩方法。黑坑正釣鯉魚要先誘後釣,開竿後,要迅速打窩,大概打窩半斤以後,就轉為雙鉤抽散炮,不要急著釣,持續抽散炮5~10分鍾以後,觀察釣點的魚星,如果出現較多的魚星,再採用一鉤散炮一鉤軟粘餌的方法來施釣。魚口變慢時,就改用雙鉤散炮,不要把窩里的魚釣沒,一定要留幾條魚,以魚誘魚。
四、黑坑正釣鯉魚時的糗魚技巧。當搶魚階段結束以後,隨著魚口變慢,會迅速進入糗魚階段,這時候就要改變策略,更換為軟竿細線小鉤,控制補窩量,單次少量補窩,讓散炮變小,不驚擾到窩里的魚。因窩里的魚越少,魚就越膽小。最後的漁獲,主要是由糗魚階段釣的魚決定的,糗魚時,拋竿頻率很重要,要保持同一節奏,少量多拋,持續誘魚,窩里來魚後,要多放口,抓穩口,保持窩里持續有魚。
❸ 魚線與魚竿正確綁法
首先要把釣線的末端繫上牢固的結扣,使其成為一個線圈,系成結扣的線圈不能改變其大小。然後要把大拇指和食指穿入線圈之中,需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都摁住一段釣線,然後朝著原來方向系,拉緊釣線之後就能變成活結。
綁法簡介
接著把竿梢穿入活結,這樣就能夠讓活扣都綁到竿梢上面。拉緊釣線之後就要把活扣緊緊的繫到竿梢的繩結上面,這樣就能夠讓釣線連接到竿梢上面,在最後收線的過程中只需要把活扣松開,將其從纏繞在泡沫板的線拿下來就行了。
在把線結綁緊之前,首先需要使其沾上一些水分,以此來避免子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損。在連接釣鉤或者擬餌到釣線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鉤尖扎到手指。還有就是要把全部活線頭處理完整,以此避免其纏繞到釣組上面。
在綁制魚線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去自己綁制,處理竿和線的問題,以此應對各種復雜的魚情,根據實際的情況去合理綁制線結,使得竿線能夠搭配的恰到好處。
❹ 上魚是有規律的,掌握哪些規律讓你連竿上魚呢
讓釣友們能感到最欣慰的莫過於爆護,豐碩的漁獲能迎來其他釣友敬仰的目光,同時也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但想爆護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先連竿,只有不斷地連竿上魚才有可能形成爆護。
盡管同是水庫,但尺寸水庫出魚是有時間順序的,這是我很多年春釣水庫匯總下來的經歷。當最低溫在-5~5℃中間,最高溫度小於12℃的時,中小型或中型水庫先出魚。一般情況下,水庫上下游有兩到三條干支流的地區,雙魚出現異常活躍性,是初春釣魚的極佳部位。可是,某些水庫除外,例如我家附近的鐵佛寺水庫,初春時節中下游干支流先中魚,大家可以融合本地水庫出魚數據預處理。
❺ 竹竿與竹桿的連接方法
竹竿與竹桿的連接技巧如下:
同學們可以用膠布貼在繩子與竹竿交接處(離支點越遠越好,向物重與支點方向的反方向)接著測量繩子在內部測的最遠距離,在此黏上膠布。
如依據題意有:接好後的竹竿長度(6-1)+(6-1)+1=11(米) ,同學們可以回答:接好後的竹竿共長11米。接好後的竹竿長度:(6-1)+(6-1)+1=11(米) 接好後的竹竿共長11米,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
竹子的背後
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纖細挺拔,飄逸瀟灑,清新雅緻,還帶有淡淡竹香,倩影婆娑,別有韻味,是古代文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植物。
但是現代人居住環境狹窄,很難擁有一片竹林,且竹子非常招蚊子,也不適合在家附近大片種植。卻有人分外喜歡竹子的品節,於是退而求其次,選在在家裡養一盆竹子盆景。竹子盆景姿態婀娜,高雅脫俗,彰顯了主人品味,也給家中環境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感。
❻ 魚線和魚竿怎麼連接圖解
1、首先將魚線一頭對折後穿入太空豆,如圖所示。
❼ 請教各位高手:前打竿的線組連接,什麼方法最快,最省事,最安全
台釣講究主線要直,切水要快,所以,建議還是使用台釣專用線軸,稍微麻煩一點,但上魚效果好。
❽ 野釣中哪些技巧細節做到位,任何水面都能連竿
如果資源好,魚的密度大,那就不需要講究什麼細節。如果資源不好,這種才是野釣中最為常見的情況,但是總有人能釣得好,很多人釣不好,這個一般都不是運氣因素。其實垂釣的套路大家應該都差不多,不過總有釣友比較「細致」,細節做得比較到位,懂得根據魚情變化做適當的調整,這個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釣無定律。那麼,野釣中哪些技巧細節做到位,任何水面都能連竿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釣友說:釣不到青魚,就釣草魚,釣不到草魚就釣鯉魚,釣不到鯉魚就釣鯽魚,目標魚是變化的。不一樣的氣溫外出,魚垂釣的難度系數會各有不同。有些魚怕高溫,有的魚喜愛高溫,有些魚可以承受低溶氧,有些魚缺氧就很容易死。多注意氣溫,看一下溫度、標准氣壓的情況,選擇一個好的目標魚。
通常來說,僅有溫度不太高,溶氧不低的情況下最底層魚種才最好釣,例如鯉魚、青魚。不然或是中上層魚種相對性好釣一些,例如草魚、鰱鱅等。也有就是黃顙魚,盡管不值一提,但是別的魚都不好釣的時,黃顙魚還比較好釣,由於黃顙魚不害怕高溫,不害怕乏氧,在高溫時節比其它魚種都好釣。因此許多釣友無論帶多少種餌料,泥鰍一定會攜帶一包留之備用。
總之,選擇釣位,最怕圖方便,選擇餌料最怕憑感覺,選擇目標魚不能死心眼兒,要懂得其中的應變技巧。你還知道有哪些野釣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❾ 如何將釣線連接到魚竿上
釣竿與釣線連接方法
釣線與海竿、兩用竿的連接很簡單,只要將繞線輪安在釣竿 上,再將釣線按順序一一穿過竿體上的導線眼即可。
下面介紹一下釣線與手竿的連接方法
(1)插接式竹製手竿與釣線的連接
這種手竿尖端一般都有一個繩套,釣線可與繩套直接連接。也可將釣線穿過繩套後,轉動釣竿,使釣線長度的1/3纏繞在竿體 上,最後再將繞線板固定在竿體上即可。如果釣竿尖端沒有繩套, 可將釣線用活節扣在竿尖上,再用一節2厘米的自行車氣門芯套 上,將釣線固定在竿尖處。
(2)抽出式玻逸鋼(或破素纖維)手竿與釣線的連接
這種釣竿竿尖上一般帶有鋼絲圈或繩套,若用連接件來連接, 既簡單又方便。也可採用活扣連接法,即先將釣線末端系出一個 5厘米長的死線圈,將這個線圈穿鋼絲圈或繩套,再挽一個活扣與 之套扣住即可。為便於卸線,可在釣線死圈再系_個小線圈,卸線 時拉動這個小線圈,活扣便可松開。圈套連接時的拴扣方法基本 上與活扣相同,只是要將竿尖插人死圈中,再將線的另一端穿過竿 尖的鋼絲圈或繩套,然後拉緊即可。卸線方法與活扣連接法相同。
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小繞線輪出售,裡面可纏繞10 -20米長的 釣線,利用螺絲的松緊調節出線阻力。繞線輪可套裝在釣竿的前 面幾節上,竿尖上安一過線圈。裝線時,將線端從過線圈中穿出, 根據垂釣的需要長度放出釣線。垂釣後將線卷人輪中,卸下保管 也很方便。
❿ 釣魚正確的提竿方法
提竿時機,是釣技中非常難掌握的一環,也是釣魚成敗的一環。提竿的最佳時機,是魚兒攝食入口將要遊走的一剎那。若錯過這一時機則會失於「早」或失於「晚」。
有位師傅曾經對我說過,當浮標出現有效吃口信號後,嫻熟地操作一套的連貫動作,在競技或野釣當中才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獲,經驗是:首先要了解各種魚的習性與吃鉤方式和對提竿時機有影響的諸多因素,經過長期的垂釣實踐,無數次從「提空失誤」中去摸索、體驗,從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總結以下幾點共享:
1、見魚有吃鉤跡象時,身體前傾同時手握竿向前推。比如常見的幾種漂相:送漂,漂向上升,這是魚吞鉤後抬頭、上浮產生的現象。悶漂,漂向下沉。這是魚吞鉤後溜底游去所致。漂移位(或變向),漂不送不悶,只是平行地移動。這是魚吞鉤後原地調轉方向,或緩慢地向前、向後滑行。漂又送又悶,連續點動、上下抽動或左右顫動。這是魚吞鉤後裹食釣餌牽動魚線所致。
2、一旦吃鉤,用手腕的力迅速提竿,應做到輕、快、手腕抖動有力、動作幅度一定要小。如果來不及做准備動作,就身體前傾的同時提竿。刺魚動作過輕,則無法鉤住魚嘴,容易跑魚;動作過重,則夠破魚嘴唇造成跑魚,或者增加魚的疼痛感,魚掙扎力度過大,造成脫鉤、破唇。因此刺魚要迅猛,點到而止。
3、中魚時,順勢繼續提桿,將魚帶出窩。以免攪窩,驚嚇窩內的魚。要輕輕地在魚還沒有感覺痛(就像護士打針那樣輕巧),刺魚動作輕,魚還沒有掙扎就被帶出魚窩,操作也輕松。帶魚時不能過激,並感覺下魚的分量(俗話叫稱魚)。
4、一旦魚感覺不妙發力的時候,此時也不要手軟,及時一手托住竿的底部盡量往下壓,一手扶住竿的上部往上舉(兩手的距離大概50~60公分左右,具體操作是要依據魚的大小、竿長及身高自行調整),立刻把竿抬起與水面呈直角。這一步也是考驗竿的關鍵,也是提竿起魚的關鍵。如感覺竿、線受不起,就只有丟失手繩了。
5、中魚提竿後,如果魚大要及時向後退步,一旦魚發力好有迴旋的餘地。同時也可以借力用力的方式與魚進行周旋:比如八字遛魚、來回倒竿溜魚、抖動手竿溜魚,通過綳緊桿稍及線組、嗆水等方法消耗魚的體力,待魚乏力後用抄網抄魚,避免斷線斷竿的現象發生。如果魚翻肚了,可准備拿抄網抄魚。
6、最後,竿子基本直立,這個時候,個人認為操作不當,是最易斷竿了,若魚竿已直立,此時的魚竿承載力基本全在第一節,其二節作用都不大,這個時候的力度不要向上頂,因為此時的竿子成大概「問號」形狀,要保持有向後的拉力,不能因魚不出水面,而消除向後的力量,直接將魚竿向上頂,你非要把魚竿的一節或二節頂成直角彎,哪節稍遜,必斷,道理好像你拿著魚竿直接向牆上懟,是一樣的!
需注意的是:如果魚沒有溜翻之前,千萬不要用大力氣把魚提出水面。魚一旦出水面,必定會驚慌亂竄,一旦把握不住,造成斷竿、斷線跑魚。此外,抄魚不能去兜尾巴,要抄魚頭。這是很多新手都容易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