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焊接有幾種形式,各適用於哪些場合
有以下五種方式,焊接的方式、工具、所焊接的鋼筋不同,具體如下:
1、閃光對焊:用對焊機使兩段被焊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根據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分為連續閃光焊和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後者用於焊接大直徑鋼筋。預應力鋼筋皆用這種焊接。
2、電弧焊: 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凝固後便形成接頭或焊縫。鋼筋電弧焊的接頭型式有:搭接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邦條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剖口接頭(平焊或立焊)。
3、電渣壓力焊:在上部和下部之間的焊接鋼把一小塊導電材料(鋼絲球、電極等),山裝備和填充焊劑,使用交流弧焊機處理電路電弧燃燒,形成渣池,鋼鐵融化和電弧穩定一段時間後,權力的同時,使用手動加壓壓力擾亂,消除熔渣,泡沫,形成一個聯合。這種焊接主要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豎向鋼筋加長。
4、電阻點焊:點焊機的上、下電極與交叉鋼筋接觸並產生電流。十字鋼筋接觸點的電阻比較大,電流產生的熱量會熔化鋼筋,電極加壓使鋼筋焊接。用於鋼網、鋼框架等鋼筋交叉連接的焊接。
5、鋼筋焊接壓力:通過一定比例的氧氣(純度≥98.5%,瓶裝工作壓力小於5~10公斤/厘米2)火焰加熱的鋼筋的塑性狀態(溫度1320~1340℃),加熱時的壓力,最後應用超過3000公斤/厘米2壓力,鋼筋焊接在一起。
(1)鋼筋箍筋與焊接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焊接原理:
1、接頭應布置在受力相對較小的地方,避免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在抗震設計中,避免梁端和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果必須在此區域進行連接,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受力高度的同一鋼筋應配備較少的接頭,不應配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
3、節點位置應錯開,節點加固面積百分比應限制在連接范圍內的一定范圍內。
4、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結構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內布置橫向結構鋼筋或箍筋。
5、軸向拉力和小偏心拉桿(如桁架、拱拉桿)的縱向加固,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6、當拉伸筋d>直徑25mm和壓縮筋d b>直徑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縫。
⑵ 鋼筋骨架是怎樣連接和固定的
鋼筋不光是骨架,幾乎所有的都可以分為三種形式
1:搭接,即兩根鋼筋互相貼緊,綁扎後即可,搭接的長度和搭接鋼筋的直徑是有一些要求的,一般來說,直徑不能過粗。這種連接方法簡單方便,操作時間短,可以現場操作。
2:焊接,兩根鋼筋之間通過焊接進行連接,焊接的方法很多,包括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等等。焊接的焊縫長度,及焊接後的強度質量有具體要求,焊接強度高、節省鋼筋用量,但是操作時間長。
3:機械連接:採用螺紋連接是目前最常用的機械連接形式,包括直螺紋和錐螺紋,其中直螺紋目前應用最為廣泛,技術成熟。即在需要連接的鋼筋兩端提前用機械套絲即套出相應的螺紋絲扣。在用螺紋套筒,兩邊各擰如一根鋼筋擰緊連接。就好像礦泉水瓶蓋一樣。只不過是開口的瓶蓋,兩邊各擰入一個水瓶。機械連接需要提前加工好鋼筋,購買套筒,費用較高,但是節省鋼筋,強度非常高,一級接頭可以在任意位置進行連接。目前工程中粗直徑鋼筋主要採用機械直螺紋連接。
⑶ 箍筋連接可以焊接嗎
把一個箍筋切斷,然後上鋼筋後再焊接相連的話,箍肢長度就不夠了,因為一定是搭接單面焊,焊縫長應≧8d。不可能搭接雙面焊,也沒有許可手工電弧對焊的方法標准。
這種辦法偶然用在極少量特殊部位,現場監理許可下。大量的得待認可,也不劃算。
⑷ 鑽孔樁鋼筋籠的箍筋與主筋的連接有什麼技術要求。
摘要 鑽孔樁鋼筋籠的箍筋與主筋的連接要求:
⑸ 鋼筋的連接方式有哪些各自適用在那些地方
連接方式:焊接、搭接、機械連接。常用的有點渣壓力焊,常用於柱筋連接;直螺紋連接常用於梁筋連接;綁扎搭接的一般圓鋼6.5、8個的多一點。
焊接基本上淘汰了,因為焊接會導致鋼筋的脆性增加,有可能在接頭處脆斷。搭接一般用在鋼筋直徑16以下的小鋼筋。
機械連接:機械連接又分為直螺紋連接、錐螺紋連接、冷擠壓連接。直螺紋一般用在16以上36以下的鋼筋,優點比較多,施工方便、節約鋼筋。錐螺紋基本上用的很少。冷擠壓造價較高,一般用在直徑40的粗鋼筋上,因為直螺紋很難保證40鋼筋接頭的強度。
綁扎
螺紋連接,綁扎仍為鋼筋連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⑹ 鋼筋的連接方式有哪些
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套管灌漿連接和焊接
1、綁扎搭接連接
綁扎搭接連接是通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來傳遞鋼筋應力的方式。兩根相向受力的鋼筋分別錨固在搭接連接區段的混凝土中而將力傳遞給混凝士,從而實現鋼筋之間應力的傳遞
2、焊接連接
焊接連接是受力鋼筋之間通過熔融金屬直接傳力。力鋼筋之間通過熔融金屬直接傳力。若焊接質量可靠,則不存在強度、剛度、恢復性能、破壞性能等方面的缺陷,是十分理想的連接方式。
3、機械連接
機械連接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鋼筋連接方式,通過連貫於兩根鋼筋之間的套筒來實現鋼筋的傳力,是間接傳力的一種形式。鋼筋與套筒之間的傳力可通過擠壓變形的咬合、螺紋之間的楔合、灌注高強膠凝材料的膠合等形式實現。
(6)鋼筋箍筋與焊接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包括電阻電焊、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電弧焊,使用中應注意:
1、電阻電焊:用於鋼筋焊接骨架和鋼筋焊接網。焊接骨架較小鋼筋直徑不大於10㎜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3倍;較小直徑為12~16㎜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2倍。焊接網較小鋼筋直徑不得小於較大直徑的60%。
2、閃光對焊:鋼筋直徑較小的400級以下鋼筋可採用「連續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較平整時,宜採用「預熱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不平整時,應採用「閃光-預熱閃光焊」。連續閃光對焊所能焊接的鋼筋直徑上限應根據焊接容量,鋼筋牌號等具體情況而定,具體要求見《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4㎜。
3、電渣壓力焊:僅用於柱、牆等構件中豎向或斜向(傾斜度不大於10°)鋼筋。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4、氣壓焊:可用於鋼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傾斜位置的對接焊接。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徑差不得超過7㎜。
5、電弧焊:包括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間隙焊和熔槽幫條焊。幫條焊、熔槽幫條焊使用時應注意鋼筋間隙的要求。窄間隙焊用於直徑≥16㎜鋼筋的現場水平連接。熔槽幫條焊用於直徑≥20㎜鋼筋的現場安裝焊接。
註: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接頭百分率計算同機械連接。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⑺ 鋼筋(柱、梁)搭接用什麼方法好
你想問的是鋼筋連接用什麼形式好吧?
有三種形式:搭接,焊接,機械連接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框架柱:一、二級抗震等級及三級抗震等級的底層,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也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三級抗震等級的其他部位和四級抗震等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2)框支梁、框支柱: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
3)框架梁:一級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二、三、四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當接頭位置無法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時,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
⑻ 分別簡述各種鋼筋連接方法的施工工藝
綁扎搭接
(1)綁扎搭接時,應根據圖紙要求的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並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
(2)在搭接長度內,鋼筋的綁扣應不少於3個,且綁扣應向柱內,以便於箍筋向上移動。
(3)基礎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應在上層鋼筋網下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
(4)若柱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
(5)現澆柱與基礎連接用的插筋連接時,其箍筋應比柱筋小一個直徑,以便連接。同時,插筋位置須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6)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長度不小於10d (d為箍筋直徑)。其中,若箍筋採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焊縫不小於10d。
焊接
(1)鋼筋焊接施工前,應清除鋼筋、鋼板焊接部位及鋼筋與電極接觸處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若鋼筋端部有彎折、扭曲時,應予以矯直或切除。
(2)採用電渣壓力焊時,焊機的上、下鉗口應保持同心,且鋼筋焊接端頭要對正壓緊並保持垂直,同時向罐內倒焊劑時嚴禁將焊劑從罐內一側傾倒。
(3)在焊接鋼筋與預埋件T形接頭時應採用埋弧壓力焊,也可採用電弧焊或穿孔塞焊,但焊接電流不宜大,以防燒傷鋼筋。
(4)電阻點焊的壓入深度應根據不同鋼筋選取,熱軋鋼筋點焊時,應為較小鋼筋直徑的25%~45%;冷軋帶肋鋼筋點焊時,應為較小鋼筋直徑的25%~40%。
(5)氣壓焊可焊接橫向、豎向等任意方向的鋼筋,但施工時應注意,被焊的鋼筋間直徑差不得大於7mm。
機械連接
(1)鋼筋下料應使用砂輪切割機切斷鋼筋,切口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不許有馬蹄形和翹曲,嚴禁用剪斷機剪斷或用氣割切割下料。
(2)直螺紋絲頭加工時,應在定心夾鉗內夾卡鋼筋,且鋼筋的軸向裝卡位臵與滾壓頭端面平齊,誤差應不大於4mm。
(3)連接套絲扣質量檢驗合格後,應在兩端用塑料密封蓋保護,且鋼筋套絲後立即戴上塑料保護帽,以確保絲扣不被損壞。
(4)鋼筋連接半成品應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並做好標志,妥善保管。
套管灌漿
連接
(1)施工時,應用鋼筋位置檢驗模板檢測,且鋼筋位置偏差不應大於±3mm,若鋼筋不正可用鋼管套住掰正。
(2)分倉距離過小易造成灌漿時密封艙內壓力過大將座漿料長裂或擠出,分倉距離過大可能會造成密封艙內漿料不密實,因此分倉距離宜為1.5~2m。
(3)採用電動灌漿泵灌漿時,一般單倉長度不超過1m。在經過實體灌漿試驗確定可行後可延長,但不宜超過3m。
(4)套筒排漿孔成柱狀流出砂漿後,立即用橡皮塞封堵,如一次對多個接頭灌漿時,應依次封堵已排出水泥砂漿的灌漿或排漿孔,直至封堵完所有接頭的排漿孔。