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乒乓球怎樣練習打長膠一個人練習有什麼方法
練習打長膠和其他打法一樣,要首先學習長膠知識,掌握技術要領,在練習中掌握,在練習中感悟。
練習打長膠,首先要練正手,因為長膠的手指的用力及配合同直板大不相同,打球時會總感到手指不知放在什麼位置才好,每打一球總要想著手腕的動作,會增加了心理負擔。所以在練長膠開始時的一兩個月時間里,要每天練習2個小時左右的正手一點斜線攻球,打到每球400左右不掉台,就會找到感覺。
長膠的反手同反膠搓球一樣,只是擊球時拍型稍豎立,對反手位不轉球使用效果較好,擊球的中上部,向前方或右前方發力,可以直接撥對方正反手兩個大角,必要時可加力。由於長膠易打滑,所以,練習時注意對轉不轉球的判斷,及時調整拍型。
反手磕也是長膠的基本功,有些像直板反手側切或側擠的動作,磕方向可根據來球是自上而下或自右向左用力,磕對於反手位弧圈球和不轉球使用效果較好。練習時注意借力和旋轉強度的判斷,及時調整拍型的下壓角度,同時注意落點。
一個人練習,可以對牆練習,利用牆的反彈球可以進行正手檔球、反手磕球的練習。如果有發球機更好,發球機可以發出實戰性很強的各類球,一個人對發球機可以很好的練習,和二人對打一樣,可以充分體驗各種球的技術要領,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讓發球機就發易中秋,對於在短時間內掌握技術很有效,最適合個人練球。
掌握住以上幾點,堅持練習,循序漸進,就會有成效。
⑵ 乒乓球長膠的打法是什麼
乒乓球長膠打法:
一、防守技術
1、搓
運用:接對方發很轉的下旋球時使用,一定要搓到對方反手位的底線,增加自己進攻的機會。
搓球只能是搓下旋球,長膠搓下旋球本身有難度,如果掌握不好,搓過去的球是上旋球或者不轉球,對方很容易進攻,不宜連續搓球。搓球時一定要注意搓住對方的反手位底線頂住他,讓他下不了手,如果他也搓就出高球了,用長膠打也行,倒板打也行。搓球時要注意板型,不宜太平,也不宜太立,太立了容易下網,搓球用手腕,然後由後向前,不要去碰,碰就出高球,搓時球拍亮一些板,往前送,盡量搓長一些,搓到對方的底線,並且搓過去的球是上旋,對方再搓回來就高球了,就可以進攻了。
注意事項:長膠搓球應少用,尤其忌諱連續應用。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者相持中突然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正動作時,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2、撇
運用:接對方發很轉的下旋球或者對方搓過來的下旋球均可使用。
撇在長膠用法中常見的,並且非常好使,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困難,動作要令是觸球的中下部,撇時由後向前,由左向右,最好右腳向前跨半步,手有一個晃動,讓對方判斷失誤,對方認為球往反手,實際上是往正手,身體要往前上,並且要快,發點力。
注意事項:球拍要後抑,通常叫亮板,角度要按對方來球的強度而定。由後向前,由左到右擊球,這樣,撇過去的球在速度上比搓球要快得多,不但是直線且落台後不往前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給對方側身攻造成很大的被動。
3、擠
運用:接對方發到已方反手位的上旋球或者側上旋球時,可以用擠的手法回球。
這個擠通常是對付上旋球的,尤其是對付弧圈球的,它的要令是擠時球拍稍舉得高一點,盡量觸球的中上部,另外,由後向前,由後向左運行,擠的時候,盡量擠球時間早一點,擠過去的球呈下旋球,另外,擠過去時有一點拐彎,如果是與正手打,正好向反手位方向拐,向外拐,對方拉弧圈球力量大,擠時稍減力。擠住對方反手,讓對方發不出力,對方拉過來的球很轉,好象擠時球拍要立進來一點。
注意事項:球拍與球台的角度一般為90度,擊球時由後向前,由右向左擊球。
4、削
運用:接對方發到已方反手位的急上旋球或者急下旋球時使用。
削球通常用在接不好對方的急上旋球或者急下旋球時,接發球時可用一下,還有在救球時退台了,對方打你反手可削一板,削一板的球很轉,因為對方拉得越來越轉,回過去的削球也越來越轉。這樣可能一是增加對方的失誤,另外增加創造進攻機會,由守轉攻,削球注意,球拍不要太平,基本上與球台夾解是90度,削球時,手要舉高,從上往下,手腕放鬆,從上往下切的手腕越使勁,球削過去越轉,手腕不要往上挑,另外,接球時間要晚,因為這個時候弧圈球不太轉,這時利於削球。削到底線,削到反手位,正手位,副住對方兩個角,直板可以反面削。
注意事項:稍退台,用長膠削一板,向下動作比反膠球拍動作要大,能很大程度地避免接發球的失誤。
5、擋
對方進攻弧圈球或者推擋過來的球可以擋回去,無論是正手位的還是反手位的,都可以擋。
擋在長膠中運用最多的,因為對方過來的上旋球時,都要去擋,這與反膠的推擋也是一樣的,拍型與其他下旋球不一樣了,打其他下旋球拍型120度,而擋要立一些,與球台夾角90度,打時要減力,不要加力,落點要注意。另外,還要控制今對方,實戰中一定要變線,一味同一條線,沒有變化,人家就發力沖了。
注意事項:球拍與球台的角度為90度,要根據球的旋轉強度調節自己的板型,擊球時不要用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力,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
6、磕
運用:與擋不同是擊球時由上向下向後減力去觸球,能防住較轉的弧圈球。
磕與檔有區別的,作用是一樣的,目的都是防弧圈球,磕時手要舉得比較高,板舉得高,從上往下磕它,在球拍上有一個磨擦,比檔回去的球轉很多,對方很容易失誤,磕時要做到「二抬一收」,一抬就是抬腳後跟,有兩大好處,一不容易退台,有人看到對方一拉弧圈球就退台,退台是不好習慣;另外,還可以增加身高,身高也有利於頂住弧圈球,二抬就是抬肘,由上往下就好做了,三就是收腹,無形之中把球給含住了,減力了,如果兩人對面站著,對方扔一塊磚頭,是迎上去接還是收著接,大夥都知道,當然是收回來接,防弧圈球也是一樣收回來接,做了「兩抬一收」,正手磕下去轉,理論上比反手要轉,因為手可以舉得高,還有就是力臂大,反手舉不了這么高,沒有正手這么轉。大家注意從上往下的動作,尤其正手一定要減力。磕時也一定要注意角度,要磕到對方的空檔,讓對方增加失誤。
注意事項:防弧圈時,要做到「兩抬一收」,所謂「兩抬一收」,是一抬腳後跟,二是抬後肘,「一收」是指收腹。
7、刮
運用:此項技術只限於用在回擊正手位的短下旋球。
一般用於不管對方發球還是搓球,搓到你的正手位短球時用刮。一般來說,刮到對方反手位,目的是讓擠住他,不讓對方上手,對方一搓就高,可打死他。有時候看對方站位,不要老是給對方反手位,刮的球拍與球台的夾角110~120度,因為觸球的位置在球的中下部,因此,球拍要亮一點,看對方的旋轉程度,不太轉就亮大點,特別轉就亮小點,立一點,刮時要上右腳,盡量颳得快一點,讓對方上不了手,擠住對方反手,盡量打到對方的底線。
注意事項:握拍要後抑,也叫亮板,擊球時由上往下,由右向左;回球的速度轉快飄且上旋,最好能夠回到對方反手位長球,迫使對方搓球,給自己增加進攻的機會。
二、進攻技術
1、拱
運用:通常把長膠發力推稱作「拱」。
長膠的拱主要對付下旋球,因為長膠不宜搓球,搓球容易出高球,要領是拱時要視旋轉的強度控制拍型,原則上要亮一點板,夾角在110~120度左右,盡力擊打球的起點,早一點接觸球,拱時要二條線,拱時由後向前,要發力,但還要適度,不要把胳膊伸得太遠太直,這樣還原慢,拱時要短促,發力要適度,一般來說,要拱時盡量發下旋球,因為發上旋球,回來時還是上旋球,不好拱,拱完後倒板進攻。拱球的起點,要發力一些,加速制動,動作要小。
注意事項:握拍後抑與檯面的鈍角約120度,視來球的旋轉強度和弧線的高低,適當調整,擊球時由下向上,由後向前,在來球的高點附近擊球。
2、彈
運用:凡是中路球或反手位中短下旋球均可彈擊回球。
彈擊:經常與長膠打,長膠要增加彈擊,彈擊過去的球是下旋球,要領:在中部或反手位時,下旋球不是特別轉,高度稍點高,合適,球拍與球台的夾角90度,不要前傾,用手腕進行彈擊,用手腕即行。發力時不要用全力,用七、八成即可,發全力容易失誤。一定要亮板,不要翻板,靠手腕即可。
注意事項:握拍時稍後仰亮板,向後稍微引拍,擊球時向前抖腕發力,注意制動,這樣回過去的球是急下旋球且飄,使對方很難對接,提醒注意落點。
3、抽
運用:主要是抽擊下旋球,握拍後抑,擊球時向後引拍,然後向前發力,甩腕形成鞭打,擊打球的中下部。
抽球一般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盡量如果打下旋球也要亮板,看來球的旋轉,調節板型,觸球時先引拍,不要原地打,否則發不出力,要引拍、轉腰、蹬地,迎前,出小臂,關鍵時,要亮板,如果不甩腕,球可能上天,怎麼樣讓球上球台呢?這是要有一個甩腕形成鞭打。打下旋球要與打上旋球不一樣,球拍80~90度之間,稍前傾一點點,一定要加磨擦,如果不加磨擦,很容易下網,因為長膠靠膠粒,本身容易倒,不加磨擦更容易倒,就要下網。
抽上旋球要令:一定要壓住拍,拍型在80~90度,擊球時,一擊球時間早,打起點,最主要一定要加磨擦,注意還原,一定不能發全力,打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對方很難接。
注意事項:對方發或者來球是上旋或者不轉時,握拍略前傾與球檯面的夾角約為80度左右,向前磨擦,比快帶力量稍大一些,切勿發全力。
4、打
運用:和上述抽的區別是對方回球較高時用打。
長膠打高球或者發力時不好掌握,多少要加點磨擦,並且要向前發力,打過去的球也是下旋,首先是引拍,轉腰,另外要調正步伐,根據對方的球找落點,打對方的空檔,擊球的最高點,切記一定要加磨擦。
注意事項:遇到下旋高球的時候一定要亮板打,應該要稍微下壓一些板打,而且打球的中上部,不要發死力,要中等力量打,這樣打過去的球很快,又沉、又飄,使對方極不適應。
5、挑
運用:挑也叫挑打,一般是指用來處理台內小球時所用的手法。
如果發力就叫挑打,如果不發力就叫挑,也有輕挑也有發力挑。挑時首先呢,如果是正手短球,一定要先上步,先上右腳,拍子伸進去,如果是下旋球,球板亮一點,伸進去磨擦球的中下部,如果是不轉球或者是上旋球,球拍稍立一些,加一點磨擦就可以了,關鍵一定要用手腕,反手也一樣,先上步(有有習慣上右腳,有人上左腳),關鍵是要還原,早一點去擊挑的時候,如果是下旋球,挑球的中下部。彈擊都用手腕。可挑直線,也可挑斜線,看對方的站位。挑時稍翻一些手腕。
注意事項:擊打正手位小球時,要先上右腳,如果是下旋球球拍略後仰成110度左右,擊打球的中下部,迅速抖腕收小臂,如擊打上旋球時,則球拍要成90度,擊球時迎前收小臂略加磨擦。
6、帶
運用:對方拉弧圈球到正手位時,可以使用快帶的技術回擊來球,快帶就是要帶弧圈球,來源於反膠和正膠的快帶,因為帶時膠粒比較長,要倒,因此是在長膠所有技術手法中最難的一項技術,快帶時一定要觸球的起點,球剛起來就帶,角度70~80,迎上去,小磨擦,不要發力,要借人家的力。快帶好處,原來都是磕,雖然轉,但是慢,一旦變成帶,對方不適應,另外帶,落點可以自己掌握,可以與磕、擋、帶三種不同辦法,速度不一樣,使對方不適應的。帶時不要使勁,借對方的力,80度左右,所謂帶就是要加磨擦,帶過就行,帶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對方很難再拉起來,要擊球的起點,球剛一起跳就帶,帶點小磨擦。
注意事項:不退台,手抬高,磨擦來球的中上部,擊球時間越早越好,否則容易出界,快帶弧圈球與磕弧圈球的區別在於快帶的球速比磕的球速快,還有一些飄,但是沒有磕的下旋程度高,由於球速快,回球的落點比較活,使對方的連續性愛到比較大的限制。
7、拉
運用:拉球主要對付削球使用,一般是指起過渡創造機會的作用,又使對方犯錯誤。
運用長膠過程中,拉球是比較少的。一般來說,正手要是轉了,抽、刮或挑,碰到削球,球拍都是轉的,不拉還不行,拉球對長膠人來說一定要會。亮板擊球時間晚一點,這樣擊球時就不太轉了,往前,往上磨擦,切記不要太發力,不要失誤,先給他過渡到球台上,一板、二板、三板,一旦出機會,發力打,用抽方法,發力打,下旋而且飄得很厲害。
注意事項:拉球時握拍要後抑,磨擦要充分但不宜太發力,以防對方削不轉球,只要是控住對方,對方製造出進攻的機會,由於長膠球速度慢,應該和托一起使用。
⑶ 關於長膠的打法
用長膠搓球,可慢搓、快握和擺短。慢搓時,拍形稍後仰,在來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刀將球搓回。快搓時,拍形應稍豎些,以向下用力為主,略帶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擺短時,尤應強調控制好拍形。一般應比快搓時更豎些;要善於借對方來球之力,必要時,還要適當削弱來球的力量,以確保回球而低。用長膠擺短,搞不好,極易出高球,真主要原因是拍形豎得不夠。
長膠還有一板獨特「拱"球。整個動作呈凸形弧線。回球發飄,略帶上旋。在對搓或接發球時,偶然拱一板,不僅可以打亂對方的擊球節奏,而且還會因其弧縣線的怪異,給對方以精神威脅。拱球的技術關鍵是,調整好拍形與揮拍線路。向上拱的太厲害,易出高球;向前推的力量不足,又易下網。所以,應通過實踐,不斷摸索其中的奧妙,提高自己的調節能力。
接對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時,長膠有一板"磕"的技術。即在來球剛剛從檯面彈起時,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與檯面垂直,當來球上旋強烈時,應適當增加壓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時,也可用推擠的方法。
但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麼厲害,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場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場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 用長膠抽球時,拍形可適當後仰(與反膠相比),增加向上的動作。因為長膠球拍的反彈力不如反膠海綿大,所以攻球時不宜離台太遠。 用長膠拍發球,一般為不轉球,如要發轉球,則必須增加撞擊球的力量,並能將此撞球力與摩擦力融為一體。用長膠發轉球的技術難度很大,不容易掌握。
用長膠拍接發球,比反膠要保險些,因為它不易吃轉。但這決不是說就無需依來球的不同旋轉調整拍形與發力方向了。來球上旋或側上旋,拍形應豎些,稍向下多用些力;來球下旋或側下旋,拍形應稍後仰,並略向前送。
⑷ 打乒乓球長膠怎麼打有什麼技巧、
(一)、長膠打法制人的法寶長膠打法制人的法寶主要有四,一是對搓過去的球不象反膠正膠那樣是下旋而是上旋,對方容易再搓出高球或拉球出界。二是防守時用擋的方法回擊過去的球不象反膠正膠那樣略帶上旋而是下旋,且不往前走,而且對方越發力,這種特點就越明顯,可以說長膠的擋球通常都是質量較高的減力擋,對方借不上力,再攻易下網,這是長膠以擋防守要比別的膠皮威力大的原因。一些採用橫拍正面反膠反面長膠打法的選手,其基本打法就是正手進攻,反手以擋防守。三是長膠的攻球,長膠發力攻過去的球,帶有明顯的下沉特點,對方回擊時有球驟然變重直往下砸的感覺,極難適應,這是長膠進攻的最大威脅所在;長膠攻球的另一個特點是它不象反膠正膠那樣帶有明顯的前沖力,有時給人帶來有氣無力的感覺,對方退台防守時經常要伸手夠球,這些特點都容易造成對方還擊時出現下網失誤。四是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的削球因為是順旋轉擊球,可以充分發揮長膠的借旋功能,其回球的下旋程度往往超出人們的想像,這種球即使弧線稍高,也很可能再攻下網,唯一的方法是放慢速度,著意提拉,這就十分有利於長膠選手定下心來削球,並有利於削中反攻,一些削球選手喜歡使用長膠,就是這個原因。長膠自身缺乏主動製造旋轉的能力,利用這個特點有時也可以作為一種制人手段,如發球時用力揮拍做下切動作,對方如按加轉下旋球接則極易出高球,不過這種方法只能作配合,實際應用中最好與球拍另一面的反膠或正膠結合起來,以增加對方的不適應程度。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打乒乓球是怎樣對付長膠的打法啊,打他們怎麼老是特別的別扭啊
在乒乓球運動中,一般來說,顆粒朝上,高度超過1.5毫米以上的膠皮稱為長膠。這種膠皮的膠粒很軟,顆粒細長,支撐力小。
對付長膠的常用的方法和戰術是:
1、發不轉球。然後搓一板,推一板,搓一板,推一板,對方 過來的球也就是一個下旋一個上旋。記住對方的旋轉規律,就能打得順手了。
2、 對付長膠時的接發球,可以使用長膠的發球方法。 盡量避免搓接, 盡量搶先拉或 挑起,落點至對方底線大角,可以避免對方控短。
3、對付長膠時的發球:發不轉或略帶上旋的長而快的球,至對方底線兩大角,然 後准 備發力拉。
4、對付長膠的特長發球是, 發側身位急下至對方反 手位底線, 等 對方頂回來以後,趕上升期,發力帶回,由於速度快,對方回接的質量通常不高,再以大 力前沖解決戰斗。
⑹ 打乒乓球怎樣練習打長膠一個人練習的方法.
我大概分這么幾類淺說吧 長膠削球 估計你說的不是這個 因為不難 橫板反手長膠 正手反膠削球 因為反手長膠變化很少 不能反攻 下旋旋轉和你拉球的上旋旋旋轉強弱差不多 自己心裡有數 拉住了轉死他 從正手突破也好 看對手的實力和自己的打法吧 拱檔型長膠 一般是老頭子 橫拍反手 或者直拍反面倒班或橫打 如果他的長膠只是用來接發球 一般都是只對付一下 可以發下旋 一般對方拱回來變不強的上旋 上去快攻; 也可以發長奔球 對方鏟回來 你就大力暴沖 如果你沖不死 就小心一點 進入相持 相持中 注意調整心態 普通球過去 他回來會有點下旋 搓一下 不要太狠搓飛了 ,下一板就變有點上旋 可以撥個角度 再回來還是要搓;如果是大力暴沖或高吊被擋回來了 那可就要小心 是個有點轉的下旋 最好掛一板高吊 不然就只能搓 但搓很容易高 總的來說 就這么多 一般人除了不適應 還有就是 用長膠的都是打球時間不短的 本身手感也好 實力也強不要太在意你的戰術也要看自己的實力 如果就是正手拉球實力雄厚的 就一板板轉死他好了; 不然就打點快攻 注意自己的旋轉 自己要有數 才可以冷靜判斷對方的旋轉 發球千萬別加側旋;盡量把球弄長 可以多用劈長後強攻補充: 長膠的球拍配置底板:1.根據我個人的實際經驗,長膠的底板應該選擇不震手的盡量硬且重的拍子,這種拍子在控制網前小球和加力推時,比較好控制,力量變化差別大。硬且略重,貼上長膠後會很好用。 2.關於長膠配上薄海綿就能進攻的說法我很早就聽一些人說過,但是通過實踐我們這里很多長膠高手都公認為,貼了海綿的球拍不如只貼膠皮的拍子好用。具體體現在長膠特性的體現和控制及殺弧圈的准確率上. 長膠的膠皮: 長膠型號不同性能也有差異,所以比賽前要先看一下對方的長膠膠皮,通過觀察可以大概的預先知道對方的打球風格,以及他的特點。因為水平高的長膠選手會使用適合他特點的型號,他也許不太了解型號差異,但他會通過不同型號的長膠實際打打比較,選長膠膠皮就象反膠挑海綿一樣的重要。最後選定最順手的應該與以下說的出入不大。 選擇C8 938等長膠 特點通常是:台內短球控制好,旋轉變化差異較大,回球長短變化大,球性很飄。防弧能力好。 缺點通常是:主動進攻下旋球速度慢,發力攻普通上旋球准確率低,回對方底線急長球質量差。 選擇755 979 837等長膠 特點通常是:回球速度快,主動發力進攻一般上下旋球准確率高,不太怕長球。攻弧圈准確率高。 缺點通常是:控制台內短球質量不高,回球通常易出台,旋轉變化略小,抗連續擊打 和防高吊弧圈球的能力差。 通過實踐總結我認為,長膠顆粒物理表現:軟而細的、密度大且顆粒上有花紋,底皮薄的的長膠「味道」最大。對方也最難適應。因為它使球的旋轉變化差異大、速度變化明顯,而且可以使回球更加發飄 停滯或下沉等長膠特有的性能得到最大發揮。至於我說的對與錯,我希望打長膠的朋友們按我的說法,選用相應的型號長膠,實際試試,最好有這方面體會的高手來確定我所說的,那再好不過了。 長膠高手如果對方輕力發球時,就要非常小心了。球會比通常想像中轉得多。 2.靠落點和速度的差異 通常在對方對長膠有一定認識以後,就要以這種發球為主了,由於這種發球不是靠旋轉取得優勢,而是靠後面的回合變化取勝的,所以發球的主導思想是不能被對方直接發力進攻,為了保證這點就要求:站位近台,發球動作小,速度快,落點差異大。聲東擊西,忽遠忽近,注意觀察對方站位的破綻,才能取得好的實戰效果。補充:長膠的發球通常一般水平和初學長膠的選手,是發不出旋轉變化的球的,主要靠發球取得優勢的是: 1. 對方不懂長膠,使其回球失誤。 如: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球在長膠粒未復原前就被擊出,所以球就不怎麼轉,這和反膠恰恰相反,所以如果你用平常接反膠下旋的方法去回這種球,就很容易出界。相同原因:如果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上摩擦,實際發出來的球,沒有習慣想像中那麼上旋,回接時就容易下網。所以一般水平的長膠發球時,出來的球旋轉幾乎一樣,與他的動作完全無關。然而打乒乓球回接球完全是憑條件反射,所以對方一往下切,我們就會的去搓,於是就吃了球,改變這種日積月累養成的下意識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改變接球想法就可以進行有效的調節,具體方法是: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你就當上旋接。細心的人就會問,那不是就下網了嗎?是的,如果你接球瞬間,蒙上眼睛去接,是會下網,但是,如果你看著接就不會了。因為:雖然你是當上旋接,但對方的下切動作會讓你在接球瞬間下意識略微向垂直方向調整,而且,對方切的越狠你的下意識反映就越明顯。所以必須通過你所能控制的想像中的判斷的上旋程度後調節的拍型,既對方下切越狠,你當球越上旋。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吃球。
⑺ 打長膠有什麼技巧啊
長膠的進攻防守基本打法:
穩固的防守技術
長膠有7種防守技術手法,每一種手法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靈活使用各項技術可以使自己在瞬間轉守為攻,抓住戰機。
攫——長膠與反膠的搓球動作基本一致,長膠搓球應少用,因為長膠搓球不會象反膠那樣搓出下旋球,搓過去的球不是略帶上旋就是不轉,因此極易被攻。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相持中突然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整動作,造成對方直接失誤或回搓,這樣就增加了自己進攻的機會。
撇——接對方發下旋球或者對方搓過來的下旋球均可以使用,這項技術的要點是握拍要後仰(通常叫亮板),角度按照對方來球旋轉而定,發力方向由左後向右前方,這樣撇過去的球迷比搓球快得多,落台後不往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給對方進攻造成很大困難。
擠——接對方發到己方反手位的上旋球或者側上旋球時,可以用擠的手法回球。球拍與球台的角度約為90度,擊球時,發力方向由右後向左前擊球,回球旋轉為側下旋並帶有側拐,迫使對方很難上手。
削——接對方發到己方反手位的急上旋球或者急下旋時使用,稍稍退台用長膠削一板,向下的動作幅度比較大,這樣能更好地避免接發球失誤。另外在相持中也可以削一板,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轉」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台後有時會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變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擋——防守對方弧圈球或者推擋過來的球都可以用擋。球拍與球台的角度約為90度,根據來球的旋轉調整板形,擊球時不要太用力,接觸來球的中上部,保證能「吃」住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力量,由於回去的球比較 「沉」,對方很難連續高質量地進攻。
磕——與擋不同是擊球時由上向後下方減力去觸球,能防住較轉的弧圈球。防弧圈球時要做到「兩抬」、「一收」。「兩抬」是一抬後腳跟,這樣即增加了身高又防止退台;二是將前臂抬高,這樣能更好地接觸來球的中上部。「一收」是指收腹,這樣可以做到充分地減力。優點是能防住較轉的弧圈球,回球是急下旋,對方拉的越轉,回球就越轉。這項技術是使用長膠必須掌握的技術之一。
刮——此項技術只限於用在回擊正手位的短下旋球,握拍要後仰,由右上向左下擊球。颳得回球的速度較快、飄且上旋,迫使對方搓球從而給自己創造進攻的機會。
⑻ 如何打好乒乓球長膠
1.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兩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
二、 橫拍握拍法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一)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松。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動作,過松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准確性。
(二) 握拍不宜太淺。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三) 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節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2.基本步法
(一) 單步 1、 移動方法 以一隻腳為軸,另一隻腳向前、後、左、右不同方向移動,身體重心隨之落在移動腳上。 2、實際運用於:①接近網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單步側身攻棗在來球落點位於中線稍偏左或對推中側身突襲直線或對搓中提拉球時常用。
(二) 跨步 1、 移動方法 一腳蹬地,另一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腳隨後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體重心即移到跨步腳上。 2、實際運用於:①近台快攻打法,用來對付離身體稍遠的來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動擊球;③跨步側身攻,當來球速度較慢,但離身體稍遠時,左腳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腳隨即跟上一小步,同時配合腰部右轉動作,完成側身移動。
(三) 並步 1、 移動方法 一腳先向另一腳並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腳在並步腳落地後隨即向來球方向移動一步。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選手在左右移動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選手正反手削球;③並步側身攻,多用於拉削球,右腳先向左腳後並一步,以便轉體,隨之左腳向側跨一步。
(四) 跳步 1、 移動方法 以來球異側腳用力蹬地,兩腳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選手左右移動擊球,常與跨步結合起來使用;②弧圈類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動時常用;③跳步側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轉腰動作;④削球選手在接突擊時常採用,但以小跳步來調整站位用得較多。
(五)交叉步 1、 移動方法 以KAO近來球方向的腳作為支撐腳,該腳的腳尖調整指向移動方向,遠離來球方向的腳在體前交叉,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轉動,支撐腳跟著向來球方向再邁一步,這是前交叉步。後交叉步是在體後完成交叉動作。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側身攻、拉後撲打右角空檔,或從右大角變反手擊球;②在走動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擊。
3.發球搶攻戰術 發球搶攻是我國直板快攻打法的「殺手鐧」,是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主要戰 術。各種類型打法的運動員都普遍採用發球搶攻來搶占每個回合的上風。發球戰術運 用的效果主要取決於發球的質量和第三板進攻的能力。 發球搶攻戰術因打法的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常用的發球搶攻戰術,主要有以 下幾種: 1、 正手發轉與不轉 2、 側身正手(高拋或低拋)發左側上(下)旋球。 3、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4、 反手發急球或急下旋球。 5、 下蹲式發球。
4.接發球戰術 接發球戰術與發球搶攻戰術同樣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講,接發球水平的高低可以 反映運動員的實戰能力以及各項基本技術的應用程度。事實上,接發球者只是暫時處 在被控制狀態,如果你破壞了發球者的搶攻意圖或者為他製造了障礙,減弱了對方搶 攻的質量,也就意味著已經脫離被控制狀態,變被動為主動了。控制與反控制是辯證 的統一。 常用的接發球戰術 1、 穩健保守法 2、 接發球搶攻 3、 盯住對方的弱點處,尋找突破口。 4、 控制接發球的落點 5、 正手側身接發球
5.搓攻技術 搓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的輔助戰術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轉的變化和落點的變化 為搶攻創造機會。這一戰術在基層比賽中被普遍採用。搓攻戰術也是削球型打法爭取 主動的主要戰術之一。常用的搓球戰術有: 1、 慢搓與快搓結合。 2、 轉與不轉結合。 3、 搓球變線 4、 搓球控制落點 5、 搓中突擊 6、 搓中變推或搶攻
6.對攻戰術 對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在相持階段常用的一項重要戰術。快攻類打法主要依KAO反 手推擋(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術,充分發揮快速多變的 特點來調動對方。常用的對攻戰術有以下幾種: 1、 緊逼對方反手,伺機搶攻或側身搶攻、搶拉。 2、 壓左突右 3、 調右壓左 4、 攻兩大角 5、 攻追身球 6、 變化擊球節奏,加力推和減力擋結合,發力攻、拉與輕打輕拉結合,也可造成對 手的被動局面。 7、 改變球的旋轉性質,如加力推後、推下旋;正手攻球後,退至中遠台削一板對方 往往來不及反應,可直接得分或創造機會球。
7.拉攻戰術 拉攻戰術是以攻為主的選手對付削球的主要戰術。為了發揮拉攻的戰術效果,首 先要具備連續拉的能力,並有線路、落點、旋轉、輕重等變化,其次要有拉中突擊和 連續扣殺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戰術主要有: 1、 拉反手後,側身突擊斜線或中路追身球。 2、 拉中路殺兩角或拉兩角殺中路。 3、 拉一角或殺另一角 4、 拉吊結合,伺機突擊。 5、 拉搓結合。 6、 穩拉為主,伺機突擊。
8.削中反攻戰術 我國乒壇名將陳新華以及第43屆世乒賽男單冠丁松成功地運用削中反攻的戰術創 造了輝煌,令歐洲選手手足失措,無以應對。這種戰術主要KAO穩健的削球,限制對方 的進攻能力,為自己的反攻創造有利條件。它不僅增強了削球技術的生命力,也促進 了攻防之間的積極轉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戰術主要有: 1、 削轉與不轉球,伺機反攻。 2、 削長短球,伺機反攻。 3、 逼兩大角,伺機反攻。 4、 交叉削兩大角,突擊對方弱點 5、 削、擋、攻結合,伺機強攻。
9.弧圈球戰術 由於弧圈球戰術把速度和旋轉有效地結合起來,穩健性好,適應性強,許多著名 選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殺,常用的戰術如下: 1、 發球搶攻。 2、 接發球果斷上手 3、 相持中的戰術運用。
10.推擋球技術
(一)擋球:
(1)、特點與應用 球速慢,力量輕,動作較簡單,初學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幫助初學者熟悉球性,認識乒乓球的擊球規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要點:①擋球是推擋球技術的基礎,初學者應形成正確的動作手法。②引拍時,上臂應KAO近身體。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調節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鬆
(二)快推:
(1)、特點與運用 快推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借力還擊,速度快,線路變化多。適用於回擊一般的拉球、推擋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發揮回球速度快的優勢,推壓兩大角或襲擊對方空檔,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條件。它是推擋球最常用的一項技術。
(2)、要點 ①擊球前KAO近身體,前臂適當後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過程中,完成外旋動作。③轉腕動作不宜過大,關鍵是時機要恰當。
(三)加力推:
(1)、特點與運用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擊球點較高,充分發揮手臂的推壓力量。比賽中運用加力推可迫使對方離台,陷於被動局面(如側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線或大角度),與減力擋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調動對方,獲得主動。它適用於對付速度較慢、旋轉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較輕、著台後彈起比網稍高的來球。
(2)、要點:①球拍後撤上引是為了增大用力距離。②擊球點適當離身體遠一點。③擊球時間不宜過早或過遲。④要有效地把身體各部分的力集中在擊球的一瞬間。
(四)減力擋:
(1)、特點與運用 回球弧線低、落點低、力量輕。回接對方的大力扣殺或加力推擋時能減弱回球的力量,如與加力推結合運用,可以前後調動對方,是對付中台兩面拉或兩面攻打法的有效戰術,它還常用於接加轉弧圈球。
(2)、要點:①擊球前身體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適的前傾角度。②觸球瞬間,有意識地做手臂和手腕後收的動作。③削弱來球反彈力的同時,借來球的力量將球擋過去,回球速度快。
⑼ 乒乓球怎麼打長膠
長膠打法有其自己的特點,在實戰中我們首先要認識它的特性,發揮自己的特長來打他。你首先應當了解它具有反旋轉性,你搓過去的球他回搓過來,就減弱了球的下旋轉,甚至有可能使球變為上旋轉。這時候,你最好不要再搓,能打盡量打,你要拉球多往前用力,少摩擦點。對方回過來你拉的球,球又更下旋了,這時你應該多往上摩擦一些了,同時要注意回球的弱點,把角度打開,讓對方更難受。你即使要回搓對方搓過來的球,在思想上注意時刻提醒自己,對方回過來的球不會很轉,自己應當控制回搓的拍型,使拍型比打反膠搓球時稍豎起一些。同時還要控制回球的力量。對方用長膠發過來的球不會很轉,接長球要先攻起來,短球盡量挑打。自己發球,把球的旋轉變化發的差異大一些,使對方不好適應,因為長膠不如反膠容易吃轉,同時結合發急長球、奔球,對方容易吃球。
打乒乓球靠的是自己手上的感覺,平時多練基本功,手感好了,無論遇見什麼膠皮、各種打法,自己適應起來才會快,自己才能夠更有取勝的信心。在以後打球時,遇到自己沒見過的膠皮、打法應主動要求同對方過招,這樣打的次數多了,適應當然就會快了,在以後的比賽中才能朝有利於自己的特點打法上走,使局面改觀。
⑽ 長膠打法應該是怎樣的
一、搓
用長膠搓球,可慢搓、快搓和擺短。慢搓時,拍形稍後仰,在來球的下降期,向前下方用將球搓回。快搓時,拍形應稍豎些,以向下用力為主,略帶向前推力,注意控制好拍形。擺短時,尤應強調控制好拍形。一般應比快搓時更豎些;要善於借對方來球之力,必要時,還要適當削弱來球的力量,以確保回球而低。用長膠擺短,搞不好,極易出高球,其主要原因是拍形豎得不夠。
長膠搓球應少用,尤其忌諱連續應用,因為長膠的搓球不會象反膠那樣搓出下旋球,搓過去的球不是略帶上旋就是不轉,因此極易被攻。搓球只在對方不熟悉長膠性能,或相持中突然運用一板令對方來不及調整動作時能收到較好效果。反膠搓球時可以用力加轉以制約對方的挑打,而長膠搓球的關鍵則是控制拍形,盡量壓低回球弧線,避免搓出高球。
用長膠搓球時注意增加摩擦比例,用類似「鏟」的動作回接。特點:准確率高,反旋轉差異大。速度較慢,落台後會象上「拱」一下,所以第二弧線較高。但隨後會很快下沖,不大往前走,故對方壓拍型的同時還需要適當迎前。搓得越薄,這種特性越明顯。缺點:由於回球旋轉較「強」所以穩定性好,速度也較慢。故對方也有充分時間調節拍型回接或進攻。
特別強調搓球時:
a。要隨時注意對方搓後搶攻.
b. 對方對搓中搓回的球稍高就應該進攻,否則再搓回去,球會更高,反而被對方拍死。
C。如果由於身體位置不合適,回球就應盡量接近對方底線大角,以減低對方攻球 質量。
二、推
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麼厲害,需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即使主動發力拍型也不宜過分前傾,否則容易下網,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場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要增強推的殺傷力就是加力推,同樣,與反膠加力推的區別就在於前半截動作要更多地向上發力,出球後一速較快,弧線較高,但落台後二速變慢,下沉。
三、側推,側搓,側擠,側切,撇
都是利用觸球瞬間向側向摩擦球,回球特點:變化突然,弧線發飄,略微側拐。
側推是推住球後象左摩擦撞擊,具有動作猛,但出球力量並不大,容易晃對方。如果側推增加中指頂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兩種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對方回球難度。還可以利用側推時改變吃球厚薄來改變力量節奏。 側擠是更多的橫向發力,多用於對付側旋。側切則有更多的向側下發力。
撇:觸球後向右側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這樣的回球平直又近網,且落台後不往起跳並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可以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如果向右下方摩擦,這樣的回球落台後會向前向上「拱」,本身質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
四、削
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台後有時會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用長膠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動作比用反膠球拍大;但在遠台接突擊球時,在向下切削的同時還要有一前送的動作,否則極易下網;如在近台快截突擊球時,整個動作應快捷、簡單,即減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為主,借對方來球之力將球截回。
長膠削球可削出轉與不轉球。削不轉球時板型基本穩定,向前上方托送,以增加變化。
五、擋
擋是長膠進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膠皮擋過去的球呈微上旋,對方容易繼續上手,而長膠擋過去的球具有下沉特點,且不往前走,而且對方越發力,擋過去的球下沉越明顯,對方必須著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網,因此長膠選手常依靠擋回對方的第一板發力攻球得分。
從長膠運動員運用擋的時機和方法來看,擋更大程度上是屬於防守技術。擋球一般用來對付速度較快、沖力較大的來球,如正手扣殺、前沖弧圈球等。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來球的力量較大,長膠運動員很難發揮自己打擊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時,傾倒的膠粒在球反彈過程中,還來不及恢復原狀。這時,底板的作用明顯。由於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難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沖力。在擋帶有強烈上旋的前沖弧圈球時,回球的上旋性質則不是非常明顯,一般多為弧線比較平直的不轉球,有時略帶下「沉」。在回擊正手扣殺球時,由於來球主要表現的是向前的平動沖力,旋轉不強,給球板的切向壓力不大,同樣使回球不帶什麼旋轉,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擋前沖弧圈球大,同時球的前進速度明顯減小,落台後第二弧線較高,弧度較大。在對付這種球時要注意身體的適當迎前,否則不容易找准合適的擊球時間。
在運用擋球時,板形控制對擊球的准確性影響非常大。盡管來球沖力較大,上旋較強,但由於長膠球板彈力較小,摩擦力小,在回擊這種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膠或反膠那樣適當前傾,否則就會打滑,使球過不了網。應該是使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如果來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後傾,接觸球稍厚一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能。在擊球點上,反手擋時,球板在胸部高度,擊球時球板要盡可能靠近身體,增加手上感覺的准確性;正手擋時,球板在腰部與胸部之間高度較為合適,位置過高不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使反作用力盡可能多地通過球心,給予球足夠的撞擊力。在准備下一板擊球時,由於回去的球比較下「沉」,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度很快的球。這時,長膠選手重心就要適當前移,准備下一板轉攻或採用相持的辦法了。
在開始練習長膠擋球時,最好是先採用多球「喂」球的辦法。這樣可以提高練習的密度。因為如果單球兩人對練,很難形成攻(拉)對擋的回合;在練習的內容安排上,要先練習擋中等力量的扣殺球,因為這種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較單一,可以減少手上感覺的難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礎上,再向單獨練習和對付難度較大的前沖弧圈球過渡,最終走到實戰運用的目的。
六、擺短
這是長膠接對方發出的的台內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輕擋為主,要求拍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 ,其技術動作與反膠的擺短有原則的不同。
七、磕
接對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時,長膠有一板「磕」的技術。即在來球剛剛從檯面彈起時,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與檯面垂直,當來球上旋強烈時,應適當增加壓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時,也可用推擠的方法。但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樣厲害,而且觸球瞬間要善於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後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
磕與擋都是防守技術,兩者常交替運用。磕在擊球時稍帶有一個側向下切的動作,回球下沉比擋更為明顯,因此威脅更大一些。磕在技術上掌握起來比擋難度大,因此只在來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強烈的情況下應用。
磕是靠撞擊回接,特點:在上升初期擊球,回球速度快,弧線低平,落台後迅速下滑,減速較明顯,但球性不穩定,對方也不易進攻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付速度比較慢的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後,接近本方檯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後仰,特別是回擊旋轉較強的加轉弧圈球時,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板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接觸球的後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時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的減力擋。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上升期,就很難借上力了,免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的意義,變成了別的什麼技術了。在身體控制上,在磕的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范圍很小。這就要求身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網,造成失誤。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單球為主,輔以多球練習。一方練習磕,一方練習拉。為了增加回合,減少練習失誤,在磕過一板拉球後,陪練方在第二板可以適當減小點摩擦力量,把球「托」過去。長膠運動員擋一板過來,陪練方再拉,一直循環下去,也可以進行推磕對練;陪練方第一板推後,下一板可用搓球回擊磕過來的球,然後,長膠運動員用拱,陪練方再推,長膠運動員再磕。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練習接發球等其它環節中的磕。
長膠磕台內短球
1,以借力為主。擊球時間要比較早,才能合上對方的力量,故磕擊時,必須在前台完成,它對選手的判斷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觸球時的卸力控制,是一種內在感覺。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發力,確保擊球的低弧線 ;二是在觸球的同時,有一定的卸力,確保回球的拋物線較短。
3,落點的作用。鑒於擊球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在節奏變化時一定要追求落點的嚴謹,來彌補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對方極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對方的回球區域,自身的銜接和轉換會從容一些。
八、快帶
對上旋來球採取正反手的快帶還擊,在乒乓球比賽中十分流行,長膠的快帶快撥因回球速度快,並帶有下沉和發飄,對對方的威脅比擋要大,而且可以隨時變借力為主動發力,攻防轉換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賽中最好能有意識地應用。快帶與擋相比,技術上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夠的揮拍空間,對來球沒有一定的予判,難以完成技術動作。
九、拉
拉球是乒乓球的主要進攻技術,長膠採取拉球比較穩健,只要在做動作時不發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較高。長膠拉球的技術動作與反膠比,不能靠摩擦來製造弧線,而要靠板型和用力大小、方向來控制弧線,要增加揮拍時向上用力的成分。長膠在拉加轉下旋球時,技術要點一是要注意觸球的底部,二要採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長膠拉過去的球有下沉特點,與反膠比前沖性能弱,對方如反拉或推擋回擊都容易下網。長膠拉球的缺點是速度慢。
長膠還有一種拉球的方法,主要用於對付台內的短球,來球時,主動前迎,板型稍前傾,用長膠的膠粒將球前上方「撬」,稍帶摩擦,五六成力即可,要注意吃住球,增加摩擦時間,出球類似於正膠的「小上旋」。但如果來球比較長就不要用了,容易下網。
十、彈
長膠的反手彈打也是非常實用的一項進攻型技術,彈擊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飄,弧線低,再加上較好的落點控制,殺傷力較強,是長膠反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得分手段。長膠反手彈擊的動作要領是:以正手直板長膠為例,將板面橫過來(這點非常重要,完全橫過來,拍柄與檯面180度,甚至拍頭向上一些),在來球高點期,不轉球擊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對固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發式發力,如果是下旋,擊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發力。彈擊一般在上升期或高點期,如果到了下降期,應先將球輕向上推,再向前發力,形象地稱作「扶上馬,送一程」。
長膠選手如果正手能打,反手能彈,那將大大增加長膠打法的威懾力。對於長膠不易吃轉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台內球的進攻上有優勢,但由於它不能象反膠擊球那樣形成彎曲的弧線,所以在退台後和來球的下降期進攻會受到一些局限,解決方法通常是與其它膠皮相結合。
十一、鏟
這個估計是李老師的獨創了,我從沒聽說過、也沒見過。方法是,以正手為例,如果來球下旋,拍型後仰,兜住球,向前鏟送,出球時,板型抬起,適當發力送出球。奇妙之處在於球落台後不像一般長膠擊球那樣不往前走、沉,而是象前沖弧圈那樣會突然向前加速,真是匪夷所思,高手啊!
十二、抹
抹:橫著板型,向側前方發力摩擦帶動,主要用於近網小球或側上旋,可接到對方小三角飄出,不能過分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